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供电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593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动力电供电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种动力电供电保护装置涉及到供电保护装置领域。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限制用电设备的电流,往往在供电设备(如变压器)与用电设备(如电机)之间加入一个由电感元件组成的供电保护装置。由于多数的用电设备是感性负载(如电机),因此,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供电保护装置往往会引起负载电压偏移,感性无功功耗增大,功率因数恶化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容性原件组成的新型的动力电供电保护装置,从而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一种动力电供电保护装置具有外壳及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有多条电容支路,每条电容支路均是由多个电解电容器串联连接而成,其特征是至少有一条电容支路包含一组或多组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的电解电容器。
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动力电供电保护装置应用于感性负载(如电机)时,减小了负载电压的偏移,减少了感性无功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装置在负载正常工作时,电容两端的电压很小,电容基本无漏流,而在发生短路现象时,电容两端的电压突然加大,电容漏流随之增加,从而使本发明的装置不仅能起到限流作用,而且能加速了非周期分量的衰减,限制了非周期分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装置,下面阐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装置具有外壳及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有两条电容支路,如

图1所示,第一条支路是由两个电容(A1,A2)组成,两个电容(A1,A2)的负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第二条支路是由两个电容(B1,B2)组成,两个电容(B1,B2)的极性端正向串联连接。
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装置由两条电容支路并联连接而成,如图2所示,第一条支路是由两个电容(A3,A4)组成,两个电容(A3,A4)的正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第二条支路是由两个电容(B3,B4)组成,两个电容(B3,B4)的极性端正向串联连接。
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装置由三条电容支路并联连接而成,如图3所示,每条支路均是由四个电容(A5,A6,A7,A8)组成;电容(A5,A6)为一组,其负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电容(A7,A8)为一组,其负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两组电容相互串联连接构成一条电容支路。
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装置由四条电容支路并联连接而成,如图3所示,第一条支路是由四个电容(A9,A10,A11,A12)组成;电容(A9,A10)为一组,其负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电容(A11,A12)为一组,其负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两组电容相互串联连接构成第一条电容支路。第二条支路是由四个电容(A13,A14,A15,A16)组成;电容(A13,A14)为一组,其正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电容(A15,A16)为一组,其负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两组电容相互串联连接构成第二条电容支路。第三条支路是由四个电容(A17,A18,A19,A20)组成;四个电容(A17,A18,A19,A20)的极性端正向串联连接。第四条支路是由四个电容(A21,A22,A23,A24)组成;电容(A22,A23)为一组,其负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电容(A21)与电容(A22)的极性端正向连接,电容(A24)与电容(A23)的极性端正向连接构成第四条电容支路。
权利要求一种动力电供电保护装置具有外壳及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有多条电容支路,每条电容支路均是由多个电解电容器串联连接而成,其特征是至少有一条电容支路包含一组或多组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的电解电容器。
专利摘要一种动力电供电保护装置具有外壳及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有多条电容支路,每条电容支路均是由多个电解电容器串联连接而成,其特征是至少有一条电容支路包含一组或多组极性端反向串联连接的电解电容器。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供电保护装置应用于感性负载(如电机)时,不仅起到了限流作用,而且还减小了负载电压的偏移,减少了感性无功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是一种具有节电特征的保护装置。
文档编号H02H9/02GK2212849SQ9424339
公开日1995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4日
发明者胡国清, 张桂珍 申请人:胡国清, 张桂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