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498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一种将多个资料流合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运动图象专家组-2(Motion Picture Expert Group 2,MPEG-2)是动态影像压缩的国际标准之一,是ISO(国际标准组织)所制定用来压缩视频与音频的标准,也就是订定资料流格式的标准。而资料流即是将视频及音频等资料用一连串的0与1表示,且为了使这一连串的0与1有意义,就必须对这一连串的0与1编码。
通常在一资料流中包含三种不同的画框,分别是I画框(编码内画框(Intra-coded Picture))、P画框(预测编码画框(Predictive-coded Picture))及B画框(双向预测编码画框(Bi-directionally Predictive-coded Picture)),而画框群组(Groups of Pictures,GOP)是上述该等画框的组合。I画框在编码时并不会参考位于其前后的画框,而P画框及B画框则是具有动态补偿的编码方式,且P画框在编码时将会参考前一个I或P画框,而B画框则在编码时会参考其前后各一个I画框或P画框。故I画框具有最大的资料量,而B画框则有最小的资料量。
因此在解码时,位于解码器内的视频缓冲检验(video buffer verifier,VBV)缓冲器会配置一较大的缓冲区给I画框,而配置一较小的缓冲区给B画框。如图1所示,是一解码器在对画框群组解码时,位于该解码器内的缓冲器随着该等画框的输入,分别对该等画框配置缓冲区的情形,其中,垂直线是代表该缓冲器配置给该等画框的缓冲区大小,故配置给I画框的缓冲区最大,因此垂直线的长度也越长,而图中的斜线则具有相同的斜率,该多个斜线的斜率代表该等画框资料输入至该缓冲器的数据传输率。而若配置给该等画框的缓冲量大于最大缓冲量,则将使该缓冲器溢出(Overflow),但若配置的缓冲量小于最小缓冲量,将使该缓冲器下溢(Underflow),且缓冲器下溢将造成数据处理过程中,欲至该缓冲器撷取画框资料,但该缓冲器却无资料可提供的情形。
而画框群组的显示次序(Display Order)与处理次序(Processing Order)并不相同,显示次序是该画框群组在屏幕上显示时的排列顺序,而处理次序则是对该画框群组解码时,处理该画框群组时的顺序。如图2所示,画框群组的显示次序是IBBPBBP,且对该显示次序所对应的画框依序以0、1、2...6编号,而该画框群组的处理次序则将变成IPBBPBB,故处理次序的编号将对应变成0、3、1、2、6、4、5。这是因为在解B画框时需要参考到I及P画框的资料才能完整解出B画框,因此处理次序是先把I画框解码后,再解码P画框,然后再参考解出的I及P画框来解出B画框。
而在编辑资料流时,常常需要删除资料流的前半部画框、后半部画框或部分中间画框,甚至是将两个不同资料流在删除部分画框后再衔接起来。而当资料流中的画框有所变动的时候,在通过位于该解码器内的缓冲器时,常因资料流不连续而造成该缓冲器下溢,而造成下溢的原因以下将详细说明。
因P或B画框在编码时都需要参考前面的画框,因此,不能作为一资料流的起始画框。而在编辑资料流时,如果删除前半段数据,则常因截断点的位置而使新数据流的第一张画框为P或B画框,故该数据流必须重新编码以使第一张画框变成I画框,但因I画框在缓冲器内会消耗较多的位数,因此缓冲器必须补偿增加的位数。但在补偿的过程中,如果缓冲量小于该缓冲器的最小缓冲量,则该缓冲器将产生下溢的情形。
而在删除一资料流的后半段资料时,则需要注意位于新资料流的最末张画框是否参考位于截断点之后的画框,如果发生此情形,则需要将该资料流重新编码,以使该数据流的画框不会参考到位于截断点后的画框。
已知在对已编码的资料流作编辑时,为了避免编辑完成的资料流通过缓冲器时发生下溢的情形,一般的做法是在解码时,减少该缓冲器配置给I画框的缓冲量,但这将严重影响解码出来画框的影像品质,因为P及B画框都需参考I画框,若I画框影像品质不好,则将使整体影像质量皆下降。而已知的另一种方法是如美国专利US6529555 B1中所述描述。此方法是先将包含有I、P及B画框的数据流皆重新编码成只包含I画框的情形,并拉长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数。这样,可将缓冲器欲减少的缓冲量分散至较多的画框,故可解决缓冲器下溢且使影像品质能维持一平均水准,但是,此方法因为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数很多,故会耗费很多处理时间,且因为此方法需加大重新编码的画框数,故不适用于具有较少画框数的资料流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编辑资料流的方法,该方法可将多个资料流编辑成一个资料流,并避免编辑完成的资料流通过缓冲器时造成缓冲器下溢的情形。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辑资料流的装置,该装置可用来编辑具有较少画框数的资料流。
于是,本发明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是适用于将资料流A位于第一截断点前的画框,与资料流B位于第二截断点后的画框编辑成资料流C,并使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在通过一缓冲器时不会发生下溢的现象。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的位置,判断该资料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及需要保留的画框,并记录一结束值及一起始值,该结束值是该资料流B在尚未进行编辑前,位于与最末位需重编画框相同位置的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该起始值是该资料流A中位于第一个需要重编画框的前一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2)判断该起始值是否小于该结束值,如果该起始值小于或等于该结束值,则依序执行步骤(3)、(4)、(5)、(6)及(7),如果该起始值大于该结束值,则依序执行步骤(8)、(9)、(10)及(11);(3)设定一中间缓冲值;(4)分别对该数据流A及该数据流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作解码的操作;
