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52784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包括一台主机、一条PWM驱动信号A电缆、一条PWM驱动信号B电缆和一条辅助电源电缆,主机外壳的一个侧面设有PWM驱动信号A插座和PWM驱动信号B插座,主机另一个侧面设有辅助电源插座;主机外壳内部装有一块电路板,该电路板的电路由PWM驱动信号光电隔离互锁输入电路、驱动信号前级变换电路、高低压变换电路、IGBT栅极驱动电路、IGBT桥臂电路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隔离特性及高可靠性,并具有预先判断功能,在直通故障发生之前就产生互锁,从而避免IGBT桥臂直通故障的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互锁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
【背景技术】
[0002]桥臂直通是IGBT在使用过程中最严重的故障,该故障直接导致IGBT爆炸,因此,防止IGBT桥臂直通一直是业界重视的问题。目前,现有技术防止IGBT直通的保护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3]一种是采用IC过电流检测的保护设计。当IGBT桥臂直通发生时,通过桥臂的电流IC在瞬间达到短路电流,采用IC过电流检测保护的目的就是要在桥臂直通发生之后的瞬间,在极短的时间内检测到过流信号,并将该过流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关断PWM驱动信号避免过流的进一步发生。由于过流发生在先,检测反馈在后,该方法往往由于检测反馈不及时而造成IGBT烧毁。
[0004]第二种是采用检测Vce退饱和压降的保护设计。当IGBT桥臂直通发生时,由于IC电流的上升率极高,造成IGBT退饱和的现象发生,使得Vce压降在极短时间内快速升高,检测Vce压降的方法就是要在桥臂直通发生之后的瞬间,在极短的时间内检测到退饱和压降Vce升高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关断PWM驱动信号避免直通的进一步发生。同样,该方法由于桥臂直通故障发生在先,检测反馈在后,往往由于检测反馈不及时而造成IGBT烧毁。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该保护器具有隔离特性及高可靠性, 并具有预先判断功能,在直通故障发生之前就产生互锁,从而避免IGBT桥臂直通故障的发生。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所述的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包括一台主机、一条PWM驱动信号A电缆、一条PWM驱动信号B电缆和一条辅助电源电缆。主机有一个长方形外壳,主机外壳的一个侧面设有PWM驱动信号A插座和PWM驱动信号B插座,PWM驱动信号A插座与PWM驱动信号A电缆相连,PWM驱动信号B插座与PWM驱动信号B电缆相连;主机另一个侧面设有辅助电源插座,该辅助电源插座与辅助电源电缆相连;主机外壳内部装有一块电路板,该电路板的电路由PWM驱动信号光电隔离互锁输入电路、驱动信号前级变换电路、高低压变换电路、IGBT栅极驱动电路、IGBT桥臂电路组成;电路板上的PWM驱动信号A与主机外壳的PWM驱动信号A插座相连,电路板上的PWM驱动信号B与主机外壳的PWM驱动信号B插座相连,电路板的+20VA、+20VB以及VDC与主机外壳的辅助电源插座相连。
[0008]所述的PWM驱动信号光电隔离互锁输入电路由光电隔离器件U1、光电隔离器件U2、PWM驱动信号A、PWM驱动信号B以及输入电阻R8组成,PWM驱动信号A与PWM驱动信号B的相位相反,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2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3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3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2相连,PWM驱动信号A经电阻R8和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2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3之间的连线相接,PWM驱动信号B直接和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3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2之间的连线相接。
[0009]所述的驱动信号前级变换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以及晶体管Q2、晶体管Q5组成,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8经电阻Rl与电源+20VA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6经电阻R4与晶体管Q2管脚I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5与地线GNDA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8经电阻R9与电源+20VB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6经电阻R12与晶体管Q5管脚I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5与地线GNDB相连,晶体管Q2管脚2经电阻R3与电源+20VA相连,晶体管Q2管脚3与地线GNDA相连;R4与Q2之间的引出线经电阻R2与电源+20VA相连;晶体管Q5管脚2经电阻Rll与电源+20VB相连,晶体管Q2管脚3与地线GNDB相连;R12与晶体管Q5之间的引出线经电阻RlO与电源+20VB相连。
