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的模拟量DAC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6972发布日期:2018-07-27 22:5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伺服电机的模拟量DAC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DAC转换是将输入的二进制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以电压或者电流的形式输出,由于构成数字代码的每一位都有一定的“位权”,因此为了讲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就必须讲每一位代码转换成相应的模拟量,然后将各位代表的模拟量进行相加即得到与该数字信号成正比的模拟量。

目前DAC转换电路一般采用倒T型电阻网络,然而所述网络在进行数字转换速率以及转换精度方面需要提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模拟量转换速率更高,以及转换精度更高的模拟量DAC转换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的模拟量DAC转换电路,用以提高电源纹波、模拟量转换速率以及转换精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伺服电机的模拟量DAC转换电路,包括电平转换模块,DAC转换模块,隔离电源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所述DAC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334,电容C67以及芯片U90,所述电阻R334的一端接P5V电压,电阻R334的另一端接芯片U90DE 15引脚,所述芯片U90的10引脚接电容C67的一端并接PGND,所述电容C67的另一端接芯片U90的9引脚以及P5V,所述芯片U90的7引脚和8引脚接P5V。

进一步地,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容C59、电容C60、电容C61、电容C62、电容C63、电容C64、电容C65、电容C66以及芯片U89,所述电容C59的一端和芯片U89的2引脚相连并DGND,电容C59的另一端接CPLD3V电压以及和芯片U89的1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60的一端接P5V以及和芯片U89的16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60的另一端和芯片U89的15引脚相连并接PGND,所述电容C61、电容C62、电容C63、电容C64、电容C65、电容C66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89的3引脚、4引脚、5引脚、12引脚、13引脚、14引脚对应相连,所述电容C61、电容C62、电容C63的另一端接DGND,所述电容C64、电容C65、电容C66的另一端接PGND。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电源模块,包括电容C68、电容C69、电容C70、电容C76、电容C77、电容C78,电感L12、电感L13、电感L14以及电源芯片VR3,所述电容C68的一端接电感L12的一端以及接C24V,所述电容C68的另一端接电源芯片VR3的2引脚并接CGND,所述电感L12的另一端接电源芯片VR3的1引脚,所述电感L13的一端接电源芯片VR3的6引脚,所述电感L13的另一端接电容C69的一端以及电容C70的一端,所述电容C69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70的另一端接PGND,所述电感L14的一端接电源芯片VR3的4引脚,所述电感L14的另一端接电容C76的一端以及电容C77的一端,所述电容C76和电容C77的另一端接PGND,所述电容C78的一端接PGND,所述电容C78的另一端接EARIH。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电压模块包括电阻R335、电阻R336,电容C71、电容C72、电容C73、电容C74、电容C75,二极管D149以及芯片U91,所述电阻R335的一端接+P15V,所述电阻R335的另一端接电容C71的一端、电阻R336的一端、电容C72的一端以及芯片U91的3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336的另一端接+P15V,所述电容C71的另一端、电容C72的另一端以及芯片U91的1引脚接PGND,所述芯片U91的2引脚和二极管D149的正极以及电容C73、电容C74、电容C7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73、电容C74、电容C75的另一端接PGND,所述二极管D149的负极接芯片U91的3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71为有极性电容和电阻R335相连的一端为正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模拟量DAC转换过程中对电源纹波、模拟量转换速率以及模拟量转换精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DAC转换模块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平转换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离电源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准电压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的模拟量DAC转换电路,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电路包括:

一种伺服电机的模拟量DAC转换电路,包括电平转换模块,DAC转换模块,隔离电源模块,基准电压模块,所述DAC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334,电容C67以及芯片U90,所述电阻R334的一端接P5V电压,电阻R334的另一端接芯片U90DE 15引脚,所述芯片U90的10引脚接电容C67的一端并接PGND,所述电容C67的另一端接芯片U90的9引脚以及P5V,所述芯片U90的7引脚和8引脚接P5V。

进一步地,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容C59、电容C60、电容C61、电容C62、电容C63、电容C64、电容C65、电容C66以及芯片U89,所述电容C59的一端和芯片U89的2引脚相连并DGND,电容C59的另一端接CPLD3V电压以及和芯片U89的1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60的一端接P5V以及和芯片U89的16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60的另一端和芯片U89的15引脚相连并接PGND,所述电容C61、电容C62、电容C63、电容C64、电容C65、电容C66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89的3引脚、4引脚、5引脚、12引脚、13引脚、14引脚对应相连,所述电容C61、电容C62、电容C63的另一端接DGND,所述电容C64、电容C65、电容C66的另一端接PGND。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电源模块,包括电容C68、电容C69、电容C70、电容C76、电容C77、电容C78,电感L12、电感L13、电感L14以及电源芯片VR3,所述电容C68的一端接电感L12的一端以及接C24V,所述电容C68的另一端接电源芯片VR3的2引脚并接CGND,所述电感L12的另一端接电源芯片VR3的1引脚,所述电感L13的一端接电源芯片VR3的6引脚,所述电感L13的另一端接电容C69的一端以及电容C70的一端,所述电容C69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70的另一端接PGND,所述电感L14的一端接电源芯片VR3的4引脚,所述电感L14的另一端接电容C76的一端以及电容C77的一端,所述电容C76和电容C77的另一端接PGND,所述电容C78的一端接PGND,所述电容C78的另一端接EARIH。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电压模块包括电阻R335、电阻R336,电容C71、电容C72、电容C73、电容C74、电容C75,二极管D149以及芯片U91,所述电阻R335的一端接+P15V,所述电阻R335的另一端接电容C71的一端、电阻R336的一端、电容C72的一端以及芯片U91的3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336的另一端接+P15V,所述电容C71的另一端、电容C72的另一端以及芯片U91的1引脚接PGND,所述芯片U91的2引脚和二极管D149的正极以及电容C73、电容C74、电容C7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73、电容C74、电容C75的另一端接PGND,所述二极管D149的负极接芯片U91的3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71为有极性电容和电阻R335相连的一端为正极。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模块、DAC转换模块、隔离电源模块以及基准电压模块能够在电源纹波、转换速率以及转换精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提高了电路的精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