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9177发布日期:2020-10-28 13:0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代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使用了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元件的自发光型的有机el显示装置已受到关注。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中,已提出了在具有可挠性的树脂基板上形成有机el元件等的柔性有机el显示装置。

此处,一般地,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设置有进行图像显示的矩形状的显示区域,在该显示区域的周围设置有边框区域,因为迫切需要缩小边框区域,所以对于柔性有机el显示装置,例如已提出了通过弯折端子侧的边框区域来缩小边框区域的方法。

例如,已公开了如下柔性有机el显示装置,其在设置于端子侧的边框区域的弯折部包括树脂基板层、设置于树脂基板层的表面的无机膜及平坦化膜、设置于平坦化膜的表面的边框配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896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一般,在柔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在上述弯折部中去除了一部分无机膜,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当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的形状为大致圆形、大致椭圆形或多角形状时,由于在弯折时,相对于位于弯折部附近的无机膜的负荷不均匀,因此,设置在弯折部和显示区域之间的无机膜会发生裂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显示区域的形状为大致圆形、大致椭圆形或多角形状时,可以防止由于弯折在无机膜中产生裂纹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显示装置包括:树脂基板;tft层,其具有设置在所述树脂基板上的平坦化膜;发光元件,其隔着所述tft层设置且构成显示区域;第一边框区域,其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第二边框区域,其与所述第一边框区域相邻设置;端子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区域的端部;弯折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区域中,所述显示区域及端子部之间;多条边框配线,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区域,连接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配线并延伸至所述端子部;以及至少一层无机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区域,且构成层叠在所述树脂基板上的所述tft层,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一边框区域被规定为大致圆形状或大致椭圆形状,在所述弯折部中,在所述无机膜上形成开口部,且以填充所述开口部的方式设置边框平坦化膜,所述开口部的所述显示区域侧的端部沿所述第一边框区域的所述弯折部侧的圆弧形成。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显示装置,包括树脂基板;tft层,其具有设置在所述树脂基板上的平坦化膜;发光元件,其隔着所述tft层设置且构成显示区域;第一边框区域,其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第二边框区域,其与所述第一边框区域相邻设置;端子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区域的端部;弯折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区域中所述显示区域及端子部之间;多条边框配线,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区域,连接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配线并延伸至所述端子部;以及至少一层无机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区域,且构成层叠在所述树脂基板上的所述tft层,所述显示区域及所述第一边框区域被规定为多角形状,所述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中的所述第一边框区域的所述弯折部侧的端部和所述弯折部之间的距离构成为与所述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中的不同,在所述弯折部中,在所述无机膜上形成开口部,且以填充所述开口部的方式设置边框平坦化膜,所述开口部的所述显示区域侧的端部沿着所述第一边框区域的所述弯折部侧的端部形成。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显示区域的形状为大致圆形、大致椭圆形或多角形状时,可以防止由于弯折在无机膜中产生裂纹。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tft层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有机el层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弯折部的俯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弯折部的剖视图,图1的a-a剖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弯折部的剖视图,图1的b-b剖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13是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5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另外,作为包括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在以下各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包括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显示装置。在此,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俯视图。此外,图2是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d的俯视图。此外,图3是示出构成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tft层20a的等效电路图。此外,图4是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d的剖视图。此外,图5是表示构成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有机el层23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50包括:显示区域d,该显示区域d被规定为大致圆形状并进行图像显示,以及第一边框区域f1,该第一边框区域f1设置在显示区域d的周围,且与显示区域d同样地被规定为大致圆形状。此外,如图1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50包括与第一边框区域f1相邻设置的第二边框区域f2。

在此,如图4所示,在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d设置有有机el元件30的同时,排列有呈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此外,如图1所示,图中第二边框区域f2的右端部设置有端子部t。此外,如图1所示,在第二边框区域f2中,在显示区域d和端子部t之间设置有弯折部g,该弯折部g以图中的纵向作为弯折轴弯折成180°(呈u字状)。

