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52922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包括信号检测控制模块,与该信号检测控制模块都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低噪音放大器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以及分别为信号检测控制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低噪音放大器模块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低噪音放大器模块都分别与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收发分离互不干扰,实现了更远距离传输讯息,具有灵敏度高、低功耗、污染小和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PDA产品没有直接合适可使用的WIFI功率放大器的问题。
【专利说明】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放大器,特别是涉及WIFI功率放大器,尤其涉及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
[0003]【【背景技术】】
[0004]PDA是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有的叫“手持设备”,又称为“掌上电脑”;按使用来分类,分为工业级PDA和消费品PDA,工业级PDA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包括条码扫描器、RFID读写器和P0S机;消费品PDA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持的游戏机。本实用新型中的RFID是英文Rad1 FrequencyIdentificat1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无线射频识别” ;P0S是英文Pointofsale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销售点”,全称为“销售点情报管理系统”。
[0005]现有技术PDA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PDA由于高度集成化导致WIFI信号不够使得上网距离局限性很大,无法满足追求快捷方便的用户对WIFI远距离上网的需求。现有技术WIFI功率放大器不适合直接用在PDA产品上,仅仅适合作为无线路由器的固定端,而且其放大后强大的发射功率对周围环境污染大,辐射大。
[0006]【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该WIFI功率放大器收发分离互不干扰,实现了更远距离传输讯息,具有灵敏度高、低功耗、污染小和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PDA产品没有直接合适可使用的WIFI功率放大器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提供一种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包括信号检测控制模块、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低噪音放大器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以及分别为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低噪音放大器模块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低噪音放大器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通过PDA端口与PDA内部的信号源相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与天线相连接。
[0010]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自动检测出PDA端口的信号是“发送”还是“接收”状态,从而决定整个WIFI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走向;假如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检测到是“发送”的信号状态,则将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这条支路接通,使PDA的信号经PDA端口、信号检测控制模块、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传送给天线后发送出去;假如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检测到是“接收”的信号状态,则将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低噪音放大器模块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这条支路接通,外部信号经天线、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低噪音放大器模块、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和信号检测控制模块后再经PDA端口传送给PDA。
[0011]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包括检测到信号状态是“发送”还是“接收”的第五集成电路U5,以及控制是接通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支路还是接通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支路的运算放大器U7、三极管Q3、第一场效应管Ql和第二场效应管Q2。所述第五集成电路U5的型号为DD02-92 ;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型号为LMV761MFX ;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其型号为PMBS3904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l的型号为FDN338P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型号也为 FDN338P。
[0012]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包括第四集成电路U4,该第四集成电路U4的型号为HWS314。
[0013]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包括第一集成电路Ul,该第一集成电路Ul的型号为AWL6153。
[0014]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包括第六集成电路U6,该第六集成电路U6的型号为RF2373。
[0015]所述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包括第二集成电路U2,该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HWS314。
[0016]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i^一集成电路Ull和与该第i^一集成电路Ull电连接的第三集成电路U3,该第i^一集成电路Ull的型号为NCP603,第三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
S-1170B33UC-0TSTFG。
[0017]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及其眼镜腿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一、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接收”和“发送”相互分离,互不干扰,实现了更远距离传输讯息,具有灵敏度高、低功耗和污染小的优点;
[0019]二、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能够直接设置在PDA的壳体内,与PDA产品直接兼容,用户在使用PDA产品时,非常方便;
[0020]三、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可适合工作在3.3伏?5伏的电压下,平均工作电流才不到45毫安,并且有具体的集成电路进行供电切换,使PDA的WIFI功能打开时才对各模块上电工作,堪称相当完美的低功耗,满足于绝大多数PDA电源系统;其整体物料成本也不高,便于批量生产和使用。
[00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收发分离互不干扰,实现了更远距离传输讯息,具有灵敏度高、低功耗、污染小和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PDA产品没有直接合适可使用的WIFI功率放大器的问题。
[0022]【【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的方框原理示意图;
[0024]图2、图3和图4是所述WIFI功率放大器之电源模块100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0025]图5、图6、图7和图8是所述WIFI功率放大器之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的具体电路不意图;
