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冷却散热器的车载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7610发布日期:2020-11-13 12:4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冷却散热器的车载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冷却散热器的车载电站。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电力由于电力无法大量的储存,大多数时候,电力公司必须即时生产所有需求,电力公司必须仔细估算电力需求,依照估算的结果计划电力的生产。为了给予电力网络足够的弹性来应付偶发状况,像极端恶劣天气、机器故障、燃料短缺等等,电力公司还必须预留一部分发电能力,随着国家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急速地增加,但电力生产会出现意外情况,因此移动电站应运而生,可以作为一些不能停电地方的应急电源,比如说医院,电信移动的基站,电梯,银行,这些不能停电的地方,但现有技术存在诸多不足,充电效率慢,发电成本高,容电量低,无法进行多电器的充电和供电,充电过程中持续散热,电阻升高进而增大充电过程中的电量损耗,蓄电池的更换安装复杂,不可及时修复蓄电池损坏,很大程度影响充电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冷却散热器的车载电站,充电效率快,发电成本低下,容电量高,可进行多电器的充电和供电,充电过程中持续散热,保持电阻不变进而减小充电过程中的电量损耗,便于蓄电池的更换安装,可及时修复蓄电池损坏,不影响充电工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冷却散热器的车载电站,包括车载箱、散热结构和安装结构;

车载箱:左右两壁体后部均匀设有通孔,车载箱的内底面前部左侧设有柴油发动机,车载箱的内底面前端中部设有交流发电机,柴油发动机的输出轴与交流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

散热结构:设置于车载箱的箱体内部下表面后部;

安装结构:对称设置于车载箱的内底面后部,安装结构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和充电通道,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车载箱的右侧外壁面上部,充电通道设置于车载箱的右侧外壁面下部,充电通道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组连接,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充电效率快,发电成本低下,容电量高,可进行多电器的充电和供电,充电过程中持续散热,保持电阻不变进而减小充电过程中的电量损耗,便于蓄电池的更换安装,可及时修复蓄电池损坏,不影响充电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扇、散热框、散热片和散热通孔,所述散热扇设置于车载箱的内底面左侧后部,散热框设置于蓄电池的内侧面,散热片均匀设置于散热框的外侧面,散热片上均匀设有散热通孔,散热扇与散热片位置对应,散热扇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充电过程中持续散热,保持电阻不变进而减小充电过程中的电量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螺母和l型板,所述l型板的短边板体通过固定螺母与车载箱的底面螺孔螺纹连接,固定板与蓄电池的内侧面固定连接,l型板的内侧卡槽与固定板卡接,便于安装拆卸维护。

进一步的,还包括合页、安装板、门扣和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壁边缘通过合页分别与车载箱的前侧面左右两端铰接,安装板对称设置于挡板的中部对合处,右侧的安装板板体中部设有卡钩,门扣的左端通过销轴与左侧的安装板板体中部转动连接,门扣与右侧的安装板卡钩卡接,能够打开车载箱,进而对车载箱内部结构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储线槽,所述储线槽设置于车载箱的内底面前端左侧,方便导线的收纳,节省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带有冷却散热器的车载电站,具有以下好处:

1、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将柴油输入柴油发动机的油箱内,发动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将气体吸入内部的气缸,柴油经内部的喷油泵将油压提高,通过内部的喷油器喷入内部的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柴油在喷入内部的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内部的气缸内气压急速上升,驱动内部的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做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由于柴油发动机的输出轴与交流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交流发电机的输入轴持续转动进行发电利用内部的导线切割磁力线感应出电势的电磁感应原理,将柴油发动机的机械能变为电能输出,电能输出储存到蓄电池内转变为化学能进行储存,蓄电池充满电后,关闭柴油发动机,交流发电机停止运转,充电效率快,发电成本低下,容电量高,可进行多电器的充电和供电。

2、充电过程中,蓄电池产生热量,热量通过蓄电池的内侧面设置的散热框传递给散热片,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散热扇运转,对散热片持续吹出气流,气流带走散热片上的热量,实现对蓄电池的散热降温,充电过程中持续散热,保持电阻不变进而减小充电过程中的电量损耗。

3、蓄电池需要更换安装时,由于l型板的内侧卡槽与均匀设置于蓄电池外侧面的固定板卡连接,固定螺母穿过l型板的短边通孔与车载箱的底面螺孔螺纹连接,实现对蓄电池的安装,将蓄电池向上拉动,固定板沿l型板的内侧卡槽向上移动取出蓄电池,便于对蓄电池的更换,便于蓄电池的更换安装,可及时修复蓄电池损坏,不影响充电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载箱、2柴油发动机、3交流发电机、4散热结构、41散热扇、42散热框、43散热片、44散热通孔、5安装结构、51固定板、52固定螺母、53l型板、6控制开关组、7蓄电池、8合页、9安装板、10门扣、11充电通道、12挡板、13储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冷却散热器的车载电站包括车载箱1、散热结构4和安装结构5;

