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776发布日期:2019-02-10 23:2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板,具体的说,是一种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属于PCB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网络密码是指保护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安全所使用的密码系统,其特点是应用广泛,数量巨大;部分网络密码的破译难度大;专用网络密码种类多、变化快,侦察和研究十分困难。目前,国际上可用于常见信息系统口令恢复的商业化产品主要分为两类:纯软件系统和基于FPGA技术开发的硬件系统。

基于FPGA技术的硬件系统主要有Tableau公司的TACC1441硬件加速器和ICS公司的Cobra硬件加速器。相对于纯软件系统,这些产品的性能有较大提高,但考虑到网络密码破译所必需的巨大运算量,以上产品仍然难以达到实战要求,并且价格昂贵,大规模集成成本过高,商业化推广价值有限。

针对基于FPGA技术开发的硬件系统的缺陷,申请人研发了一种全新概念的网络密码恢复系统,基于ASIC芯片进行大复杂度运算,采用网络化总体架构,应用密码技术的多项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专用密码库、彩虹表等手段,极大提高了密码破译速度,可以针对十几种不同的密码系统进行高速破译,有效避免了现有产品的缺陷,突破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瓶颈。

上述网络密码恢复系统包括控制板,用于负责破译机的地址分配、授权设置等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任务数据的收发和芯片运行控制。控制板上搭载双核ARM CPU芯片、两片DDR3内存、标准千兆以太网接口和8个QSPI接口等。控制板采用Xilinx 公司ZYNQ-7000系列中的XC7Z020-2CLG484I双核ARM CPU芯片为核心,使用PS端的ARM自带的千兆网口、USB OTG、TF卡、JTAG接口等,解决以前设计中网络接口需要重新配置,可靠性、稳定性比较低、开发周期长等问题。在对控制板的PCB板进行设计时,在扩展性加强的情况下,PCB的设计没有现成的可用,在对外围接口进行符合要求的裁剪后,需要进行全新的PCB设计,以保证PCB平稳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使搭载双核ARM CPU芯片的控制板能够平稳运行。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解密机控制板上搭载双核ARM CPU芯片、DDR3内存芯片、千兆以太网接口、QSPI接口等,并且DDR3内存芯片的控制引脚和地址引脚通过反射补偿电阻连接至电源Vtt,同时DDR3内存芯片和双核ARM CPU芯片的内存参考电压引脚连接同一参考电源Vref,双核ARM CPU芯片通过QSPI总线接口与解密芯片通信连接,双核ARM CPU芯片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与千兆以太网收发器通信连接,所述PCB板为N层,N为不小于4的偶数,双核ARM CPU芯片、DDR3内存芯片、千兆以太网接口、QSPI接口等均设置于PCB板的顶层,反射补偿电阻设置于PCB板的底层,电源层划出各种芯片所需的内核电源和外围电源的供电区域,Vtt放置在底层,Vref放置在地层中专门划出的区域;连接在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内存芯片之间的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布置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中间布线层,两片DDR3内存芯片之间的地址线、控制线的连接线、双核ARM CPU芯片与千兆以太网口之间的连接线、双核ARM CPU芯片与QSPI接口之间的连接线也设置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中间布线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PCB板为8层,分别为顶层、第二层、第三层、电源层、第四层、地层、第五层和底层,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之间的数据线的低8位的线组、2条地址线、1条控制线以及两片内存之间的地址线、控制线的13条连接线布置在第三层;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之间的数据线的高8位的线组和2条地址线、3条控制线、2条控制时钟差分线以及两片内存之间的地址线、控制线的13条连接线布置在第四层;第五层全部为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之间的11条地址线、5条控制线和1条RESET线。这样15条地址线、9条控制线加上2条控制时钟差分线以及1条RESET线就分布在3个中间布线层中了,顶层和底层空闲区域铺地,CPU和DDR3芯片之间充分利用了内层空间,保证了信号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之间的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以及两片内存之间的地址线、控制线按照分组等长处理,其中每个内存芯片的数据线的低8位一组,数据线的高8位另一组,地址线、控制线一组,每组内的线等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电源层划出芯片所需内核电源和外围电源的供电区域,Vtt放置在底层,Vref放置在地层中专门划出的区域,Vref的每个引脚上连接0.1uf 的去耦电容;双核ARM CPU芯片、DDR3芯片的每个电源引脚均连接一个滤波电容,双核ARM CPU芯片和滤波电容周边设置储能电容,去耦电容、滤波电容、储能电容设置于PCB板的底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千兆以太网接口与千兆以太网收发器之间设有4对连接线,该4对连接线都需要传输数据, 4对连接线都需要按照差分布线要求进行布线,每对线为一组,每组内的两条线等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千兆以太网接口下方的层不铺地和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双核ARM CPU芯片设置有扩展口,扩展口与双核ARM CPU芯片之间的连接线分布在PCB板的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和第五层,第二层还布置有JATG口的连线,第二层的其余部分铺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PCB设置为8层,专门布置了电源层和底层,可以充分隔离布线层,减少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为了保持电源的稳定,电源层划出各种芯片所需的内核电源和外围电源的供电区域,Vtt放置在底层和Vref放置在地层中专门划出的区域,Vref的每个引脚上连接0.1uf 的去耦电容;双核ARM CPU芯片、DDR3芯片的每个电源引脚均连接一个滤波电容,双核ARM CPU芯片和滤波电容周边设置储能电容,电源的稳定是保证PCB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布线涉及保持信号完整性,通过电源设计保证电源平稳运行,从而使使搭载双核ARM CPU芯片的控制板能够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连接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千兆以太网接口与千兆以太网收发器的线路连接图;