[0026]图9是所述WIFI功率放大器之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0027]图10是所述WIFI功率放大器之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0028]图11是所述WIFI功率放大器之功率放大器模块400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0029]图12是所述WIFI功率放大器之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0030]【【具体实施方式】】
[0031 ]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包括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以及分别为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100 ;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通过PDA端口 800与PDA内部的信号源相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与天线700相连接。
[0033]参见图1,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自动检测出PDA端口 800的信号是“发送”还是“接收”状态,从而决定整个WIFI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走向;假如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检测到是“发送”的信号状态,则将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这条支路接通,使PDA的信号经PDA端口 800、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传送给天线700后发送出去;假如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检测到是“接收”的信号状态,则将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这条支路接通,外部信号经天线700、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和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后再经PDA端口 800传送给PDA。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的“接收”也叫“非发送”。
[0034]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收发分离互不干扰,实现了更远距离传输讯息,具有灵敏度高、低功耗、污染小和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PDA产品没有直接合适可使用的WIFI功率放大器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一般是直接设置在PDA的壳体内,因此用户在使用PDA产品时,非常方便。
[0035]参见图5至图8,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包括检测到信号状态是“发送”还是“接收”的第五集成电路U5,以及控制是接通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支路还是接通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支路的运算放大器U7、三极管Q3、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所述第五集成电路U5的型号为DD02-92 ;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型号为LMV761MFX ;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其型号为PMBS3904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型号为FDN338P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型号也为FDN338P。
[0036]参见图9,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包括第四集成电路U4,该第四集成电路U4的型号为HWS314。
[0037]参见图11,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包括第一集成电路U1,该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AWL6153。
[0038]参见图10,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包括第六集成电路U6,该第六集成电路U6的型号为RF2373。
[0039]参见图12,所述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包括第二集成电路U2,该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HWS314。
[0040]参见图3和图4,所述电源模块100包括第十一集成电路Ul I和与该第十一集成电路Ull电连接的第三集成电路U3,该第i^一集成电路Ull的型号为NCP603,第三集成电路U3 的型号为 S-1170B33UC-0TSTFG。
[0041]参见图1至图12,下面就以一个具体电路来描述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
[0042]参见图1至图4,所述电源模块100包括第i^一集成电路U11、第三集成电路U3和第一周边电路,该第一周边电路包括两个电阻Rill、R112和五个电容C13?C15、CllU C112 ;所述第i^一集成电路Ull的型号为NCP603,所述第三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
S-1170B33UC-0TSTFG ;电源输入VBAT电连接到第i^一集成电路Ull的第一脚Vin,第H^一集成电路Ul I的第一脚Vin还通过电容Cl 11接地,第H^一集成电路Ul I的第二脚GND接地,第H 集成电路Ull的第四脚Cnoise和第五脚Vout之间电连接有电阻Rl 11,第^ 集成电路Ull的第四脚Cnoise还通过电阻Rl 12接地,两个电容C13和Cl 12并联后电连接在第十一集成电路Ull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第i^一集成电路Ull的第五脚Vout实际是一个输出脚,一般输出4.2伏的电压,因此图3中第^ 集成电路Ull的第五脚Vout还标有V4.2,下面各图中有V4.2标记的都电连接在一起;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一脚0N/0FF电连接到第i^一集成电路Ull的第五脚Vout,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二脚VSS接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四脚Vin电连接到第十一集成电路Ull的第五脚Vout,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四脚Vin还通过电容C14接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通过电容C15接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实际也是一个输出脚,一般输出3.3伏的电压,因此图4中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还标有V3.3,下面各图中有V3.3标记的都电连接在一起,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三脚NC悬空。图2是所述电源模块100的一个接线端口 DIP3,电源输入VBAT与接线端口 DIP3的第一脚电连接,接线端口 DIP3的第二脚接地,接线端口 DIP3的第三脚为第十节点VEN,该第十节点VEN可以输出1.8伏的电压。第H^一集成电路Ull的第三脚0N/0FF电连接到第十节点VEN,即第i^一集成电路Ull的第三脚0N/0FF电连接到接线端口DIP3的第三脚。
[0043]参见图1和图5至图8,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包括第五集成电路U5、运算放大器U7、三极管Q3、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二周边电路,该第二周边电路包括二十二个电阻R3?R5、R14、R16?R28、R30?R34和十个电容C7、C8、C16、C23、C31?C34、C36、C37,以及第二电感L2 ;所述第五集成电路U5的型号为DD02-92 ;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型号为LMV761MFX ;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其型号为PMBS3904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l的型号为FDN338P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型号也为FDN338P ;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六脚RFin通过串联的电容C23和电阻R33后与PDA端口 800的第一脚电连接,其中电容C23与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六脚RFin电连接,PDA端口 800的第二脚接地,PDA端口 800实际上是一个接线端子INl ;电阻R32 —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在PDA端口 800的第一脚;电阻R34 —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在两串联的电容C23和电阻R33之间;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二脚和第五脚DC/Biss/AC GND电连接在一起后通过电容C33接地,两电阻R20和R21串联后电连接在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其中电阻R21接地,电容C32并联在电阻R21两端,第二电感L2 —端电连接在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二脚DC/Biss/ACGND,另一端电连接在两串联的电阻R20和R21之间;两电阻R18和R17串联后电连接在集成电路U5的第三脚Temp CompOut和地之间,其中电阻R17接地,电容C31并联在电阻R17两端;集成电路U5的第一脚PFout为第一节点U5-PF0UT ;集成电路U5的第四脚DetectedOut通过电容C34接地,两电阻R24和R22串联后电连接在集成电路U5的第四脚DetectedOut和运算放大器U7的正相输入端之间,其中电阻R22接运算放大器U7的正相输入端;电阻R23 —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在两串联的电阻R24和R22之间;运算放大器U7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6电连接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电容C8电连接在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运算放大器U7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9接地,运算放大器U7的第二脚接地,运算放大器U7的第五脚和第六脚都电连接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运算放大器U7的第五脚还通过电容C37接地,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通过两串联的电阻R28和R27接地,两串联的电阻R28和R27之间形成第二节点V_PA ;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26电连接到第二节点V—PA,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5电连接到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电容C36电连接在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为第三节点VINA ;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S通过电阻R4电连接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S还通过电阻R5接地,电容C7电连接在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G通过电阻R3电连接到第三节点V丄NA,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G还通过电阻R30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D为第四节点V_T ;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S电连接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S还通过电容C16接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G通过电阻R14电连接到第二节点V—PA,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G还通过电阻R31接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D为第五节点V_R。
[0044]参见图1和图9,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包括第四集成电路U4和第三周边电路,该第三周边电路包括两个电阻Rll、R12和四个电容C20?C22、C30 ;所述第四集成电路U4的型号为HWS314 ;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一脚RF2通过电容C30形成第六节点LNA-0UT,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二脚GND接地,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三脚RF1通过电容C20后形成第七节点U4-RF1,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四脚VC1通过电容C21接地,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四脚VC1还通过电阻R11电连接到第三节点V丄NA,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五脚RFC电连接到第一节点U5-PF0UT,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六脚VC2通过电容C22接地,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六脚VC2还通过电阻R12电连接到第二节点V_PA。
[0045]参见图1和图11,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包括第一集成电路U1和第四周边电路,该第四周边电路包括三个电阻Rl、R2、R10和四个电容C4?C6、C17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AWL6153 ;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一脚和第十脚VCC都电连接到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并且都通过两并联的电容C5和C6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二脚RFin通过串联的电容C4和电阻R2接地,其中电阻R2接地;两电阻R1和R10串联后一端电连接在串联的电容C4和电阻R2之间,另一端接地,其中电阻R10接地,两串联的电阻R1和R10之间电连接到第七节点U4-RF1 ;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三脚、第六脚、第七脚和第九脚GND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脚NC和第五脚Vref都电连接到第四节点V_T,并且都通过电容C17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八脚RFout为第八节点RF0UT。
[0046]参见图1和图10,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包括第六集成电路U6和第五周边电路,该第五周边电路包括第三电感L3、电阻R15和四个电容C18、C19、C27、C29 ;所述第六集成电路U6的型号为RF2373 ;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一脚RFIN通过两串联的电容C29和C19接地,其中电容C19接地,两串联的电容C29和C19之间形成第九节点LNA-1N ;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二脚和第五脚GND接地;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三脚BIAS通过电阻R15电连接到第五节点V_R ;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四脚RFOUT电连接到第六节点LNA-OUT,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四脚RFOUT还通过第三电感L3电连接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两并联的电容C18和C27电连接在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也就是两并联的电容C18和C27电连接在第三电感L3和地之间。
[0047]参见图1和图12,所述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包括第二集成电路U2和第六周边电路,该第六周边电路包括两个电阻R7、R8和六个电容Cl、C1?C12、C25、C26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HWS314;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脚RF2通过电容C1电连接到第八节点RF0UT,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二脚GND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三脚RF1通过两串联的电容C25和C26接地,两串联的电容C25和C26之间电连接到第九节点LNA-1N ?’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四脚VC1通过电容C12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四脚VC1还通过电阻R8电连接到第二节点V_PA ;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五脚RFC通过电容C10电连接到天线700,实际上图12是画出的一个信号接线端子ANT1,该信号接线端子ANT1再与天线700电连接;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六脚VC2通过电容C11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六脚VC2还通过电阻R7电连接到第三节点V丄NA。
