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2105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各种折叠式便携式终端中, 一种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它 能够将用于声频信号、其它各种信号或者电源的授受的插口不会损伤其功能且 对所插入的插口不会施加不需要的负荷地插入并安装在用于折叠该便携式终 端的铰链的轴部上。
背景技术
在各种便携式终端中,耳机插口及其它插口类一般搭载在终端主体的两侧 部或者两端部的任意位置上。因此,终端主体的厚度容易因搭载了的插口而增 厚,并且在使用者用手拿着终端主体时,插入到该插口中的插头往往妨碍操作。 于是,在折叠式便携电话等的便携式终端,以解决此类问题为目的,有研究在 用于该折叠的4交链部的轴部上插入并配置插口的余地。
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平5 - 11604号公报(权利要求1、 2,说明书及附 图))涉及折叠式便携式无线机,在与折叠自如地结合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 铰链部同轴地设有耳机用插口 。
在该专利文献1中,作为其效果记载了不增加无线机主体的容积和在安装 面上没有压迫地安装耳机插口的内容。但是,关于与铰链同轴地安装耳机插口 的结构,仅表示了认为是那样地进行安装的抽象的图,关于具体的结构没有任 何表示。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 -252226号公报(权利要求4、第0007、 0022、 0044、 0058段、图1、图12))涉及便携式电话机,结构如下、包括
具有电话机用操作部和显示面板并具有电话机功能的第一半体部;
背面具有电子式信息管理处理装置用^t喿作部并具有电子式信息管理处理 装置的功能的第二半体部;以及
连接该第 一半体部和该第二半体部的铰链部;
通常,该第二半体部处于与该第一半体部重叠并关闭的状态,并具有在该状态下可使用的扬声器部和麦克风部,
该第二半体部相对上述铰链部旋转并打开,处于^f吏上述电话机用操作部和
上述电子式信息管理处理装置用才喿作部露出的状态, 在上述铰链部的上部侧的内部容纳有天线, 在上述4交链部的下部侧具有插入电源用插头的插口 。
在该专利文献2中,虽然在说明书中记载了在铰链部的下部側设有插口, 但也没有除此之外的详细说明。认为是最详细的表示的是图12,但即便是观 察该图12,也仅仅能看到将插口埋入到铰链部的末端中。根据该图,插口容 纳在铰链的端部的一个铰接管中,如果假想现阶段的便携式电话这样的小型便 携式终端,即便假想最小限度尺寸的插口,也很难将该插口仅容纳在这种端部 的一个铰接管中,不得不横跨两个以上的铰接管。该专利文献2的例子的便携 式电话机不得不认为是^f艮想为相当大的尺寸。另外,因此可以认为可采用这种 简单地容纳有在铰接管中的结构。在便携式终端小型化且不得不将插口插入到 横跨铰链的邻接的两个以上的铰接管的范围内的场合,从维持铰链的功能的观 点以及不会对插口施加来自铰链的负荷这样的观点出发,这种简单的结构不能 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会损伤其功能且不会受到来自铰链的不需要的负
荷地可将插口插入并配设到便携式电话等可折叠的便携式终端的铰链部上的
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方案一是一种在将便携式终端的支体相互可折叠地结合的铰链
部上插入并配置插口的插口向铰链部的安装结构,其中
