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安装系统以及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021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部件安装系统以及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含部件安装线的部件安装系统、以及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方法,该部件安装线通过将多个向基板安装部件的部件安装装置连结而成。



背景技术:

在将安装于安装头的吸附嘴所保持的部件向基板安装的部件安装装置中,广泛地使用带供给器来作为向安装头连续地供给部件的零件供给器。带供给器在相对于部件安装装置拆卸自如的台车上配置有多个。带供给器间歇地输送载带并将部件向规定的部件供给位置供给,吸附嘴取出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的部件并将其安装到基板上。

在部件安装装置中,由于带供给器的制造误差、组装误差等,带供给器的部件供给位置有时产生偏移。当部件供给位置偏移时,吸附嘴无法准确地吸附部件,有可能产生安装不合格的现象。因此,在开始生产之前进行如下的作业:对带供给器的部件供给位置进行拍摄并生成表示部件供给位置的偏移量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基于该数据来示教吸附嘴的吸附位置。

其中,在使用部件安装装置连续地生产多个机种的形态下,如何缩短因换产调整作业而产生的机种的切换时间在提高生产率的方面非常重要,其中该换产调整作业用于生产下次生产预定的机种。然而,在作为换产调整作业之一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的生成中,需要拍摄各个带供给器的部件供给位置,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此,以往提出有如下的方法:使用在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以外设置的位置检测装置,来预先生成供给位置偏移数据(例如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例子中,在机种的切换之前,将用于下次生产预定的机种的台车安装到位置检测装置上,按照配置在该台车上的带供给器 来拍摄部件供给位置。然后,生成包含如下信息在内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修正数据),该信息是计算出了与应供给部件的正规的部件供给位置相距的偏移量的信息。在之后进行的换产调整作业中,若在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上安装台车,则部件安装装置基于台车所存储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来示教吸附嘴的吸附位置。这样,预先利用部件安装装置以外的装置来生成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由此能够缩短机种切换时间而提高生产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81488号公报

在说明本发明之前,简单说明上述现有装置中的问题点。

在包括专利文献1在内的现有技术中,将通过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以外的装置而生成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直接应用于吸附位置的示教,因此有可能产生如下的技术问题。在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为了生产不同的机种而运转的期间,无法将台车安装于部件安装装置。例如,在此期间,有可能发生如下的状况:由于某种原因,将台车上的已经生成了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的带供给器取下,取而代之安装了其他的带供给器。在这种状况下,对于该其他的带供给器而言,基于取下了的带供给器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来进行吸附位置的示教,因此,吸附嘴无法准确地吸附部件而有可能产生安装不合格的现象。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在切换机种时,无法准确地判断是否可以利用供给位置偏移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机种切换时间、并且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可以利用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的部件安装系统、以及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部件安装系统包括:部件安装线,其通过连结多个部件安装装置而成,部件安装装置利用安装于安装头的吸附嘴将由带供给器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的部件取出并安装于基板,多个带供给器配置在台车上;外部换产调整装置,预定安装到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上的台车能够安装于外部换产调整装置;以及存储部,在部件安装系统中,所述外 部换产调整装置具备:第一拍摄机构,其拍摄在所述台车上配置了多个的所述带供给器的所述部件供给位置;以及计算部,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拍摄机构拍摄到的所述部件供给位置的图像来计算各带供给器的所述部件供给位置的偏移量,所述存储部存储供给位置偏移数据,所述供给位置偏移数据是将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带供给器的所述部件供给位置的偏移量与所述带供给器的供给器地址及供给器ID建立起关联的数据,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所述部件安装装置具备:第二拍摄机构,其拍摄在所述台车上配置了多个的所述带供给器的所述部件供给位置,其中,所述台车被从所述外部换产调整装置取下并安装到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所述部件安装装置上;以及比较部,其按照供给器地址,对在所述台车上配置了多个的所述带供给器的供给器ID与从所述存储部读出的所述部件供给位置偏移数据所包含的供给器ID进行比较。

