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散热的风扇冷却电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274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强散热的风扇冷却电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电马达,尤其涉及增强散热的风扇冷却电马达。
总体包封的风扇冷却电马达包括一定子和一转子,它们被包封以防止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损害。该马达包括一个安装在转子轴非驱动端上的马达驱动外部风扇。该风扇被安装在一风扇罩内,引导冷却空气流过该马达壳体的外表面。
在转子的轴向端形成一内部风扇,以促进空气在马达内循环,并增强自内部部件到周围环境的散热。该空气循环助长了自内部部件至壳体、例如端罩的散热。
总体包封的风扇冷却电马达是这样构成的,使外部安装的风扇将空气移过壳体的外表面,并通过对流基本排除热量。在机器内产生的损失通过复合的对流和导热被传输到壳体的内表面。马达的散热是内部对流和导热与外部对流一起的综合结果。因为没有外部空气流经马达,这些马达,尤其是尺寸大于几百马力的马达,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额定功率受温度的限制。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增强散热的总体包封的风扇冷却电马达,以便自一固定尺寸的机器上提高动力输出。此外,希望增强散热,并制造一种较小尺寸而已知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相比具有相同动力的马达。
这些和其它的目的由一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达到,它包括一个具有包含第一和第二端的护罩的壳体。一第一端罩装于第一罩端,而一第二端罩装于第二罩端。该第一与第二端罩包括其内装有轴承的轴承支座。该壳体还包括一个具有若干散热片的外表面和一个具有若干散热刺的内表面。这些散热片和散热刺增强了马达的散热。
一定子安装在壳体内,并包括一个具有一通孔的定子芯。一马达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在壳体内,并穿过该定子孔。该转子包括一个具有一通孔的转子芯和一根穿过该转子芯孔的基本笔直的轴。该转子轴由轴承以可旋转方法支承。该定子和转子被配置比靠近第二端罩更靠近第一端罩。该转子芯在各轴端有一端环。这些端环构成内散热刺,它们促进了在壳体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空气循环。一个内导流板固定于壳体的内部。空气流自内部散热片的至少一片被该导流板导至该散热刺。
该马达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转子轴并在外部安置于该第一端罩的风扇。该外部风扇并不包括一支撑板。该风扇被安装在一风扇罩内,后者将空气流自风扇导至护罩的外表面。该外散热片被设置成方型,它们包括若干方角和至少一个处于各方角上的导气装置。该壳体还包括若干空气导风板,以引导第二端罩面上的至少一部分空气。
该总体包封的风扇冷却电马达由于包含了壳体内的散热刺已增强了散热。此外,处于壳体外部的导气装置和导风板由于自外散热片处将更多的空气引导到壳体外表面上而增强了散热。这些散热的增强允许从较小的马达上获得更多的马力。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的简形横剖视图;图2是公知技术风扇的简图;图3是图1所示马达的局部简图;图4A是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的局部简图,图示径向散热片排列;图4B是图4A所示散热片沿马达长度的简图;图5A是图1所示马达的局部简图,图示四分圆散热片排列;图5B是图5A所示散热片沿图1所示马达的长度的简图;图6是图1所示电马达的第一端罩的顶视图;图7是图6中所示端罩沿A-A的横剖面;图8是在图1所示马达壳体的内表面上的散热刺的简图;图9是在已知技术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壳体的内表面上的肋的简图;图10是带有已知技术管道接线盒的电马达的局部简图;图11是按照另一实施例的马达的侧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马达的顶视图;图13是公知技术轴向定心同子的局部简图;图14是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偏移定子芯的局部简图;图15是沿电马达外部的速度和对流轴向温度梯度的曲线。