由此,在有机el显示装置50中,如图1所示,在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长边方向n上中的第一边框区域f1的弯折部g侧的圆弧h与弯折部g之间的距离w1被构成为与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短边方向m中的不同。

如图2所示,在有机el显示面板50的显示区域d呈矩阵状地配置有多个子像素p。另外,在有机el显示面板50的显示区域d中,如图2所示,将具有用于进行红色的灰度显示的红色发光区域lr的子像素p、具有用于进行绿色的灰度显示的绿色发光区域lg的子像素p、及具有用于进行蓝色的灰度显示的蓝色发光区域lb的子像素p以彼此相邻的方式设置。

另外,在有机el显示面板50的显示区域d中,由具有红色发光区域lr、绿色发光区域lg及蓝色发光区域lb的相邻的三个子像素p构成一个像素。

如图4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50包括树脂基板层10以及有机el元件30,该有机el元件30隔着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层20a设置在树脂基板层10上并构成显示区域d。

树脂基板层10例如由聚酰亚胺树脂等构成,并作为树脂基板设置。

如图4所示,tft层20a包括:底涂膜11,设置在树脂基板层10上;多个第一tft9a、多个第二tft9b及多个电容器9c,设置在底涂膜11上;以及平坦化膜19a,设置在各第一tft9a、各第二tft9b及各电容器9c上。

此处,如图2及图3所示,在tft层20a中,以沿着图中的横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多条栅极线14作为金属层。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tft层20a中,以沿着图中的纵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多条源极线18f作为金属层。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tft层20a中,以沿着图中的纵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方式,与各源极线18f相邻地设置有多条电源线18g作为金属层。另外,在tft层20a中,如图3所示,各子像素p中分别设置有第一tft9a、第二tft9b及电容器9c。

底涂膜11例如由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等的无机绝缘膜的单层膜或层叠膜构成。

如图3所示,在各子像素p中,第一tft9a连接于对应的栅极线14及源极线18f。此处,如图4所示,第一tft9a包括:半导体层12a,呈岛状地设置在底涂膜11上;栅极绝缘膜13,以覆盖半导体层12a的方式设置;栅极14a,以与半导体层12a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在栅极绝缘膜13上;第一层间绝缘膜15及第二层间绝缘膜17,以覆盖栅极14a的方式依次设置;以及源极18a及漏极18b,设置在第二层间绝缘膜17上,且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

再者,栅极绝缘膜13、第一层间绝缘膜15及第二层间绝缘膜17例如由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等的无机绝缘膜的单层膜或层叠膜构成。

如图3所示,在各子像素p中,第二tft9b连接于对应的第一tft9a及电源线18g。此处,如图4所示,第二tft9b包括:半导体层12b,呈岛状地设置在底涂膜11上;栅极绝缘膜13,以覆盖半导体层12b的方式设置;栅极14b,以与半导体层12b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在栅极绝缘膜13上;第一层间绝缘膜15及第二层间绝缘膜17,以覆盖栅极14b的方式依次设置;以及源极18c及漏极18d,设置在第二层间绝缘膜17上,且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顶部栅极型的第一tft9a及第二tft9b,但第一tft9a及第二tft9b也可为底部栅极型的tft。

如图3所示,在各子像素p中,电容器9c连接于对应的第一tft9a及电源线18g。此处,如图4所示,电容器9c包括:下部导电层14c,利用同一材料而形成于与栅极相同的层;第一层间绝缘膜15,以覆盖下部导电层14c的方式设置;以及上部导电层16,以与下部导电层14c重叠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层间绝缘膜15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坦化膜19a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廉价的有机树脂材料形成。再者,也可由聚酰亚胺树脂形成平坦化膜19a。

如图4所示,有机el元件30包括依次设置在平坦化膜19a上的多个第一电极(反射电极)21、与第一电极21相对地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透明电极)24、设置在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4之间的多个有机el层23、多个边缘罩22。

