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及立体视频再生方法

文档序号:760768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及立体视频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可立体观看(stereoscopic vision)三维视频的方式再生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及立体视频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显示三维视频的各种方法。即使在其中,一般所用的也是利用两眼视差的、称之为2眼式的方法。即,准备具有两眼视差的左眼用视频和右眼用视频,通过分别独立地投影到左右眼,从而可进行立体观看。这样的三维视频根据两眼视差的大小(以下,称为视差量)而得到的立体感不同。因此,即使是相同的三维视频,若显示在画面上的显示尺寸不同,则视差量也变化,视度也不同。亦即,即使在使用同一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在扩大视频显示尺寸的情况下,视差量也变大。而在不同的显示装置中,若用尺寸大的显示装置显示,则往往视差量变大。
图7是表示其的附图,图中,w<W。如图7(a)所示,在右眼用视频701和左眼用视频702的立体像在位置703融合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若视频的显示尺寸变大,则在图7(a)显示的状态中为w的视差量向W变大。若W变得过大,则不能进行基于两眼的立体观看。在利用图像处理进行扩大的情况下,由于通过终端侧的处理进行扩大,故可预先对不能立体观看的可能性进行预见,但在根据显示装置的不同而进行扩大的情况下,有在终端侧不能正确把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即使原封不动地提供三维视频,也可与三维视频数据一起,接受可得到合适的立体感显示装置的尺寸相关的信息,为了即使在用户终端的显示装置中也可得到良好的立体感,对三维视频的视差量进行变更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50608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技术中,存在只考虑了在不同的显示装置间仅尺寸不同的情况,没有考虑分辨率不同的情况这一问题。
图8是表示尺寸及分辨率不同的显示装置的例子的图。图8(a)所示的显示装置和图8(b)所示的显示装置尺寸不同,但分辨率相同;图8(b)和图8(c)所示的显示装置尺寸相同但分辨率不同。而且,图中的虚线表示点阵的区分。并且,在图8(a)和图8(b)中,视频显示在整个画面,在图8(c)中,表示显示在中央部分的状态。
若比较图8(a)所示的显示装置和图8(b)所示的显示装置,则显示装置的尺寸变大,在分辨率不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显示装置的点阵间隔变宽,故所显示的视频向空间拉伸。但是,如图8(a)所示的显示装置和图8(c)所示的显示装置,在相应于尺寸分辨率变高的情况下,视频的显示尺寸不一定变大。
此外,即使在显示装置的尺寸不变化的情况下,在分辨率变低时,由于视频被扩大显示,故视差量也变大。如上所述,仅考虑显示装置的尺寸是不充分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应于显示装置的尺寸和分辨率,可立体观看地显示三维视频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及立体视频再生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是根据用于控制三维视频数据显示的控制信息来再生三维视频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机构,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判断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中的视差量,是否比显示在以上述三维视频数据为基准的显示装置中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还大;和图像处理机构,其实施用于变更视差量的图像处理;在由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视差量变大时,进行由上述图像处理机构进行的图像处理。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机构是将构成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规定视点的视频在水平方向移动、以调整视差量的视差量调整机构。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机构具备变更视频尺寸的尺寸变更机构。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包括成为上述基准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相关的信息。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在成为上述基准的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尺寸相关的信息。
本发明涉及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是根据用于控制三维视频数据显示的控制信息、再生三维视频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机构,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判断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是否为可立体观看的值;和尺寸变更机构,其变更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在由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不是可立体观看的值时,限制上述扩大及缩小率。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包含重要的被摄体的视差量,并包括表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视差量的视差信息。