图1是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100的简图,它包括一壳体102,壳体装有带第一端106和第二端108的护罩104。壳体102还包括第一端罩110和第二端112。第一端罩110装于护罩第一端106,而第二端罩112装于护罩第二端108。第一和第二端罩110和112包括装有轴承116的轴承支座。壳体102还包括一内表面118和一外表面120。外表面120包括若干散热片122,下面还要更详细说明。
马达100还包括一个装在壳体102内的定子124和一个具有通过芯部126的孔128的定子芯126。转子130包括一转子芯132和一通过转子芯132的转子孔134。一基本笔直的轴136穿过转子芯134,并由轴承116以可旋转方式支承。一风扇138装于转子轴136上,对于端罩110的外侧。风扇138产生一空气流140,该气流沿散热片122流过壳体102的外表面120。一风扇罩142围绕风扇138周围配置,沿散热片122将气流140引到护罩104上。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扇罩142连于端罩110。若干空气导风板144设置在外表面120上,当空气流140自护罩104的第二端108流出时,将空气流140引导至端罩112。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导风板144例如用螺栓固定于壳体102。或者,空气导风板144可由壳体外表面120构成,并可与其成一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导风板144包括以角度连接使之具有总的弯曲构形的三个笔直部分。当然,其它的构形可包括一单个弯曲部,二个或四个或更多的直部,或二个由一弯曲部连接的直部。散热片122和空气导风板144在下面还要更详细说明。
转子芯132包括一个第一端146和一个第二端148。每端146、148分别包括一端杯150、152。在一个实施例中,端环150构成一内部风扇154。一内部导流板156配置在风扇154的空气流158内,引导空气流158,以增强自马达100内部部件的散热。导流板156自风扇154引导空气流158至定子芯124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至定子芯124的端部。空气流158然后被导向流过第一端罩110的至少一部分,而后返回到风扇154。自风扇154到定子芯124至端罩110然后回到风扇154的空气流158的循环流增强了自定子芯124至周围环境的散热。或者,可将另一导流板设置在端环第二端152和端罩112之间。
借助于壳体102上的多个散热片160,还能进一步增强散热。在内表面118上形成散热刺160,并自端罩110上轴向伸出。此外,散热刺160还可在端罩112上形成。关于散热刺160下面还要更详细地加以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156例如用螺栓或焊接固定在壳体102的内表面118上。或者,导流板156可与壳体102铸成一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板156包括由一弯部连接的直部。当然,其它的构形也包括一单个弯部或多个直部。
图2是公知的整个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162的风扇端的简略。马达包括一端罩164,一风扇166,一风扇支承板168和一风扇罩170。风扇166连于一根穿过端罩164的转动轴(未示)上。随着风扇166的转动,从风扇166排出空气流172,并被导向流过马达壳体的外表面(未示出)。
图3是按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马达100的第一端106的简图。马达100的风扇端包括端罩110,风扇138和风扇罩142。风扇罩142和端罩110引导或改变空气流140方向,使其流过壳体(未示),增加自风扇罩142排出的空气流流量140,并有效地流过壳体的散热片(未示)。详细地说,可将端罩110上的散热片设置成能引导或矫直流过端罩110和壳体的空气流140。端罩散热片的有效性由于从风扇138上省掉了支承板并利用作为支承板的端罩的外表面而提高。
图4A、4B和5A、5B分别是径向排列的散热片174和四分圆排列的散热片176的简图。壳体102可与径向排列的散热片170或与四分圆排列的散热片176铸在一起。铸造技术要求有一拔模角。在径向排列散热片174的情况下,拔模角178沿轴向形成了沿壳体102长度增厚的相对散热片厚度180。也就是说,散热片厚度180根据所用的铸模或型式可沿一部分长度增加。当该型式或铸模包含四分圆排列的散热片176时,拔模角182沿大致径向很小,或沿轴向不要求拔模角。当壳体102的相对长度短及散热片122的间隔较宽时,该径向排列散热片174的包含关系为壳体102提供了增加有效区的优点。然而,由于与散热片122的间隔相比,壳体102的相对轴向长度增加,所要求的拔模角导致了散热片厚度180增加,这势必会阻碍空气在散热片122之间流动,并减少总的有效表面积。壳体102的有效表面积增加要求采用许多间隔相近的散热片122。这样,四分圆散热片结构176的采用形成了较大的有效表面积。
