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5229发布日期:2021-01-01 13:4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线路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复杂,电子产品往往有二块或多块线路板,二块线路板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弹针、线带、插针等连接方式,其中插针连接的成本最低,通电性能最稳定,应用范围广泛。

现有的电子开关插针座,两块线路板连接时采用插针与插针座连接,一块线路板上的插针与另一块线路板上的插针座没有导向结构或导向结构效果不佳,导致两块线路板装配时,容易导致一块线路板上的插针不能顺利插入另一块线路板上的插针座,从而压坏了线路板上的插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拆卸快捷方便,结构稳定的线路板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路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上设有插针,第二线路板上设有与插针配合连接的插针座,还包括用于定位插针插入插针座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安装于第一压板上,所述第二线路板安装于第二压板上;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配合的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且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配合安装使得插针和插入插针座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位于内侧,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分别位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外侧,第一定位结构上设有插针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定位结构上设有插针座穿过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中部设有第二定位结构伸入安装的安装腔,第一通孔设于安装腔的底部;第二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第二压板朝向第一压板的一侧与安装腔安装配合的定位臂,定位臂沿第二通孔周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臂上设有缺口,所述安装腔的侧壁设有与定位臂限位配合的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侧壁凸出设有与缺口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两侧各形成一个避位孔;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拆卸时,沿垂直方向旋转第二压板,定位臂旋转至避位孔内解除与限位凸起的限位关系,以使得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拆开,进而插针从插针座内拔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朝向第一线路板的一侧凸出设置的中空的第一限位结构和朝向第一压板的一侧凸出设置的中空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中部共同形成安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路板朝向第一压板的一侧凸出设有插针本体,所述插针安装于插针本体上,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定位臂伸入位置的挡板,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挡板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边缘朝向插针本体的插入方向设有便于插针插入的第一倒角。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凸出设于第一线路板一侧的凸筋,凸筋朝向定位臂的安装方向设有便于定位臂插入的第二倒角;所述凸筋沿安装腔的周围设置,所述凸筋的顶部开设有缺口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臂的端部外侧朝向安装腔的安装方向设有便于伸入安装腔的第三倒角;所述定位臂的端部内侧设有用于避让第一线路板的插针本体的第四倒角。

优选的,所述第二线路板朝向第二压板的一侧凸出设有插针座本体,插针座安装于插针本体内,所述插针座本体与第二通孔安装配合。

本实用新型线路板安装结构,通过新增两块压板为需要进行连接的两块线路板进行导向;每块线路板安装一块压板,两块压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且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能够安装配合;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安装配合时,定位两块线路板的插针和插针座的安装位置,且为第一插针插入插针座进行导向,两块线路板的安装快捷方便,且能有效保护插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路板安装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路板安装结构另一方位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路板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线路板的插针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线路板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压板的截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压板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压板与第一压板安装一侧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压板的截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线路板的插针座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线路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3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安装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目前,两块线路板进行连接时通常采用插针和插针座进行连接,插针与插针座进行连接时并没有导向结构,导致插针容易损坏。两块线路板拆开时,也容易损坏插针,导致产品的损坏;并且电子开关插针座的两块线路板不容易拆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线路板1、第二线路板2、用于定位插针101插入插针座201的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其中,第一线路板上设有插针101,第二线路板2上设有与插针101配合连接的插针座201;第一线路板1安装于第一压板3上,第二线路板2安装于第二压板4上;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安装配合时,能够定位插针101和插针座的安装位置,且随着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安装,导向插针101和插入插针座201内。本实用新型线路板安装结构便于两块线路板进行快速安装,且结构稳定可靠。

如图1-4所示,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配合的第一定位结构31和第二定位结构41,且第一定位结构31和第二定位结构41配合安装使得插针101和插入插针座201内。本实用新型线路板安装结构,通过新增两块压板为需要进行连接的两块线路板进行导向;每块线路板安装一块压板,两块压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且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能够安装配合;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安装配合时,定位两块线路板的插针和插针座的安装位置,且为第一插针插入插针座进行导向,两块线路板的安装快捷方便,且能有效保护插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线路板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线路板安装结构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线路板1、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4和第二线路板2。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位于内侧,第一线路板1和第二线路板2分别位于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的外侧,第一定位结构31上设有插针101穿过的第一通孔301,第二定位结构41上设有插针座201穿过的第二通孔401。由此可见,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紧密连接,第一线路板1的插针通过第一通孔301伸出,且第一线路板1的插针座201通过第二通孔401伸出,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的定位结构先进行连接进行定位和导向作用,保证插针101顺利插入插针座201内。本实用新型线路板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7

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线路板和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说明第一线路板和第一压板的安装关系。第一线路板1朝向第一压板3的一侧凸出设有插针本体12,插针101安装于插针本体12上,插针本体12可穿过的第一通孔301使得插针伸向第一线路板1的另一侧。安装时,第一线路板1的插针本体12一侧朝向第一压板3的一侧,插针本体12从第一通孔301穿过伸向第一压板3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第一压板和第一线路板的安装结构稳定可靠。