在铰链部的端部侧的铰接管及其内侧的一个以上的铰接管内配置插口 , 在该插口和端部侧的4交4妄管上构成防止该插口旋转的防止旋转机构, 在该插口和一个以上的4交接管上构成防止该插口的轴向移动的轴向移动
防止纟几构,
将从端部计算第偶数个铰接管相对第奇数个铰接管,以它们的轴心为旋转 中心相对旋转自如地结合,并且
构成为,在该插口的外周和第偶数个铰接管的内周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的方案二是在方案一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中,上述防止旋转机 构由在上述插口的壳体周侧部的与从端部计算第奇数个的一个以上的铰接管 对应的部位沿着其长度方向突出形成的键部,以及可以使形成于从端部计算第 奇数个铰接管的内周的该键部滑动移动的键槽构成。
本发明的方案三是在方案一或方案二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中,上述轴 向移动防止^a构由插口的压入限制机构和插口的拔出限制机构构成,上述插口 的压入限制机构包括构成于插口的壳体前端的前端卡定部及卡定形成于端部 的铰接管的前端开口部的该前端卡定部的卡定阶梯部,上述插口的拔出限制机 构包括卡定在插口的壳体外周的一部分上的环状板构件及防止该环状板构件 向插口前端侧的移动的环状板构件限制机构。
本发明的方案四是在方案三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中,就从上述端部计 算第偶数个4交接管的相对第奇数个铰接管相对旋转自如的结构而言,将所邻接 的第奇数个铰接管和第偶数个铰接管的相互面对的它们的端部的一方构成于 去掉了其外周侧的小直径部,而将另一方构成于去掉了内周侧的相对应的直径
的大直径部,将一方的小直径部滑动旋转自如地嵌合在另 一方的大直径部上,
且为保持该嵌合状态而使外装在插口的壳体上的限制环的前端侧直接或者间
接抵接在该第偶数个铰链管的另一端上,再有为防止该限制环向后方的移动而
使上述环状板构件抵接在其后端侧,将该环状板构件作为限制环的后方移动限
制机构使用的同时,将该限制环作为限制该环状板构件向前方的移动的环状板
构件限制机构使用。
本发明的效杲如下。
根据本发明方案一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在便携式电话等可折叠的便 携式终端的铰接部上,可以做到不损伤其功能,即,使通过铰链部结合的两侧 的末端支体按照所期望的功能开闭自如,并且使装入并配置在铰链部上的插头 可靠地安装的同时,不用担心在铰链部的开闭时对插口作用不需要的负荷。
插口插入并配置在铰链部的端部侧的铰接管及其内侧的一个以上的铰接 管内,且由于在该插口及端部侧的铰接管上构成防止该插口旋转的防止旋转机 构,且在该插口及一个以上的铰接管上构成防止该插口的轴向移动的轴向移动 防止机构,所以该插口固定在端部侧的铰接管内,在与其的关系中,能可靠地防止旋转,而且在与任一铰接管的关系中,能防止轴向的移动。
如上所述,插口虽然固定在端部侧的4交^接管内,^旦由于与从端部起的第偶
数个铰接管并不固定,与其内周之间留有间隙,因而即便从端部起第奇数个铰
接管和第偶数个铰接管以其轴心为中心相对地向相反方向旋转,也不会施加负
荷。因此,不用担心对插口容易造成损伤。
根据本发明方案二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由于能够将突出于插口的壳
体的键部插入到形成于从端部起第奇数个铰接管的内周的键槽中,所以结构简
单的同时,插口向4交接管内的插入极为容易,且在与从端部起第奇数个铰接管 的关系中能够可靠地防止插头的旋转。另外,如果将从端部起第偶数个铰接管 的内径做成具有富余地超过从插口的轴心至上述键部的外端的尺寸的二倍的 尺寸,则不仅是端部的铰^接管,即使在笫三个以后的第奇数个4交接管都采用利 用键部和键槽的防止旋转措施的场合,在将插口插入到铰链部的铰接管内时, 也能使其后端侧顺利地通过中途的第偶数个铰接管内。
