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的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335发布日期:2019-11-09 00:0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的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抗震的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的种类有很多,电机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机都缺乏减震装置,这样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导致电机出现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给电机的所有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常由于电机自身的运转过程产生震动,从而影响周围环境以及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特别是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对于刚性元件的连接尤其明显。因此,如何减小电机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幅度成为现有电机的应用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振动电机在使用时的震动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震的振动电机,包括机壳和其内部的定子,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与定子相配合的转子,所述机壳上设有伸出其的转轴,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减震橡胶垫,所述减震橡胶垫的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对称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方设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上对称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连杆相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的两端设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下方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的底部设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二的外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纹套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振动电机工作时,会产生轻微震动,这时减震橡胶垫对振动电机的震动起到缓冲震动的作用,振动电机震动下压时带动螺纹套一向两侧移动,螺纹套一想两侧移动时促使螺纹杆一转动,螺纹杆一的转动带动其两端的锥齿轮一转动,进而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的转动带动螺纹杆二的转动,螺纹杆二的转动在螺纹套内的转动使其上升,这时缓冲了振动电机的震动,还在总体上上升保持转轴的位置不变,促进工作稳定,当振动电机震动上移时,上述运动相反,电机在使用时更加平稳,解决了电机在使用时,因电机的底部缺乏减震装置,从而造成电机在使用时出现震动较大的现象,从而导致电机出现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适合推广使用。

所述螺纹杆一的两侧螺纹为方向相反的螺纹。

所述连杆与固定座之间为铰接的连接方式,所述连杆与螺纹套一之间为铰接的连接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震的振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机壳,2、定子,3、转子,4、转轴,5、减震橡胶垫,6、固定座,7、连杆,8、螺纹套一,9、螺纹杆一,10、锥齿轮一,11、锥齿轮二,12、螺纹杆二,13、螺纹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一种抗震的振动电机,包括机壳1和其内部的定子2,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有与定子2相配合的转子3,所述机壳1上设有伸出其的转轴4,所述机壳1的底部设有减震橡胶垫5,所述减震橡胶垫5的底部设有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的底部对称设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下方设有螺纹杆一9,所述螺纹杆一9上对称设有螺纹套8,所述螺纹套8与连杆7相连接,所述螺纹杆一9的两端设有锥齿轮一10,所述锥齿轮一10的下方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锥齿轮二11,所述锥齿轮二11的底部设有螺纹杆二12,所述螺纹杆二12的外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纹套二13。

所述螺纹杆一9的两侧螺纹为方向相反的螺纹。

所述连杆7与固定座6之间为铰接的连接方式,所述连杆7与螺纹套一8之间为铰接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振动电机工作时,会产生轻微震动,这时减震橡胶垫5对振动电机的震动起到缓冲震动的作用,振动电机震动下压时带动螺纹套一8向两侧移动,螺纹套一8想两侧移动时促使螺纹杆一9转动,螺纹杆一9的转动带动其两端的锥齿轮一10转动,进而带动锥齿轮二11转动,锥齿轮二11的转动带动螺纹杆二12的转动,螺纹杆二12的转动在螺纹套13内的转动使其上升,这时缓冲了振动电机的震动,还在总体上上升保持转轴4的位置不变,促进工作稳定,当振动电机震动上移时,上述运动相反,电机在使用时更加平稳,解决了电机在使用时,因电机的底部缺乏减震装置,从而造成电机在使用时出现震动较大的现象,从而导致电机出现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