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9963发布日期:2018-11-13 23:0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的种类也迅速增加。由于现有电机控制器设计不合理,导致空间利用率很低。目前市场上的电机控制器普遍存在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从而使得其系统功率密度较低。将此类电机控制器应用于功率较高的电动汽车中,势必影响整车的性能。此外现有电机控制器还存在散热性能差的问题,影响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控制器功率密度低和散热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其结构为在由侧板围成的壳体内水平设有冷却液循环通道,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位于侧板中部之间;在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的上方由下而上依次设有功率器件、驱动电路板、屏蔽盒、控制电路板以及顶盖,所述顶盖与壳体上端相连,所述功率器件紧贴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的顶壁,功率器件通过插针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功率器件的前端为输出端,在功率器件的输出端设有电流传感器;

在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的下方设有膜电容,所述膜电容紧贴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的底壁,所述膜电容的前端为输入端,膜电容的后端为输出端,膜电容的输出端通过铜柱与功率器件的后端电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侧壁上排布有母线插接件,所述膜电容的输入端通过引脚与母线插接件中接入的电缆电连接,在所述膜电容与母线插接件之间设有绝缘承托块,在所述膜电容的下方设有用于封盖壳体下端口的底板。

在所述顶盖的前部开有便于电路元件装配连接的安装口,在所述安装口上设有盖板,在所述顶盖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元件相配合的槽口;在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的前端设有便于电路元件装配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安装口相对应。

在所述绝缘承托块的顶面设有用于承托膜电容引脚的凹槽,在所述绝缘承托块的前端面设有防止装配零件落于底板上的弧形承接槽。

所述功率器件为IGBT。

所述驱动电路板通过插针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屏蔽盒设有便于插针穿过的穿接孔。

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的进液管和出液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连接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控制器整体经过特殊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功率密度。在此结构基础上,通过冷却液循环通道的特殊排布设计,使得功率器件和膜电容都紧贴冷却液循环通道,大大提升了散热效率,在保证高功率密度的同时,提升了散热性能,保证了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承托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冷却液循环通道,3、功率器件,4、驱动电路板,5、屏蔽盒,6、控制电路板,7、顶盖,8、盖板,9、通孔,10、电流传感器,11、膜电容,12、铜柱,13、母线插接件,14、绝缘承托块,15、凹槽,16、弧形承接槽,1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其结构包括壳体1和水平设于壳体内的冷却液循环通道2,壳体1是由四面侧板构成的方形结构,冷却液循环通道2设于侧板中部之间,冷却液循环通道2与壳体1为一体结构,在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连通冷却液循环通道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冷却液可为冷却水。

在冷却液循环通道2的上方由下而上依次设有功率器件3、驱动电路板4、屏蔽盒5、控制电路板6以及顶盖7。顶盖7与壳体1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件相连,在顶盖7的前部开有便于电路元件装配连接的安装口,在安装口上通过螺栓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有盖板8,在顶盖7的中部设有与控制电路板6上元件相配合的槽口。在冷却液循环通道2的前端设有便于电路元件装配连接的通孔9,通孔9的位置与安装口相对应。

功率器件3为IGBT,功率器件3紧贴冷却液循环通道2的顶壁,功率器件3通过插针与驱动电路板4电连接,功率器件3的前端为输出端,在功率器件3的输出端设有电流传感器10,电流传感器10用于监测电流。驱动电路板4通过插针与控制电路板6电连接,屏蔽盒5设有便于插针穿过的穿接孔。

在冷却液循环通道2的下方设有膜电容11,膜电容11紧贴所述冷却液循环通道2的底壁,冷却液循环通道2将膜电容11和功率器件3隔开,能够对功率器件3和膜电容11进行快速冷却。膜电容11采用异形结构设计,其外形设计为与冷却液循环通道2底壁结构特点相配合。膜电容11的前端为输入端,膜电容11的后端为输出端,膜电容11的输出端通过铜柱12与功率器件3的后端电连接,在膜电容11的下方设有用于封盖壳体1下端口的底板17。在壳体1的前端侧壁上排布有母线插接件13,膜电容11的输入端通过引脚与母线插接件13中接入的电缆电连接,在膜电容11与母线插接件13之间设有绝缘承托块14。绝缘承托块14是由绝缘材质(橡胶)制成的方形结构,绝缘承托块14位于膜电容11与壳体1前端侧壁之间,在绝缘承托块14的顶面设有用于承托膜电容引脚的凹槽15,在绝缘承托块14的前端面设有防止装配零件落于底板上的弧形承接槽16。绝缘承托块14不仅能使膜电容11与母线插接件13连接更加稳定,还能防止装配零件掉落底板17上。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先将膜电容11和绝缘承托块14装配于壳体1内的对应位置,然后将底板17封装固定,再将壳体1倒转,进而将其他元件按次序装配于冷却液循环通道2上方,在此装配过程中,由于绝缘承托块14的弧形承接槽16正对冷却液循环通道2前端的通孔9,有螺钉等零件不慎掉落时,会落入弧形承接槽16内,直接取出即可,避免零件落入底板17时,需要重新拆开底板17取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能减少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尺寸,达到使结构简单、紧凑、散热好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