根据本发明方案三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为极简单的结构,能够可靠 地进行插口在4交接管内的轴向固定。
根据本发明方案四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其构成为,在铰链部的铰接 管内部装入并配置插口,且在从其端部起第奇数个铰接管固定其配置状态,且 利用极简单的结构,可顺利地进行第奇数个铰接管和第偶数个铰接管以其轴心 为中心的相对反方向的旋转。并且,将用于保持该第偶数个铰接管的相对第奇 数个铰接管的相对旋转自如的结构的构成要素和上述轴向移动防止机构的部 分的构成要素与另一方的构成要素相互兼用,其构成是有效率的。


图1 (a)是在铰链部中装入并配置了插口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 折叠状态的立体图(省略盖体),图1 (b)是打开状态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立 体图(省略盖体)。
图2 (a)是便携式电话终端的折叠状态的铰链部的放大侧视图,图2 (b) 是打开状态的放大侧^L图。
图3 (a)是沿图2(a)的A-A线的剖视图,图3 (b)是沿图2 (a)的 B-B线的剖^L图。图4(a)是图3 (a)的装入并配置了插口的仅铰链部的放大图,图4 (b)
是图3 (b)的装入并配置了插口的仅铰链部的放大图。
图5是折叠后状态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俯视图(省略盖体)。
图6 (a)是沿图5的C-C线的剖视图,图6 (b)是沿图5的D-D线
的剖视图,图6 (c)是沿图5的E-E线的剖视图,图6(d)是沿图5的F
-F线的剖视图。
图7 (a)是保持用滑动环的侧剖视图,图7 (b)是保持用滑动环的正剖 视图,图7 (c)是可动铰接管的侧剖视图,图7 (d)是可动铰接管的正剖视 图,图7 (e)是固定铰接管的侧剖视图,图7 (f)是固定铰接管的正剖视图。 图8 (a)是C型开口环的正^f见图,图8 (b)是C型开口环的侧-f见图。 图9 (a)是圆筒状插口的正视图,图9(b)是右侧视图,图9(c)是后 视图,图9 (d)是从图9 (b)的上方看到的图,图9 (e)是从下方看到图9 (b)的图。
图10 (a)是图9 (b)的G-G线的剖视图,图10 (b)是沿图9 (b)的 H-H线的剖视图,图10 (c)是沿图9 (b)的I-I线的剖视图,图10(d) 是沿图9 (d)的J-J线的剖视图。
图11 (a)是从圆筒状插口的正面侧倾斜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图11 (b) 是从圆筒状插口的背面侧倾斜方向看到的立体图。 图中
la、 lb-支体,2-固定铰接管,2a-固定铰接管的圆柱空间,2b-固定 铰接管的前部内周的键槽,2c-引线用空间,2d-大直径开口部,2e-卡定阶 梯部,2f-固定铰接管的大直径部,3-可动铰接管,3a-可动铰接管的圆柱 空间,3b -可动铰接管的小直径部,3c -抵接保持用大直径部,3cl -抵接保 持用大直径部的阶梯部,4-开合部件,5-壳体,5a-键部,5b-扩大头部, 5c-壳体的4定部,5d-环状卡定槽,5e-插头插入孔,6a-套筒弹簧,6b -环 形弹簧,6c-片状弹簧,7-保持用滑动环(限制环),7a-引导用切口部,7b -保持用滑动环的键槽,8-C型开口环(环状板构件),8a-操作片,h-铰 链部,j-插口, L—引线,p —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插口向铰链部的安装结构基本上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是 插入并配置在将便携式电话终端的分为两个的支体la、 lb彼此可折叠地结合 的铰链部h的铰接管内的插口 j的安装结构。
