一种无刷电机的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5810发布日期:2019-09-21 01:09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刷电机的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无刷电机的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无刷电机的使用已经很广泛,无刷电机基本是由壳体、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构成。在壳体内安装定子组件,然后将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配合。在装配过程中,各个部件的安装都会影响最终无刷电机的使用性能。但是在现在的安装过程中,在转子组件中转子会上下窜动;在定子组件的安装中,壳体内侧拉丝毛刺变形;在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安装过程中,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的同心度保证不了,以上的问题都会最终导致无刷电机的性能出现问题,稳定性差,变差大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保证无刷电机的稳定性,电机性能的一致性好,变差小的无刷电机的装配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刷电机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转子上下窜动,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同心度不好,从而导致电机性能的一致性不好,稳定性差,变差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无刷电机的装配工艺, 第一步,装配转子组件,其中转子组件装配包括端盖组件的装配和带磁钢的转子的装配;

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端盖上安装有上轴承,转子包括转子轴,转子轴上先套接有转子磁环,对转子磁环进行充磁,然后安装有下轴承;

装配后的转子与端盖组件进行配合,在装配过程中,将端盖组件放置在上工装上,转子放在下工装上,利用上轴承的上、下端面分别作为端盖组件与转子安装的定位基准面,然后操作上、下工装进行装配,让转子轴穿接在上轴承内,保证尺寸公差控制在+/-0.05mm内;

第二步,装配定子组件,其中定子组件装配包括先将上、下骨架与铁芯装配后绕线形成定子组件,然后将定子组件安装到壳体内,在安装定子的过程中,先将壳体加热膨胀,然后再放入定子组件;

第三步,将转子组件安装入定子组件内,在装配过程中,先从定子内侧伸出一根同心度轴预顶住转子轴的轴端部,然后一边下压转子,同心度轴一边向下移动,这样转子在同心度的轴的导向下顺利装配入定子,保证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同心度;

第四步,将感应磁钢装配至转子轴。

在端盖组件与转子进行安装时,让上、下工装共用一个基准面,消除装配时的累计公差,利用伺服压机将端盖组件下压,控制尺寸保证转子轴上端面至端盖上端面的尺寸在2.5mm,精密控制尺寸,从而减少转子组件在电机里的窜动间隙,电机性能稳定,一致性好,寿命稳定。

在将定子组件装入壳体内时,把壳体感应加热膨胀后,定子自由落体进入壳体,待冷却后形成过盈装配。避免了无刷电机定子组件壳体之间过盈压装时会导致壳体内侧拉丝毛刺变形等,定子组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变形导致电机的性能不稳定,不一致。从而保证在装配过程中无变形拉伤,产生变形次品等。

在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的装配过程中,增加预定轴的导向,保证转子组件能顺利装配入定子组件,同时,转子轴承也不会被碰伤,保证不产生漏油问题,而且还可保证同心度在很小的范围内(0.1mm Max)。

作为优选,在第一步装配过程中,在对转子磁环进行充磁时,先在转轴套上防磁化的隔绝套,然后在转子轴上套接下轴承。将转子轴上套接作为隔绝套的紫铜套,能有效防止转子轴磁化,这样在后续安装波形弹簧时,不会被转子轴所吸附,可以顺利装配入定子,同时转子轴也不会吸附金属碎屑导致电机或者泵堵住卡滞等,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清洁工序,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第二步内,将定子安装入壳体内后,再安装油封和波形弹簧。

作为优选,第四步的装配工序中,先把电机壳体端面预压紧,再用预顶轴顶住转子轴下端,然后测试转子轴上端面至电机壳体上端面的距离,再通过感应磁铁至电机壳体端面要求的距离值计算出伺服压机下压的行程,这样伺服压机下压指定的行程共用基准面,消除了装配过程中的尺寸公差累积问题,达到了精密尺寸控制。感应磁铁端面至电机壳体端面的尺寸公差2+/-0.1mm,实现精确控制在+/-0.05mm以内,自由累积公差小。感应磁铁位置一致性好,电机位置信号一致性好,电机性能均匀一致性好,寿命稳定。

因此,本发明的一种无刷电机的装配工艺具备下述优点:在安装各个组件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转子轴的窜动,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安装顺畅,不会刮伤壳体,不会产生漏油问题,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同心度好,电机性能稳定,次品率低,寿命稳定,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端盖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转子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定子组件安装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无刷电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2和3和4所示,一种无刷电机的装配工艺, 第一步,装配转子组件,其中转子组件装配包括端盖组件的装配和带磁钢的转子的装配;端盖组件包括端盖1,端盖1上安装有上轴承2,转子包括转子轴3,转子轴3上先套接有转子磁环4,对转子磁环4进行充磁,在对转子磁环4进行充磁时,先在转轴套上防磁化的紫铜套,然后在转子轴3上套接下轴承5。

装配后的转子与端盖组件进行配合,在装配过程中,将端盖组件放置在上工装上,转子放在下工装上,利用上轴承的上、下端面分别作为端盖组件与转子安装的定位基准面,然后操作上、下工装进行装配,让转子轴穿接在上轴承内,保证尺寸公差控制在+/-0.05mm内;

第二步,装配定子组件,其中定子组件装配包括先将上、下骨架与铁芯装配后绕线形成定子组件7,然后将定子组件安装到壳体6内,在安装定子的过程中,先将壳体加热膨胀,然后再放入定子组件7,将定子安装入壳体内后,再安装油封和波形弹簧。

第三步,将转子组件安装入定子组件内,在装配过程中,先从定子内侧伸出一根同心度轴预顶住转子轴3的轴端部,然后一边下压转子,同心度轴一边向下移动,这样转子在同心度的轴的导向下顺利装配入定子,保证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同心度。转子组件安装到定组件内后,利用螺钉拧紧固定。

第四步,将感应磁钢8装配至转子轴,先把电机壳体端面预压紧,再用预顶轴顶住转子轴下端,然后测试转子轴上端面至电机壳体上端面的距离,再通过感应磁铁至电机壳体端面要求的距离值计算出伺服压机下压的行程,这样伺服压机下压指定的行程共用基准面,消除了装配过程中的尺寸公差累积问题,达到了精密尺寸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