本发明涉及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是根据用于控制三维视频数据显示的控制信息、再生三维视频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步骤,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判断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是否比显示在以上述三维视频数据为基准的显示装置中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还大;和图像处理步骤,其实施用于变更视差量的图像处理;在由上述判断步骤判断为视差量变大时,进行由上述图像处理步骤进行的图像处理。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步骤将构成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规定视点的视频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视差量。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步骤变更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包括成为上述基准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相关的信息。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在成为上述基准的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尺寸。
一种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根据用于控制三维视频数据显示的控制信息、再生三维视频,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控制信息,限制扩大及缩小率并变更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以便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成为可立体观看的值。
本发明涉及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是根据用于控制三维视频数据显示的控制信息、再生三维视频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步骤,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判断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是否为可立体观看的值;和尺寸变更步骤,其变更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在由上述判断步骤判断为不是可立体观看的值时,限制上述扩大及缩小率。
更理想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包含重要的被摄体的视差量,并包括表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视差量的视差信息。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在不同的显示装置中显示1个三维视频数据的情况下,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比在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显示中最佳的显示装置的视差量还大时,通过调整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视差量,可解决在不能立体视的状态,显示三维视频这一问题的有利效果。
而且,根据本发明,可得到相应在显示装置的画面上所显示的视差量和视频的实际显示尺寸,通过限制图像的扩大/缩小率,可解决视差量超过限度变大,在不能立体视的状态,显示三维视频数据这一问题的有利效果。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的图像处理机构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视差壁垒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视差量调整处理的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7是说明基于扩大的视差量的变化的图。
图8是表示根据显示装置不同的显示例的图。
图中10-立体视频再生装置,11-分离机构,12-译码机构,13-控制机构(判断机构),14-图像处理机构,15-显示机构,141-尺寸变更机构,142-视差量调整机构,143-显示视频生成机构,301-视频显示面板,302-视差壁垒,303-左眼,304-右眼,501-显示位置,502-显示位置,503-位置,504-显示位置,505-位置,701-右眼用视频,702-左眼用视频,703-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在图1中,立体视频再生装置10由分离机构11、译码机构12、控制机构13(判断机构)、图像处理机构14、显示机构15构成。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分离机构11连接在从记录介质读出数据的机构、或通过通信路径接收数据的机构上。
分离机构11,将由规定方式多路复用视频数据或声音数据、控制信息等多种数据后的多路复用数据分离为各个构成要素的数据。作为多路复用的方式,常见以MPEG-2系统格式规定的传输流等。而且,也可不使用分离机构11,分别输入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
在控制信息中,包括表示视频数据是三维视频的信息、或基准信息。所谓基准信息是成为用于判断视差量变化的基准的信息,在此,在原封不动地显示三维视频时,是可得到合适的立体感的基准显示器的分辨率相关的信息(显示尺寸和分辨率。以下,分别称为基准显示尺寸、基准分辨率)。