[0010]所述的闻低压变换电路由功率晶体管Ql、晶体管Q3、晶体管Q4、晶体管Q6、稳压管D2、稳压管D4,栅极电阻R5、电阻R6、电阻R13、电阻R14,电容E1、电容E2,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所组成,功率晶体管Ql的管脚I和晶体管Q3的管脚I相连后,接到晶体管Q2的管脚2与电阻R3之间的引出线上,晶体管Ql的管脚2接到电源+20VA上,晶体管Ql的管脚3经电阻R5、电阻R6与晶体管Q3的管脚2相连,晶体管Q3的管脚3与地线GNDA相连,稳压管D2跨接在光电隔离器Ul的管脚8与电阻Rl之间的引出线和地线GNDA之间,电容Cl跨接在晶体管Q2的管脚I和地线GNDA之间,电容C2、电容C3、电容El并在稳压管D2的两端;功率晶体管Q4的管脚I和晶体管Q6的管脚I相连后,接到晶体管Q5的管脚2与电阻Rll之间的引出线上,晶体管Q4的管脚2接到电源+20VB上,晶体管Q4的管脚3经电阻R13、电阻R14与晶体管Q6的管脚2相连,晶体管Q6的管脚3与地线GNDB相连,稳压管D4跨接在光电隔离器U2的管脚8与电阻R9之间的引出线和地线GNDB之间,电容C4跨接在晶体管Q5的管脚I和地线GNDB之间,电容C5、电容C6、电容E2并在稳压管D4的两端。
[0011]所述的IGBT栅极驱动电路由电阻R7、电阻R15,双向稳压管Dl、双向稳压管D3组成,电阻R7与双向稳压管Dl并联后,其中一端与电阻R5、电阻R6之间的引出线相连,另一端与稳压管D2、电容C2、电容C3、电容El的非地公共端相连;电阻R15与双向稳压管D3并联后,其中一端与电阻R13、电阻R14之间的引出线相连,另一端与稳压管D4、电容C5、电容C6、电容E2的非地公共端相连。
[0012]所述的IGBT桥臂电路由IGBT模块BG1、IGBT模块BG2组成,IGBT模块BGl的管脚I与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双向稳压管Dl的公共端相连,IGBT模块BGl的管脚2与电源VDC相连,IGBT模块BGl的管脚3与IGBT模块BG2的管脚2相连,IGBT模块BG2的管脚I与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双向稳压管D3的公共端相连,IGBT模块BG2的管脚3与稳压管D4、电容C5、电容C6、电容E2、电阻R15、双向稳压管D3的公共端相连。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隔离芯片U1、光电隔离芯片U2的型号为TLP559。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隔离器件Ul和光电隔离器件U2构成了一个互锁环路,正常情况下,PWM驱动信号A和PWM驱动信号B互为反相,Ul和U2内部的发光二极管依次轮流导通,PWM驱动信号依次通过前级变换电路、高低压变换电路以及IGBT栅极驱动电路对IGBT桥臂电路进行驱动,系统正常工作;一旦出现PWM驱动信号A和PWM驱动信号B同时为高电平脉冲时,即意味着IGBT桥臂即将发生直通故障,此时Ul、U2内部发光二极管两端的电位差为零,因此不能构成回路而产生了互锁,自动切断了驱动脉冲的输入,从而自动避免了 IGBT桥臂直通现象的发生,使保护器对IGBT桥臂直通具有预先判断功能,同时,光电隔离器件的隔离特性大大提高了 H桥逆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0018]附图1中的部件标号为:1为主机,2为辅助电源插座,3为辅助电源电缆,4为PWM驱动信号A插座,5为PWM驱动信号A电缆,6为PWM驱动信号B插座,7为PWM驱动信号B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0]见图1、图2、图3,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包括一台主机1、一条PWM驱动信号A电缆5、一条PWM驱动信号B电缆7、一条辅助电源电缆3。主机I有一个长方形外壳,主机I外壳的一个侧面设有PWM驱动信号A插座4和PWM驱动信号B插座6,PWM驱动信号A插座4与PWM驱动信号A电缆5相连,PWM驱动信号B插座6与PWM驱动信号B电缆7相连;主机I另一个侧面设有辅助电源插座2,该辅助电源插座2与辅助电源电缆3相连;主机I外壳内部装有一块电路板,该电路板的电路由PWM驱动信号光电隔离互锁输入电路、驱动信号前级变换电路、高低压变换电路、IGBT栅极驱动电路、IGBT桥臂电路组成。电路板上的PWM驱动信号A与主机I外壳的PWM驱动信号A插座4相连,电路板上的PWM驱动信号B与主机I外壳的PWM驱动信号B插座6相连,电路板的+20VA、+20VB以及VDC与主机I外壳的辅助电源插座2相连。
