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电机用主机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5300发布日期:2020-03-27 14:3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车电机用主机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车电机用主机线圈。



背景技术:

主机线圈是一种安装于定子铁芯上的装置,用于定子中铜线的缠绕。

现有技术中,设计有一种主机线圈,参照图1,其包括线圈本体1,线圈本体1的外侧壁环绕开设有用于缠绕铜线的环绕槽11,线圈本体1的一侧开有固定孔12,线圈本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块13。

这种机车电机用主机线圈的线圈本体在铜线缠绕完成之后,并将线圈本体安装于定子铁芯上时,需要使用压块将线圈本体牢牢固定,但是由于线圈本体与压块之间直接相抵接,所以操作人员容易因用力过猛而造成线圈本体的损坏,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车电机用主机线圈,具有线圈本体不易受损、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机车电机用主机线圈,包括线圈本体,所述线圈本体的外侧壁上环绕开设有用于缠绕铜线的环绕槽,所述线圈本体的一侧开有固定孔,所述线圈本体的一侧相对设置有抗压条,所述抗压条分别设置于固定孔长度方向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压条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压块固定线圈本体时,能够抵接在抗压条的上表面,从而避免压块与线圈本体直接接触,因此降低了线圈本体受到的摩擦损耗,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本体的一侧开有安装槽,所述抗压条嵌设于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压条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压块固定线圈本体时,能够抵接在抗压条的上表面,从而避免压块与线圈本体直接接触,因此降低了线圈本体受到的摩擦损耗,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条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抗压条并螺纹连接于线圈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栓的设置,使得抗压条与线圈本体之间可拆卸,这样操作人员便能定期对抗压条进行更换,从而保持抗压条良好的工作状态,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条上开有稳定沉头孔,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嵌设于稳定沉头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沉头孔的开设,使得锁紧螺栓在固定抗压条时,其端部能够隐藏于稳定沉头孔内,这样抗压条的上表面便能保持平整,提高压块固定抗压条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条靠近线圈本体的一侧相对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线圈本体靠近抗压条的一侧开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嵌设于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和定位槽的设置,使得抗压条安装于线圈本体上时,能够在定位杆和定位槽的作用下,实现位置的精准确定,这样便能限制抗压条安装后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远离抗压条的一端开有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开设,使得定位杆在光滑的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快速进入定位槽内,因此减少了操作人员仔细将定位杆对准定位槽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条背离线圈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摩擦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条纹的开设,增加了抗压条与压块相接触一面上的表面粗糙度,从而提高了抗压条与压块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条与线圈本体之间设置有柔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层的设置,降低了抗压条与线圈本体直接抵接造成的磨损,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抗压条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压块固定线圈本体时,能够抵接在抗压条的上表面,从而避免压块与线圈本体直接接触,因此降低了线圈本体受到的摩擦损耗,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抗压条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线圈本体;11、环绕槽;12、固定孔;13、安装块;14、安装槽;15、定位槽;2、定子铁芯;3、压块;4、抗压条;41、稳定沉头孔;42、定位杆;421、导向面;43、摩擦条纹;5、锁紧螺栓;6、柔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机车电机用主机线圈,如图2所示,包括线圈本体1,线圈本体1的外侧壁上环绕开设有用于缠绕铜线的环绕槽11,线圈本体1的一侧开有固定孔12。操作人员将线圈本体1放置于定子铁芯2内,再将压块3穿过固定孔12,使得压块3上端向两侧延伸的部分抵接于线圈本体1的表面,以实现线圈本体1的固定。

如图3所示,线圈本体1的一侧相对设置有抗压条4,抗压条4分别设置于固定孔12长度方向的两侧。抗压条4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压块3固定线圈本体1时,能够抵接在抗压条4的上表面,从而避免压块3与线圈本体1直接接触,因此降低了线圈本体1受到的摩擦损耗,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线圈本体1的一侧开有安装槽14,抗压条4嵌设于安装槽14内。安装槽14的开设,使得抗压条4与线圈本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凑,从而提高了抗压条4与线圈本体1之间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抗压条4上设置有锁紧螺栓5,锁紧螺栓5穿过抗压条4并螺纹连接于线圈本体1。锁紧螺栓5的设置,使得抗压条4与线圈本体1之间可拆卸,这样操作人员便能定期对抗压条4进行更换,从而保持抗压条4良好的工作状态,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抗压条4上开有稳定沉头孔41,锁紧螺栓5的端部嵌设于稳定沉头孔41内。稳定沉头孔41的开设,使得锁紧螺栓5在固定抗压条4时,其端部能够隐藏于稳定沉头孔41内,这样抗压条4的上表面便能保持平整,提高压块3固定抗压条4的固定效果。

如图4所示,抗压条4靠近线圈本体1的一侧相对焊接固定有定位杆42,线圈本体1靠近抗压条4的一侧开有定位孔,定位杆42嵌设于定位槽15内。定位杆42和定位槽15的设置,使得抗压条4安装于线圈本体1上时,能够在定位杆42和定位槽15的作用下,实现位置的精准确定,这样便能限制抗压条4安装后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定位杆42远离抗压条4的一端开有导向面421。导向面421的开设,使得定位杆42在光滑的导向面421的导向作用下,快速进入定位槽15内,因此减少了操作人员仔细将定位杆42对准定位槽15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率。

如图4所示,抗压条4背离线圈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摩擦条纹43。摩擦条纹43的开设,增加了抗压条4与压块3相接触一面上的表面粗糙度,从而提高了抗压条4与压块3之间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抗压条4与线圈本体1之间设置有柔性层6。优选的,柔性层6为普通耐火纤维棉。柔性层6的设置,降低了抗压条4与线圈本体1直接抵接造成的磨损,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过程:取出柔性层6,将柔性层6放置于安装槽14内;取出抗压条4,将抗压条4上的定位杆42对准并嵌入定位槽15内;再取出锁紧螺栓5,将其穿过抗压条4并螺纹连接于线圈本体1上;在线圈本体1的环绕槽11内缠绕铜线,缠绕完成后将线圈本体1使用螺栓安装于定子铁芯2内,再使用压块3穿过线圈本体1上的固定孔12,使得压块3上端向两侧延伸的部分抵接于线圈本体1的表面,以此完成线圈本体1的固定。

由于抗压条4的设置,操作人员在使用压块3固定线圈本体1时,能够抵接在抗压条4的上表面,从而避免压块3与线圈本体1直接接触,因此降低了线圈本体1受到的摩擦损耗,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