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零盲区加热线圈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7059发布日期:2018-10-16 21:1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应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零盲区加热线圈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磁感应线圈盘都是以多股导线按一定密度绕制成盘状,产生的磁力线涡流加热锅具,这种电磁感应线圈盘存在对锅具加热不均匀,特别是加热锅具中心温度低,线圈盘的中间部位自感发热严重,散热不良,容易烧坏的问题,同时缺少自动触发的保护机制,除了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无法防止因人为疏忽而引起的意外发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急需出现一种的新的产品替代之,为很好地解决了老旧结构无可避免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时能够加大中心点的磁力线强度,提高电磁炉的中心温度,使锅具受热更均匀,以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同时具有自动触发的保护机制,能够防止因人为疏忽而引起的意外发生的电磁炉零盲区加热线圈盘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炉零盲区加热线圈盘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由加热层、隔热层和支撑架组成,所述加热层以镶嵌的形式固定在所述隔热层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结构本体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且中轴线的角度互为90°。

进一步,所述加热层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电磁感应线圈,所述若干个电磁感应线圈以阵列的形式均匀分布,并呈螺旋形缠绕在中心导磁体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隔热层的直径大于所述加热层的直径3-5cm。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的形状大小相同,并由螺栓孔和螺钉两两配对固定在电磁炉上。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内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电磁炉的电源开关通过内部导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心导磁体为磁环或磁柱或磁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能够加大中心点的磁力线强度,提高电磁炉的中心温度,使锅具受热更均匀,以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同时具有自动触发的保护机制,能够防止因人为疏忽而引起的意外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磁炉零盲区加热线圈盘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所述结构本体1由加热层2、隔热层4和支撑架7组成,所述加热层2以镶嵌的形式固定在所述隔热层4上,所述支撑架7安装在所述结构本体1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且中轴线的角度互为90°。

所述加热层2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电磁感应线圈201,所述若干个电磁感应线圈201以阵列的形式均匀分布,并呈螺旋形缠绕在中心导磁体3的表面,所述隔热层4的直径大于所述加热层2的直径3-5cm,所述支撑架7的形状大小相同,并由螺栓孔701和螺钉5两两配对固定在电磁炉上,所述支撑架7内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与电磁炉的电源开关通过内部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中心导磁体3为磁环或磁柱或磁条。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使用时,所述加热层2上可以放置锅具,按下开关,所述若干个电磁感应线圈201共同发出磁力线,在磁力线的相互振动摩擦下形成热效应,对锅具进行加热,由于一个电磁感应线圈2同圈数中间位置产生的磁力线比同圈数外沿位置产生的磁力线要弱,导致加热锅具时中心温度比周边低,因此所述中心导磁体3发出的磁力线能够补充电磁感应线圈中心位置的磁场强度,从而有效提高锅具中心的发热效率。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用户对锅具里的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若因疏忽大意忘记了关闭电磁炉,当水的质量下降到一定数值时,所述压力传感器6就会向电磁炉的开关下达指令使其断开,停止对锅具里的水继续加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线圈支架可以将电磁感应线圈均匀的分布在锅具的周围,达到比较好的耦合效果,这样在通入高频电流后,就会通过电磁感应线圈对锅具进行加热,在电磁感应线圈的中心位置嵌入能聚集磁力线的导磁体以及加绕在导磁体外圈的电磁感应线圈,其目的增强中心磁力线强度,提高锅具中心温度,使锅具温度更均匀,有更好的加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