在上述铰链部h的端部的固定铰接管2及其内侧的可动铰接管3内插入安 装对象的插口 j,在该插口 j和该固定铰接管2内构成防止该插口 j的旋转的防 止旋转机构,且在该插口 j及该固定铰接管2内分别构成作为该插口 j的轴向 移动防止机构的一部分的推入限制才几构和在该插口 j和上述可动較z接管3之间 作为该轴向移动防止机构的另一部分的拔出限制机构,而且,在上述固定铰接 管2和上述可动铰接管3之间构成以它们的轴心为中心确保后者的旋转自如地 旋转的旋转确保才几构,同时在上述插口 j和该可动4交接管3之间构成用于保持 该可动铰接管3的由旋转确保机形成行的旋转自如的状态的保持机构。再有, 其构成为,为了不让可动铰接管3的内周与该插口 j的外周面接触及为了确保 来自该插口 j的端子部的引线L等通过用的通道,在该插口 j的外周和可动4交 接管3的内周之间,留有用于这些目的的充分的间隙。
上述铰链部h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 (a)、图1 (b)及图5所示,包括 两端的固定铰接管2、 2、各自的最近内侧的可动4史接管3、 3以及配置在该可 动铰接管3、 3之间的开合部件4。该固定铰接管2、 2及该开合部件4从上述 支体la的端部突出,该可动铰接管3、 3从另一支体lb的端部突出,并组装 成使轴心相互一致的状态。固定铰接管2、 2的"固定"以及可动铰接管3、 3 的"可动"均是方便的表现,支体la、 lb的以铰链部h为中心的开闭虽然实 际上通过该固定4交接管2、 2及该可动铰接管3、 3双方向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 来进行,但为了简化说明,将该开闭动作看作是通过一方的固定铰接管2、 2 处于固定状态,而另一方的可动铰接管3、 3进行旋转动作来进行说明。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插口 j向铰链部h的插入安装仅仅在一方的端部,
如在图1 (a)、图1 (b)中,在各自的左端侧,如在图5中,在下方一侧的端
部进行。另一端采用公知的结构,能够将支体la、 lb打开成所期望的开闭角
度并保持该状态。如上所述,由于这是公知的结构,所以省略除此之外的说明。 一端的固定铰接管2如图3 (a)、图3(b)、图4(a)、图4 ( b )、图6(a)
及图7(e)、图7(f)所示,其内部具有基本上形成圓柱状的圓柱空间2a,在其内周构成有在轴向延伸的键槽2b和同样地在轴向延伸且与该4建槽2b面对的 位置关系的引线用空间2c。另外,在该固定铰接管2上,在作为其前端的开 口部上形成有大直径开口部2d,在除了键槽2b的前端的部分并比该大直径开 口部2d靠规定尺寸的后方一侧,形成有其直径缩小的卡定阶梯部2e。而且, 在该固定铰接管2的后端形成有去掉内周侧的大直径部2f。
上述键槽2b与形成于上述插口 j的壳体5的外周的后述^:部5a—起构成 该插口 j的防止旋转机构。
上述引线用空间2c是用于使与插口 j的后述的套筒弹簧6a的端子部连接 的引线L通过的空间,是从该固定铰接管2的前端至后端沿着轴向延伸的扩 大的空间。
上述卡定阶梯部2e在将插口 j插入到固定铰接管2和可动铰接管3中的 场合,该壳体5的前端部的扩大头部(前端卡定部)5b的后部边缘与其卡定, 构成作为该插口 j的轴向移动防止^U勾的一部分的压入限制一几构。