(5)将该数据流A解码出来的画框重新编码,并使重新编码后的最末位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6)将该数据流B解码出来的画框重新编码,且使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7)将步骤(5)及步骤(6)得到的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保留的画框而成为编辑后的资料流C;(8)将该数据流A及该数据流B的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合并成一个群组;(9)对该群组解码;(10)将该群组重新编码成一画框群组,使该画框群组在完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及(11)将由步骤(10)得到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群组加上该步骤(1)中所保留的画框而成为编辑后的资料流C。
而利用上述方法所设计出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包含控制器,解码单元,重新编码单元及整合器。
该控制器可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的位置,判断该资料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及需要保留的画框,并设定一中间缓冲值且记录一结束值与一起始值,并可比较该起始值与该结束值的大小而产生对应的操作,而该结束值是该资料流B在尚未进行编辑前,位于与最末位需要重编画框相同位置的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而该起始值是该资料流A中位于第一个需要重编画框的前一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且当该起始值大于该结束值时,该控制器则将该资料流A及该数据流B的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合并成一群组。
该解码单元与该控制器电连接,并可对画框进行解码操作。
该重新编码单元与该控制器及该解码单元电连接,并可将该解码单元解出的画框重新编码。
该整合器与该重新编码单元及该控制器电连接,可将重新编码后的画框与保留的画框整合成一编辑后的资料流C。
而在该控制器判断出该起始值小于或等于该结束值时,将控制该重新编码单元使该重新编码单元在作编码时,让该数据流A的重新编码后的最末位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且该资料流B的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而在该控制器判断出该起始值大于该结束值时,将控制该重新编码单元使该重新编码单元将该群组重新编码成为画框群组,并使该画框群组在完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将两个资料流编辑成一个资料流时,只需要重编少数的画框,即可避免编辑完成的资料流通过该缓冲器时造成下溢的情形,且可提高运算速度并适用于画框数较少的资料流。


图1是一个示意图,说明解码器在对一画框群组解码时,位于该解码器内的缓冲器随着该等画框的输入,分别对该等画框配置缓冲区的情形;图2是一个示意图,说明一画框群组内的画框的显示次序、显示次序编号、处理次序及处理次序编号;图3是根据本发明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及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系统方框图;图4是该优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图5是该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说明资料流A及资料流B内部的画框;及图6是该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说明一中间缓冲值的大小。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理解。
如图3所示,本发明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包含控制器1、解码单元2、重新编码单元3及整合器4。
本实施例中,将资料流A位于第一截断点前的画框,与资料流B位于第二截断点后的画框编辑成资料流C,并使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在通过一缓冲器(图未示)时不会发生下溢的现象。
而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的位置可由使用者依实际需要设定。且在本实施例中,该资料流A及B是MPEG-2的压缩格式,并有相同的画框群组。但本发明也可用于其它压缩格式的资料流中,且资料流A与B可有不同于本实施例的画框群组,并且组合成两资料流的画框群组也不需相同。
如图3与4所示,本发明编辑资料流的方法是包含以下步骤步骤81是该控制器1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分别判断出资料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保留或需要删除的画框。配合参考图5,图5上分别列出资料流A及B的显示次序、显示次序编号、处理次序及处理次序编号,且标示出该等截断点的位置。而该资料流A及B的画框群组的处理次序皆为IPBBPBBPBBPBBPBBPBBPBBPBB...。且该第一截断点是位于该资料流A的显示次序编号为17与18的画框间,而第二截断点是位于该资料流B的显示次序编号为7与8的画框间。而该控制器1将删除该资料流A中显示次序编号大于或等于18的画框,及删除该资料流B中显示次序编号小于或等于7的画框。
在此,该控制器1利用两种法则来判断需要重编的画框,第一法则是P或B画框不可以是一个资料流的起始画框,第二法则是该资料流的最末张画框不可参考位于截断点之后的画框,如果有出现以上两种情形的其中之一,则该画框需要重编。