[0021]所述的PWM驱动信号光电隔离互锁输入电路由光电隔离器件U1、光电隔离器件U2、PWM驱动信号A、PWM驱动信号B以及输入电阻R8组成,PWM驱动信号A与PWM驱动信号B的相位相反,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2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3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3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2相连,PWM驱动信号A经电阻R8和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2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3之间的连线相接,PWM驱动信号B直接和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3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2之间的连线相接。
[0022]所述的驱动信号前级变换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以及晶体管Q2、晶体管Q5组成,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8经电阻Rl与电源+20VA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6经电阻R4与晶体管Q2管脚I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5与地线GNDA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8经电阻R9与电源+20VB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6经电阻R12与晶体管Q5管脚I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5与地线GNDB相连,晶体管Q2管脚2经电阻R3与电源+20VA相连,晶体管Q2管脚3与地线GNDA相连;R4与Q2之间的引出线经电阻R2与电源+20VA相连;晶体管Q5管脚2经电阻Rll与电源+20VB相连,晶体管Q2管脚3与地线GNDB相连;R12与晶体管Q5之间的引出线经电阻RlO与电源+20VB相连。
[0023]所述的闻低压变换电路由功率晶体管Ql、晶体管Q3、晶体管Q4、晶体管Q6、稳压管D2、稳压管D4,栅极电阻R5、电阻R6、电阻R13、电阻R14,电容E1、电容E2,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所组成,功率晶体管Ql的管脚I和晶体管Q3的管脚I相连后,接到晶体管Q2的管脚2与电阻R3之间的引出线上,晶体管Ql的管脚2接到电源+20VA上,晶体管Ql的管脚3经电阻R5、电阻R6与晶体管Q3的管脚2相连,晶体管Q3的管脚3与地线GNDA相连,稳压管D2跨接在光电隔离器Ul的管脚8与电阻Rl之间的引出线和地线GNDA之间,电容Cl跨接在晶体管Q2的管脚I和地线GNDA之间,电容C2、电容C3、电容El并在稳压管D2的两端;功率晶体管Q4的管脚I和晶体管Q6的管脚I相连后,接到晶体管Q5的管脚2与电阻Rll之间的引出线上,晶体管Q4的管脚2接到电源+20VB上,晶体管Q4的管脚3经电阻R13、电阻R14与晶体管Q6的管脚2相连,晶体管Q6的管脚3与地线GNDB相连,稳压管D4跨接在光电隔离器U2的管脚8与电阻R9之间的引出线和地线GNDB之间,电容C4跨接在晶体管Q5的管脚I和地线GNDB之间,电容C5、电容C6、电容E2并在稳压管D4的两端。
[0024]所述的IGBT栅极驱动电路由电阻R7、电阻R15,双向稳压管Dl、双向稳压管D3组成,电阻R7与双向稳压管Dl并联后,其中一端与电阻R5、电阻R6之间的引出线相连,另一端与稳压管D2、电容C2、电容C3、电容El的非地公共端相连;电阻R15与双向稳压管D3并联后,其中一端与电阻R13、电阻R14之间的引出线相连,另一端与稳压管D4、电容C5、电容C6、电容E2的非地公共端相连。
[0025]所述的IGBT桥臂电路由IGBT模块BG1、IGBT模块BG2组成,IGBT模块BGl的管脚I与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双向稳压管Dl的公共端相连,IGBT模块BGl的管脚2与电源VDC相连,IGBT模块BGl的管脚3与IGBT模块BG2的管脚2相连,IGBT模块BG2的管脚I与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双向稳压管D3的公共端相连,IGBT模块BG2的管脚3与稳压管D4、电容C5、电容C6、电容E2、电阻R15、双向稳压管D3的公共端相连。
[00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隔离芯片U1、光电隔离芯片U2的型号为TLP559。
【权利要求】