另外,上述大直径部2f与构成于上述可动铰接管3的前端侧的后述小直 径部3b —起构成确保该可动铰接管3相对上述固定铰接管2的旋转自如的结 合的旋转确保机构。
上述可动铰接管3如图3 (a)、图3(b)、图4(a)、图4(b)、图6(b)、 图6 (c)及图7 (c)、图7 (d)所示,其内部成为基本上形成圆柱状的圆柱 空间3a,在其前端去掉外周侧形成旋转自如地与上述固定4交接管2的后端的 大直径部2f嵌合的小直径部3b,再有,在后端形成后述保持用滑动环(限制 环)7的前端与其嵌合并且与其阶梯部3cl抵接的抵接保持用大直径部3c。
上述小直径部3b如上所述,与上述固定铰接管2的后端的大直径部2f旋 转自如地嵌合,与该大直径部2f—起构成旋转确保机构,上述抵接保持用大 直径部3c与上述保持用滑动环7 —起构成用于利用该可动4史接管3的旋转确 保机构保持旋转自如状态的保持机构。再有,该保持机构也有不对所插入配置 的插口 j施加负荷而保持可动铰接管3的旋转自如的配设状态的目的。
上述保持用滑动环7如图3(a)、图3(b)、图4(a)、图4(b)、图6(c)、 图6 (d)及图7 (a)、图7 (b)所示,是剖面大致为C型的环状部件,其外 径为可相对滑动旋转自如地嵌合在上述可动铰接管3的抵接保持用大直径部3c上的尺寸,内径为应能顺利地插入插口 j且稍大于插口 j的外径的尺寸。另 外,在该保持用滑动环7上形成了将该环状结构局部地切口的引线L等的引 导用切口部7a,在距该引导用切口部7a的中心部180度的角度间隔的部位的 内周上形成沿着其轴心的键槽7b。
该保持用滑动环7如上所述,与上述可动《交接管3的抵接保持用大直径部 3c —起构成用于利用该可动铰接管3的旋转确保机构保持旋转自如状态的保 持机构,同时如上所述,尽管该可动铰接管3进行旋转动作,但仍不对插口j 附加由其带来的负.荷,同时保持该插口j。
上述键槽7b是在将上述插口 j插入到上述固定铰接管2及可动铰接管3 中并使其后端部嵌合在上述保持用滑动环7上时,构成于该插口 j的壳体5的 后端侧的键部5c进入嵌合的槽空间。该插口 j以其自身的轴心为中心的旋转 通过构成于其前部侧的键部5a嵌合在上述固定铰接管2的键槽2b上来防止, 通过该插口 j的壳体5的后端侧的键部5c进入嵌合在上述键槽7b中,从而能 够防止构成该键槽7b的保持用滑动环7的旋转。
这样,通过该保持用滑动环7的引导用切口部7a的引线L等,即便是在 进行可动铰接管3相对固定铰接管2的相对旋转动作的场合,也不会发生因该 保持用滑动环7的相对该固定铰接管2的关系的旋转,因此不用担心对其施加 不必要的外力。即、能可靠地保护该引线L等的引导路径,不用担心对该引 线L等产生损伤。
再有,该保持用滑动环7,当其向后端侧方向(与上述固定铰接管2的开 口部侧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则其前端侧与可动铰接管3的抵接保持用大直径 部3c的嵌合被解除,因此而失去作为用于保持上述可动铰接管3的旋转自如 状态的保持机构的功能。由此,需要应保持该保持用滑动环7的前端部和该可 动铰接管3的后部的抵接保持用大直径部3c的嵌合,并阻止该保持用滑动环 7向后方的移动的后方移动限制机构,为此,在该实施例中,将卡定在插口 j 的壳体5后部上的C型开口环(环状板构件)8作为该后方移动限制机构使用。
该C型开口环8如图8所示,是如字母C那样切去圆环部的一部分并具 备从切去部分的两侧以大致相对的状态立起的大致呈U字形的操作片8a、 8a 的部分环状的板材,并由具有弹性的原材料构成。该C型开口环8形成为,其内径与在插口 j的壳体5的后端附近形成圆环状的环状卡定槽5d大致一致, 利用其弹力卡定在该环状卡定槽5d上,如图4(a)、图4(b)所示,其外装
环7的后端抵接,发挥限制向其后方的移动的功能。另外,该C型开口环8 同时通过该C型开口环8抵接在该保持用滑动环7的后端上从而发挥作用以 阻止通过上述环状卡定槽5d与其结合的插口 j的向前方的移动。