因此,由这两种法则该控制器1可判断出在资料流A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是B、B两画框,而在资料流B中则是P、B两画框,且在图5上以具有斜线的底表示。而除了需要重编的画框外,该控制器1也将保留不需要重编的画框。故此时,资料流A中保留的画框之处理次序依序为IPBBPBBPBBPBBPBBP,而资料流B保留的画框的处理次序则依序为PBBPBBPBBPBBPBB...。
返回参阅图3与图4,步骤82是该控制器1判断该等资料流在尚未进行编辑前,分别通过该缓冲器的情形,并记录一起始值及一结束值。该起始值是该资料流A中位于第一个需要重编画框的前一画框在通过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而该结束值是该资料流B中位于与由步骤81判断出的最末位需重编画框相同位置的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
而步骤83是该控制器1判断该起始值是否小于该结束值,如果该起始值小于或等于该结束值,则跳到步骤84,如果不是,则跳到步骤94。
步骤84是该控制器1将依据该起始值与该结束值大小而设定一中间缓冲值,且该中间缓冲值所对应到的时间是介于该起始值与该结束值所对应到的时间。
步骤85是该解码单元2对该资料流A中已判断出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作解码的操作。
步骤86是该重新编码单元3对由步骤85解码出的画框作重新编码的动作。且该控制器1也将该中间缓冲值提供给该重新编码单元3,使该重新编码单元3根据该中间缓冲值来对该资料流A中所有需要重编的画框作编码的操作,并在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使最末位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尽量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
配合参阅图6,在第一次执行步骤86时,该重新编码单元3则将画框B、B经过重新编码后而成画框P、B,且图6中为了方便说明,省略该资料流A的前半部画框及资料流B的后面画框。
而该中间缓冲值设定的较大时,则代表可供资料流A中需要重编画框使用的缓冲量越少,故该等需重编画框的影像品质会下降,但该中间缓冲值越大却能使缓冲量越接近该缓冲器所能容纳的最大缓冲量,故可提供更多的缓冲量给资料流B的第一张I画框使用,除了可确保缓冲区不会下溢外,更让位于资料流B的起始I画框有足够的缓冲量可使用,而确保资料流B的影像品质。故该控制器1将依实际使用情形来设定该中间缓冲值的大小。
步骤87是该控制器1判断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是否能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如果肯定,则跳到步骤89,如果否定,则跳到步骤88。
在此例中,假设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无法在不影响压缩品质下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故跳到步骤88。
步骤88是该控制器1增加该数据流A中需重新编码的画框,使数据流A中需重编的画框不只包含由步骤81判断出的B、B两画框,如此即可避免为了达到该中间缓冲值但却使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当步骤88执行完成后,将跳回步骤85,并依序执行步骤85、86、87、88。直到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中间缓冲值一致为止。
而在此例中该控制器1最后需要重新编辑的画框数为15个,此时可使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在不影响压缩品质的前提下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而此时,该资料流A中保留的画框之处理次序则变为IPB。
步骤89是该解码单元2对该数据流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做解码操作。
步骤90是该重新编码单元3对数据流B中已解码的画框作重新编码的操作,并在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该重新编码单元3将尽量使重编后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而在第一次执行步骤90时,是将资料流B中需重编的画框P、B重编成画框I、P。
步骤91是该控制器1判断需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是否与该结束值一致。如果一致,则跳到步骤93,如果不一致,则跳到步骤92。
在此例中,假设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无法在不影响压缩品质下停留在该结束值,故跳到步骤92。
步骤92是该控制器1增加该数据流B中需重新编码的画框,使数据流B中需重编的画框不只包含由步骤81判断出的P、B两画框,如此即可避免为了达到该结束值但却使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当步骤92执行完成后,将跳回步骤89,并依序执行步骤89、90、91。直到需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为止。
而在此例中需重新编辑的画框数到达15个即可使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停留在该结束值。而此时,该资料流B保留的画框的处理次序则依序为PBB...。
步骤93是该整合器4将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保留的画框,使资料流A成一新的资料流A’,且该资料流A’的处理次序为IPBBPBBPBBPBBPBBPB。并使资料流B成一新的资料流B’,且该资料流B’的处理次序为IPPBBPBB...。并将资料流B’依序排列在资料流A’之后,以得到一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故该资料流C的处理次序为IPBBPBBPBBPBBPBBPBIPPBBPBB...。