[0048]在上述具体电路图中,第五集成电路U5、运算放大器U7、三极管Q3、第一场效应管Q1和其各周边电路共同控制接通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这条支路;第五集成电路U5、运算放大器U7、三极管Q3、第二场效应管Q2和其各周边电路共同控制接通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
[0049]本实用新型WIFI功率放大器可适合工作在3.3伏?5伏的电压下,平均工作电流才不到45毫安,并且有第i^一集成电路U11进行供电切换,使PDA的WIFI功能打开时才对各模块上电工作,堪称相当完美的低功耗,满足于绝大多数PDA电源系统;其整体物料成本也不高,便于批量生产和使用。
[00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以及分别为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 )、功率放大器模块(400 )和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 )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100 );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 )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 )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 )电连接;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通过PDA端口(800)与PDA内部的信号源相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与天线(700)相连接; 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自动检测出PDA端口(800)的信号是“发送”还是“接收”状态,从而决定整个WIFI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走向;假如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检测到是“发送”的信号状态,则将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这条支路接通,使PDA的信号经PDA端口(800)、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传送给天线(700)后发送出去;假如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检测到是“接收”的信号状态,则将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和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这条支路接通,外部信号经天线(700)、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和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后再经PDA端口(800)传送给PD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包括检测到信号状态是“发送”还是“接收”的第五集成电路U5,以及控制是接通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支路还是接通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支路的运算放大器U7、三极管Q3、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集成电路U5的型号为DD02-92 ;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型号为LMV761MFX ;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其型号为PMBS3904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型号为FDN338P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型号也为FDN338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 )包括第四集成电路U4,该第四集成电路U4的型号为HWS3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包括第一集成电路U1,该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AWL61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包括第六集成电路U6,该第六集成电路U6的型号为RF23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包括第二集成电路U2,该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HWS3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模块(100)包括第十一集成电路U11和与该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电连接的第三集成电路U3,该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型号为NCP603,第三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S-1170B33UC-0TSTF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DA上的WIFI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模块(100)包括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第三集成电路U3和第一周边电路,该第一周边电路包括两个电阻Rill、R112和五个电容C13?C15、Clll、C112 ;所述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型号为NCP603,所述第三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S-1170B33UC-0TSTFG ;电源输A(VBAT)电连接到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一脚(Vin),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一脚(Vin)还通过电容C111接地,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二脚(GND)接地,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四脚(Cnoise)和第五脚(Vout)之间电连接有电阻R111,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四脚(Cnoise)还通过电阻R112接地,两个电容C13和C112并联后电连接在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一脚(0N/0FF)电连接到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二脚(VSS)接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四脚(Vin)电连接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四脚(Vin)还通过电容C14接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通过电容C15接地; 所述信号检测控制模块(200)包括第五集成电路U5、运算放大器U7、三极管Q3、第一场效应管Q1、第二场效应管Q2和第二周边电路,该第二周边电路包括二十二个电阻R3?R5、R14、R16 ?R28、R30 ?R34 和十个电容 C7、C8、C16、C23、C31 ?C34、C36、C37,以及第二电感L2 ;所述第五集成电路U5的型号为DD02-92 ;所述运算放大器U7的型号为LMV761MFX ;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其型号为PMBS3904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型号为FDN338P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型号也为FDN338P ;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六脚(RFin)通过串联的电容C23和电阻R33后与PDA端口(800)的第一脚电连接,其中电容C23与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六脚(RFin)电连接,PDA端口(800)的第二脚接地;电阻R32 —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在PDA端口(800)的第一脚;电阻R34 —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在两串联的电容C23和电阻R33之间;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二脚和第五脚(DC/Biss/AC GND)电连接在一起后通过电容C33接地,两电阻R20和R21串联后电连接在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其中电阻R21接地,电容C32并联在电阻R21两端,第二电感L2 —端电连接在第五集成电路U5的第二脚(DC/Biss/AC GND),另一端电连接在两串联的电阻R20和R21之间;两电阻R18和R17串联后电连接在集成电路U5的第三脚(Temp CompOut)和地之间,其中电阻R17接地,电容C31并联在电阻R17两端;集成电路U5的第一脚(PFout)为第一节点(U5-PF0UT);集成电路U5的第四脚(Detected Out)通过电容C34接地,两电阻R24和R22串联后电连接在集成电路U5的第四脚(Detected Out)和运算放大器U7的正相输入端之间,其中电阻R22接运算放大器U7的正相输入端;电阻R23 —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在两串联的电阻R24和R22之间;运算放大器U7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6电连接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电容C8电连接在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运算放大器U7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9接地,运算放大器U7的第二脚接地,运算放大器U7的第五脚和第六脚都电连接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运算放大器U7的第五脚还通过电容C37接地,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通过两串联的电阻R28和R27接地,两串联的电阻R28和R27之间形成第二节点(V_PA);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26电连接到第二节点(V_PA),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5电连接到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电容C36电连接在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为第三节点(V丄NA);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S)通过电阻R4电连接到第十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S)还通过电阻R5接地,电容C7电连接在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G)通过电阻R3电连接到第三节点(V丄NA),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G)还通过电阻R30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D)为第四节点(V_T);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S)电连接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S)还通过电容C16接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G)通过电阻R14电连接到第二节点(V_PA),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G)还通过电阻R31接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D)为第五节点(V_R); 所述第一信号走向开关模块(300)包括第四集成电路U4和第三周边电路,该第三周边电路包括两个电阻Rll、R12和四个电容C20?C22、C30 ;所述第四集成电路U4的型号为HWS314 ;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一脚(RF2 )通过电容C30形成第六节点(LNA-0UT ),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二脚(GND)接地,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三脚(RF1)通过电容C20后形成第七节点(U4-RF1),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四脚(VC1)通过电容C21接地,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四脚(VC1)还通过电阻R11电连接到第三节点(V丄NA),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五脚(RFC)电连接到第一节点(U5-PF0UT),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六脚(VC2)通过电容C22接地,第四集成电路U4的第六脚(VC2)还通过电阻R12电连接到第二节点(V_PA); 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400)包括第一集成电路U1和第四周边电路,该第四周边电路包括三个电阻Rl、R2、R10和四个电容C4?C6、C17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AWL6153 ;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一脚和第十脚(VCC)都电连接到第i^一集成电路U11的第五脚(Vout),并且都通过两并联的电容C5和C6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二脚(RFin)通过串联的电容C4和电阻R2接地,其中电阻R2接地;两电阻R1和R10串联后一端电连接在串联的电容C4和电阻R2之间,另一端接地,其中电阻R10接地,两串联的电阻R1和R10之间电连接到第七节点(U4-RF1);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三脚、第六脚、第七脚和第九脚(GND)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脚(NC)和第五脚(Vref)都电连接到第四节点(V_T),并且都通过电容C17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八脚(RFout)为第八节点(RF0UT); 所述低噪音放大器模块(500 )包括第六集成电路U6和第五周边电路,该第五周边电路包括第三电感L3、电阻R15和四个电容C18、C19、C27、C29 ;所述第六集成电路U6的型号为RF2373 ;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一脚(RFIN)通过两串联的电容C29和C19接地,其中电容C19接地,两串联的电容C29和C19之间形成第九节点(LNA-1N);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二脚和第五脚(GND)接地;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三脚(BIAS)通过电阻R15电连接到第五节点(V_R);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四脚(RF0UT)电连接到第六节点(LNA-0UT),第六集成电路U6的第四脚(RF0UT)还通过第三电感L3电连接到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两并联的电容C18和C27电连接在第三集成电路U3的第五脚(Vout)和地之间; 所述第二信号走向开关模块(600)包括第二集成电路U2和第六周边电路,该第六周边电路包括两个电阻R7、R8和六个电容C1、C10?C12、C25、C26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HWS314 ;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脚(RF2)通过电容Cl电连接到第八节点(RFOUT),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二脚(GND)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三脚(RF1)通过两串联的电容C25和C26接地,两串联的电容C25和C26之间电连接到第九节点(LNA-1N);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四脚(VC1)通过电容C12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四脚(VC1)还通过电阻R8电连接到第二节点(V_PA);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五脚(RFC)通过电容C1电连接到天线(700);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六脚(VC2)通过电容C11接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六脚(VC2)还通过电阻R7电连接到第三节点(V丄NA )。
【文档编号】H03F3/20GK204145421SQ201420665945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0日
【发明者】王冬生, 邓明建 申请人:无锡盈达聚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