上述插口 j如图9 (a) ~图9 (e)、图10 (a) ~图10 (d)及图11 (a)、 图11 (b)所示,基本上包括壳体5、套筒弹簧6a、环形弹簧6b及片状弹簧 6c。
该壳体5如表示上述插口 j的那些图所示,是将在前端开有插头插入孔5e 的圆筒状作为基本的部件,在其前端具备稍稍扩大了的圆形的扩大头部(前端 卡定部)5b,在前部周侧的一部分上形成沿轴向延长的4建部5a,在该延伸方 向的后部周侧上也形成相同的键部5c,再在比后部的键部5c靠后方的部位形 成槽宽度与上述C型开口环8的厚度大致一致的环状卡定槽5d。
该壳体5还在其前部和中间部的周侧依次具备套筒弹簧6a用的安装凹部 及环形弹簧6b用的安装凹部,在后部内周具备片状弹簧6c用的安装槽,如表 示上述插口 j的那些图所示,安装在这些安装凹部或安装槽上的套筒弹簧6a、 环形弹簧6b及片状弹簧6c,其任一部分与该壳体5的周侧部外表面相比均不 突出于外方。
上述插头插入孔5e沿着壳体5的长度方向与其圆筒状的外周大致同轴地 从前端至后端构成为延长状态,上述扩大头部5b做成其外径尺寸可以嵌合在 上述固定铰接管2的大直径开口部2d上。上述前端侧的键部5a做成其宽度尺 寸能滑动自如地进入到上述固定4交接管2的前端侧的4建槽2b中,上述后端侧 的键部5c也具有相同的宽度,且可以滑动自如地进入到上述保持用滑动环7 的4定槽7b中。另外,上述环状卡定槽5d在将插口 j组装到固定铰接管2及可 动铰接管3中的状态下使上述C型开口环8嵌合在该环状卡定槽5d上时,则 该C型开口环8的前面侧处于与嵌合在可动铰接管3的"l氐接保持用大直径部 3c上的状态的保持用滑动环7的后端抵接的状态的位置关系形成于壳体5的 外周后部。上述套筒弹簧6a如圓9 (b)、图9 (d)、图9 (e)、图10 (a)、图10 (c)、 图10 (d)及图11所示,包括中央部的基板部,从该J^反部的两侧两端延长 的抱持片以及从该基板部的两侧中央部延长的接触片。因此,该套筒弹簧6a 按如下方式组装到壳体5上。即、在位于与上述壳体5的周侧前部侧的安装凹 部的键部5a相反一侧的部位配置基板部,用从其两侧两端延长的抱持片抱持 该壳体5的周侧,将从两侧中央延长的接触片同方向地延伸的同时,从在延长 中途开口的接触导入口进入插头插入孔5e的一侧。该套筒弹簧6a通过如上所 述配置在所对应的安装凹部中,从而对其接触片进行定位而使其与插入到插头 插入孔5e中的插头p的套筒电极,接触。
上述环形弹簧6b其自身结构与套筒弹簧6a完全相同,如图9(b)、图9 (d)、图9(e)、图10(c)、图10(d)及图ll所示,包括中央部的基板部, 从该基板部的两侧两端延长的抱持片以及从该基板部的两侧中央部延长的接 触片。该环形弹簧6b通过与套筒弹簧6a的配置方式完全相同地配置在上述壳 体5周侧的中间部的安装凹部上,从而对该接触片进行定位而使其与插入到插 头插入孔5e中的插头p的环状电极接触。
上述片状弹簧6c如图9(a) ~图9 (e)、图10 (a) ~图10 (d)及图11 所示,包括从中央基部的两侧延长的两个相对的安装片和从两端延长的两个 相对的接触片,从上述壳体5的背后插入其内侧并使安装片插入并卡定在安装 槽内,使接触片位于插头插入孔5e的内周两侧。在该状态下,对接触片进行 定位使其在夹持状态下与插入到该插头插入孔5e中的插头p的片状电极抵接。
因此,根据该插口向铰链部的安装结构,插口 j向铰链部h的组装能够按 以下方式很容易地进行。
首先,在上述固定铰接管2和上述开合部件4之间插入上述可动铰接管3。 该固定铰接管2和该开合部件4之间的间隔尺寸构成为稍稍超过将该可动铰接 管3的轴向长度尺寸和其小直径部3b的轴向长度尺寸相加的长度尺寸。因此, 该可动铰接管3可插入到其间,插入后使其轴心和固定铰接管2的轴心一致之 后,将该可动铰接管3的前端的小直径部3b滑动旋转自如地嵌合在该固定铰 接管2的后端的大直径部2f上。