在本发明的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方法中,部件安装系统包括:部件安装线,其通过连结多个部件安装装置而成,部件安装装置利用安装于安装头的吸附嘴将由带供给器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的部件取出并安装于基板,多个带供给器配置在台车上;以及外部换产调整装置,预定安装于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的台车能够相对于外部换产调整装置装拆,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方法包括:拍摄工序,在将预定安装于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所述部件安装装置的台车安装到所述外部换产调整装置上的状态下,拍摄在所述台车上配置了多个的所述带供给器的所述部件供给位置;计算工序,基于在所述拍摄工序中拍摄到的所述部件供给位置的图像来计算各带供给器的所述部件供给位置的偏移量;存储工序,存储供给位置偏移数据,所述供给位置偏移数据是将在所述计算工序中计算出的带供给器的部件供给位置的偏移量与该带供给器的供给器地址及供给器ID建立起关联的数据;以及比较工序,在将从所述外部换产调整装置取下的台车安装到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所述部件安装装置上的状态下,对在所述台车上配置了多个的所述带供给器的供给器ID与所述部件供给位置偏移数据所包含的供给器ID进行比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机种切换时间,并且,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可 以利用供给位置偏移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局部地示出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装置的图。

图4的(a)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载带卷绕收纳的供给卷轴的立体图,(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载带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在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的部件安装装置上设置的带供给器的构造说明图。

图6的(a)是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的外部换产调整装置的俯视图,(b)是局部地示出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的外部换产调整装置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8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配置数据的图,(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线所包含的外部换产调整装置具备的第三识别相机的拍摄视野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的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的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部件安装系统

2 部件安装线

4 外部换产调整装置

8 基板

10 带供给器

12 台车

15 存储部

16 部件

30 安装头

31 吸附嘴

32 第一识别相机

45 第三识别相机

65a 计算部

66 供给位置偏移数据

75 比较部

76 数据更新部

M2、M3、M4 部件安装装置

[P] 部件供给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进行说明。部件安装系统1具有向基板安装部件的功能,构成为包括部件安装线2、主机3、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以及将部件安装线2、主机3及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通信网络5。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具备多个部件安装线2。

部件安装线2构成为包括在基板的搬运方向上连结配置的印刷装置M1及多个部件安装装置M2、M3、M4。印刷装置M1在设于基板的焊盘上印刷焊膏。部件安装装置M2~M4向印刷有焊膏的基板安装部件。主机3统一控制部件安装线2和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在部件安装线2的外部,进行切换部件安装线2中生产的基板的机种时必需的换产调整作业。

接着,参照图2~图5对部件安装装置M2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部件安装装置M3、M4也与部件安装装置M2是相同的构造。图3是局部 地示出图2中的A-A剖面的图。以下,将基板的搬运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水平面内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将与XY平面正交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

在基台6的上表面设置有具备沿X方向延伸的一对输送机的基板搬运机构7。基板搬运机构7对基板8进行搬运并将其定位到规定的作业位置。在基板搬运机构7的Y方向上的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供给器配置分区9(1)和第二供给器配置分区9(2)。在图3中,在供给器基体11上预先装配有多个带供给器10的状态下的台车12以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各供给器配置分区9(1)、9(2)。通过将供给器基体11夹持在基台6上来固定台车12的位置。由此,带供给器10在各供给器配置分区9(1)、9(2)内以沿X方向排列的状态配置(图2)。台车12具备手柄部14,在移动台车12时由操作员把持手柄部14。

在供给器基体11上,设定有用于确定带供给器10的装配位置的供给器地址,在与各供给器地址对应的位置处装配带供给器10。台车12具备存储部15。在存储部15中存储与装配于供给器基体11的带供给器10相关的各种数据。

将保持有多个部件16的载带17以卷绕状态收纳的供给卷轴18旋转自如地保持于台车12。在图4的(a)、(b)中,载带17包括:基带19,收纳有部件16的凹状的凹坑19a以固定的间距沿长度方向形成在该基带19上;以及顶带20,其密封基带19的上表面。在基带19的一侧部以固定的间距形成有孔部19b。