车载箱1:左右两壁体后部均匀设有通孔,车载箱1的内底面前部左侧设有柴油发动机2,车载箱1的内底面前端中部设有交流发电机3,柴油发动机2的输出轴与交流发电机3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将车载箱1与对应卡车后部安装,实现整个结构的安装固定,对蓄电池7进行充电时,将柴油输入柴油发动机2的油箱内,发动柴油发动机2,柴油发动机2将气体吸入内部的气缸,柴油经内部的喷油泵将油压提高,通过内部的喷油器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柴油在喷入内部的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内部的气缸内气压急速上升,驱动内部的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做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由于柴油发动机2的输出轴与交流发电机3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交流发电机3的输入轴持续转动进行发电利用内部的导线切割磁力线感应出电势的电磁感应原理,将柴油发动机2的机械能变为电能输出,电能输出储存到蓄电池7内转变为化学能进行储存,蓄电池7充满电后,关闭柴油发动机2,交流发电机3停止运转,充电效率快,发电成本低下,容电量高,可进行多电器的充电和供电;

散热结构4:设置于车载箱1的箱体内部下表面后部,散热结构4包括散热扇41、散热框42、散热片43和散热通孔44,所述散热扇41设置于车载箱1的内底面左侧后部,散热框42设置于蓄电池7的内侧面,散热片43均匀设置于散热框42的外侧面,散热片43上均匀设有散热通孔44,散热扇41与散热片43位置对应,充电过程中,蓄电池7产生热量,热量通过蓄电池7的内侧面设置的散热框42传递给散热片43,通过控制开关组6调控,散热扇41运转,对散热片43持续吹出气流,气流带走散热片43上的热量,实现对蓄电池7的散热降温,充电过程中持续散热,保持电阻不变进而减小充电过程中的电量损耗;

安装结构5:对称设置于车载箱1的内底面后部,安装结构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安装结构5包括固定板51、固定螺母52和l型板53,所述l型板53的短边板体通过固定螺母52与车载箱1的底面螺孔螺纹连接,固定板51与蓄电池7的内侧面固定连接,l型板53的内侧卡槽与固定板51卡接,蓄电池需要更换安装时,由于l型板53的内侧卡槽与均匀设置于蓄电池7外侧面的固定板51卡连接,固定螺母52穿过l型板53的短边通孔与车载箱1的底面螺孔螺纹连接,实现对蓄电池7的安装,将蓄电池7向上拉动,固定板51沿l型板53的内侧卡槽向上移动取出蓄电池7,进行对蓄电池7的更换,便于对蓄电池的更换,便于蓄电池的更换安装,可及时修复蓄电池损坏,不影响充电工作;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6、充电通道11、合页8、安装板9、门扣10、挡板12和储线槽13,所述控制开关组6设置于车载箱1的右侧外壁面上部,充电通道11设置于车载箱1的右侧外壁面下部,充电通道11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组6连接,挡板12的外侧壁边缘通过合页8分别与车载箱1的前侧面左右两端铰接,安装板9对称设置于挡板12的中部对合处,右侧的安装板9板体中部设有卡钩,门扣10的左端通过销轴与左侧的安装板9板体中部转动连接,门扣10与右侧的安装板9卡钩卡接,储线槽13设置于车载箱1的内底面前端左侧,交流发电机3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7的输入端,控制开关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7的输出端,散热扇4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6的输出端,推动门扣10,门扣10绕安装板9的左挡板转动,门扣10不再与安装板9的右挡板卡接,向外拉动安装板9,由于挡板12的左右两段边缘通过合页8与车载箱1的前侧面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实现安装板9带动挡板12向外打开,需要充电时,将导线连接充电通道11,蓄电池7将电能通过充电通道11输出进行充电,充电结束拔出导线,将导线放置储线槽13内节省空间。

在使用时:将车载箱1与对应卡车后部安装,实现整个结构的安装固定,推动门扣10,门扣10绕安装板9的左挡板转动,门扣10不再与安装板9的右挡板卡接,向外拉动安装板9,由于挡板12的左右两段边缘通过合页8与车载箱1的前侧面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实现安装板9带动挡板12向外打开,对蓄电池7进行充电时,将柴油输入柴油发动机2的油箱内,发动柴油发动机2,柴油发动机2将气体吸入气缸,柴油经喷油泵将油压提高,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柴油在喷入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气压急速上升,驱动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做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由于柴油发动机2的输出轴与交流发电机3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交流发电机3的输入轴持续转动进行发电利用导线切割磁力线感应出电势的电磁感应原理,将柴油发动机2的机械能变为电能输出,电能输出储存到蓄电池7内转变为化学能进行储存,蓄电池7充满电后,关闭柴油发动机2,交流发电机3停止运转,蓄电池需要更换安装时,由于l型板53的内侧卡槽与均匀设置于蓄电池7外侧面的固定板51卡连接,固定螺母52穿过l型板53的短边通孔与车载箱1的底面螺孔螺纹连接,实现对蓄电池7的安装,将蓄电池7向上拉动,固定板51沿l型板53的内侧卡槽向上移动取出蓄电池7,进行对蓄电池7的更换,需要充电时,将导线连接充电通道11,蓄电池7将电能通过充电通道11输出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蓄电池7产生热量,热量通过蓄电池7的内侧面设置的散热框42传递给散热片43,通过控制开关组6调控,散热扇41运转,对散热片43持续吹出气流,气流带走散热片43上的热量,实现对蓄电池7的散热降温,充电结束拔出导线,将导线放置储线槽13内节省空间,各结构复位充电工作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柴油发动机2可选用潍坊华诚柴油机有限公司的喷水机490柴油发动机,交流发电机3可选用江锦之家家装建材专营店的w4sskth212btx交流发电机,散热扇41可选用深圳市敬阳达科技有限公司的jdx20060d24的风扇,控制开关组控制散热扇41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