此后,在该可动铰接管3的后部的抵接保持用大直径部3c上嵌合上述保持用滑动环7的前端的同时,使后者的前端抵接到前者的阶梯部3cl上。该保 持用滑动环7的与抵接保持用大直径部3c的嵌合动作能够通过上述开合部件 4的内侧从后方进行。以上的保持用滑动环7的前端向4氐接保持用大直径部3c 的嵌合形成相对地旋转自如的结合。再有,此时,该保持用滑动环7以其内周 的键槽7b与上述固定铰接管2的内周的键槽2b位于同 一直线上的方式调节向 抵接保持用大直径部3c的嵌合时的旋转方向的角度关系。
再有,此后,从上述固定铰接管2的前端的大直径开口部2d侧插入上述 插口j。此时,插口j使其键部5a、 5c与该固定铰接管2的键槽2b—致,使 该键部5c接着该键部5a进入到该键槽2b中,再在其中滑动移动的同时将该 插口 j插入到该固定铰接管2及上述可动铰接管3、再插入到上述保持用滑动 环7中。
该插口 j在以上的插入过程中,在通过该可动铰接管3中以非接触方式在 空心中移动,并进入到该保持用滑动环7中时,则其后部外周的键部5c进入 到该保持用滑动环7的键槽7b中并在其中滑动的同时前进,壳体5的前端的 扩大头部5b嵌合在固定铰接管2的前端的大直径开口部2d上,该扩大头部 5b的后端卡定在该大直径开口部2d的后部的卡定阶梯部2e上,阻止插口 j 除此之外的进入。
此后,将C型开口环8外装并嵌合在形成于插口 j的壳体5的后部外周的 环状卡定槽5d上。这一操作通过利用该C型开口环8的弹性使其变形来进行。 这样,如图4(a)、图4(b)所示,当使该C型开口环8嵌合在壳体5的环 状卡定槽5d上时,则其前面侧与上述保持用滑动环7的后端抵接,防止向其 后方的移动,可确保可动4交接管3前端的小直径部3b和固定铰接管2的大直 径部2f的可靠嵌合,该可动4交接管3则保持旋转自如的状态。
另外,通过该C型开口环8的前面侧与上述保持用滑动环7的后端抵接 而可以阻止向其前方(固定铰接管2侧)的移动,能限制插口j向拔出方向的 动作。该插口j在前端如上所述,其扩大头部5b卡定在固定铰接管2的卡定 阶梯部2e上,由于能阻止其压入方向的移动,因而其结果,完全限制了轴向 的动作。
再有,如上所述,在将插口 j插入到铰链部h的固定4交接管2和可动铰接管3等的内部之前,预先在上述套筒弹簧6a及环形弹簧6b的端子部上连接引 线L,该引线L从配有该端子部的部位沿着该壳体5的长度方向配置在周侧。 另外,在片状弹簧6c的安装片的一部分上也同样地连接引线L并引出到壳体 5外,延长直至与从套筒弹簧6a及环形弹簧6b的端子部引出的引线L邻接的 位置,同样地配置在周侧并朝向后方延长。
因此,如上所述,在将插口 j插入到固定铰接管2及可动4史接管3等时, 以上三根引线L在固定铰接管2的内部位于扩大的引线用空间2c中,在可动 铰接管3中,由于内周全体的内径位于与固定铰接管的引线用空间2c侧的半 径为基本相同的半径的内部空间中,所以在其插入过程中,不用担心发生损伤。 再有,在此之后的后方,由于通过作为上述保持用滑动环7的不连续部的引线 L等的引导用切口部7a内,所以在此也不会发生任何障碍。
另外,固定4交接管2在与插口 j的关系中由于不会在固定状态相互^:转, 所以上述引线L不会从其引线用空间2c脱离。可动铰接管3由于其内周在全 周范围内为大直径,所以即使它旋转,对其内部空间的尺寸也不会造成影响。 因此,即使可动4交接管3旋转,对于位于其内部的引线L也不会产生任何障 碍。另外,上述保持用滑动环7由于在其键槽7b中嵌合有插口 j的壳体5的 键部5e,所以即使可动铰接管3旋转,也不会随之旋转。由此,如上所述, 通过引导用切口部7a的引线L也由于该引导用切口部7a固定在一定位置上而 不用担心产生任何障碍。
再有,插口 j由于其前部侧的键部5a嵌合在固定铰接管2的键槽2b上, 所以被固定在固定铰接管2上,即使可动铰接管2进行旋转,也不会随之旋转。
