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器铜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5415发布日期:2020-12-22 11:0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器铜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器铜套。



背景技术:

铜套加热器是一种具有加热速度快、热散布均匀的加热器。加热器铜套生产过程中,通常在铜管表面开设螺纹状的容纳槽,然后将加热丝嵌入在容纳槽内,从而实现加热器铜套的装配。因加热器铜套的导热性较好,并且能够确保热面温度均匀,同时还具有保温性良好,机械性能强等优点,广泛的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传统的加热器铜套生产过程中,通常直接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将加热丝缠绕在铜管的容纳槽内。但是,单一的利用容纳槽和加热丝的摩擦力进行固定,特别是加热丝的两端端部,很容易从容纳槽内松脱,存在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器铜套,具有高连接稳定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热器铜套,包括铜管,所述铜管外壁开设有呈螺旋线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嵌设有导线,所述铜管外壁设置有用于覆盖导线一端端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容纳槽的三侧内壁形成供导线插接嵌入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限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上述铜套时,将导线的一端对准限位腔,向内推动导线,直到导线的端部完全插接嵌入至限位腔内,锁定限位机构;然后将导线对准容纳槽并用力向下按压,直到导线完全卡接嵌入至容纳槽内时,实现铜套的装配。通过利用限位板和容纳槽形成供导线插接嵌入的限位腔,利用限位腔对导线的端部进行包裹,从而实现导线端部的位置限定,有效防止导线的端部从容纳槽内脱出,从而提高铜管与导线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加热器铜套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导线端面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侧壁沿轴向设置有一排棘齿,所述棘齿的齿顶朝向导线的一侧倾斜,所述容纳槽的底壁设置有供棘齿卡接的棘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上述铜套时,将限位柱对准限位腔,推动限位柱沿着限位腔向内运动,直到限位柱完全插接嵌入至限位腔内,此时棘轮完全卡接嵌入至棘槽内,利用棘轮棘槽的卡接配合,从而实现限位柱位置的完全限定。通过设置结构简单、限位效果稳定的限位机构,从而实现限位柱位置的快速限定和完全限定,既能提高导线和铜管的连接稳定性,又能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柱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限位板的内壁开设有供导向柱滑移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导向柱和导向槽,既能够对限位柱进行位置限定,还能够实现限位柱安装时位置的快速限定,从而提高铜套加热器的装配效率以及使用稳定性。同时,利用导向能够帮助装配人员确认导线的安装方向,从而进一步提到加热器铜套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线的截面呈矩形设置,所述容纳槽的底壁和两侧内壁均与导线的三侧侧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截面呈圆形的导线和容纳槽,截面呈矩形设置的导线和容纳槽,能够有效增加铜管与导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加热器铜套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同时,由于铜管和导线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导向槽的内壁与导线的侧壁能够产生更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铜管和导线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线的下端侧壁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弹性的安装柱,所述容纳槽的两相对内壁的下端均开设有供安装柱嵌入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上述铜套时,随着导线逐渐卡接嵌入之容纳槽内,安装柱沿着让位槽向内滑动,当导线完全卡接嵌入至容纳槽内时,所用安装柱均卡接嵌入至相应的安装槽内,实现整根导线的位置限定。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安装柱和安装槽,对整根导线进行完全限定,防止导线从容纳槽内脱离,从而进一步提高导线和铜管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加热器铜套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两个位于所述导线两侧壁的安装柱呈错位状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安装柱呈错位装排布,既能保证对导线位置的限定,还能够节省一定的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同时,由于容纳槽呈螺旋线状,导线缠绕的过程中会发生轻微的扭曲,错位状设置的安装柱,使得相邻两个安装柱之间的导线的应力能够完全释放,从而提高导线和让位槽侧壁的贴合度,进而提高加热器铜套的安装稳定性和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柱的下端面设置有圆弧形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面,对导线的运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得安装柱能快速卡接嵌入至安装槽内,从而提高加热器铜套装配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利用限位板和容纳槽形成供导线插接嵌入的限位腔,利用限位腔对导线的端部进行包裹,从而实现导线端部的位置限定,有效防止导线的端部从容纳槽内脱出,从而提高铜管与导线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加热器铜套的使用稳定性;

2.通过设置结构简单、限位效果稳定的限位机构,从而实现限位柱位置的快速限定和完全限定,既能提高导线和铜管的连接稳定性,又能提高装配效率;

3.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安装柱和安装槽,对整根导线进行完全限定,防止导线从容纳槽内脱离,从而进一步提高导线和铜管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加热器铜套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限位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时本实施例中安装柱和安装槽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铜管;2、容纳槽;3、导线;4、限位板;5、限位腔;6、限位机构;61、限位柱;62、棘齿;7、棘槽;8、导向柱;9、导向槽;10、安装柱;1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加热器铜套,包括铜管1,铜管1外壁开设有呈螺旋线状的容纳槽2,容纳槽2内嵌设有导线3。导线3的截面呈矩形设置,容纳槽2的底壁和两侧内壁均与导线3的三侧侧壁相贴合。

参照图3和图4,铜管1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覆盖导线3一端端部的限位板4,限位板4与容纳槽2的三侧内壁形成供导线3插接嵌入的限位腔5,限位腔5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导线3的限位机构6。

参照图2和图4,限位机构6包括焊接连接于导线3端面的限位柱61,限位柱61的侧壁沿轴向固定连接有一排棘齿62,棘齿62的齿顶朝向导线3的一侧倾斜,容纳槽2的底壁开设有供棘齿62卡接的棘槽7。

参照图5和图8,限位柱61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焊接有导向柱8,限位板4的内壁开设有供导向柱8滑移的导向槽9。

参照图4和图6,导线3的下端侧壁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焊接有若干弹性的安装柱10,容纳槽2的两相对内壁的下端均开设有供安装柱10嵌入的安装槽11。

参照图7和图8,相邻两个位于导线3两侧壁的安装柱10呈错位状排布,同时,安装柱10的下端面设置有圆弧形的导向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安装上述加热器铜套时,将限位柱61对准限位腔5,并且将导向柱8对准导向槽9,然后推动限位柱61带动导向柱8沿着导向槽9向内滑移。直到导向柱8完全滑移嵌入至导向槽9内时,限位柱61完全插接嵌入至限位腔5内,并且棘齿62和棘槽7完成卡接配合。

然后将导线3对准容纳槽2,向下按压导线3带动所有安装柱10沿着容纳槽2的内壁向内滑移。直到所有安装柱10均完全卡接嵌入至相应的安装槽11内时,导线3的三侧侧壁与容纳槽2的三侧内壁完全贴合,从而实现加热器铜套的装配。

利用限位腔5对导线3的端部进行包裹,从而实现导线3端部的位置限定,有效防止导线3的端部从容纳槽2内脱出。通过棘齿62和棘槽7的配合,实现限位柱61位置的快速限定和完全限定。相互配合的安装柱10和安装槽11,能够对整根导线3进行位置的完全限定,防止导线3从容纳槽2内脱离,从而提高导线3和铜管1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加热器铜套的使用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