图6和7分别是第一端罩110的顶视图和横剖面图,表示散热片122,散热刺160和若干空气导向装置184。流过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100的空气流140可粗糙地分类为流过外表120和流过散热片122之间的外部流。当空气流140分叉开时该外部流便表示沿马达100的轴向长度的速度梯度,即流过壳体102的空气速度沿轴向减小。此外,端罩112由于缺少空气运动而通常具有极低的冷却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片122是四分圆排列的散热片176,即散热片122沿顶186、底188、左侧190或右侧192四个方向中的每一方向伸出。四分圆排列的散热片176包括若干配置在例如四分圆186和四分圆190的相邻四分圆相交处的四分圆的拐角194。四分圆散热片结构176的一个优点是空气流140在四分圆的拐角194内自风扇138排出。在四个圆的拐角194处放出的空气流一般为冷却效益不大,因为在这样配置的散热片之间的间隔较宽。空气流140可通过将空气导流装置184并入端罩110而得到改善。空气导流装置184通过四分圆的拐角194局部阻塞了空气流140,以减少在四分圆的拐角194处自风扇罩(在图6和7中未示)排出的空气流140的数量。也可将类似的空气导向装置合并到风扇罩内。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有一个空气导向装置184处在端罩110上。空气导向装置184自风扇138沿散热片122将空气流140引导至罩104。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导向装置184被配置在端罩110的上半部,并在制造过程中与端罩110形成一体。空气导向装置184改变了空气流和方向,并有助于保持空气流140沿散热片122与壳体102的外表面相接触。
自四分圆的拐角194排出的空气流140还可被利用来改善端罩112的冷却。由于自四分圆的拐角194排出的空气流140相对地不受相邻冷却热散片122的约束,沿壳体102的长度的速度梯度与由散热片122形成的通道之间空气流相比具有较低的值。这种存在于四分圆的角194的较高速度的空气借助于一导气板(在图6至7中未示)可被导向,使其流过端罩112的外表面。通过将导气板配置于端罩112上,一部分空气流140能被导向,流过端罩112的外表面120,从而增强从外表面120的对流传热。自端112的增强的对流传热便从马达100的总的或全体的传热增强。
流过外表面120的空气流140为外部流,因为它沿一个方向没有定界,即空气流140可自外表面120分出。流过底部四分圆188的空气流140受到约束而形成内部流。底部四分圆188通常具有很少和高度较低的冷却散热片122,以避免跟装有马达100的安装板(未示)或底板干扰。冷却散热片122数量或高度降低导致全部表面积较少,从而在底部四分圆188上出现较低的对流传热。在底部四分圆188上包含散热片122以约束空气流140并形成一内流断面可改善底部四分圆188上的对流传热。流过底部四分圆188的空气流140在任一侧上受到最外的冷却散热片196和底板或安装座的约束。一风扇罩(在图6和7中未示)为输送空气流入底部四分圆188创造条件。由于约束流过底部四分圆中188的空气流122,速度梯度值减小了,在外表面120上产生了较高的平均空气速度和最终的较高的总体流传热。
图8和9分别是散热刺169和若干公知肋198的简图,图示内部空气流158切有分量的流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刺160自端罩110径向延伸,并伸入空气流158内。散热刺160增加了内表面118的表面积,并允许空气流158的径向和切向速度分量流过内表面118。肋198用以增加壳体102的内表面118的面积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然而,肋198阻碍了切向空气流158,使暴露于空气流158的内表面积最终减少。散热刺160沿空气流158的方向比肋198有更多的暴露表面积,从而比肋198提供更好的散热。
图10是公知电马达200的简图,它包括一壳体202,一定子芯204,一线圈端匝206,一端罩208,一导线槽210和一管道接线盒212。已知的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200一般设计成带有位于壳体202大致轴向中心的单个导线槽210的管道接线盒212。导线槽210要求形成自端匝206安排绕组导线到管道接线盒212的空间。管道接线盒212通过将壳体202转动180°安装在马达200的任一侧。单个导线槽210和中心安装管道接线盒212的缺点是导线槽210减少了壳体202和定子芯204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弱了壳体202的散热。中心安装管道接线盒212的另一缺点是流过在马达200的管道接线盒侧的壳体202的空气流214被管道接线盒212阻断,显著减弱了管道接线盒212下游侧的对流冷却。