接着,参照图5对带供给器10的结构进行说明。带供给器10具备:主体部10a;以及从主体部10a的下表面向下方以凸出的状态设置的装配部10b。装配部10b具备第一连接器部21。在将带供给器10装配于供给器基体11的状态下,第一连接器部21和供给器基体11所具备的第二连接器部22嵌合。通过在该状态下使台车12固定于基台6,由此台车12所具备的存储部15、带供给器10所具备的供给器控制部23、以及部件安装装置M2所具备的控制部70(图7)被电连接。由此,供给器控制部23能够基于来自控制部70的指令来控制带供给器10。供给器控制部23具备存储部,在存储部中存储有各个带供给器10的识别信息即供给器ID等。

在主体部10a的内部,设置有对从供给卷轴18抽出并送入主体部10a内的载带17进行引导的带行驶路10c。在带行驶路10c中的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纸面右侧)配设有带输送机构24。带输送机构24构成为包括链轮25、以及驱动链轮25进行间歇旋转的驱动马达26。驱动马达26由供给器控制部23控制。链轮25在设于其外周面的多个输送销与基带19的孔部19b卡合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由此对载带17进行间歇输送。由此,保持于载带17的部件16被供给至在带供给器10的下游侧设定的部件供给位置[P]。在部件安装装置M2上安装有台车12的状态下,由台车12上的带供给器10供给的部件16的部件供给位置[P]预先在以装置原点为基准的XY坐标中被设定。

在带输送机构24的上方设置有带按压构件27。从供给卷轴18抽出的载带17在由带按压构件27从上侧按压的状态下被引导。在带按压构件27上的与部件供给位置[P]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27a。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的部件16经由开口部27a而由后述的吸附嘴31取出。带供给器10具备顶带回收机构(未图示),顶带回收机构经由开口部27a的跟前侧的端部而将从基带19剥离了的顶带20向后方侧拉伸并回收。由此,凹坑19a内的部件16以裸露的状态被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

在图2中,在基台6的X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Y轴梁28,两组X轴梁29以沿Y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Y轴梁28上。安装头30以沿X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装配在各个X轴梁29上。安装头30通过Y轴梁28和X轴梁29的驱动而沿水平方向移动。安装头30由多个单位头30a构成,在各个单位头30a的下端部安装有能够吸附并保持部件16的多个吸附嘴31。吸附嘴31吸附并取出被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的部件16,将该部件16安装于基板8。吸附嘴31的吸附位置设定在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的部件16的水平面内的中心。

由于带供给器10的制造误差、组装误差,部件供给位置[P]有时从预先设定的正规位置偏移。当部件供给位置[P]产生偏移时,吸附嘴31无法准确地吸附部件16而有可能发生吸附错误。在本实施方式的部件安装系统1中,在为了切换所生产的机种而将台车12安装于部件安装装置M2之前,使用后述的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来预先生成表示带供给器10的 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

安装头30具备拍摄视野朝向下方的第一识别相机32(第二拍摄机构)。第一识别相机32与安装头30一起移动自如,对定位到作业位置的基板8上形成的基板标记(未图示)进行拍摄或者通过按压构件27的开口部27a来对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进行拍摄。即,第一识别相机32(第二拍摄机构)对在台车12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进行拍摄。在基台6上,在基板搬运机构7与各供给器配置分区9(1)、9(2)之间配设有拍摄视野朝向上方的第二识别相机33。第二识别相机33从下方拍摄在其上方移动的安装头30所保持的部件16。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部件安装装置M2~M4利用安装于安装头30的吸附嘴31,将供给至在台车12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部件16取出并安装于基板8。另外,部件安装线2通过连结多个部件安装装置M2~M4而成。

接着,参照图6对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进行说明。图6的(b)是局部地示出图6的(a)中的B-B剖面的图。在基台41的一侧设置有供给器配置分区42。预定要安装在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上的台车12装拆自如地安装于供给器配置分区42。即,如部件安装装置M2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在基台41上夹持供给器基体11来固定台车12的位置。在固定了台车12的位置的状态下,台车12所具备的存储部15、供给器控制部23、以及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所具备的控制部60(图7)被电连接。由此,供给器控制部23能够基于来自控制部60的指令来控制带供给器10。这样,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能够安装预定要安装在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上的台车12。