译码机构12,对由规定方式编码的视频数据进行译码。一般,在传输或记录视频数据时,为了压缩数据量而进行编码。作为动态图像的编码方式,常见MPEG-2视频、MPEG-4视频、Motion-JPEG等,作为静止图像的编码方式,常见JPEG等。
控制机构13根据控制信息等控制各机构,以便合适地再生视频数据。向控制机构13中输入显示机构15的显示尺寸和分辨率。对变更为显示尺寸和分辨率不同的显示机构15时的三维视频数据尺寸的变更或视差量的调整等,详细后述。该显示尺寸和分辨率,在显示机构15固定为该立体视频再生装置时被预先确定,但在连接外部显示装置时,有时也可由用户来设定。
图像处理机构14,以构成图像数据的帧为单位实施图像处理。图2中示出了图像处理机构14的构成例。如图2所示,图像处理机构14由进行视频数据的扩大处理或缩小处理的尺寸变更机构141;调整三维视频的视差量的视差量调整机构142;和用于将视频变换为显示机构15的显示形式的显示视频生成机构143构成。
显示机构15是可显示三维视频的显示装置,常见场序制(fieldsequential)和视差壁垒方式等的显示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视差壁垒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情况进行叙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对其它方式的显示装置也可适用。
利用图3,对视差壁垒方式进行说明。图3(a)是表示由视差壁垒方式产生视差的原理图,在视频显示面板301的前面设置视差壁垒302。图3(b)是表示以视差壁垒方式显示的画面的显示形式的图,左眼用视频和右眼用视频被配置为水平方向每隔1像素交替排列的形式。
在视差壁垒方式中,将如图3(b)所示的视频显示在视频显示面板301上,以比同一视点的像素间隔还窄的间隔,通过具有狭缝的视差壁垒302,左眼用视频仅用左眼303、右眼用视频仅用右眼304观察,可进行立体观看。
再者,在图1中虽然未示出,但在多路复用数据中包含声音数据的情况下,由分离机构11分离、译码处理后,由扬声器输出。
参照图4,对如上所述构成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在向立体视频再生装置10提供多路复用数据之后,到视频被显示的处理流程的图。
向分离机构11输入多路复用了视频数据、声音数据和控制信息后的多路复用数据。分离机构11分离所输入的多路复用数据(步骤ST101)。
译码机构12,在通过规定的编码方式编码由分离机构11分离的视频数据时,解释由该编码方式规定的数据的格式,对视频数据进行译码(步骤ST102)。一般,在编码后的视频数据中,编码视频数据的尺寸相关的信息(作为视频1帧的像素数据的像素尺寸信息)。译码后的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信息被输出到控制机构13。而且,上述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信息,不一定必需由译码机构12取得,也可由其它机构另外输入到控制机构13。在不编码视频数据时,省略步骤ST102。
控制机构13解释从分离机构11输入的控制信息,由其中的基准显示尺寸和基准分辨率计算出基准点阵间的间距DP1。进而,由显示机构15的显示尺寸和分辨率计算显示机构15的点阵间的间距DP2(步骤ST103)。
点阵间的间距,例如显示机构15的尺寸为12.1英寸、分辨率为1024×768点阵时,计算出约为0.24mm。而且,在计算点阵间的间距时,由于与两眼视差有关的只是水平方向,故也可只考虑水平方向的点阵间的间距。
接着,相应于尺寸变更处理的有无,处理分支(步骤ST104)。在进行尺寸变更处理时,处理进入步骤ST105。不进行尺寸变更处理时,处理进入步骤ST107。在此,所谓尺寸变更处理是图像的扩大处理或缩小处理。例如,图8(a)所示的显示装置是基准显示器,图8(c)所示的显示装置是显示机构15。这种情况下,显示机构15的显示尺寸比基准显示尺寸大,分辨率也比基准分辨率高,用成为基准的显示器显示整个画面的视频,用显示机构15显示画面的规定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在整个画面上显示视频数据,进行扩大处理。并且,在显示机构15的分辨率比成为基准的显示器的分辨率还低的情况下,用成为基准的显示器可以在整个画面上显示出的视频数据,在显示部15中不能纳入显示画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整个画面上显示视频数据,进行缩小处理。尺寸变更处理的有无,作为内部标志预先设定,或由用户设定。尺寸变更处理的有无,作为控制信号A输入到图像处理机构14。
在步骤ST105中,进行如下处理。首先,控制机构13从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信息、和显示机构15的分辨率计算扩大/缩小率。在此,对于水平方向将计算了进行尺寸变更处理前和后的视频数据的分辨率之比的值设为扩大/缩小率。扩大/缩小率被输入到图像处理机构14,由图像处理机构14的尺寸变更机构141进行尺寸变更处理。在步骤ST106中,控制机构13对显示机构15的点阵间的间距DP2乘以上述扩大/缩小率,修正点阵间的间距DP2。这是由于认为对视频进行扩大处理并显示的结果与点阵间的间距变大时等效。
控制机构13比较标准点阵间的间距DP1和显示机构15的点阵间的间距DP2的大小,判断显示在显示机构15时的视差量是否比将三维视频显示到基准显示器上时的视差量还大(步骤ST107)。在DP2为DP1以下的情况下,由于视差量不变或变小,故不需要修正,因此处理进入步骤ST109。在DP2比DP1还大的情况下,由于视差量变大,故判断为视差量需要调整,处理进入步骤ST108。视差量调整处理的有无,作为控制信号B而被输入到图像处理机构14,由视差量调整机构142进行视差量的调整处理(步骤ST108)。在步骤ST109中,控制机构13将视频数据的类别(二维/三维)作为控制信号C对图像处理机构14和显示机构15输出。
在视频数据是三维视频的情况下,由图像处理机构14的显示图像生成机构143变换为显示机构15的三维视频的显示形式,显示在显示机构15上。
在此,利用图5,对视差量调整处理进行说明。图5为从上向下看,观察显示在显示器上的三维视频的情况的构成图。在图5(a)中,右眼用视频的像素R1被显示在显示位置501,对应的左眼用视频的像素L1被显示在显示位置502。由于这些像素在位置503成像,故可在比显示面还要里面观察。
将右眼用视频的像素R1的显示位置向左移动,从位置501变更为504的状态为图5(b)。在此,在位置503成像的视频看起来像在位置505。由于位置505比位置503更靠近眼前,故看起来像接近显示面。图中虽然未示出,但反之,若使像素R1比501还向右移动,则在位置503成像的视频看起来比显示面还要里面。
