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3375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具有频率调整结构的、适用于调整振荡频率的振荡器。
在电压控制振荡器等振荡器中,作为决定振荡信号频率的共振导体,设置有微带传输线。通过切入微带传输线的一部分将振荡信号调整为所定的频率。
下面参照图7,图8对这种现有的振荡器11的结构及其频率调整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现有的振荡器11,其共振导体13由微带传输线形成在电介质基板12的表面。该共振导体13略呈T字状,具有主导体部14和调整导体部15。主导体部14在图的下方向左右延伸,并且左端形成接地端14a,右端形成与图中未示的振荡回路相连接的14b。调整导体部15由主导体部14在图的上方扩展而形成,并且在左右端形成侧部15a、15a,在上端形成先端部15b。
另外,在主导体部14和调整导体部15的约中央位置处,形成有由两点点划线所示的,由下向上,纵向长度为M的切口16。在切口16的底部露出电介质基板12的表面。
为了调整这种结构的现有的振荡器11的振荡频率,用切削机等切削共振导体13,形成适宜长度M的切口16。共振导体13的阻抗相应于切口16的长度M发生变化,与之相应,振荡器11的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切口16的长度M与振荡频率f的关系如图8所示。
前述振荡器11,调整导体部15的侧部15a、15a为直线形,因此即使切口16的长度M发生变化,从主导体部14的接地端14a经过切口16的顶部直到接续端14b的电气的长度变化小,对于切口16的长度M,振荡频率变化即图8所示特性曲线的倾斜β小,不能充分调整频率。因此,要想扩大频率的调整范围,就要将调整导体部15设置为更长,设置足够长的切口16,但是这样就会产生必须加大电介质基板12,振荡器11无法小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振荡器,作为解决前述问题的第一方案在多个电介质基板的表面分别形成有用于决定振荡信号频率的共振导体,该共振导体由带状的主导体部和调整导体部构成,该调整导体部是将主导体部的一部分扩展而形成的。前述多个电介质基板相互层叠,形成一个层叠基板,振荡回路搭载于前述层叠基板上,各电介质基板的前述共振导体通过贯穿前述电介质基板的通孔导体、相互电气串联连接。
本发明的振荡器,作为解决前述问题的第二方案是在一片电介质基板的两面形成有用于决定振荡信号频率的共振导体,各共振导体由带状主导体部和调整导体部构成,该调整导体部是将主导体部的一部分扩展而形成的。振荡回路搭载于前述电介质基板上,前述两面的共振导体通过贯穿电介质基板的通孔导体、相互电气串联连接。
本发明的振荡器,作为解决前述问题的第三方案振荡信号的频率相应于切口的长度而决定,该切口是将一个以上的共振导体和电介质基板一同从主导体部切入至调整导体部而形成的。


图1是本发明的振荡器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振荡器的正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振荡器的变形例的正面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正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振荡器的频率变化的曲线图;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振荡器的频率调整方法的概略立体图;图7是现有的振荡器的概略图8是现有的振荡器的频率变化曲线图。
下面根据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振荡器及其频率调整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振荡器,具有微带传输线,该微带传输线作为决定振荡信号频率的共振导体,通过切入微带传输线的一部分,将振荡信号调整为所定的频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振荡器1,如图1,图2所示,是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若干片,例如两片电介质基板2层叠而成。
由微带传输线构成的共振导体3形成于所述若干片电介质基板2的表面上。该共振导体3由图1所示的与电介质基板2一方的端部相接的带状的主导体部4和从该主导体部4向直角方向延伸的具有侧部5a、5a和先端部5b的调整导体部5构成,外形略呈T字状。
在前述两片的电介质基板2、2上形成的共振导体3、3中,如图2所示,图示下方的电介质基板2的共振导体3被上下的电介质基板2、2夹持成为层状结构。
在前述主导体部4和调整导体部5的约中央位置处,形成有将主导体部4和调整导体部5的一部分左右分割的,纵长的切口6。
切口6按照后述振荡频率调整方法,将切口6的部分电介质基板2与微带传输线一同切割,通过使切口6的长度L变化,可使得振荡器1的振荡频率变化,从而可实现对振荡频率的调整。
两片电介质基板2层叠的本发明的振荡器1,如图1、图2所示,在下方的电介质基板2的主导体部4的图示右侧形成有接地端4a,在上方的电介质基板2的主导体部4的图示右侧形成有接续端4b。
另外,如图所示,在靠近各个主导体部4、4的左侧形成有贯穿电介质基板2、2的贯通孔7。在贯通孔7的内面形成有铜箔,贯通孔7的内面与共振导体3呈导通状态。
导电糊8流入层叠的两片电介质基板2、2的贯通孔7中,通过导电糊8,上下导体3、3串联连接并呈导通状态。
