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绕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5937发布日期:2020-12-04 14:1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绕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绕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和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动汽车以其低排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在乘用车、商用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其中,驱动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常常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转矩/功率密度、较宽的调速范围、较大的过载能力等,给车用驱动电机的电磁设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现有驱动电机多采用散线作为定子绕组。

以电机定子绕组为例,由于电机定子绕组的槽导体受到趋肤效应的影响,导致槽导体不同位置电流损耗分布不均匀,槽导体与定子之间的绝缘系统容易烧毁,导致电机使用寿命差,运行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槽导体不同位置电流损耗分布均匀度,保证电机运行稳定性的一种电机绕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绕组结构,包括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数量的槽齿,所述槽齿内嵌设有槽导体,所述槽导体表面包覆有绝缘层,所述槽导体包括多个层叠布置的分流导片。

可选的,所述槽齿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槽导体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槽导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可选的,所述槽齿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槽导体的矩形槽,所述槽导体的横截面为矩形。

可选的,所述矩形槽靠近所述电机定子中转轴的一侧开口的边缘向内侧弯折形成限位部。

可选的,若干所述槽导体通过两两之间通过导电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电件为汇流排。

可选的,若干数量的槽齿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槽导体通过多个层叠布置的分流导片形成,一方面,便于槽导体的装配和成型,另一方面,多片分流导片形成更大的表面积,由于趋肤效应,从而有效增加承载电流的导体表面积,提高同样体积时槽导体所能承载的电流,增大电机的扭矩输出和功率密度,同时增加槽导体的利用率,使电流在槽导体产生的损耗均匀分布,避免电流集中造成的槽导体局部损耗导致发热严重损坏绝缘层,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槽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定子,11、槽齿,111、容纳槽,112、限位部,2、槽导体,21、分流导片,3、绝缘层,4、导电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结构,包括电机定子1,电机定子1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数量的槽齿11,槽齿11内嵌设有槽导体2,槽导体2表面包覆有绝缘层3,槽导体2包括多个层叠布置的分流导片21。

本实施例中的槽导体2通过多个层叠布置的分流导片21形成,一方面,便于槽导体2的装配和成型,另一方面,多片分流导片21形成更大的表面积,由于趋肤效应,从而有效增加承载电流的导体表面积,提高同样体积时槽导体2所能承载的电流,增大电机的扭矩输出和功率密度,同时增加槽导体2的利用率,使电流在槽导体2产生的损耗均匀分布,避免电流集中造成的槽导体2局部损耗导致发热严重损坏绝缘层,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槽齿11包括用于容纳槽导体2的容纳槽111,容纳槽111的横截面形状与槽导体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使槽导体2在容纳于容纳槽111内时,可以使槽导体2紧密贴紧容纳槽111的内侧壁,从而有效提高槽满率,因此,相同截面面积的容纳槽111容纳槽111导体时,槽满率较大的电机绕组结构相对槽满率较小的电机绕组结构,槽导体2的横截面积更大,根据金属电阻率公式:r=p*l/s可以知道,横截面积更大的槽导体2的电阻较小,能有效降低槽导体2产生的损耗,产生更大的电流,从而提高单位体积上电机轴输出的额定转矩,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槽齿11包括用于容纳槽导体2的矩形槽,槽导体2的横截面为矩形。

参考图3,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槽导体2嵌设于容纳槽111内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矩形槽靠近电机定子1中转轴的一侧开口的边缘向内侧弯折形成限位部112,防止嵌设于矩形槽内的槽导体2脱落飞出。

参考图1和图2,其中,若干槽导体2通过两两之间通过导电件4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导电件4为汇流排,由于两个槽导体2之间需要通过导电件进行连接,而该导电件不产生有效磁场,应尽量减少连接两个槽导体2之间的导电件消耗,此时,本实施例的汇流排有槽导体2连接时,汇流排可实现两个槽导体2之间以最短路径连接,连接拐角处可实现直角拐角,避免路径弯曲导致导电件消耗增加,降低电机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若干数量的槽齿11沿电机定子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保证电机转轴输出扭矩的稳定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槽导体2通过多个层叠布置的分流导片21形成,一方面,便于槽导体2的装配和成型,另一方面,多片分流导片21形成更大的表面积,由于趋肤效应,从而有效增加承载电流的导体表面积,提高同样体积时槽导体2所能承载的电流,增大电机的扭矩输出和功率密度,同时增加槽导体2的利用率,使电流在槽导体2产生的损耗均匀分布,避免电流集中造成的槽导体2局部损耗导致发热严重损坏绝缘层,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另外,通过提高电机绕组结构的槽满率,产生较大的电流,提高电机的扭矩密度,降低电机的损耗;

最后,通过汇流排连接两个槽导体2,缩短连接的路径,减少连接两个槽导体2之间的导体的消耗,降低电机生产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

本技术:
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说的“横截面”的截面方向为垂直所述电机定子的转轴的方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数量的槽齿,所述槽齿内嵌设有槽导体,所述槽导体表面包覆有绝缘层,所述槽导体包括多个层叠布置的分流导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齿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槽导体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槽导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齿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槽导体的矩形槽,所述槽导体的横截面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靠近所述电机定子中转轴的一侧开口的边缘向内侧弯折形成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槽导体通过两两之间通过导电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汇流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数量的槽齿沿所述电机定子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绕组结构,包括电机定子,电机定子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数量的槽齿,槽齿内嵌设有槽导体,槽导体表面包覆有绝缘层,槽导体包括多个层叠布置的分流导片。本实用新型的槽导体通过多个层叠布置的分流导片形成,一方面,便于槽导体的装配和成型,另一方面,多片分流导片形成更大的表面积,由于趋肤效应,从而有效增加承载电流的导体表面积,提高同样体积时槽导体所能承载的电流,增大电机的扭矩输出和功率密度,同时增加槽导体的利用率,使电流在槽导体产生的损耗均匀分布,避免电流集中造成的槽导体局部损耗导致发热严重损坏绝缘层,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配;张金良;戴正文;廖赟;赖剑斌;张敬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