在图6的(a)中,在基台41的X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Y轴梁43,X轴梁44以沿Y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Y轴梁43上。拍摄视野朝向下方的第三识别相机45(第一拍摄机构)以沿X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装配在X轴梁44上。第三识别相机45通过Y轴梁43与X轴梁44的驱动而沿水平方向移动。由此,第三识别相机45移动到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上方,在该位置处通过带按压构件27的开口部27a来拍摄部件供给位置[P]。即,第三识别相机45(第一拍摄机构)对在台车12 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进行拍摄。

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具备触摸面板46(图7)。触摸面板46作为对后述的用于生成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的引导画面等进行显示的显示部而发挥作用。另外,触摸面板46还作为用于向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进行规定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部而发挥作用。

接着,参照图7,对部件安装系统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主机3构成为包括通信部50、存储部51、以及整体控制部52。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所具备的控制部60构成为包括通信部61、存储部62、机构驱动部63、识别处理部64、以及数据生成部65。另外,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与带供给器10、台车12、Y轴梁43、X轴梁44、第三识别相机45、触摸面板46连接。部件安装装置M2~M4所具备的控制部70构成为包括通信部71、存储部72、机构驱动部73、识别处理部74、比较部75、数据更新部76、以及吸附位置示教部77。另外,控制部70与基板搬运机构7、带供给器10、台车12、驱动马达26、Y轴梁28、X轴梁29、安装头30、第一识别相机32、以及第二识别相机33连接。

主机3的通信部50经由通信网络5而与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的通信部61、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通信部71连接,来进行控制信号、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存储部51存储基板8的生产所需的生产数据53等。整体控制部52统一控制构成部件安装线2的各装置和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

图8的(a)示出生产数据53所包含的配置数据54的一例。配置数据54表示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各供给器配置分区9(1)、9(2)中的部件16的配置信息,将“部件ID”54b与“供给器地址”54a建立关联而构成。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控制部70通过参照配置数据54,来进行规定的供给器地址、与实际装配在和该供给器地址对应的位置处的带供给器10所供给的部件16的部件ID是否一致的部件对照作业。

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的存储部62存储从主机3读出的生产数据53等。机构驱动部63由控制部60控制,用于驱动带供给器10、Y轴梁43、X轴梁44。由此,进行带供给器10的带输送动作、第三识别相机45沿水平方向的移动。识别处理部64对第三识别相机45拍摄到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由此,来检测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的部件16 以及收纳有部件16的凹坑19a。

数据生成部65进行用于生成图8的(b)所示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的处理,作为内部处理功能而具备计算部65a。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将“供给器ID”66b以及“偏移量”66c与“供给器地址”66a建立关联而构成。“供给器地址”66a表示配置在台车12上的带供给器10的装配位置。“供给器ID”66b表示各带供给器10的固有的识别信息。“偏移量”66c表示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距正规位置的偏移量(Δx、Δy)。

图9示出第三识别相机45移动到与部件供给位置[P]对应的按压构件27(开口部27a)的上方时的拍摄视野。计算部65a基于由第三识别相机45获取到的图像,来计算第三识别相机45的拍摄视野的中心α与对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的部件16进行了收纳的凹坑19a的水平面内的中心β之间的偏移量(Δx、Δy)。此时计算出的偏移量为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供给位置[P]未产生偏移时,拍摄视野的中心α与凹坑19a的水平面内的中心β一致。这样,计算部65a基于由第三识别相机(第一拍摄机构)拍摄到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图像,来计算各带供给器10供给部件16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

部件安装装置的存储部72存储从主机3读入的生产数据53等。机构驱动部73被控制部70控制,从而控制基板搬运机构7、带供给器10、驱动马达26、Y轴梁28、X轴梁29、安装头30等。由此,进行基板8的搬运动作、带供给器10的带输送动作、部件16的安装动作等。