下面用图6来说明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振荡器1的振荡频率调整方法。在此用层叠了两片电介质基板2、2的层叠基板来进行说明。
首先在小型钻床(图中未示)等安装台9上装配振荡器1,该振荡器1的前述两片电介质基板2、2的共振导体3、3通过导电糊8呈导通状态。安装台9可向箭头A、B、C、D方向移动。
将切削器10安装在钻床上,切削器10由端铣刀构成具有所希望的直径尺寸的刀头10a。然后让切削器10高速旋转,同时使其向箭头E的下方移动。
这样,切削器10的刀头10a将电介质基板2、2的一方端部的一部分贯穿切断。然后使切削器10呈下降状态,并将安装台9向箭头C方向移动,就形成了分割电介质基板2的主导体部4和调整导体部5的一部分的切口6。即,在切断电介质基板2的一部分的同时,形成了切口6。
这时,观察示波器等频率监测装置(图中未示),一边将安装台9向箭头C方向移动,一边调整切口6的长度L,直到振荡器1的振荡频达到所希望的数值。
如上所述用切削器10切成切口6,随着切口6的长度L的变化,可延长从主导体部4的接地端4a到朝向振荡回路的接续端4b的电气长度。
因层叠的若干片电介质基板2的串联连接的共振导体3在切口6处被切断一部分,所以从主导体部4的接地端4a到朝向振荡回路的接续端4b的电气长度可比现有的延长好几倍。
因此,如图5所示,与切口6的长度L相对应的振荡频率f的曲线角度α可比现有的曲线角度β大。
切口6的深度或者安装台9的移动速度可由计算机等的控制部(图中未示)控制,切口6被调整到所希望的频率f时,安装台9自动停止移动,切削器10也可以从形成了振荡器1的电介质基板2离开。
已说明了本发明的振荡器1的共振导体3形成在多个电介质基板2的表面,下方的电介质基板2的共振导体3因上方的电介质基板2呈层状结构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由两片电介质基板2构成的振荡器1中,没有形成共振导体3的电介质基板2、2的内面对向相接,共振导体3均朝向外面,共振导体3、3也可串联连接。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具有一片电介质基板2和形成在该电介质基板2的表面、内面的两个共振导体3、3,该共振导体3、3由带状的主导体部4和从该主导体部4沿直角方向延伸的调整导体部5构成,两个共振导体3、3也可串联连接。
由前述一片或多片电介质基板2构成的本发明的振荡器1,其振荡频率调整方法为,在切断前述电介质基板2的一部分的同时形成切口6,该切口6分割一片或多片电介质基板2的主导体部4和调整导体部5的一部分,从而调整振荡频率。
本发明的振荡器具有多片电介质基板和形成在该电介质基板表面的共振导体,该共振导体由带状的主导体部和从该主导体部向直角方向延伸的调整导体部构成,前述多片电介质基板层叠,前述共振导体串联连接,所以与形成在前述多片层叠电介质基板上的切口的长度相对应,振荡频率的变化可加大,切口的长度可比现有的短,可提供小型的振荡器。
另外,因为振荡器可小型化,所以材料费降低,可提供低成本的振荡频率调整。
另外,本发明的振荡器1具有一片电介质基板和形成在该电介质基板的表面、内面的两个共振导体,该共振导体由带状的主导体部和从该主导体部向直角方向延伸的调整导体部构成,因为前述两个共振导体串联连接,所以用一片电介质基板可达到与两片电介质基板层叠相同的效果。零件数量减少,因此可提供成本更低的振荡器。
本发明的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调整方法为在切断前述电介质基板的一部分的同时形成切口,该切口分割一片或多片前述电介质基板的前述主导体部和前述调整导体部的一部分,因为对振荡频率进行调整,所以只要用切削器等将切口长度改变,就可得到较大的振荡频率变化,可高效率地进行振荡频率的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振荡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决定振荡信号频率的共振导体形成在多片电介质基板的各个表面,该共振导体由带状的主导体部和将一部分主导体部扩展而形成的调整导体部构成,前述多片的电介质基板相互层叠形成一个层叠基板,振荡回路搭载在前述层叠基板上,各电介质基板的前述共振导体通过贯穿前述电介质基板的通孔导体相互呈电气串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信号的频率相对于切口的长度而决定,从前述主导体部到调整导体部将前述一个以上的共振导体和前述电介质基板一同切入,设置为前述切口。
3.一种振荡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决定振荡信号频率的共振导体形成在一片电介质基板的两面,各共振导体由带状的主导体部和将一部分主导体部扩展形成的调整导体部构成,振荡回路搭载在前述电介质基板上,前述两面的共振导体通过贯穿前述电介质基板的通孔导体相互呈电气串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信号的频率由切口的长度决定,从前述主导体部到调整导体部将前述一个以上的共振导体与前述电介质基板一同切入,设置为前述切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振荡器1具有多片电介质基板2和形成在该电介质基板2的表面的共振导体3,该共振导体3由主导体部4和调整导体部5构成,前述多片的电介质基板2层叠,前述共振导体3串联连接,形成分割主导体部4和一部分调整导体部5的切口6,使切口6的长度L变化从而调整振荡频率。
文档编号H03K3/22GK1213899SQ9812004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3日
发明者中野一博, 能味浩树, 中塚健二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