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料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812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金料破碎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破碎装备,尤其是一种合金料破碎装置,特别适合将片状合金粉碎成细粉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两种将金属破碎设备,一种是颚式破碎机,另一种是辊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具有破碎比大、结构简单、维修简便、运营费用经济等特点。颚式破碎机广泛应用于矿山、建材、化工、冶金等行业,颚式破碎机的工作部分是两块颚板,活动颚板对着固定颚板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时而分开,时而靠近。分开时,物料进入破碎腔,成品从下部卸出;靠近时,使装在两块颚板之间的物料受到挤压,弯折和劈裂作用而破碎。两块颚板间的排料口距离可调节,但间距小,颚板易损伤,甚至卡死,无法操作。合金片状料难破碎至小颗粒。

辊式破碎机是将破碎物料经给料口落入两辊子之间,进行挤压破碎,成品物料自然落下。遇有过硬或不可破碎物时,对辊式破碎机的辊子可凭液压缸或弹簧的作用自动退让,使辊子间隙增大,过硬或不可破碎物落下,从而保护机器不受损坏。相向转动的两辊子有一定的间隙,改变间隙,即可控制产品最大排料粒度。辊式破碎机对物料主要起到挤压研磨破碎的作用,合金片状料在挤压作用下,可能变薄,但难破碎至粉状小颗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合金破碎设备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将片状合金粉碎成的合金料破碎装置。

上述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

一种合金料破碎装置,其特征是由破碎桶体、机架、电机、转轴、齿形内衬及锤棒A和锤棒B两根锤棒组成,所述的破碎桶体为一个横置的圆形桶体,支承于机架上,转轴通过破碎桶体两个侧壁中心的两个密封轴承支承于破碎桶体内,其外端与电机连接,两根锤棒A和锤棒B的中心均通过各自的轴套套接于转轴上,在转轴上开有一条定位槽,锤棒A和锤棒B的轴套分别通过一根定位销与定位槽和转轴的定位槽紧密配合设置于转轴上,并在轴套上通过一根紧固螺钉将轴套和转轴紧固在一起,锤棒A的两端为T形锤头,锤棒B的两端为刀刃形,在破碎桶体的上部设有一个加料口,在底部设有一个出料口,在出料口上端装有一个筛网,所述的锤棒A、锤棒B和齿形内衬是用高铬钢铸造而成,经淬火处理,洛氏硬度大于56。

在上述方案中:

转轴的转速以250~350转/分为合适。

所述的齿形衬板由若干块齿形块焊接而成。

锤棒A和锤棒B之间的距离以150~250毫米为合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操作时,先启动电机,然后往进料口加入片状合金料,这些片状合金料是通过将合金熔液浇注到转动的辊筒上飞溅出来而成,这些片状合金料在破碎桶体内受到高速转动的锤棒打击而破碎,并以较高的速度抛向破碎桶体内壁的齿形内衬上,与齿形内衬撞击,反弹后又受到高速转动的锤棒的打击,如此反复打击与撞击,使物料越来越细化,最后让粒度达到要求的合金粉通过出料口的筛网落到集料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旋转锤击破裂的方法对片状料合金进行粉碎,破碎接触面积小,打断后的料面积更小;能更容易处理片状物料,减少不合理形状物料的产生。物料在破碎室内破碎充分,破碎率高,产量也高。具有破碎效果好、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合金料破碎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B—B线剖视的锤棒A(6)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齿形内衬(5)的齿形块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合金料破碎装置,其特征是由破碎桶体1、机架2、电机3、转轴4、齿形内衬5及锤棒A6和锤棒B7两根锤棒组成,所述的破碎桶体1为一个横置的圆形桶体,支承于机架2上,转轴4通过破碎桶体1两个侧壁中心的两个密封轴承8支承于破碎桶体1内,其外端与电机3连接,锤棒A6和锤棒B7两根锤棒的中心均通过各自的轴套9套接于转轴4上(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转轴4上开有一条定位槽10,锤棒A6和锤棒B7的轴套9分别通过一根定位销11与其定位槽10和转轴4的定位槽12紧密配合设置于转轴上,并在轴套9上通过一根紧固螺钉13将轴套9和转轴4紧固在一起,锤棒A6的两端为T形锤头,锤棒B7的两端为刀刃形(如图1所示),在破碎桶体1的上部设有一个加料口14,在底部设有一个出料口15,在出料口15上端装有一个筛网16,所述的锤棒A6、锤棒B7和齿形内衬5是用高铬钢铸造而成,经淬火处理,洛氏硬度大于56。

在实施时,所述的齿形内衬5是由若干块齿形块(如图4所示)焊接而成,转轴4的转速为300转/分,锤棒A6和锤棒B7之间的间距为200毫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