如图7(b)所示,在视差量变得过大的情况下,使右眼用图像向左方向移动,或将左眼用图像向右方向移动来调整视差量。所谓视差量,是分别以各个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图像对应的部分的水平方向的相对距离,例如,图5的右眼用图像的像素R1的显示位置,和作为其对应点的左眼用图像的像素L1的显示位置的相对距离相当于此。该情况下,为了较小地调整视差量,只要向这些相对距离缩短的方向分别移动R1的显示位置和左眼用图像的像素L1的显示位置即可。视差量调整值是指定从上述位置501到位置504的移动量的值,根据点阵间的间距DP1、DP2之比,使用预先决定的值。并且,也可将左右视频分别向相反方向仅移动上述视差量调整值的一半。
在此,通过具体例补充上述处理。在此,考虑用具有12.1英寸、1024×768点阵的显示器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再生基准显示尺寸为10英寸、基准分辨率为640×480点阵的三维视频。若计算基准点阵间的间距DP1和立体视频再生装置的显示装置点阵间的间距DP2,则DP1≈0.32mm、DP2≈0.24mm。在不进行尺寸变更处理的情况下,由于DP1>DP2,故不进行视差量的调整就进行显示。
在进行尺寸变更处理的情况下,若为了进行整个画面显示,而进行扩大处理,则需要使视频数据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均为1.6倍。若修正点阵间的间距DP2,则DP2≈0.38。在此情况下,由于DP1<DP2,故进行视差量的调整。
这样,根据显示部15的分辨率,通过适当的调整视差量,从而可解决视差量超过限度并变大、在不能立体观看的状态下显示了三维视频数据这一问题。
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进行视差量调整处理时,使用了预先确定的视差量调整值,但也可以包含在控制信息中的形式接受三维视频的最大视差量、或最重要的被摄体的视差量等视差信息,根据点阵间的间距DP1、DP2之比,变更上述视差信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与用作基准信息的基准显示器的分辨率相关的信息,对在控制信息中包含显示器尺寸和分辨率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代替这些,即使在控制信息中包含相当于成为基准的点阵间的间距或单位面积的点阵数的情况下,同样也可得到上述的效果。或者,代替分辨率相关的信息,也可在控制信息中包含基准显示器上的显示尺寸,在此情况下,只要通过除以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信息,变更为点阵间的间距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T108中进行视差量调整处理,但将点阵间的间距除以DP1的值作为缩小率,来进行尺寸变更处理也可以。通过缩小视频数据,由于视差量减少,故可得到与上述视差量调整处理同样的效果。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扩大/缩小率通过计算求得,但也可通过用户指定,可指定扩大/缩小率。该情况下,根据指定的扩大/缩小率修正视差量。此外,不限于此情况,也可另外设置将控制机构13中的尺寸变更处理的有无和视差量调整处理的有无通知给用户的机构,对用户显示扩大或缩小视频数据、或调整视差量之意,同时显示基准显示尺寸和基准分辨率。这样,不但用户可知有无尺寸变更处理和有无视差量调整处理,而且例如在一般普及的个人计算机那样可选择多个分辨率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切换分辨率,可以所希望的视差量显示视频数据,故可提高方便性。
<第2实施方式>
进而,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是以包含在控制信息中的形式接受三维视频的最大视差量或最重要的被摄体的视差量等视差信息,调整放映到显示机构15上的三维视频的视差量的装置。在此,视差信息既可是点阵单位,也可是毫米单位等的绝对量。
图6是表示此时的处理流程图。在图6中,由于步骤ST201和步骤ST202的处理分别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步骤ST101和步骤ST102相同,故在此省略说明。
控制机构13,从进行尺寸变更处理前和后的视频数据的尺寸计算扩大/缩小率(步骤ST203),通过与上述视差信息相乘,来计算实际的视差量(步骤ST204)。此时,在所输入的上述视差量信息是点阵单位的情况下,计算显示机构15的点阵间的间距DP,上述视差信息乘以点阵间的间距DP。
接着,比较步骤ST204的视差量和规定的限制值,当上述视差量超过限制值时,处理进入步骤ST206,除此以外的情况,处理进入步骤ST207(步骤ST205)。在此,上述限制值决定为三维视频作为立体像被收在可融合的范围内。可以知道若视差量变得比人两眼之间的距离还大,则立体观看变得困难,例如,限制值也可定为大约作为两眼间的距离的6.5cm左右。
在步骤ST206中,以实际的视差量不超过限制值的方式限制扩大/缩小率。将这样计算出的扩大/缩小率输出到图像处理机构14。
在图像处理机构14中,利用所限制的扩大/缩小率进行尺寸变更处理(步骤ST207),变换为可用显示机构15显示的显示形式(步骤ST208)。这样,通过限制图像的扩大/缩小率,从而可解决在视差量超过限度而变大、不能立体观看的状态下,显示了三维视频数据这一问题。
而且,也可再生除上述视差信息以外,在控制信息中还包含实际在画面上显示视频数据时的尺寸(毫米单位)的视频数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通过遵守所指定的显示尺寸,不使视差量超过限度而变大,可解决在不能立体观看的状态下显示了三维视频数据这一问题。