多个第一电极21作为反射从有机el层(发光层)发出的光的反射电极而发挥功能,且如图4所示,以与多个子像素p对应的方式,多个第一电极21作为反射电极呈矩阵状地设置在平坦化膜19a上。此处,如图4所示,第一电极21经由形成于平坦化膜19a的接触孔而连接于各第二tft9b的漏极18d。另外,第一电极21具有在有机el层23中注入电洞(空穴)的功能。另外,第一电极21更优选由功函数大的材料形成,以提高向有机el层23注入空穴的效率。此处,构成第一电极21的材料例如可列举银(ag)、铝(al)、钒(v)、钴(co)、镍(ni)、钨(w)、金(au)、钙(ca)、钛(ti)、钇(y)、钠(na)、钌(ru)、锰(mn)、铟(in)、镁(mg)、锂(li)、镱(yb)、氟化锂(lif)等金属材料。另外,构成第一电极21的材料例如也可为镁(mg)/铜(cu)、镁(mg)/银(ag)、钠(na)/钾(k)、砹(at)/氧化砹(ato2)、锂(li)/铝(al)、锂(li)/钙(ca)/铝(al)、或氟化锂(lif)/钙(ca)/铝(al)等合金。而且,构成第一电极21的材料例如还可为氧化锡(sno)、氧化锌(zno)、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o)、铟锌氧化物(indiumzincoxide,izo)之类的导电性氧化物等。另外,也可层叠多个包含所述材料的层而形成第一电极21。再者,功函数大的材料例如可列举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等。

如图4所示,边缘罩22以覆盖各第一电极21的周缘部的方式,呈格子状地设置在tft层20a上。该边缘罩22设置在各发光区域lr、lg、lb之间,并且作为用以划分各发光区域lr、lg、lb的分隔壁而发挥功能。

此处,构成边缘罩22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酰亚胺树脂、旋涂玻璃(spin-onglass,sog)树脂等有机树脂材料。

如图4所示,多个有机el层23配置在各第一电极21上,并以与多个子像素对应的方式而设置为矩阵状。此处,如图5所示,各有机el层23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电极21上的空穴注入层1、空穴输送层2、发光层3、电子输送层4及电子注入层5。

空穴注入层1也称为阳极缓冲层,具有使第一电极21与有机el层23之间的能级接近,并改善从第一电极21向有机el层23注入空穴的效率的功能。此处,构成空穴注入层1的材料例如可列举三唑衍生物、恶二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聚芳基链烷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苯二胺衍生物、恶唑衍生物、苯乙烯基蒽衍生物、芴酮衍生物、腙衍生物、芪类衍生物等。

空穴输送层2具有提高从第一电极21向有机el层23输送空穴的效率的功能。此处,构成空穴输送层2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卟啉衍生物、芳香族三级胺化合物、苯乙烯胺衍生物、聚乙烯咔唑、聚对苯撑乙烯、聚硅烷、三唑衍生物、恶二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聚芳基链烷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吡唑啉酮衍生物、苯二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胺取代查尔酮衍生物、恶唑衍生物、苯乙烯基蒽衍生物、芴酮衍生物、腙衍生物、芪类衍生物、氢化非晶硅、氢化非晶碳化硅、硫化锌、硒化锌等。

发光层3是如下区域,该区域在利用第一电极21及第二电极24施加电压时,被分别从第一电极21及第二电极24注入空穴及电子,并且供空穴及电子再耦合。此处,发光层3由发光效率高的材料形成。而且,构成发光层3的材料例如可列举金属羟基喹啉化合物[8-羟基喹啉金属络合物]、萘衍生物、蒽衍生物、二苯乙烯衍生物、乙烯基丙酮衍生物、三苯胺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苯并恶唑衍生物、恶二唑衍生物、恶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苯乙烯基衍生物、苯乙烯胺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三苯乙烯基苯衍生物、苝衍生物、芘酮衍生物、氨基芘衍生物、吡啶衍生物、罗丹明衍生物、吖啶衍生物、吩恶嗪酮、喹吖啶酮衍生物、红荧烯、聚对苯撑乙烯、聚硅烷等。