而当在步骤83中,如果该控制器1判断该起始值大于该结束值,则跳到步骤94。步骤94是该控制器1将数据流A及B中所有需重新编码的画框合并成一群组。故在第一次执行步骤94时,是将来自资料流A的画框B、B及来自资料流B的画框B、P依照处理次序合并成一BBPB的群组。
步骤95是该解码单元2对步骤94得到的群组解码。
步骤96是该重新编码单元3对步骤95解码后的画框作重新编码的操作,且该重新编码单元3将在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尽量控制该画框群组在完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相同。而在第一次执行步骤96时,将得到一IPBB的画框群组。
步骤97是该控制器1判断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缓冲器后的缓冲量是否与该结束值一致。如果一致,则跳到步骤99。如果不一致,则跳到步骤98。
步骤98是该控制器1增加需要重新编辑的画框,使需要重编的画框不只包含由步骤94判断出的BBPB四画框。当步骤98执行完成后,将跳回步骤94,并依序执行步骤94、95、96、97。直到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为止。且在本例中,重复执行上述步骤后,可得到资料流A之保留的画框为IPBB,资料流B的保留画框为PBB...。
步骤99是该整合器4将保留的画框与重新编码后的画框整合起来而成一新的资料流D,其中,资料流D的处理次序的前半部画框是资料流A所保留的画框IPBB,而后半部画框是资料流B所保留的画框PBB...,而位于前半部与后半部间的画框则是重新编码后的画框群组IPBBPBBPBBPBB...PB,故编辑完成的资料流D的处理次序将是IPBBIPBBPBBPBBPBB...PBPBB...。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的步骤81是利用该两法则来判断出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并当需要重编的画框数不够而使压缩品质劣化时才在步骤88或步骤92中动态地增加需要重编的画框,但本发明在使用时,也可依经验或实际使用情形,在步骤81中就增加需要重编的画框,使需要重编的画框不只包含利用该两法则判断出的画框,如设定需要重编的画框数为15个,如此,就可减少或避免需要重复执行步骤88或步骤92的次数,而提高整体的运算速度。同理,也可在步骤94中就增加需要重编的画框数以减少重复执行步骤98的次数。
此外,本实施例虽是用来编辑两资料流A及B,但也可用于只有一个资料流的情形。即是当只有一数据流,且在数据流上有二分别位于不同位置的截断点,而欲删去位于两截断点间的画框,且编辑剩下的前后两段资料流使合并成一个新的资料流。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将两个资料流A、B编辑成一个资料流,且使编辑完成的资料流通过该缓冲器时不会有下溢的问题。而主要技术即是该控制器1先判断出资料流A及B在未进行编辑前,分别通过该等缓冲器时的情形,而记录一起始值及一结束值,且该重新编码单元3能适当重编部分画框,使编辑完成后的新资料流C或D在通过该缓冲器时,在相同画框下所需的缓冲量与该起始值及该结束值一致,而避免了该缓冲器下溢。且因为本发明无论是依循步骤81至93或是81至83、94至99,两分支的处理方式所需要重编的画框数皆比习知所采用的方法减少很多,故不仅具有比已知较快的运算速度,且也可适当用于编辑画框数较少的资料流,此外,本发明也可动态地增加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故有较佳的的压缩质量,所以确实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应该理解,对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编辑资料流的方法,适用于将资料流A位于第一截断点前的画框,与资料流B位于第二截断点后的画框编辑成资料流C,并使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在通过一缓冲器时不会发生下溢的现象,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的位置,判断该资料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及需要保留的画框,并记录一结束值,该结束值是该资料流B在尚未进行编辑前,位于与最末位需要重编画框相同位置的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2)设定一中间缓冲值;(3)分别对该数据流A及该数据流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作解码的操作;(4)将步骤(3)中由该数据流A解码出来的画框重新编码,并使重新编码后的最末位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5)将步骤(3)中由该数据流B解码出来的画框重新编码,且使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及(6)将步骤(4)及步骤(5)中得到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保留的画框而成为编辑后的资料流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该资料流B位于该第二截断点后的起始画框是P或B画框,则该画框需要重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该资料流A的画框参考位于该第一截断点之后的画框,则该画框需要重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该步骤(6)是将经由步骤(4)得到的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在步骤(1)中所保留的属于该资料流A的画框,而得到一新的资料流A’,并经由步骤(5)得到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