另外,另外设置将限制扩大/缩小率通知给用户的机构,通过对用户西那是限制了扩大/缩小率的意思,并同时显示扩大/缩小率,从而由于用户可参考该显示,以所希望的扩大/缩小率显示视频数据,故可提高方便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加以种种变更。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涉及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由于可知基准显示尺寸和基准分辨率、可用所希望的视差量显示视频数据,故可象一般普及的个人计算机那样,可广泛应用于可选择多个分辨率的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视频再生装置,是根据用于控制三维视频数据显示的控制信息、再生三维视频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机构,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判断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是否比显示在以上述三维视频数据为基准的显示装置中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还大;和图像处理机构,其实施用于变更视差量的图像处理;在由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上述视差量变大时,进行由上述图像处理机构进行的图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机构包括视差量调整机构,其将构成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规定视点的视频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视差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机构包括变更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的尺寸变更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包括成为上述基准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相关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在成为上述基准的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尺寸相关的信息。
6.一种立体视频再生装置,是根据用于控制三维视频数据显示的控制信息、再生三维视频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机构,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判断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是否为可立体观看的值;和尺寸变更机构,其变更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在由上述判断机构判断为不是可立体观看的值时,限制上述扩大及缩小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包含重要的被摄体的视差量,并包括表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视差量的视差信息。
8.一种立体视频再生方法,是根据用于控制三维视频数据显示的控制信息、再生三维视频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步骤,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判断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是否比显示在以上述三维视频数据为基准的显示装置中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还大;和图像处理步骤,其实施用于变更视差量的图像处理;在由上述判断步骤判断为视差量变大时,进行由上述图像处理步骤进行的图像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步骤,将构成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规定视点的视频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视差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步骤变更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包括成为上述基准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相关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在成为上述基准的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尺寸。
13.一种立体视频再生方法,是根据用于控制三维视频数据显示的控制信息、再生三维视频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步骤,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判断显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的视差量,是否为可立体观看的值;和尺寸变更步骤,其变更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图像尺寸,在由上述判断步骤判断为不是可立体观看的值时,限制上述扩大及缩小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息包含重要的被摄体的视差量,并包括表示上述三维视频数据的视差量的视差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视频再生方法。在将三维视频显示在各种显示装置上的情况下,即使在显示装置的尺寸大时,或显示装置的分辨率低时,也以可立体观看的状态进行显示。其中包括判断机构,其根据上述控制信息所包含的基准信息,判断在显示三维视频数据时的显示画面中的视差量,是否比在上述三维视频数据显示中最佳的显示装置的视差量还大,和图像处理机构,其实施用于变更视差量的图像处理;在显示三维视频的基础上,根据成为基准的显示装置的点阵间间距与本终端的点阵间间距之比,调整三维视频的视差量。
文档编号H04N13/04GK1864415SQ20048002414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6日
发明者北浦龙二, 大原一人, 野村敏男, 石原直树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