如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线路板和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说明第二线路板和第二压板的安装关系。第二线路板2朝向第二压板4的一侧凸出设有插针座本体22,插针座201安装于插针本体12内,插针座本体22与第二通孔401安装配合。安装时,插针座本体22从第二通孔401伸入,穿过第二通孔401伸向第二压板4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第二线路板和第二压板的安装结构稳定可靠。

如5-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压板3的第一定位结构31的中部设有第二定位结构41伸入安装的安装腔311。第一定位结构31包括朝向第一线路板1的一侧凸出设置的中空的第一限位结构310和朝向第一压板3的一侧凸出设置的中空的第二限位结构320,第一限位结构310和第二限位结构320的中部共同形成安装腔311。第一限位结构310用于辅助插针本体12的安装,以及对第一线路板1进行限位;第二限位结构320用于辅助与第二压板4的安装,以及对第二压板4进行限位。

如8、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定位结构41包括凸出设于第二压板4朝向第一压板3的一侧与安装腔311安装配合的定位臂411,定位臂411沿第二通孔401周围设置。第一限位结构310和第二限位结构320的中部共同形成的安装腔311,一方面可以对定位臂411进行安装,另一方面,在定位臂411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安装腔311为插针101和插针座201的安装起导向作用。

进一步,结合图2、3、4、5-7,第一限位结构310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定位臂411伸入位置的挡板315,第一通孔301设于挡板315的中部。第二限位结构320为凸出设于第一线路板1一侧的凸筋,凸筋沿安装腔311的周围设置,凸筋的顶部开设有缺口槽3201。挡板315用于限位第一线路板1,凸筋用于限位第二压板4。挡板315的边缘朝向插针本体12的插入方向设有便于插针101插入的第一倒角313a。凸筋朝向定位臂411的安装方向设有便于定位臂411插入的第二倒角320a。其中,挡板315的边缘设有第一倒角313a,便于插针本体12的插入,凸筋朝向定位臂411的安装方向设置第二倒角320a,便于定位臂411插入安装腔311。

进一步,结合图2、3、4、6、8、9,本实用新型第二压板结构示意图。定位臂411上设有缺口412,安装腔311的侧壁设有与定位臂411限位配合的限位通孔313,限位通孔313的侧壁凸出设有与缺口412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312,限位凸起312的两侧各形成一个避位孔。在图中给出的实施例中,定位臂41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缺口412,相应地,安装腔311的上下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限位通孔313,且每个限位通孔313设有一个与缺口412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312,每个限位凸起312的两侧各形成一个避位孔。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进行安装时,第二压板4的定位臂411伸入安装腔311中,第二压板4的定位臂411上下两侧的缺口412分别与第一压板3限位凸起312进行限位配合,同时,插针插入插针座内,防止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松动,使得两块线路板之间的安装结构稳定可靠。第一线路板1和第二线路板2拆卸时,沿垂直方向旋转第二压板4,定位臂411旋转至避位孔内解除与限位凸起312的限位关系,以使得第一线路板1和第二线路板2拆开,进而插针101从插针座201内拔出。

进一步,如图11所示,第二压板4的定位臂411的端部外侧朝向安装腔311的安装方向设有便于伸入安装腔311的第三倒角411a。定位臂411的端部内侧设有用于避让第一线路板1的插针本体12的第四倒角411b。其中,定位臂411的端部外侧设置第三倒角411a,使得定位臂411可以顺利伸入安装腔311内,定位臂411的端部内侧设置第四倒角411b,用于避让第一线路板1的插针本体12,使得安装结构稳定可靠。

以下结合图1-13,详细说明第一线路板1和第二线路板2安装以及拆卸过程。

1,第一线路板1和第一压板3的安装。安装时,第一线路板1的插针本体12一侧朝向第一压板3的一侧,插针本体12从第一通孔301穿过伸向第一压板3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第一压板和第一线路板的安装结构稳定可靠。

2,第二线路板2和第二压板4的安装。安装时,插针座本体22从第二通孔401伸入,穿过第二通孔401伸向第二压板4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第二线路板和第二压板的安装结构稳定可靠。

3,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的安装。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进行安装时,第二压板4的定位臂411伸入安装腔311中,第二压板4的定位臂411上下两侧的缺口412分别与第一压板3限位凸起312进行限位配合,同时,插针插入插针座内,防止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4松动,使得两块线路板之间的安装结构稳定可靠。

4,第一线路板1和第二线路板2进行拆卸。第一线路板1和第二线路板2拆卸时,沿垂直方向旋转第二压板4,定位臂411旋转至避位孔内解除与限位凸起312的限位关系,以使得第一线路板1和第二线路板2拆开,进而插针101从插针座201内拔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