在步骤(1)中所保留属于该资料流B的画框,而得一新资料流B’,且将资料流B’依序排列在资料流A’之后,而得到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执行步骤(4)后产生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将增加该资料流A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并重复执行步骤(3)、(4),直到在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执行步骤(5)后产生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将增加该资料流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并重复执行步骤(3)、(5),直到在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结束值。
7.一种编辑资料流的装置,适用于将资料流A位于第一截断点前的画框,与资料流B位于第二截断点后的画框编辑成资料流C,并使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在通过一缓冲器时不会发生下溢的现象,该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包含控制器,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的位置,判断该资料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及需要保留的画框,并设定一中间缓冲值及记录一结束值,该结束值是该资料流B在尚未进行编辑前,位于与最末位需要重编画框相同位置的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解码单元,与该控制器电连接,可分别对该数据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解码;重新编码单元,与该控制器及该解码单元电连接,并将该解码单元解出的画框重新编码,使该数据流A的重新编码后的最末位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且该资料流B的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及整合器,与该重新编码单元及该控制器电连接,可将重新编码后的画框与保留的画框整合成编辑后的资料流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该资料流B位于该第二截断点后的起始画框是P或B画框,则该控制器将判断该起始画框需要重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该资料流A的画框有参考位于该第一截断点之后的画框,则该控制器将判断该画框需要重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该整合器是将该资料流A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该数据流A保留的画框,而得一新的资料流A’,并将该数据流B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该数据流B保留的画框,而得一新的资料流B’,且将资料流B’依序排列在资料流A’之后,而得到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有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该控制器将动态地增加该数据流A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有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该控制器将动态地增加该数据流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
13.一种编辑资料流的方法,适用于将资料流A位于一第一截断点前的画框,与资料流B位于第二截断点后的画框编辑成资料流C,并使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在通过一缓冲器时不会发生下溢的现象,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的位置,判断该资料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及需要保留的画框,并记录一结束值及一起始值,该结束值是该资料流B在尚未进行编辑前,位于与最末位需要重编画框相同位置的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该起始值是该资料流A中位于第一个需要重编画框的前一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2)判断该起始值是否小于该结束值,如果该起始值小于或等于该结束值,则依序执行步骤(3)、(4)、(5)、(6)及(7),如果该起始值大于该结束值,则依序执行步骤(8)、(9)、(10)及(11);(3)设定一中间缓冲值;(4)分别对该数据流A及该数据流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作解码的操作;(5)将该数据流A解码出来的画框重新编码,并使重新编码后的最末位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6)将该数据流B解码出来的画框重新编码,且使需要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7)将步骤(5)及步骤(6)得到的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保留的画框而成为编辑后的资料流C;(8)将该数据流A及该数据流B的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合并成一个群组;(9)将该群组解码;(10)将该群组重新编码成一画框群组,使该画框群组在完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及(11)将由步骤(10)得到的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群组加上该步骤(1)中所保留的画框而成为编辑后的资料流C。