电子输送层4具有使电子高效地移动至发光层3为止的功能。此处,构成电子输送层4的材料例如可列举作为有机化合物的恶二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苯醌衍生物、萘醌衍生物、蒽醌衍生物、四氰基蒽醌二甲烷衍生物、联苯醌衍生物、芴酮衍生物、噻咯衍生物、金属羟基喹啉化合物等。

电子注入层5具有使第二电极24与有机el层23之间的能级接近,并提高从第二电极24向有机el层23注入电子的效率的功能,能够利用该功能来降低有机el元件30的驱动电压。再者,电子注入层5也称为阴极缓冲层。此处,构成电子注入层5的材料例如可列举氟化锂(lif)、氟化镁(mgf2)、氟化钙(caf2)、氟化锶(srf2)、氟化钡(baf2)之类的无机碱化合物、氧化铝(al2o3)、氧化锶(sro)等。

如图4所示,第二电极24以覆盖各有机el层23及边缘罩22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二电极24具有在有机el层23中注入电子的功能。另外,第二电极24更优选由功函数小的材料构成,以提高向有机el层23注入电子的效率。此处,构成第二电极24的材料例如可列举银(ag)、铝(al)、钒(v)、钴(co)、镍(ni)、钨(w)、金(au)、钙(ca)、钛(ti)、钇(y)、钠(na)、钌(ru)、锰(mn)、铟(in)、镁(mg)、锂(li)、镱(yb)、氟化锂(lif)等。另外,第二电极24例如也可由镁(mg)/铜(cu)、镁(mg)/银(ag)、钠(na)/钾(k)、砹(at)/氧化砹(ato2)、锂(li)/铝(al)、锂(li)/钙(ca)/铝(al)、氟化锂(lif)/钙(ca)/铝(al)等合金形成。另外,第二电极24例如也可由氧化锡(sno)、氧化锌(zno)、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等导电性氧化物形成。此外,第二电极24也可以是层叠多个由上述材料构成的层而形成。再者,功函数小的材料例如可列举镁(mg)、锂(li)、氟化锂(lif)、镁(mg)/铜(cu)、镁(mg)/银(ag)、钠(na)/钾(k)、锂(li)/铝(al)、锂(li)/钙(ca)/铝(al)、氟化锂(lif)/钙(ca)/铝(al)等。

另外,如图4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50包括覆盖有机el元件30的密封膜28。该密封膜28包括以覆盖第二电极24的方式设置的第一无机膜25、以覆盖第一无机膜25的方式设置的有机膜26、以覆盖有机膜26的方式设置的第二无机膜27,且具有保护有机el层23不受水分、氧影响的功能。

第一无机膜25及第二无机膜27例如由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四氮化三硅(si3n4)之类的氮化硅(sinx(x为正数))、碳氮化硅(sicn)等无机材料构成。另外,有机膜26例如由丙烯酸酯、聚脲、派瑞林、聚酰亚胺、聚酰胺等有机材料构成。

上述有机el显示装置50是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各子像素p中,将栅极信号经由栅极线14输入至第一tft9a,由此,将第一tft9a设为接通状态,并将对应于源极信号的规定的电压经由源极线18f写入至第二tft9b的栅极14b及电容器9c,基于第二tft9b的栅极电压规定来自电源线18g的电流的大小,将该受到规定的电流供给至有机el层23,由此,有机el层23的发光层3发光,从而进行图像显示。