综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口向铰链部的安装结构,即使将插口j插入 并配置在其中,也不会妨碍铰链部h的可动铰接管3的旋转,且不会对已插入 的插口j施加负荷,由此,也不会发生任何障碍。另外,插口j的插入安装作 业也如上所述极为简单。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口向铰链部的安装结构,在将便携式终端的支体相互可折叠地结合的铰链部上插入并配置插口,其特征在于,在铰链部的端部侧的铰接管及其内侧的一个以上的铰接管内配置插口,在该插口和端部侧的铰接管上构成防止该插口旋转的防止旋转机构,在该插口和一个以上的铰接管上构成防止该插口的轴向移动的轴向移动防止机构,将从端部计算第偶数个铰接管相对第奇数个铰接管,以它们的轴心为旋转中心相对旋转自如地结合,并且构成为,在该插口的外周和第偶数个铰接管的内周之间留有间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止旋转机构由在上述插口的壳体周侧部的与从端部计算第奇数个的一个以上的铰接管对应的部位沿着其长度方向突出形成的键部,以及可以使 形成于从端部计算第奇数个铰接管的内周的该键部滑动移动的键槽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轴向移动防止^/L构由插口的压入限制^L构和插口的拔出限制^L构构 成,上述插口的压入限制机构包括构成于插口的壳体前端的前端卡定部及卡定 形成于端部的铰接管的前端开口部的该前端卡定部的卡定阶梯部,上述插口的 拔出限制机构包括卡定在插口的壳体外周的一部分上的环状板构件及防止该 环状板构件向插口前端侧的移动的环状板构件限制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就从上述端部计算第偶数个铰接管的相对第奇数个铰接管相对旋转自如的结构而言,将所邻接的第奇数个铰接管和第偶数个4交接管的相互面对的它们 的端部的一方构成于去掉了其外周侧的小直径部,而将另一方构成于去掉了内 周侧的相对应的直径的大直径部,将一方的小直径部滑动旋转自如地嵌合在另 一方的大直径部上,且为保持该嵌合状态而使外装在插口的壳体上的限制环的 前端侧直接或者间接抵接在该第偶数个铰链管的另 一端上,再有为防止该限制 环向后方的移动而使上述环状板构件抵接在其后端侧,将该环状板构件作为限 制环的后方移动限制^/L构使用的同时,将该限制环作为限制该环状板构件向前 方的移动的环状板构件限制机构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插口向铰链的安装结构,在便携式电话等可折叠的便携式终端的铰链部上,可以不损伤其功能,也不受到来自铰链部的不需要的负荷地插入并配设插口。在固定铰接管和开合部件之间插入可动铰接管,使可动铰接管的小直径部旋转自如地嵌合在固定铰接管的大直径部上,使保持用滑动环的前端部嵌合在可动铰接管的抵接保持用大直径部上。将插口从固定铰接管的前端开口部侧插入直至其后部进入到保持用滑动环中。前部的键部嵌合在固定铰接管的键槽中,后部的键部嵌合在保持用滑动环的键槽中。在该状态下,插口的扩大头部的后端卡定在固定铰接管的卡定阶梯部上。其后,使C型开口环外装嵌合在壳体的后部外周的环状卡定槽上,限制保持用滑动环的后方移动。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568231SQ20081017400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4日
发明者佐藤亮孝 申请人:Sm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