1.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包括一台主机、一条PWM驱动信号A电缆、一条PWM驱动信号B电缆和一条辅助电源电缆,其特征是:主机有一个长方形外壳,主机外壳的一个侧面设有PWM驱动信号A插座和PWM驱动信号B插座,PWM驱动信号A插座与PWM驱动信号A电缆相连,PWM驱动信号B插座与PWM驱动信号B电缆相连;主机另一个侧面设有辅助电源插座,该辅助电源插座与辅助电源电缆相连;主机外壳内部装有一块电路板,该电路板的电路由PWM驱动信号光电隔离互锁输入电路、驱动信号前级变换电路、高低压变换电路、IGBT栅极 驱动电路、IGBT桥臂电路组成;电路板上的PWM驱动信号A与主机外壳的PWM驱动信号A插座相连,电路板上的PWM驱动信号B与主机外壳的PWM驱动信号B插座相连,电路板的+20VA、+20VB以及VDC与主机外壳的辅助电源插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型IGBT桥臂直通互锁保护器,其特征是:所述的PWM驱动信号光电隔离互锁输入电路由光电隔离器件Ul、光电隔离器件U2、PWM驱动信号A、PWM驱动信号B以及输入电阻R8组成,PWM驱动信号A与PWM驱动信号B的相位相反,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2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3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3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2相连,PWM驱动信号A经电阻R8和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2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3之间的连线相接,PWM驱动信号B直接和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3与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2之间的连线相接;所述的驱动信号前级变换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以及晶体管Q2、晶体管Q5组成,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8经电阻Rl与电源+20VA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6经电阻R4与晶体管Q2管脚I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l的管脚5与地线GNDA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8经电阻R9与电源+20VB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6经电阻R12与晶体管Q5管脚I相连,光电隔离器件U2的管脚5与地线GNDB相连,晶体管Q2管脚2经电阻R3与电源+20VA相连,晶体管Q2管脚3与地线GNDA相连;R4与Q2之间的引出线经电阻R2与电源+20VA相连;晶体管Q5管脚2经电阻Rll与电源+20VB相连,晶体管Q2管脚3与地线GNDB相连;R12与晶体管Q5之间的引出线经电阻RlO与电源+20VB相连;所述的高低压变换电路由功率晶体管Q1、晶体管Q3、晶体管Q4、晶体管Q6、稳压管D2、稳压管D4,栅极电阻R5、电阻R6、电阻R13、电阻R14,电容E1、电容E2,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所组成,功率晶体管Ql的管脚I和晶体管Q3的管脚I相连后,接到晶体管Q2的管脚2与电阻R3之间的引出线上,晶体管Ql的管脚2接到电源+20VA上,晶体管Ql的管脚3经电阻R5、电阻R6与晶体管Q3的管脚2相连,晶体管Q3的管脚3与地线GNDA相连,稳压管D2跨接在光电隔离器Ul的管脚8与电阻Rl之间的引出线和地线GNDA之间,电容Cl跨接在晶体管Q2的管脚I和地线GNDA之间,电容C2、电容C3、电容El并在稳压管D2的两端;功率晶体管Q4的管脚I和晶体管Q6的管脚I相连后,接到晶体管Q5的管脚2与电阻Rll之间的引出线上,晶体管Q4的管脚2接到电源+20VB上,晶体管Q4的管脚3经电阻R13、电阻R14与晶体管Q6的管脚2相连,晶体管Q6的管脚3与地线GNDB相连,稳压管D4跨接在光电隔离器U2的管脚8与电阻R9之间的引出线和地线GNDB之间,电容C4跨接在晶体管Q5的管脚I和地线GNDB之间,电容C5、电容C6、电容E2并在稳压管D4的两端;所述的IGBT栅极驱动电路由电阻R7、电阻Rl5,双向稳压管D1、双向稳压管D3组成,电阻R7与双向稳压管Dl并联后,其中一端与电阻R5、电阻R6之间的引出线相连,另一端与稳压管D2、电容C2、电容C3、电容El的非地公共端相连;电阻R15与双向稳压管D3并联后,其中一端与电阻R13、电阻R14之间的引出线相连,另一端与稳压管D4、电容C5、电容C6、电容E2的非地公共端相连;所述的IGBT桥臂电路由IGBT模块BG1、IGBT模块BG2组成,IGBT模块BGl的管脚I与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双向稳压管Dl的公共端相连,IGBT模块BGl的管脚2与电源VDC相连,IGBT模块BGl的管脚3与IGBT模块BG2的管脚2相连,IGBT模块BG2的管脚I与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双向稳压管D3的公共端相连,IGBT模块BG2的管脚3与稳压管D4、电容C5、电容C6、电容E2、电阻R15、双向稳压管D3的公共 端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隔离芯片U1、光电隔离芯片U2的型号为TLP559。
【文档编号】H03K17/56GK203788255SQ201420122236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黄松林, 王庆顺, 任传富, 王建明 申请人:沈阳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