图11和12分别是马达250的侧视图和端视图,该马达包括一个具有一第一端254和一第二端256的壳体252,一个风扇罩258,二个管道接线盒底座260和一端罩262。管道接线盒底座260定位在壳体202的第二端256。一空气流264自风扇罩258排出,沿多个散热片266行进壳体252的长度。为了减少由马达250上的管道接线盒268造成的对空气流264的扰动,管道接线盒268可安装在壳体252的第二端256。马达250包括处在第二端256的二个管道接线盒底座260,以允许管道接线盒268安装在马达的任一侧。此外,安装管道接线盒底座260的端部一般与传热较差的定子端匝(未示)轴向对齐。在壳体252的第一端254和第二端256,传热是自该端匝到壳体252内部的对流,经壳体252的导热和随度进入空气流264的对流的综合。经壳体252中心区的传热是经定子芯进入壳体252的导热和然后进入空气流264的对流。
管道接线盒268的温度较低是由于在管道接线盒配置在第2端造成的。空气流264当沿壳体252的长度流动时分叉开。当管道接线盒底座处在较接近于风扇罩258时,空气流264较接近壳体252。管道接线盒268的对流冷却取决于流过壳体252外表面的空气速度。由于将管道接线盒268配置在第二端256,管道接线盒268的最大表面积便暴露于空气流264。管道接线盒268可连接于端罩262和壳体252。或者,管道接线盒可仅连接于壳体252。
图13是沿马达壳体284的轴向中心线282对准或对中的定子芯280的简图,这种分局在该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马达壳体284包括一护罩286,一第一端罩258和一第二端罩290。许多已知的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一般包括沿轴向中心线282对中的定子芯280和一转子芯(未示)。这些对中的芯部与一对中的导线槽(未示)和一管道接线盒安装座(未示)结合在一起允许借助于转动壳体284约180°能简化一管道接线盒(未示)在壳体284任一侧上的定位安装。对中定位芯部的缺点是芯部和护罩286端部或端罩288、290之间的相对距离沿这些芯部的长度而改变。
图14是与马达壳体304的轴向中心线302偏移的定子芯300的简图。壳体304包括一护罩306,一第一端罩308和一第二端罩310。使定子芯和转子芯(未示)向壳体304的风扇端偏移能改善总的传热。例如,定子芯300和转子芯安装得离端罩308比离端罩310更近。一风扇312邻近端罩308配置。流过壳体304外表面的空气流速度有一梯度,其中接近风扇312的速度最高,而在离风扇312最远的点处最低。该外部对流传热是空气速度的函数,在最高空气速度区对流最强。这样,将定子芯300和转子芯定位得最接近于端罩308便产生了较高的外部对流。此外,由于将定子芯300和转子芯朝端罩308定位,内部冷却回路的相互关系能改善,并且热量能自转子和定子芯300的端部更迅速地传输端罩308的较冷的表面。当定子芯300和转子芯与护罩306相比较短时,使这些芯部偏移提供了更多的冷却效益。
图15是外部速度和对流轴向温度梯度的曲线。在任何总体包封风扇冷却马达中,由于最接近风扇的端部的温度比离风扇最远的端部的温度较低,总存在一轴向湿度梯度。由于定子芯和转子芯向风扇端偏移,该轴向温度梯度使内部部件的整个温度降低。该轴向温度梯度还使内部部件的平均温度有某些下降。
图15表示沿无中心安装管道接线盒的马达壳体外表的第一空气速度和第一对流系数。当马达壳体包括一中心安装管道接线盒时,产生第二空气速度和第二对流系数。第二空气速度具有与第一空气速度大致相同初始速度,但大约在马达壳体的轴向中心线处迅速降低。与此类同,第二对流系数具有与第一对流系数大致相同的初始对流系数,但大致在马达壳体的轴向中心线处迅速下降。该空气速度和对流系数在马达壳体的风扇端均较高,但向该相反的风扇端沿马达壳体的轴向长度下降。
图15还表示具有一偏移芯部和一轴向对中芯部的马达的温度。该偏移芯部马达的温度低于轴向对中芯部马达的温度。同样,若马达壳体包括一中心安装管道接线盒,则无偏移芯部的马达的温度即有轴向对中芯部马达的温度,大致在马达壳体的轴向中心处迅速增加。此外,具有一偏移芯部的马达的温度向马达的相反风扇端比具有轴向对中芯部的马达更快地下降。
在马达内的轴承负荷是转子重量、电磁力和施加负荷的总和。在定子和转子芯部对中的马达中,转子重量和电磁力均匀分布在两轴承之间。采用偏移的定子芯和转子芯的优点是转子相应部分的重量和电磁力可被移向马达的一端。在一个典型的应用中,离马达风扇端最远的轴承上的力是施加力加转子重量和电磁力。使定子芯和转子芯偏移,能减轻由相反的风扇轴承支承的转子部分的重量和电磁力,导致轴承寿命较长。由于施加力一般较转子重量和电磁力大得多,该相反风扇端轴承的奉命通常比该风扇端轴承的寿命短得多。当定子芯和转子芯偏移时,该相反的风扇端轴承便支承一减轻了总负荷,结果寿命增加。该风扇端轴承支承一稍微增加的总负荷,但仍可具有比相反风扇端轴承更长的寿命。
