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低功耗多阈值d型触发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01226阅读:来源:国知局
路,Gll电路是高阈值管组成的反相器,G12电路是低阈值管组成的CMOS传输门;G10电路的栅极输入连接G8电路的CMOS传输门漏极的输出,高阈值PMOS管P15的源极接Vdd,高阈值NMOS管N15的源极接Vss,GlO电路的输出与信号q相连,同时作为Gll电路的栅极输入;G11电路的栅极连接GlO电路的输出,高阈值PMOS管P16的源极接Vdd,高阈值NMOS管N16的源极接Vss,Gll电路的输出是nq,同时与G12电路的CMOS传输门的源极相连;G12电路的CMOS传输门的源极与Gll电路的输出相连,G12电路的CMOS传输门的漏极与G8电路的CMOS传输门漏极的输出相连,同时与G9电路的低阈值管的栅极相连,又与GlO电路的输入相连,低阈值PMOS管LP8的栅极接正相时钟输入信号clk,低阈值NMOS管LN8的栅极接反相时钟输入信号nclk。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高速低功耗多阈值D型触发器,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为一种多阈值高速、低功耗D型触发器。本发明主要的数据通路采用低阈值器件,提高了电路的速度。在实现D触发器基本功能的同时,采用多阈值的概念,在主要关键的数据通路、时钟通路上用低阈值器件,提高了传输效率。在非关键路径上用高阈值器件,降低了静态漏电流,降低了功耗,同时本发明降低了时钟信号clk的电压幅值,即在时钟通路上采用低阈值器件,降低时钟电压的幅值,有效降低了 Pswidling功耗。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发明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低功耗控制电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发明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主锁存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发明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从锁存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速低功耗多阈值D型触发器,包括低功耗控制电路、主锁存器和从锁存器。本发明的触发器具有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四个输入端分别是:正相输入时钟信号clk、反相输入时钟信号nclk、低功耗控制输入信号slp和数据输入信号d ;两个输出端分别是第一输出信号q和第二输出信号nq,第一输出信号q和第二输出信号nq为一对相反的数据信号。其中:
低功耗控制电路,用来接收低功耗控制输入信号slp,对低功耗控制输入信号slp进行缓冲处理后分别输出信号:sleep和nsleep。
[0025]主锁存器,用来接收数据输入信号d、正相输入时钟信号clk、反相输入时钟信号nclk以及信号sleep和nsleep ;主锁存器在正相输入时钟信号clk、反相输入时钟信号nclk的控制下对数据输入信号d进行锁存处理后输出信号:qt。主锁存器在接收sle印(高电平有效)、nsleep (低电平有效)信号时,不受正相输入时钟信号clk、反相输入时钟信号nclk的控制,主锁存器进入睡眠状态,此时要求时钟控制部件输出正相输入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O”,反相输入时钟信号nclk为高电平“ I ”。
[0026]从锁存器,用来接收信号qt以及正相输入时钟信号clk、反相输入时钟信号nclk,从锁存器在正相输入时钟信号clk、反相输入时钟信号nclk的控制下对信号qt进行锁存处理后分别输出第一输出信号q和第二输出信号nq。从锁存器在接收sleep (高电平有效)、nsleep (低电平有效)信号时,不受正相输入时钟信号clk、反相输入时钟信号nclk的控制,从锁存器进入睡眠状态,此时要求时钟控制部件输出正相输入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0”,反相输入时钟信号nclk为高电平“I”,输出值第一输出信号q和第二输出信号nq保持不变。
[0027]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低功耗控制电路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输入端为slp,为低功耗控制信号,高有效;输出端为sleep、nsleep,为睡眠和睡眠的非。低功耗控制电路具有一个两级的反相器,其中第一级的反相器由Pl PMOS管和NI NMOS管组成,其栅极连接slp,输出作为低功耗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出端nsleep ;第二级的反相器由P2PMOS管和N2 NMOS管组成,其栅极连接nsleep,输出作为低功耗控制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sle印。Pl PMOS管和P2 PMOS管的衬底连接电源Vdd,源极连接电源Vdd ;N1 NMOS管和N2NMOS管的衬底接地Vss,源极连接地Vss。