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该资料流B位于该第二截断点后的起始画框是P或B画框,则该画框需要重编。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该资料流A的画框参考位于该第一截断点之后的画框,则该画框需要重编。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该步骤(7)是将经由步骤(5)得到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在步骤(1)中所保留属于该资料流A的画框,而得到一新资料流A’,并经由步骤(6)得到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在步骤(1)中所保留属于该资料流B的画框,而得一新资料流B’,且将资料流B’依序排列在资料流A’之后,而得到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该步骤(11)是将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群组依序排列在该资料流A所保留的画框之后,并将该资料流B所保留的画框依序排列在该画框群组之后。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执行步骤(5)后产生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将增加该资料流A中需要重新编辑的画框,并重复执行步骤(4)、(5),直到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执行步骤(6)后产生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将增加该资料流B中需要重新编辑的画框,并重复执行步骤(4)、(6),直到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结束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执行步骤(10)后产生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将增加需重新编辑的画框,并重复执行步骤(8)、(9)、(10),直到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结束值。
21.一种编辑资料流的装置,适用于将资料流A位于第一截断点前的画框,与资料流B位于第二截断点后的画框编辑成资料流C,并使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在通过一缓冲器时不会发生下溢的现象,该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包含控制器,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的位置,判断该资料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及需要保留的画框,并设定一中间缓冲值且记录一结束值与一起始值,并可比较该起始值与该结束值的大小而产生对应的操作,而该结束值是该资料流B在尚未进行编辑前,位于与最末位需要重编画框相同位置的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而该起始值是该资料流A中位于第一个需要重编画框的前一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且当该起始值大于该结束值时,该控制器则将该资料流A及该数据流B的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合并成一个群组;解码单元,与该控制器电连接,可对画框进行解码操作;重新编码单元,与该控制器及该解码单元电连接,并可将该解码单元解出的画框重新编码;及整合器,与该重新编码单元及该控制器电连接,可将重新编码后的画框与保留的画框整合成一编辑后的资料流C;在该控制器判断出该起始值小于或等于该结束值时,将控制该重新编码单元使该重新编码单元在作编码时,让该数据流A的重新编码后的最末位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中间缓冲值,且该资料流B的需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而在该控制器判断出该起始值大于该结束值时,将控制该重新编码单元使该重新编码单元将该群组重新编码成一画框群组,并使该画框群组在完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该资料流B位于该第二截断点后的起始画框是P或B画框,则该控制器将判断该起始画框需要重编。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该资料流A的画框有参考位于该第一截断点之后的画框,则该控制器将判断该画框需要重编。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当该起始值小于或等于该结束值时,该整合器则将该数据流A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该数据流A保留的画框,而得一新的资料流A’,并将该数据流B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加上该数据流B保留的画框,而得一新的资料流B’,且将资料流B’依序排列在资料流A’之后,而得到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当该起始值大于该结束值时,该整合器则将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群组依序排列在该资料流A所保留的画框之后,并将该资料流B所保留的画框依序排列在该画框群组之后。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有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该控制器将动态地增加该资料流A中需要重新编辑的画框。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有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该控制器将动态地增加该资料流B中需重新编辑的画框。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有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该控制器将动态地增加该数据流A及该资料流B中需重新编辑的画框。