另外,在有机el显示装置50中,即使第一tft9a成为截止状态,由于第二tft9b的栅极电压通过电容器9c被保持,因此,发光层3的发光也被维持,直到输入下一帧的栅极信号。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可以通过例如使用已知的方法在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的树脂基板层10的表面形成tft层20a和有机el元件30之后,使玻璃基板剥离来制造。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弯折部。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弯折部g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弯折部g的剖视图,是图1的a-a剖视图。此外,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弯折部g的中央部的剖视图,是图1的b-b剖视图。

如图6、图7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50在第二边框区域f2的弯折区域e中,包括树脂基板层10、设置于树脂基板层10的表面的无机层叠膜36及边框平坦化膜37、设置于边框平坦化膜37的表面且用以连接栅极导电层43a、43b的多条边框配线38、以覆盖边框配线38的方式设置的表面保护层39。

栅极导电层43a电连接于显示区域d中的设置于tft层20a的信号配线(栅极线14、源极线18f、电源线18g等),并以向显示区域d侧延伸的方式设置。另外,栅极导电层43b以延伸至端子部t的方式设置。

多条边框配线38电连接于显示区域d的信号配线(源极线18f),且如图6、图7所示,以横穿开口部s的方式设置在边框平坦化膜37上,表面保护层39以覆盖边框配线38的方式构成。因此,由表面保护层39保护边框配线38。

另外,如图1所示,开口部s沿着弯折部g,从第二边框区域f2的一端部开口到另一端部为止,如图1、图7所示,以覆盖开口部s与无机层叠膜36的开口部s侧的端部的方式,呈带状地设置边框平坦化膜37。

无机层叠膜36是构成tft层20a的至少一个无机层,如图7所示,包括依次层叠在树脂基板层10上的底涂膜11、栅极绝缘膜13、由第一层间绝缘膜15及第二层间绝缘膜17形成的层间绝缘膜40。另外,该无机层叠膜36也设置于第一边框区域f1。

在构成该无机层叠膜36的栅极绝缘膜13与层间绝缘膜40之间,设置有栅极导电层43a、43b。

另外,如图7所示,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弯折部g处未设置无机层叠膜36的底涂膜11、栅极绝缘膜13及层间绝缘膜40,在无机层叠膜36中形成开口部s,由边框平坦化膜37覆盖(填充)该开口部s。

而且,构成为边框平坦化膜37、边框配线38及表面保护层39的弯折部g处能够以最大180°的角度弯折。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7所示,开口部s的显示区域d侧的端部s1是沿着第一边框区域f1的开口部s侧的圆弧h形成。

因此,由于在弯折部g和第一边框区域f1之间去除了无机层叠膜36,因此,可以防止在弯折时,在弯折部g和第一边框区域f1之间的无机膜中产生裂纹的不良。

此外,如图1、图7所示,在与边框配线38延伸的方向(即,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长边方向)n正交的方向(即,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短边方向)m,开口部s的宽度w1以从开口部s的中央部到端部逐渐增加的方式构成。

此外,开口部s的与边框配线38延伸的方向n正交的方向m上,如图7所示,边框配线38的至少一条沿着没有凹凸形状的边框平坦化膜37的表面设置。

此外,如图8所示,在开口部s的中央部c处的边框平坦化膜37具有凹凸形状,且边框配线38沿着该凹凸形状的表面设置,在开口部s中,边框配线38的一部分与树脂基板层10接触。

另外,在图8中,在边框平坦化膜37上形成有狭缝,配线38的一部分和树脂基板层10在截面中接触,但边框平坦化膜37也可以是不形成狭缝的凹凸,边框配线38也可以以不与树脂基板层10接触的方式形成在凹凸的表面上。

因此,本来,在边框配线38的配线长度变短的开口部s的中央部c中,可以将边框配线38的配线长度设定为与设置在中央部c以外的区域的边框配线(例如,图7所示的边框配线38)的配线长度相同的长度。结果,可以抑制多条边框配线38的各配线之间的电阻值的波动。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构成为开口部s的显示区域d侧的端部s1沿着第一边框区域f1的弯折部g侧的圆弧h形成。因此,在弯折时,可以防止在弯折部g与第一边框区域f1之间的无机膜中产生裂纹的不良。

