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985发布日期:2018-12-07 22:29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壳体。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中,电机控制器是一个很重要的电气元件,电机控制器是通过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集成电路,在电动车辆中,电机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档位、油门、刹车等指令,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所需的电能,来控制电动车辆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或者将帮助电动车辆刹车,并将部分刹车能量存储到动力电池中,它是电动车辆的关键零部件之一,CNC可编程步进电机控制器可与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组成一个完善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能控制三台步进电机分时运行本控制器采用计算机式的编程语言,拥有输入、输出、计数等多种指令。具有编程灵活、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的自动化领域;

由于电机控制器所控制的系统越来越多,电机控制器的功耗以及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而高温往往造成的就是电机控制器的工作不稳定,所以对电机控制器工作温度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机控制器的稳定,而温度的控制除了对电机控制器的程序进行优化之外,控制器外部的物理降温也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壳体,通过对壳体内空气风道的结构,以及使用散热鳍片和散热风扇来对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控制器进行散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壳体,包括上下贯通的筒形的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与之匹配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具有水平设置的隔板,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壳本体分为上下排布的第一半层和第二半层;

所述第二半层内设有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组成的“T”字形的导流筋板,所述导流筋板将所述第二半层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端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散热鳍片;

所述第一半层内设有散热基座和若干用于安装PCB的安装螺柱,所述散热基座固定于所述隔板且与所述散热鳍片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隔板具有两个导流孔,其中一所述导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半层和第二腔体,且另一所述导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半层和所述第三腔体。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有第三导流板和第四导流板,所述第三导流板和第四导流板位于所述散热鳍片的两侧。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一端设有第三风道,所述第四导流板的与所述第三导流板对角的一端设有第四风道。

进一步地说,所述隔板于第一半层的一侧还设有两个一字筋条和一个十字筋条。

进一步地说,所述一字筋条和所述十字筋条的凸出高度皆小于所述安装螺柱的高度。

进一步地说,所有所述安装螺柱皆设有筋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壳本体的侧壁还设有风扇座和散热孔,所述风扇座包括贯穿侧壁的风扇孔和风扇安装孔,通过所述风扇安装孔将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壳本体的侧壁。

进一步地说,所述散热基座的上表面还贴有散热硅胶。

进一步地说,所述散热鳍片为铜鳍片或铝鳍片。

进一步地说,两个所述盖板皆设有多个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壳体通过使用散热风扇和散热孔形成空气的流动来实现主动降温,且壳体内部设有连通的空气风道,空气风道能保证外部的空气进入壳体之后流通经过所有的区域然后再排出换气,即为通过空气风道来控制空气的流动方向,用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控制器的稳定运行;

二、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壳体设有能够贴合至电机控制器的主处理器的散热基座以及散热鳍片,散热基座和主处理器之间还设有散热硅胶,能够更加有效的保障发热严重的元器件的散热,从而保障控制器的稳定运行;

三、本实用新型的壳体设有上下两层,用区分的两层结构来区分元器件以及散热元件,以防止混合的区域产生更多的热量而导致电机控制器运行的不稳定或者损坏;

四、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道使用的导流板,还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而且本实用新型在大面积的薄板区域皆设有一定的筋条,用以保证散热壳体的强度。

五、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壳体的上下盖都设有安装孔,两侧的安装孔能够使壳体两面都能够安装,且对散热不会产生影响。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本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B向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4的C向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壳本体1、隔板11、第一半层12、散热基座12.1、安装螺柱12.2、筋板12.21、一字筋条12.3、十字筋条12.4、第二半层13、第一腔体13.1、第二腔体13.2、第三腔体13.3、导流筋板14、第一导流板14.1、第二导流板14.2、第一风道14.11、二风道14.22、第三导流板14.3、第四导流板14.4、第三风道14.31、第四风道14.41、散热鳍片15、导流孔16、风扇座17、风扇孔17.1、风扇安装孔17.2、散热孔18、盖板2和安装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壳体,如图1到图6所示:包括上下贯通的筒形的壳本体1,所述壳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均安装与之匹配的盖板2,所述壳本体具有水平设置的隔板11,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壳本体分为上下排布的第一半层12和第二半层13;

所述第二半层内设有以第一导流板14.1和第二导流板14.2组成的“T”字形的导流筋板14,所述导流筋板将所述第二半层分为第一腔体13.1、第二腔体13.2和第三腔体13.3,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端设有第一风道14.11和第二风道14.22,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散热鳍片15;

所述第一半层内设有散热基座12.1和若干用于安装PCB的安装螺柱12.2,所述散热基座固定于所述隔板且与所述散热鳍片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隔板具有两个导流孔16,其中一所述导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半层和第二腔体,且另一所述导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半层和所述第三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有第三导流板14.3和第四导流板14.4,所述第三导流板和第四导流板位于所述散热鳍片的两侧。

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一端设有第三风道14.31,所述第四导流板的与所述第三导流板对角的一端设有第四风道14.41。

所述隔板于第一半层的一侧还设有两个一字筋条12.3和一个十字筋条12.4。

所述一字筋条和所述十字筋条的凸出高度皆小于所述安装螺柱的高度。

所有所述安装螺柱皆设有筋板12.21。

所述壳本体的侧壁还设有风扇座17和散热孔18,所述风扇座包括贯穿侧壁的风扇孔17.1和风扇安装孔17.2,通过所述风扇安装孔将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壳本体的侧壁。

所述散热基座的上表面还贴有散热硅胶。

所述散热鳍片为铜鳍片或铝鳍片。

两个所述盖板皆设有多个安装孔21,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壳体,通过设于壳体一侧的风扇以及散热孔进行空气交换,风扇为吸风设置(朝壳体外部吹风),外部空气从散热孔进入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腔体部的上层和下层皆有空气进入,上层的空气经过元器件之后通过导流孔再进入下层,然后从第一风道经过,后进入散热鳍片所在的第一腔体,再由第二风道出来,后经过第三腔体部和上层由散热风扇排出,以此循环来完成内外空气的交换,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简单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壳体通过使用散热风扇和散热孔形成空气的流动来实现主动降温,且壳体内部设有连通的空气风道,空气风道能保证外部的空气进入壳体之后流通经过所有的区域然后再排出换气,即为通过空气风道来控制空气的流动方向,用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机控制器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壳体设有能够贴合至电机控制器的主处理器的散热基座以及散热鳍片,散热基座和主处理器之间还设有散热硅胶,能够更加有效的保障发热严重的元器件的散热,从而保障控制器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设有上下两层,用区分的两层结构来区分元器件以及散热元件,以防止混合的区域产生更多的热量而导致电机控制器运行的不稳定或者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道使用的导流板,还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而且本实用新型在大面积的薄板区域皆设有一定的筋条,用以保证散热壳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壳体的上下盖都设有安装孔,两侧的安装孔能够使壳体两面都能够安装,且对散热不会产生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