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部件放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231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部件放置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部件放置箱。



背景技术:

电气是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电工装备制造等学科或工程领域的统称。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涵盖电能的转换、利用和研究三方面,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技术、设施设备等。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少的关键学科。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电气工程的发展前景同样很有潜力,使得当今的学生就业比率一直很高。

电气部件放置箱可以便于电气部件的统一规划,也便于电气部件后期的更换和维修。但是现有的电气部件放置箱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电线疏导装置,使得电线的安装杂乱,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气部件放置箱,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电线输出端口和电线输入端口的设计使得电线的安装更加的便捷,同时与电线疏导架相配合使用,使得电线的输送更加的方便,更便于后期电线的归纳和整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部件放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外箱体上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两个电线输出端口,两个电线输出端口对称设置在内箱体的左右两侧,外箱体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电线疏导架,电线疏导架包括调节柱、固定框和弧形导环,调节柱垂直设置在外箱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框水平设置在内箱体的外侧壁上,固定框通过连接件与调节柱相连接,固定框上设置有安装槽,弧形导环均匀设置在安装槽内,内箱体位于放置腔内,内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线输入端口。

进一步,放置腔的前端设置有外箱门,外箱门的设计可以便于电气部件的安装拆卸,使用方便,通过关闭外箱门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灰尘等进入到外箱体内,影响实际的使用,同时当放置箱内部电气部件出现问题时,通过打开外箱门可以便于实际的维修,整体设计更加的人性化。

进一步,外箱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架的设计可以便于外箱体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将外箱体整体固定,更便于实际的使用。

进一步,外箱体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散热条孔,散热条孔的设计可以提高放置箱内部的散热性能,避免放置箱内部散热速率差造成电气部件出现烧坏等现象。

进一步,连接件包括插杆和限位板,限位板与固定框相连接,插杆与限位板相连接,调节柱上均匀设置有插孔,插孔与插杆相匹配,插杆和插孔的设计可以便于连接件与调节柱之间的插接,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安装拆卸便捷,限位板的设计可以便于连接件与固定框之间的固定连接,整体结构设计合理。

进一步,调节柱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五个插孔,便于连接件与调节柱之间的插接。

进一步,电线输出端口横向进行电线连接,电线输入端口纵向进行电线连接,便于电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箱体上电线输出端口和内箱体上电线输入端口的设计使得电线的安装更加的便捷,更有利于电线后期的梳理和规划,同时通过电线疏导架的设计,进一步引导电线的安装和输送,电线从电线输出端口引出时首先经过电线疏导架上的弧形导环的引导再进入到电线输入端口内,有效避免相邻电线之间的相互缠绕,便于电线的统一整理,通过弧形导环确保电线输出端口与电线输入端口之间的电线保持在竖直方向,有效防止电线折弯,设计更加的合理,并且弧形导环可以根据电线的设置重心进行上下高度的调节,使得弧形导环位于电线的重心位置处,进一步加强对电线的引导作用,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的紧凑合理。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电线输出端口和电线输入端口的设计使得电线的安装更加的便捷,同时与电线疏导架相配合使用,使得电线的输送更加的方便,更便于后期电线的归纳和整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部件放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箱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箱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与固定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箱体;2-内箱体;3-放置腔;4-电线输出端口;5-电线疏导架;6-调节柱;7-固定框;8-弧形导环;9-安装槽;10-电线输入端口;11-外箱门;12-固定架;13-固定孔;14-散热条孔;15-插杆;16-限位板;17-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部件放置箱,包括外箱体1和内箱体2,外箱体1上设置有放置腔3,放置腔3的前端设置有外箱门11,外箱门11的设计可以便于电气部件的安装拆卸,使用方便,通过关闭外箱门11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灰尘等进入到外箱体1内,影响实际的使用,同时当放置箱内部电气部件出现问题时,通过打开外箱门11可以便于实际的维修,整体设计更加的人性化,放置腔3的底面上设置有两个电线输出端口4,两个电线输出端口4对称设置在内箱体2的左右两侧,外箱体1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上设置有固定孔13,固定架12的设计可以便于外箱体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从而将外箱体1整体固定,更便于实际的使用,外箱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散热条孔14,散热条孔14的设计可以提高放置箱内部的散热性能,避免放置箱内部散热速率差造成电气部件出现烧坏等现象,外箱体1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电线疏导架5,电线疏导架5包括调节柱6、固定框7和弧形导环8,调节柱6垂直设置在外箱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框7水平设置在内箱体2的外侧壁上,固定框7通过连接件与调节柱6相连接,连接件包括插杆15和限位板16,限位板16与固定框7相连接,插杆15与限位板16相连接,调节柱6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五个插孔17,插孔17与插杆15相匹配,插杆15和插孔17的设计可以便于连接件与调节柱6之间的插接,结构简单,连接灵活,安装拆卸便捷,限位板16的设计可以便于连接件与固定框7之间的固定连接,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固定框7上设置有安装槽9,弧形导环8均匀设置在安装槽9内,内箱体2位于放置腔3内,内箱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线输入端口10。电线输出端口4横向进行电线连接,电线输入端口10纵向进行电线连接,便于电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箱体1上电线输出端口4和内箱体2上电线输入端口10的设计使得电线的安装更加的便捷,更有利于电线后期的梳理和规划,同时通过电线疏导架5的设计,进一步引导电线的安装和输送,电线从电线输出端口4引出时首先经过电线疏导架5上的弧形导环8的引导再进入到电线输入端口10内,有效避免相邻电线之间的相互缠绕,便于电线的统一整理,通过弧形导环8确保电线输出端口4与电线输入端口10之间的电线保持在竖直方向,有效防止电线折弯,设计更加的合理,并且弧形导环8可以根据电线的设置重心进行上下高度的调节,使得弧形导环8位于电线的重心位置处,进一步加强对电线的引导作用,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的紧凑合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