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鳍片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792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鳍片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鳍片组件。



背景技术:

散热片是一种给电器中的易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如电脑中CPU中央处理器要使用相当大的散热片,电视机中电源管,行管,功放器中的功放管都要使用散热片。一般散热片在使用中要在电子元件与散热片接触面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使元器件发出的热量更有效的传导到散热片上,在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

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调节出风口的位置,而在一些特殊电气元件中,散热出风的位置尤为重要,因为当出风口位置错误时,会导致相应位置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的使用和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出风口的散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鳍片组件,包括散热鳍片和座体,其中:

所述散热鳍片设置有多片,且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散热鳍片具有成钝角设置的第一鳍片分体和第二鳍片分体;

所述座体为设有空心内腔及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一鳍片分体位于所述空心内腔中,所述第二鳍片分体自所述开口伸出于所述空心内腔外;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底板上设有:

用于所述第一鳍片分体在其中滑动时的导向和完成滑动后的限位的导轨;

水平伸出于所述底板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位于第二鳍片分体的正下方;

设置在所述伸出部上且与所述第二鳍片分体平行的滑槽;以及

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抵压在第二鳍片分体,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鳍片分体与所述第一鳍片分体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滑槽为阶梯槽结构,其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槽体、第二槽体以及第三槽体,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三槽体的槽宽;

所述限位件底部设有伸入所述滑槽中的伸入端,所述伸入端设有外螺纹;

所述第二槽体内设有与所述伸入端螺纹配合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槽体中滑动的外螺母,所述外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三槽体的槽宽,所述外螺母与所述第二槽体之间的形状配合能够限制所述外螺母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的开口处设有向外张开的张开部,所述张开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导轨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入端为隔热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传递至散热鳍片上的热量经第二鳍片分体之间的间隙散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件来调整第二鳍片分体相对于第一鳍片分体间的角度,从而改变第二鳍片分体之间间隙的方向,实现热风出口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板部分俯视图;

图3为限位件与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散热鳍片;4-座体;6-第一鳍片分体;8-第二鳍片分体;9-导轨;10-底板;11-滑槽;12-伸出部;14-限位件;16-第一槽体;18-第二槽体;20-第三槽体;22-伸入端;24-外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散热鳍片2和座体4,其中:

所述散热鳍片2设置有多片,且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散热鳍片2具有成钝角设置的第一鳍片分体6和第二鳍片分体8;

所述座体4为设有空心内腔及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一鳍片分体6位于所述空心内腔中,所述第二鳍片分体8自所述开口伸出于所述空心内腔外;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4的底板10上设有:

用于所述第一鳍片分体6在其中滑动时的导向和完成滑动后的限位的导轨9;

水平伸出于所述底板10的伸出部12,所述伸出部12位于第二鳍片分体8的正下方;

设置在所述伸出部12上且与所述第二鳍片分体8平行的滑槽11;以及

能够在所述滑槽11内滑动的限位件14,所述限位件14抵压在第二鳍片分体8,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鳍片分体8与所述第一鳍片分体6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滑槽11为阶梯槽结构,其自上而下设有第一槽体16、第二槽体18以及第三槽体20,所述第二槽体18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一槽体16和第三槽体20的槽宽;

所述限位件14底部设有伸入所述滑槽11中的伸入端22,所述伸入端22设有外螺纹;

所述第二槽体18内设有与所述伸入端22螺纹配合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槽体18中滑动的外螺母24,所述外螺母24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槽体16和第三槽体20的槽宽,所述外螺母24与所述第二槽体18之间的形状配合能够限制所述外螺母24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9的开口处设有向外张开的张开部,所述张开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导轨9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入端22为隔热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原理如下:

(1)将散热鳍片2中的第一鳍片分体6沿着导轨9插入底板10中;

(2)沿着滑槽11滑动限位件14,限位件14的位置,决定了第二鳍片分体8与第一鳍片分体6的角度,因为第二鳍片分体8具有一定的弹性,其第一鳍片分体6与第二鳍片分体8角度张开后,第二鳍片分体8有恢复原状的弹力,当在第二鳍片分体8恢复原状的路径上设置一个限位件14,能够有效阻挡第二鳍片分体8的进行运动,从而现在了第一鳍片分体6与第二鳍片分体8之间的角度;

(3)限位件14的固定通过其上外螺纹与第二槽体18内的外螺母24来实现,当限位件14在滑槽11中滑动时,外螺母24也能在第二槽体18内滑动,当需要固定时,只需要旋转限位件14便能使其与外螺母24拧紧,因为此时外螺母24的旋转自由度被限制,拧紧外螺母24后,限位件14与具有滑槽11的伸出部12上表面压紧,产生妨碍限位件14在滑槽11中移动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件14来调整第二鳍片分体8相对于第一鳍片分体6间的角度,从而改变第二鳍片分体8之间间隙的方向,实现热风出口的调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