识别处理部74通过对由第一识别相机32、第二识别相机33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来检测出基板标记、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的部件16及收纳有部件16的凹坑19a、以及保持于安装头30的部件16。基板标记和部件16的检测结果在部件16安装时使安装头30相对于基板8对位之际使用。

比较部75按照供给器地址,对配置在台车12上的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ID与对应于该台车12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包含的供给器ID进行比较,判定供给器ID是否一致。该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由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生成。

数据更新部76进行用于更新由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生成的供给位置 偏移数据66的处理,作为内部处理功能而具备计算部76a。计算部76a基于经由第一识别相机32的拍摄而获取到的图像,来计算被比较部75判定为供给器ID不一致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数据更新部76基于计算出的偏移量,改写由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生成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包含的“供给器ID”66b、“偏移量”66c。

吸附位置示教部77基于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表示的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来示教(teach)吸附嘴31的吸附位置。由此,带供给器10参考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表示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Y方向上的偏移量Δy来对载带17进行间歇输送。另外,吸附嘴31参考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表示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x方向上的偏移量Δx来进行移动。因此,即便在部件供给位置[P]产生偏移的情况下,吸附嘴31也能够准确地吸附部件16。

本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1如以上那样构成。接着,参照图10~图12的流程图,对部件安装系统1的部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0所示,生成与预定安装于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上的台车12对应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ST1: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生成工序)。参照图11对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的生成处理进行说明。在该处理之前,操作员预先将台车12安装于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

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的控制部60基于操作员的输入内容,从主机3读出与台车12对应的生产数据53(ST11:生产数据读出工序)。接着,控制部60基于生产数据53,向规定的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控制部23输出带输送指令。收到带输送指令的带供给器10对载带17进行间歇输送而将部件16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ST12:部件供给工序)。接着,第三识别相机45移动至与部件供给位置[P]对应的按压构件27的上方,并拍摄部件供给位置[P](ST13:拍摄工序)。由此,获取到包含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的部件16以及收纳有该部件16的凹坑19a在内的图像。即,在该工序(ST13)中,第三识别相机45(第一拍摄机构)对在安装于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的台车12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进行拍摄。

接着,计算部65a基于由第三识别相机(第一拍摄机构)45拍摄到的 部件供给位置[P]的图像,来计算各带供给器10中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Δx、Δy)(ST14:计算工序)。

接着,控制部60判定是否存在未计算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的其他带供给器10(ST15:判定工序)。在判定为存在其他带供给器10的情况下(图11所示的“是”的情况),返回到部件供给工序(ST12)。在判定为不存在其他带供给器10的情况下(图11所示的“否”的情况),数据生成部65基于获取到的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来生成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ST16: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生成工序)。即,数据生成部65生成将由计算部65a计算出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与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地址以及供给器ID建立起关联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

接着,控制部60将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存储于台车12的存储部15(ST17:存储工序)。即,在该工序(ST17)中,台车12的存储部15存储将在计算工序(ST14)中计算出的偏移量与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地址以及供给器ID建立起关联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需要说明的是,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也可以存储在主机3的存储部51中。经过以上的工序,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的生成处理结束。需要说明的是,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是以预定安装于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全部台车12为对象而生成的。生成了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的台车12之后被安装于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

当台车12被安装于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时,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控制部70从台车12以及该台车12上的带供给器10读出各种数据(ST2:数据读出工序)。即,控制部70从各个带供给器10所具备的供给器控制部23的存储部中,将供给器ID与供给器地址建立关联地读出。另外,控制部70从台车12的存储部15读出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需要说明的是,在主机3的存储部51存储有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的情况下,控制部70从存储部51读出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

接着,比较部75基于读出的各种数据,按照供给器地址对供给器ID进行比较(ST3:比较工序)。即,在该工序(ST3)中,在将从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取下的台车12安装于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 M4的状态下,对在台车12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ID与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包含的供给器ID进行比较。然后,比较部75按照供给器地址来判定两方的供给器ID是否一致(ST4:判定工序)。