[0028]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锁存器具有五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五个输入端为d、clk、nclk,sleep,nsleep, 一个输出端为qt。主锁存器由八个PMOS管和八个NMOS管组成,其中八个PMOS管中有四个低阈值管(LP1,LP2,LP3,LP4),四个高阈值管(P9,P10, Pll,P12);八个NMOS管中也有四个低阈值管(LN1,LN2,LN3,LN4),四个高阈值管(N9,N10, Nil,N12)。主锁存器中所有PMOS管的衬底连接电源Vdd,所有NMOS管的衬底接地Vss。其中:
Gl是一个C2MOS电路,由P9,LPl,LNl和N9组成,LPl,LNl的栅极连接数据d,P9的栅极连接sle印,源极连接Vdd,N9的栅极连接nsle印,源极连接Vss ;G1的输出连接G2 CMOS传输门的源极;
G2由LP2,LN2组成,LP2的栅极连接clk,LN2的栅极连接nclk,G2 CMOS传输门的漏极与G3,G4,G6相连接。
[0029]G3 是一个 C2MOS 电路,由 P10,LP3,LN3 和 NlO 组成,LP3,LN3 的栅极连接 G2 CMOS传输门漏极的输出,PlO的栅极连接sleep,源极连接Vdd,NlO的栅极连接nsleep,源极连接Vss ;G3的输出是qt,同时与G4的输出以及G5的输入相连。
[0030]G4,G5,G6组成一个反馈保持电路,G4,G5是高阈值管组成的反相器,G6是低阈值管组成的CMOS传输门。G4的栅极输入连接G2 CMOS传输门漏极的输出,Pll的源极接Vdd,Nll的源极接Nss, G4的输出与qt相连,同时作为G5的栅极输入。G5的栅极连接G4的输出,P12的源极接Vdd,N12的源极接Vss,G5的输出与G6 CMOS传输门的源极相连。G6 CMOS传输门的源极(输入)与G5的输出相连,G6 CMOS传输门的漏极(输出)与G2 CMOS传输门漏极的输出相连,同时与G3的低阈值管的栅极相连,又与G4的输入相连,LP4的栅极接nclk,LN4的栅极接clk。
[0031]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从锁存器具有五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五个输入端为qt、clk、nclk,sleep,nsleep,两个输出端为q和nq。从锁存器由八个PMOS管和八个匪05管组成,其中八个?1?)5管中有四个低阈值管(1^5,1^6,1^7,1^8),四个高阈值管(?13,P14,P15,P16);八个NMOS管中也有四个低阈值管(LN5,LN6,LN7,LN8),四个高阈值管(N13,N14,N15,N16)。从锁存器中所有PMOS管的衬底连接电源Vdd,所有NMOS管的衬底接地Vss。其中:
G7是一个C2MOS电路,由P13,LP5,LN5和NI3组成,LP5,LN5的栅极连接数据qt,P13的栅极连接sleep,源极连接Vdd,N13的栅极连接nsleep,源极连接Vss ;G7的输出连接G8CMOS传输门的源极;
G8由LP6,LN6组成,LP6的栅极连接nclk,LN6的栅极连接clk,G8 CMOS传输门的漏极与G9,G10,G12相连接。
[0032]G9 是一个 C2MOS 电路,由 P14,LP7,LN7 和 N14 组成,LP7,LN7 的栅极连接 G8 CMOS传输门漏极的输出,P14的栅极连接sleep,源极连接Vdd,N14的栅极连接nsleep,源极连接Vss ;G9的输出是q,同时与GlO的输出以及Gll的输入相连。
[0033]G10, GlI,G12组成一个反馈保持电路,G10, Gll是高阈值管组成的反相器,G12是低阈值管组成的CMOS传输门。GlO的栅极输入连接G8 CMOS传输门漏极的输出,P15的源极接Vdd,N15的源极接Vss,GlO的输出与q相连,同时作为Gll的栅极输入。Gll的栅极连接GlO的输出,P16的源极接Vdd,N16的源极接Vss,Gll的输出是nq,同时与G12 CMOS传输门的源极相连。G12 CMOS传输门的源极(输入)与Gll的输出相连,G12 CMOS传输门的漏极(输出)与G8 CMOS传输门漏极的输出相连,同时与G9的低阈值管的栅极相连,又与GlO的输入相连,LP8的栅极接clk,LN8的栅极接nclk。
[0034]本发明采用多阈值CMOS技术设计一种新的降低功耗的电路,尤其是针对D型触发器降低其电路的静态功耗。低阈值CMOS电路的漏电流较大,可以通过高阈值MOS对低阈值CMOS电路的漏电流进行抑制。在过去CMOS电路设计中,往往所有的晶体管都采用一种阈值。从对电路结构及其信号传输的路径分析,发现对不同路径的晶体管采用不同的阈值电压,这样能有效降低电路功耗。如对一个电路,采用双阈值(dual-threshold voltage),即对一些关键的路径,用阈值较低的晶体管实现,用来保证电路的性能;对一般支路,也就是非关键路径,则用阈值较高的晶体管实现,以降低电路的漏电流,从而降低电路静态功耗。
[003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高速低功耗多阈值D型触发器为一种多阈值高速、低功耗D型触发器,在实现D触发器基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