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3812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而且正在向着更加智能化、更高集成度、更强功能的方向发展,这造成了移动终端对电能的消耗也逐渐增长,进而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对产品体积有严格限制的移动终端,例如:mp3、mp4、手机、数据卡等,无法提供用于安装风冷装置的空间,在这种条件下,随着功耗密度的增加,移动终端的散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壳体主要由塑料、木质或者铝合金等材料制成,他们的导热系数都比较低,散热差。在移动终端配置较高时,移动终端本身功耗较大,进而移动终端会产生大量的热,主要集中在主芯片处,如果这些热不及时散发出去,就会使主芯片的老化加速,且用户手触移动终端有一种发烫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壳体及其制作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移动终端的温度,提高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壳体的材料包括铜铁合金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壳体的材料包括铜铁合金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壳体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铜铁合金材料;采用铜铁合金材料制作移动终端壳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现有技术的情况,在本发明中提供的移动终端壳体的材料包括铜铁合金材料。铜铁合金的导热系数很高是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两倍以上,因此从产品散热的大气环境到产品内部,热阻大大的降低;同时导热系数较大将会产生较好的均温效果,产品整体的温度将明显低于普通材料,从而可以改善产品的散热性能,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壳体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壳体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壳体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侧视图。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材料包括铜铁合金材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为mp3、mp4、手机,但不仅限于此。

铜铁合金是铜合金中的一种,主要是以铜为主要元素之后在添加铁元素所融合出来的一种铜合金。同时因为铁合金都具有成分均匀,结构合理,表面光洁的特点。所以特别适合作为中间合金,添加到铜件熔铸中去,加入少量稀土能够细化铜铁合金,铜和铁的消融温度相差不大,都在1200度左右,它们完全能够相容。促使铜铁合金同时具有铜高导热性和铁高硬度的优点。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阐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为:因为铜铁合金同时具有铜高导热性和铁高硬度的优点。铜铁合金的导热系数很高为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两倍以上(反应到温度上是铜铁合金壳体的温度比铝合金壳体的温度低2到4度),因此从产品散热的大气环境到产品内部,热阻大大的降低;同时导热系数较大将会产生较好的均温效果,产品整体的温度将明显低于普通材料,从而可以改善产品的散热性能,提高用户的体验。另外铜铁合金改善了铜硬度低的问题,使铜铁合金可作为加工移动终端壳体的原材料。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壳体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壳体一实施例的侧视图;移动终端壳体20的材料包括铜铁合金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和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壳体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选取铜铁合金材料。

选取铜铁合金材料为加工初始材料,铜铁合金材料可包括板材和块材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以铜铁合金板材为初始材料。

可选地,铜铁合金板材的厚度可以为0.3~2.0mm,例如: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或2.0mm。这些厚度的铜铁合金板材可降低对模具的损耗,加工出来的产品不会有很大的尺寸偏差。

可选地,铜铁合金材料包括如下成份配比:铜96.5~97.5%,铁1.8~3.2%,磷0.015~0.15%,锌0.05~0.20%,例如:铜铁合金材料包括铜97%,铁2%,磷0.1%和锌0.15%。

s502:采用铜铁合金材料制作移动终端壳体。

其中,将铜铁合金板材制作成移动终端壳体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具体步骤包括:

s512:用冲压模具对铜铁合金材料进行精密冲压,进而得到移动终端壳体粗胚一。

冲压模具可包括连续模具和多套模具中的一种,可选地,本实施例冲压模具为连续模具,连续模具可以在一个冲压装置上连续完成对铜铁合金板材的裁剪和拉伸,从而节约加工时间,提高效率。裁剪包括裁剪出制作壳体所需大小的板材和装配所需的盲孔,拉伸包括折弯和局部拉伸,以得到后盖和中框的基本框架。

精密冲切公艺即冲压此材料时,用高硬度耐磨,高强度长寿命的合金钢材料做冲压模具模芯,并用精密的冲压设备冲切形成的一种工艺。可以保证极少的尺寸公差变动。

s522:根据结构需要对粗胚一的局部位置,进行加工,进而得到粗胚二。

加工可以用到的设备包括数控机床和手动机床中的一种,对粗胚二进行做凹面、侧凹面或孔位的加工。可选地,本实施例选择数控机床作为加工设备,提高尺寸精度。

s532:打磨粗胚二的尖锐位置或毛刺,进而得到粗胚三。

打磨可选的工具包括砂纸、锉刀和砂轮机中的一种。本实施例将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打磨工具。

s542:对粗胚三进行氧化处理,进而得到粗胚四。

根据原理,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的氧化处理叫化学氧化处理,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的氧化处理叫电化学氧化处理。氧化处理可使铜铁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稳定的、与基体结合牢固的氧化膜,从而使铜铁合金获得一定防护性能或装饰性能。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氧化处理可以为化学氧化处理。具体步骤为化学除油-清洗-活化-清洗-浸熟纯水-化学抛光-清洗-防变色处理-浸熟纯水-甩烘干。

s552:将粗胚四放入注塑模具内,进行模内注塑,进而得到移动终端壳体。

模内注塑主要包括局部加胶和增加异形结构,从而形成整体的后盖和中框,进而得到移动终端壳体。

模内注塑即模内镶件注塑成型装饰技术就是将已印刷成型好的装饰片材放入注塑模内,然后将树胶注射在成型片材的背面,使树脂与片材接合成一体固化成型的技术。可以成型复杂的型体结构,从而能增加产品装配的需求与局部结构强度,使产品达到集装饰与功能性于一身的作用。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阐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为:因为铜铁合金同时具有铜高导热性和铁高硬度的优点。铜铁合金的导热系数很高为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两倍以上(反应到温度上是铜铁合金壳体的温度比铝合金壳体的温度低2到4度),因此从产品散热的大气环境到产品内部,热阻大大的降低;同时导热系数较大将会产生较好的均温效果,产品整体的温度将明显低于普通材料,从而可以改善产品的散热性能,提高用户的体验。另外铜铁合金改善了铜硬度低的问题,使铜铁合金可作为加工移动终端壳体的原材料。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