当比较结果是判定为在规定的供给器地址处供给器ID不一致的情况下(图10所示的“否”的情况),数据更新部76更新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ST5:数据更新工序)。以下,参照图12对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的更新处理进行说明。首先,控制部70向判定为供给器ID不一致的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控制部23输出带输送指令。收到带输送指令的带供给器10对载带17进行间歇输送而将部件16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ST21:部件供给工序)。接着,第一识别相机32移动到与部件供给位置[P]对应的按压构件27的上方,在该位置处拍摄部件供给位置[P](ST22:拍摄工序)。即,第一识别相机32对在从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取下并安装到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台车12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进行拍摄。接着,计算部76a基于由第一识别相机32获取到的图像,来计算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Δx、Δy)(ST23:计算工序)。

接着,数据更新部76基于计算出的带供给器10供给部件16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改写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包含的各种信息(ST24:改写工序)。即,数据更新部76改写与成为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的计算对象的“供给器地址”66a对应的“供给器ID”66b和“偏移量”66c。由此,配置在台车12上的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ID及部件供给位置[P]的实际的偏移量与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表示的供给器ID及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一致。接着,控制部70判定是否还存在供给器ID不一致的带供给器10(ST25:判定工序)。在判定为还存在供给器ID不一致的带供给器10的情况下(图12所示的“是”的情况),返回到部件供给工序(ST21),相应的带供给器10将部件16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另外,在判定为不存在供给器ID不一致的带供给器10的情况下(图12所示的“否”的情况),结束数据更新处理。

这样,在数据更新工序(ST5)中,当在台车12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ID与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包含的供给器ID的比较结 果为供给器ID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由第一识别相机32拍摄该供给器ID不一致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而得到的图像,来计算该供给器ID不一致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并更新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

在此,如在上述的现有装置的问题点中说明的那样,在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生成工序ST1与数据读出工序ST2之间,例如有可能发生如下的状况:由于某种原因,将台车上的已经生成了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的带供给器取下,取而代之安装了其他的带供给器。在这种状况下,供给器10的供给器ID与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包含的供给器ID产生不一致。

当供给器ID的比较结果是判定为在全部的供给器地址处供给器ID一致的情况下(图10所示的“是”的情况),或者在通过(ST5)更新了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之后,执行部件16的安装动作(ST6:安装工序)。即,吸附嘴31将由带供给器10供给至部件供给位置[P]的部件16取出并安装于基板8。此时,带供给器10参考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表示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Y方向上的偏移量Δy来对载带17进行间歇输送。另外,吸附嘴31参考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表示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x方向上的偏移量Δx来进行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更新了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的情况下,吸附嘴31基于更新后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将部件16取出并安装于基板8。另外,在未更新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的情况下,即,当供给器ID的比较结果为,在从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取下并安装到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台车12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ID与从存储部15读出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所包含的供给器ID一致的情况下,吸附嘴31基于从存储部15读出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将部件16取出并安装于基板8。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系统1以及部件方法,在将预定安装于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上的台车12安装到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的状态下,对在台车12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进行拍摄。然后,基于拍摄到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图像,来计算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 并存储将计算出的偏移量与该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地址以及供给器ID建立起关联的供给位置偏移数据。然后,在将从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取下的台车12安装到成为换产调整对象的部件安装装置M2~M4的状态下,比较在台车12上配置了多个的带供给器10的供给器ID与部件供给位置偏移数据所包含的供给器ID,因此,能够缩短机种切换时间,并且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可以利用供给位置偏移数据。

另外,在比较结果为供给器ID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拍摄该供给器ID不一致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而得到的图像,来计算该供给器ID不一致的带供给器10的部件供给位置[P]的偏移量并更新部件供给位置偏移数据,基于更新后的该部件供给位置偏移数据将部件16取出并安装于基板8,由此能够防止因部件16的吸附错误而引起的生产率的下降。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目前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变更。例如,在部件安装装置M2~M4中存在未安装台车12而成为空闲状态的供给器配置分区9(1)、9(2)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相应的供给器配置分区9(1)、(2)来生成供给位置偏移数据66。即,也可以将部件安装装置M2~M4用作外部换产调整装置4。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机种切换时间,并且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可以利用供给位置偏移数据,在安装领域中是有用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