此外,由于定子芯和转子芯偏移,由转子重量和电磁力引起的转子轴挠度减小。由于通过两轴承的轴的弧形挠曲,该挠度减小。同样,部分电磁力是该轴挠度大小的函数。由于轴挠度减小,由轴挠度产生的电磁力也减小,导致轴和轴承的径向力减小。电磁力的减小会使轴承寿命延长。挠度减小的另一好处是轴的侧向自然频率提高。该自然频率的提高,跟被设计成定子芯和转子芯轴向对中的机器相比,允许用较高的转速运转或采用略小直径的轴。
定子和转子芯偏移的另一好处是简化了装配。当定子芯安装在壳体内时,定子或转子芯的风扇端和壳体或转子轴的风扇端之间相对距离可以保持不变,这就允许装备和夹具的定位简化。定子芯和转子芯在壳体中对中的马达有时要求一种独特长度的定子芯和转子芯,它们在框架或轴内有一独特的部位,这就要求夹具和工具适应可能要求的部位的变化。
该总体包封风扇冷却电马达由于提高了沿马达外表面的空气流量而增强了散热。同样,该马达壳体的内表面积已经增大,从而增强了内部部件的对流传热。此外,在该马达的相反风扇端包括了多个管道接线盒座,以允许省去内部导线槽,从而因减少了框架外的空气流扰动而改善了传热。
按照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以上说明,显然本发明的目的已经达到。虽然已详细说明和图示了本发明,然而要清楚理解,这些说明和图示仅仅用作解释和实例,而非作为限制。因此,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受所附权利要求书条款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冷却电马达,包括一个马达壳体,包括带有第一和第二端的护罩,一个装于所述第一护罩端的第一端罩,一个装于所述第二护罩端的第二端罩,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罩包括其内装有轴承的轴承支座,所述壳体还包括一内表面和一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若干散热片,所述内表面包括若干散热刺,所述散热片和散热刺用以增强所述马达的散热。一个装于壳体内的定子,包括一个带有让定子芯穿过的孔的定子芯;一个转子,包括一个带有让转子芯穿过的孔的转子芯,一根穿过所述转子芯孔的大致笔直的轴,所述转子以可转动方式装于所述壳体内,并穿过所述定子孔,所述轴由所述轴承以可转动方式支承。
2.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在所述第一端罩外的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能产生一股流过所述外散热片的空气流。
3.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连于所述护罩的内部空气导流板,所述内部导流板用于引导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流。
4.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片被排到成四分圆型式。
5.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罩还包括若干四分圆的拐角和至少一个配置在各四分圆的拐角上的空气导向装置。
6.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导风板,以引导流过所述第二端罩面的至少一部分空气,所述导风板连接于所述壳体。
7.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二个安置在所述护罩第二端的管道接线盒座,所述管道接线盒座被构形成在其上安装一管道接线盒。
8.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芯和所述转子芯均被安置得比靠近所述第二端罩更靠近所述第一端罩。
9.一种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在所述第一端罩内的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能产生一股流过所述内部导流板和所述内部散热刺的空气流。
10.一种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并不包含一支承板。
