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505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具体的说是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移动终端由于内置的复杂的电子器件使其无法做到非常薄,占用空间大,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移动终端中,通常需要在主板上安装各种电子器件,并将电子器件通过设置屏蔽罩来防止外界对电子器件的干扰。

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结构主要由主板1、屏蔽罩2和前壳钢片3构成,如图1所示,由于主板与前壳钢片之间预留放置屏蔽罩的空间因电子器件高度所限,所以无法就将主板和前壳钢片的距离缩小。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整体移动终端厚度的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整体的厚度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含前壳、设置在所述前壳内的屏幕和带有N个元件区的电路板;还包含设置在所述前壳内用于隔开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屏幕的前壳加强板、M个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用于罩住各元器件区的屏蔽罩;

其中,所述M等于所述N为自然数,且一一对应,当设置在所述元件区内的各电路模块的高度不同时,对应该元件区的屏蔽罩包含用于罩住较高电路模块的第一隆起部和用于罩住较低电路模块的第二隆起部,且所述第二隆 起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隆起部的上表面;

而所述前壳加强板上开设有K个镂空部,且所述K等于各屏蔽罩第一隆起部的总和,且一一对应,且所述前壳加强板在安装至所述前壳内后,各屏蔽罩上的第一隆起部从所述前壳加强板相应的镂空部中暴露出来,而第二隆起部的上表面构所述屏蔽罩的下沉区用于卡合所述前壳加强板未被镂空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电路板元件区内的各电路模块的高度不同时,用于罩住电路板元件区的屏蔽罩是由罩住较高电路模块的第一隆起部和罩住较低电路模块的第二隆起部构成,导致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之间存在一个高度上的落差,使得第二隆起部的上表面在屏蔽罩上所构成的区域为一个下沉区,从而在设计前壳加强板时,可将前壳加强板对应第一隆起部的部位镂空,使其在完成安装后,屏蔽罩的第一隆起部可直接穿设在前壳加强板的镂空区域内,而前壳加强板未被镂空的部分可直接预埋在屏蔽罩的下沉区内,从而缩短了屏幕与电路板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整个移动终端的厚度得意降低,确保移动终端的厚度可以做到更薄。

进一步,所述屏蔽罩第一隆起部的上表面到第二隆起部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落差小于所述前壳加强板的厚度,从而保证了前壳加强板在安装完成后,第一凸起部不会直接穿过加强板的镂空部分,保证了加强板朝向屏幕的一侧不会存在凸起,从而方便对屏幕进行固定。

为了满足实际的装配需求,所述移动终端还包含分布在所述电路板上对所述前壳加强板进行支撑的承托件,且各承托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元件区外。进一步提高了屏蔽罩与加强板之间的固定效果。

为了满足实际的装配需求,所述承托件为弹性部件,通过弹性部件可增强整机的防震和抗震性能,使得整机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通过弹性件可减少对屏幕和主板造成的冲击。

为了满足实际的装配需求,所述承托件的高度高于各屏蔽罩第二隆起部 的高度,但低于各屏蔽罩第一隆起部的高度,从而可以降低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整体厚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承托件可避免加强板与电路板上以及电路板上的屏蔽罩不会贴合在一起,可防止主板和屏幕之间相互造成电磁干扰。

为了满足实际的装配需求,进一步,至少有一个屏蔽罩包含至少两个第一隆起部和一个第二隆起部,且该屏蔽罩上的任意两个第一隆起部被所述第二隆起部相互隔开。

进一步,所述前壳加强板上各镂空部的外形与各镂空部所对应的第一隆起部的外形相同。

为了满足实际的装配需求,所述屏蔽罩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的,所述前壳加强板为金属板,由于前壳加强板用于支撑前壳,因此用于提升前壳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包含前壳、 设置在前壳内的屏幕4和带有两个电子元件区的电路板5。还包含设置在前壳内用于隔开所述印刷电路板和屏幕的前壳加强板6、两个设置在所述电路板5上用于罩住各元器件区的屏蔽罩7。

并且,如图2所示,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5上不同的电路模块的高度不同,所以本实施方式所采用的屏蔽罩7为一个带有多个隆起部的屏蔽罩。具体为包含一个用于罩住较高电路模块的第一隆起部71和一个用于罩住较低电路模块的第二隆起部72,且第二隆起部72的上表面低于第一隆起部71的上表面。所以在设计屏蔽罩7时,可以通过第一隆起部71罩住较高的电路模块,并通过第二隆起部72罩住较低的模块。

此外,由于两个隆起部的高度不同,所以在设计加强板时,可以在加强板对应第一隆起部71的地方开设一个与其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镂空部,且加强板7上镂空部的总数与各屏蔽罩7上的第一隆起部71的总和相同,所以在将前壳加强板6安装到前壳内时,屏蔽罩7较高第一隆起部71可穿设在镂空部中,而第二隆起部72的上表面形成了用于安装前壳加强板6的下沉区域,从而使得整块加强板6并不是直接安装在屏蔽罩7之上,而是与屏蔽罩7之间穿插安装。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蔽罩7包含至少两个第一隆起部71和一个第二隆起部72,且该屏蔽罩7上的任意两个第一隆起部71被第二隆起部72相互隔开,从而在将前壳加强板6安装到前壳内后,屏蔽罩7较高第一隆起部71可穿设在镂空部中,而第二隆起部72的上表面形成了用于抵住前壳加强板6的下沉面上,从而使得整个块加强板6并不是直接安装在屏蔽罩7之上,从而缩短了屏幕与加强板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整个移动终端的厚度得意降低,确保了本实施方式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整体机身变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对屏幕4进行固定,在实施方式中,屏蔽罩7第一隆起部71的上表面到第二隆起部72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落差小 于前壳加强板6的厚度,从而保证了前壳加强板6在安装完成后,屏蔽罩7的第一凸起部71不会直接穿过前壳加强板6的镂空部分,保证了前壳加强板6朝向屏幕4的一侧不会存在凸起,从而方便对屏幕4进行固定。并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前壳加强板6为金属板,以保证前壳加强板6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可对前壳进行支撑,以降低整个前壳因外力冲击而产生变形的现象,提高了整个移动转动的可靠性。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移动终端,其内部的主板均是采用屏蔽罩对其内部的电路模块进行保护,以防止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所以上述所提到的移动终端的前壳结构可适用于目前商场上绝大多数的主流终端设备,例如平板电脑和手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在于: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承托件的支撑性能,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还包含分布在电路板上对前壳加强板6进行支撑的承托件8,且各承托件8位于电路板的元件区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主板和屏幕之间相互造成电磁干扰,可适当的加高本实施方式中承托件的高度,使其高于各屏蔽罩第二隆起部72的高度,从而确保了加强版与屏蔽罩第二隆起部的上表面相互分离,以避免两者的贴合。

并且,为了不会对整机的厚度造成较大影响,在加高衬托件高度的同时,还应尽量确保承托件8的高度高于各屏蔽罩第二隆起部72的高度,并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承托件8设置为弹性部件,由于将承托件设置为弹性部件,确保了通过弹性部件可增强整机的防震和抗震性能,使得整机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保证了通过弹性件可减少对屏幕和主板造成的冲击。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