图3为电源层设置的Vref供电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PCB板第三层的走线示意图;

图5为PCB板第四层的走线示意图;

图6为PCB板第五层的走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解密机控制板的PCB板,解密机控制板上搭载双核ARM CPU芯片、DDR3内存芯片、千兆以太网接口、QSPI接口和电源模块,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DDR3内存芯片为2片,双核ARM CPU芯片与两片DDR3内存芯片双向通信连接,图中U1表示载双核ARM CPU芯片,M1、M2分别表示两个DDR3内存芯片,两片DDR3芯片通过反射补偿电阻Rt连接至电源Vtt,两片DDR3芯片还需要0.75V的参考电压Vref。双核ARM CPU芯片通过QSPI接口与解密芯片通信连接,用于向解密芯片发送解密任务、接收解密结果,本实施例中,设有8个QSPI接口,即一个双核ARM CPU芯片可控制8个解密芯片。如图2所示,双核ARM CPU芯片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与千兆以太网收发器KSZ9031RNX- PHY通信连接,图中,P2 、P3、 P4 、P5、P6、 P7、 P8、 P9表示千兆以太网接口,其左侧的线代表千兆以太网接口与千兆以太网收发器之间的连接线,千兆以太网接口与千兆以太网收发器之间设有4对连接线,该4对连接线都需要传输数据。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之间的地址线、控制线的末端增加反射补偿电阻和上拉电源,该上拉电源就是Vtt。

本实施例中,所述PCB板为N层,N为不小于4的偶数,双核ARM CPU芯片、DDR3内存芯片、千兆以太网接口、QSPI接口均设置于PCB板的顶层,反射补偿电阻设置于PCB板的底层,电源模块布置在电源层,连接在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之间的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布置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中间层,两片DDR3芯片之间的地址线、控制线的连接线、双核ARM CPU芯片与千兆以太网口之间的连接线、双核ARM CPU芯片与QSPI接口之间的连接线也设置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中线层。

本实施例中,PCB板为8层,分别为顶层、第二层、第三层、电源层、第四层、地层、第五层和底层,顶层和底层主要用于布置元器件,具体的布置方式上段已经描述,电源层分割为多块电源,用于提供电源,地层用于提供接地,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用于走线。

具体的说,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之间的数据线的低8位的线组、2条地址线、1条控制线以及两片内存之间的地址线、控制线的13条连接线布置在第三层;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之间的数据线的高8位的线组和2条地址线、3条控制线、控制时钟差分线(2条)以及两片内存之间的地址线、控制线的13条连接线布置在第四层;第五层全部为双核ARM CPU芯片与DDR3芯片之间的11条地址线、5条控制线和1条RESET线。这样15条地址线、9条控制线加上控制时钟差分线(2条)以及1条RESET线就分布在3个内层中了,CPU和DDR3芯片之间充分利用了内层空间,保证了信号完整性顶层和底层空闲区域铺地。

为了保证电平的稳定,如图3所示电源层划出各种芯片(具体是双核核ARM CPU芯片、DDR3芯片和千兆以太网收发器)所需的内核电源和外围电源的供电区域,Vtt放置在底层,Vref放置在地层中专门划出的区域,Vref是同一个参考电源,Vref的每个引脚上连接0.1uf 的去耦电容;并且双核ARM CPU芯片、DDR3芯片的每个电源引脚均连接一个滤波电容,该滤波电容靠近电源引脚设置,同时在双核ARM CPU芯片和滤波电容周边设置储能电容,去耦电容、滤波电容、储能电容设置于PCB板的底层。

本实施例中,千兆以太网接口与千兆以太网收发器之间设有4对连接线,该4对连接线都需要传输数据,所以4对连接线都需要按照差分线的要求布线,两条线的线宽为5mil ,间距10mil,每对线为一组,每组内的两条线要等长,具体线路图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千兆以太网接口的下方需要挖空,即千兆以太网接口下方的各层不能铺地和电源。千兆以太网接口与双核ARM CPU芯片的连接线需要等长,接收信号线一组、发送信号线一组,每组内的线等长。

本实施例中,双核ARM CPU芯片设置有扩展口,扩展口与双核ARM CPU芯片之间的连接线分布在PCB板的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和第五层,第二层还布置有JATG口的连线,为了隔离顶层和内存布线,第二层的其余部分铺地,实现隔离。

为了保证PCB平稳运行,PCB板上所有的蛇形绕线时,单线按3W原则、差分线按5W原则绕线,W为线宽,3W原则是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保持3倍线宽,3W原则是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保持5倍线宽,且保证各信号线组内间距按至少3H,不同组组间间距5H ,H为信号线到主参考平面的间距,地址线、命令线、控制线以VDD为参考平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PCB设置为8层,专门布置了电源层和底层,可以充分隔离布线层,减少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为了保持电源的稳定,电源层划出各种芯片所需的内核电源和外围电源的供电区域,Vtt放置在底层和Vref放置在地层中专门划出的区域,Vref的每个引脚上连接0.1uf 的去耦电容;双核ARM CPU芯片、DDR3芯片的每个电源引脚均连接一个滤波电容,双核ARM CPU芯片和滤波电容周边设置储能电容,电源的稳定是保证PCB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布线涉及保持信号完整性,通过电源设计保证电源平稳运行,从而使使搭载双核ARM CPU芯片的控制板能够平稳运行。

以上描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替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