11.一种风扇冷却电马达,包括一个马达壳体,包括带有第一和第二端的护罩,一个装于所述第一护罩端的第一端罩,一个装于所述第二护罩端的第二端罩,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罩包括其内装有轴承的轴承支座;一个装于壳体内的定子,包括一个带有让定子芯穿过的孔的定子芯;一个转子,包括一个带有让转子芯穿过的孔的转子芯,一根穿过所述转子芯孔的大致笔直的轴,所述转子以可转动方式装于所述壳体内,并穿过所述定子孔,所述轴由所述轴承以可转动方式支承,所述定子芯和转子芯被安置得比靠近所述第二端罩更靠近所述第一端罩;一个在所述第一端罩内并安置在所述转子芯上的第一风扇;至少一个内部导流板,用于自所述第一内部风扇引导空气流。
12.一种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若干散热片,所述内表面包括若干散热刺,所述散热片和散热刺用以增强所述马达的散热。
13.一种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在所述第一端罩外的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引导流过所述外部散热片的空气流。
14.一种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风扇被热列成包含四分圆的拐角的四分圆型式,所述第一端罩还包括若干配置在所述四分圆的拐角上的空气导向装置,所述第二端罩还包括至少一个被构形成能引导流过所述第二端罩面的空气的导风装置。
15.一种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芯包括一端环,所述第一风扇由所述转子芯端环构成。
16.一种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配置在、至少部分地配置在所述第二端罩上的管道接线盒座,所述管道接线盒座被构形成能在其上安装一管道接线盒。
17.一种装配风扇冷却电马达的方法,该马达包括一马达壳体,该壳体包括带有第一和第二端的护罩,一个装于所述第一护罩端的第一端罩,一个装于所述第二护罩端的第一端罩,一个内表面,一个外表面,该外表面包括若干散热片,该内表面包括若干散热刺,这些散热片和散热刺用以增强马达的散热,一个装在壳体内的定子,它包括具有一个让定子芯穿过的孔的定子芯,一转子,包括具有一个让转子芯穿过的孔的转子芯,一根穿过该转子芯孔的轴,该转子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在壳体内,并穿过该定子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定子括入壳体内;将转子括入定子内;使第一和第二端罩与壳体相连;将若干导风板固定于壳体。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散热片排列成四分圆型式,它包括若干四分圆的拐角,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导风板连接到护罩第二端;在第一端罩内在四分圆的拐角处形成若干空气导向装置;将第一风扇安装在转子轴上于第一端罩外部,用以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受空气导向装置和导风板引导流过散热片并流过第二端罩的至少一部分表面。
19.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内部导流板和至少一个处在第一端罩内的第二风扇,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由转子芯构成第二风扇;安装内部导流板,自第二风扇将空气流导至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然后流过第一端罩的至少一部分,而后返回到第二风扇。
20.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定子插入壳并将转子插入定子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定子插到比靠近护罩第二端更近的护罩第一端的部位,将转子插到比靠近护罩第二端更近的护罩第一端的部位。
全文摘要
一种电马达,包括一壳体和一个安装在壳体外部的风扇,以使空气流流过该壳体。壳体的外表面包括若干散热片,壳体的内表面包括若干散热刺。这些散热片和刺增强了马达的散热。若干导风板引导流过壳体相反风扇端的至少一部分空气。一内部导流板固定在壳体上,引导一股流过定子一部分和散热刺的空气流。
文档编号H02K9/06GK1304203SQ9912285
公开日2001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30日
发明者J·R·克洛维尔 申请人:通用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