(2)构成为在开口部s的中央部c处的边框平坦化膜37具有凹凸形状,并且边框配线38沿着凹凸形状的表面设置。因此,可以抑制多条边框配线38的各配线之间的电阻值的波动。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另外,由于包括显示区域d、弯折区域e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s设置有由上述无机层叠膜36形成的多个肋(图9中为四个肋)45。

此外,如图9所示,各肋45沿着开口部s的显示区域d侧的端部s1设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在上述(1)~(2)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3)构成为沿着开口部s的显示区域d侧的端部s1设置肋45。因此,由于在弯折时由肋45辅助弯折,因此,即使构成为开口部s的显示区域d侧的端部s1沿着第一边框区域f1的开口部s侧的圆弧h形成的情况下,在弯折部g处的弯折也变得容易。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以显示区域d和第一框区域f1被规定为大致圆形状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如图10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显示区域d和第一边框区域f1也可以被规定为大致椭圆形。由此,即使在这种构成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1)~(3)相同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如图11所示,显示区域d和第一边框区域f1被规定为多角形状(图10中的六角形状),在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长边方向n中的第一边框区域f1的弯折部g侧的端部(相当于图1中的圆弧)h和弯折部g之间的距离w1构成为与有机el显示装置50的短边方向m中的不同,并且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为开口部s的显示区域d侧的端部s1为沿着第一边框区域f1的弯折部g侧的端部h形成。即使在这种构成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1)~(3)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图12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肋45沿着弯折部g设置。通过这种构成,在弯折部g的弯折变得更容易。

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如果开口部s的显示区域d侧的端部s1沿着第一边框区域f1的弯折部g侧的圆弧h形成,则针对在位于弯折部g附近的无机膜的负荷变得均匀,因此,如图13所示,在开口部s的显示区域d侧的端部s1与第一框区域f1的弯折部g侧的圆弧h之间残留有无机层叠膜36。由此,即使在这种构成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1)~(3)相同的效果。

另外,上述的图12、图13的构成也可以采用图10、图11中说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这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有机el显示装置50,例示了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及电子注入层这5层的层叠构造的有机el层,但有机el层例如也可为空穴注入层兼空穴输送层、发光层及电子输送层兼电子注入层这3层的层叠构造。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第一电极作为阳极并将第二电极作为阴极的有机el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使有机el层的层叠构造反转,将第一电极作为阴极并将第二电极作为阳极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连接于第一电极的tft的电极作为源极的有机el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将连接于第一电极的tft的电极称为漏极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有机el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装置,但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包括由电流驱动的多个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例如包括使用了含量子点层的发光元件即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qled)的显示装置。

工业上的实用性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3:发光层

4:电子输送层

10:树脂基板层(树脂基板)

11:底涂膜

13:栅极绝缘膜

14:栅极线(金属层)

15:第一层间绝缘膜

17:第二层间绝缘膜

18a:源极

18c:源极

18f:源极线(金属层)

18g:电源线(金属层)

19a:平坦化膜

20a:tft层

21:第一电极(金属电极)

23:有机el层

24:第二电极

30:有机el元件(发光元件)

36:无机层叠膜(无机膜)

37:边框平坦化膜

38:边框配线

39:表面保护层

40:层间绝缘膜

42:源极导电层(第一导电层)

43a、43b:栅极导电层(第二导电层)

45:肋

50:有机el显示装置

a:像素区域

d:显示区域

f1:第一边框区域

f2:第二边框区域

g:弯折部

h:在第一边框区域的弯折部侧的圆弧(第一边框区域的弯折部侧的端部)

m:有机el显示装置的短边方向(与边框配线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n:有机el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边框配线延伸的方向)

s:开口部

s1:开口部的显示区域侧的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