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及其磨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90849发布日期:2019-09-29 18:46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及其磨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有刷马达预磨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及其磨合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碳刷马达预磨合的技术中,碳刷马达预磨合机,碳刷马达需须水平放置定位好,还需对碳刷马达进行加固才可通电运行,此种预磨合机结构复杂,受结构空间影响,碳刷马达一次性可进行预磨合的数量少、作业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生产线的生产节拍。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碳刷马达预磨合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结构简单,预磨合时,无需额外对碳刷马达进行加固,可一次进行多个碳刷马达的预磨合,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上述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的磨合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所述碳刷马达上设有护磁环,护磁环上设有定位缺口,所述预磨合装置包括机箱、多个导电件和操作开关,机箱为中空设置,机箱的顶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处设有限位块,多个导电件分别设于机箱内且位于多个定位孔下方,碳刷马达放入定位孔内,限位块与定位缺口相互配合,碳刷马达上设有接电端子,碳刷马达通过自身重力使接电端子与导电件接触,接电端子、导电件、操作开关和外接电源共同形成通电回路,操作开关用以控制通电回路的导通或断开。通过限位块与定位缺口相互配合来对碳刷马达进行定位,将碳刷马达放入定位孔,碳刷马达依靠自身重力下落,使得接电端子准确地与导电件接触,再打开操作开关,使得接电端子、导电件和外接电源共同形成通电回路,碳刷马达通电进行预磨合,无需额外的加固设备对碳刷马达进行加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延伸出限位块,限位块的宽度略小于定位缺口的宽度,定位孔的孔径略大于护磁环的直径。确保碳刷马达放入定位孔后保持垂直不倾斜,保证接电端子与导电件接触良好。

进一步,所述机箱的顶面临近定位孔处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块,限位块的宽度略小于定位缺口的宽度,定位孔的孔径略大于碳刷马达的外壳直径,定位孔的孔径小于护磁环的直径。确保碳刷马达放入定位孔后保持垂直不倾斜,保证接电端子与导电件接触良好。

进一步,所述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还包括导电件固定板,所述导电件固定板位于机箱内,导电件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机箱连接,多个导电件分别安装于导电件固定板上。通过设置导电件固定板,将多个导电件分别安装于导电件固定板上,将导电件与其它电子元件隔开,便于导电件的布线,同时充分利用机箱内的空间,使机箱内可装设更多电子元件。

进一步,所述每个导电件包括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分别位于定位孔下方两侧,导电件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导电针安装孔,多个正极导电针和多个负极导电针分别安装于多个导电针安装孔上,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分别对应抵接接电端子。采用导电针作为导电件,导电针的尺寸小,便于预磨合装置的小型化。

进一步,所述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的中部分别设有卡持块,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分别插入导电针安装孔直至卡持块抵接导电件固定板,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的一端分别与接电端子接触,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操作开关和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导电针通过插设于导电针安装孔来与导电件固定板固定,无需复杂的固定结构,通过卡持部防止导电针过度插入导电针安装孔内。

进一步,所述多个定位孔沿轴向至少排列呈一列,导电件固定板上沿轴向均匀设有至少两列导电针安装孔,每列定位孔下方对应设有两列导电针安装孔,两列导电针安装孔上分别安装一列正极导电针和一列负极导电针。同一列正极导电针焊接至同一导线,同一列负极导电针焊接至另一导线,简化机箱内的线路连接,且可同时对一列碳刷马达进行预磨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位于机箱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操作开关的输入端,plc控制器用以控制操作开关的定时通断。通过plc控制器设定工作时间,进而控制操作开关定时通断,无需人为计算碳刷马达预磨合的时间。

进一步,所述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还包括多个指示灯,机箱的顶部设有多个指示灯安装孔,多个指示灯分别安装于多个指示灯安装孔内,接电端子、导电件、操作开关、指示灯和外接电源共同形成通电回路。通过设置指示灯,可直观看出碳刷马达是否在进行预磨合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的磨合方法,先将碳刷马达的接电端子朝下,再将护磁环上的定位缺口与限位块对齐,将碳刷马达放入定位孔内,使限位块位于定位缺口内,碳刷马达依靠自身重力使接电端子和导电件接触,使接电端子、导电件、操作开关和外接电源导通形成通电回路,碳刷马达开始预磨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限位块与定位缺口相互配合来对碳刷马达进行定位,将碳刷马达放入定位孔,碳刷马达依靠自身重力下落,使得接电端子准确地与导电件接触,再打开操作开关,使得接电端子、导电件和外接电源共同形成通电回路,碳刷马达通电进行预磨合,无需额外的加固设备对碳刷马达进行加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所述碳刷马达1上设有护磁环2,护磁环上设有定位缺口3,预磨合装置包括机箱4、多个导电件、操作开关5、导电件固定板6、多个指示灯7和plc控制器8。

如图1和图2所示,机箱为中空设置,机箱的顶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9,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共有50个,50个定位孔沿轴向排列呈5列,定位孔的内壁延伸出限位块10,限位块的宽度略小于定位缺口的宽度,定位孔的孔径略大于护磁环的直径,确保碳刷马达放入定位孔后保持垂直不倾斜;机箱的顶面还设有多个指示灯安装孔11,每列定位孔对应设置一个指示灯安装孔,多个指示灯分别安装于多个指示灯安装孔内。通过设置指示灯,可直观看出碳刷马达是否在进行预磨合操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导电件固定板位于机箱内,导电件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机箱连接,导电件固定板沿轴向均匀设有至少两列导电针安装孔12。通过设置导电件固定板,将多个导电件分别安装于导电件固定板上,将导电件与其它电子元件隔开,便于导电件的布线,同时充分利用机箱内的空间,使机箱内可装设更多电子元件。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导电件包括正极导电针13和负极导电针14,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分别位于定位孔下方两侧,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的中部分别设有卡持块15,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分别插入导电针安装孔直至卡持块抵接导电件固定板,在本实施例中,每列定位孔下方对应设有两列导电针安装孔,两列导电针安装孔上分别安装一列正极导电针和一列负极导电针。正极导电针和负极导电针的一端分别与接电端子16接触,同一列正极导电针的另一端分别焊接至同一导线17,同一列负极导电针的另一端分别焊接至另一导线,简化机箱内的线路连接;导电针通过插设于导电针安装孔来与导电件固定板固定,无需复杂的固定结构,通过卡持部防止导电针过度插入导电针安装孔内。

plc控制器安装于机箱内,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操作开关的输入端,plc控制器用以控制操作开关的定时通断,操作开关设于机箱的顶面,每一列定位孔配有一个操作开关,操作开关为触点常开结构。接电端子、导电件、操作开关、指示灯、plc控制器和外接电源共同形成通电回路。通过plc控制器设定工作时间,进而控制操作开关定时通断,无需人为计算碳刷马达预磨合的时间。

上述碳刷马达预磨合装置的磨合方法,先将碳刷马达的接电端子朝下,再将护磁环上的定位缺口与限位块对齐,缓缓将碳刷马达放入定位孔内,使限位块位于定位缺口内,碳刷马达依靠自身重力使接电端子和导电件接触,接电端子、导电件、操作开关、指示灯、plc控制器和外接电源共同形成通电回路,碳刷马达开始预磨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机箱的顶面临近定位孔处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块,限位块的宽度略小于定位缺口的宽度,定位孔的孔径略大于碳刷马达的外壳直径,定位孔的孔径小于护磁环的直径。限位块与定位缺口互相配合来对碳刷马达进行定位,确保碳刷马达放入定位孔后保持垂直不倾斜,保证接电端子与导电件接触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