29.一种编辑资料流的方法,适用于将资料流A位于第一截断点前的画框,与资料流B位于第二截断点后的画框编辑成资料流C,并使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在通过一缓冲器时不会发生下溢的现象,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的位置,判断该资料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及需要保留的画框,并记录一结束值,该结束值是该资料流B在尚未进行编辑前,位于与最末位需要重编画框相同位置的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2)将该数据流A及该数据流B的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合并成一个群组;(3)将该群组解码;(4)将该群组重新编码成一画框群组,并使该画框群组在完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及(5)将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群组加上该步骤(1)中所保留的画框而成为编辑后的资料流C。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该资料流B位于该第二截断点后的起始画框是P或B画框,则该画框需要重编。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该资料流A的画框参考位于该第一截断点之后的画框,则该画框需要重编。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该步骤(5)是将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群组依序排列在该资料流A所保留的画框之后,并将该资料流B所保留的画框依序排列在该画框群组之后。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执行步骤(4)后产生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将增加需要重新编辑的画框,并重复执行步骤(2)、(3)、(4),直到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结束值。
34.一种编辑资料流的装置,适用于将资料流A位于第一截断点前的画框,与资料流B位于第二截断点后的画框编辑成资料流C,并使编辑完成的资料流C在通过一缓冲器时不会发生下溢的现象,该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包含控制器,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截断点的位置,判断该资料流A及B中需要重新编码的画框及需要保留的画框,并将该资料流A及该数据流B之需重新编码的画框合并成一个群组,而该控制器也记录一结束值,该结束值是该资料流B在尚未进行编辑前,位于与最末位需要重编画框相同位置的画框,在通过该缓冲器后该缓冲器的缓冲量大小;解码单元,与该控制器电连接,可对该群组进行解码的操作;重新编码单元,与该控制器及该解码单元电连接,并可将该群组重新编码成画框群组,并使该画框群组在完全通过该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该结束值一致;及整合器,与该重新编码单元及该控制器电连接,可将重新编码后的画框群组与保留的画框整合成为编辑后的资料流C。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该资料流B位于该第二截断点后的起始画框是P或B画框,则该控制器将判断该起始画框需要重编。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该资料流A的画框有参考位于该第一截断点之后的画框,则该控制器将判断该画框需要重编。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该整合器是将已重新编码后的画框群组依序排列在该资料流A所保留的画框之后,并将该资料流B所保留的画框依序排列在该画框群组之后。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编辑资料流的装置,其中,如果发生压缩品质劣化的情形,则该控制器将动态地增加需要重新编辑的画框,直到压缩品质不劣化的前提下,该缓冲器的缓冲量能停留在该结束值。
全文摘要
一种编辑资料流的方法及装置,适用于将资料流A位于第一截断点前的画框,与资料流B位于第二截断点后的画框编辑成资料流C。该装置包含控制器、解码单元、重新编码单元及整合器。控制器根据该等截断点的位置,判断资料流A及B中需重编及需保留的画框,并设定一中间缓冲值、一起始值及一结束值。该解码单元对需重编的画框解码。该重新编码单元重编经解码的画框,使数据流B需重编的最末画框在通过缓冲器后的缓冲量与结束值一致。而该整合器将重编及保留的画框整合成该资料流C。
文档编号H04N7/24GK1713727SQ20041005924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4日
发明者郑如芸, 彭鸿文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