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134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
及基站。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PP目前支持的时分エ(TDD,Time DivisionDuplex)方式,即上下行时隙通过时分的方式在同一个TDD载波上传输,其ー种巾贞结构如图I所不,ー个帧的时长为Tf = 307200TS = 10ms,ー个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为ー个传输时间间隔(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时长为1ms,—个子巾贞包括两个时隙,一个时隙的时 长为 15360TS = O. 5ms ο其中,子巾贞O、下行前导信号DwPTS (Downlink pilot signal)固定为下行,上行前导信号UpPTS (Uplink pilot signal)固定为上行,且为避免下行信号对上行信号的干扰,在下行与上行的转换点位置一般设计一定时间长度的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在GP时间内,不收发数据。然而,由于上下行信号在相同的频率上,故将存在下行子帧信号在经过较长距离(超出GP可以保护的距离)传输后进入上行子帧,以致对上行子帧的信号产生干扰。如图2所示,干扰源基站发出的DwPTS信号,在传输一定距离后,进入上行子帧,造成对被干扰基站上行信号的干扰,这种干扰即称为上/下行交叉子帧干扰。交叉子帧干扰对上行信号的接收影响非常大,所以需要考虑如何规避这种干扰,而较高效的规避这种干扰的前提是检测到存在交叉子帧干扰,并定位出干扰源基站的位置。对于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方法,现有技术中针对TD-SCDMA系统中交叉子帧干扰的方案是首先本基站需预先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如扰码等信息,然后本基站根据邻区基站物理层配置信息,对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信道冲击响应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受到交叉子帧干扰。但是该技术需要本基站预先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若邻区关系有变 化、或邻区基站配置有改动,都将影响此前获知的配置信息,使得无法实现准确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且导致网络规划及部署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在本基站无需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实现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包括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及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交叉子帧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ー种造成交叉子帧干扰的干扰源基站定位方法,包括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干扰源基站进行同步;接收所述干扰源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得所述干扰源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CGI。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检测单元,用于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帯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基检测结果确定本基站受到交叉子帧干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基于TDD系统中已预先确定了 DwPTS中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为多种可选的数据序列之一的特性,基站首先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当接收的该信号为干扰源基站所发送的DwPTS吋,所获取的数据序列将为TDD系统中所规定的DwPTS中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之一,所以,对获取的数据序列和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后,并基于检测结果可以判断出所获取的数据序列是否为干扰源基站所发送的,如果确定所获取的数据序列是干扰源基站所发送的,从而确定本基站受到发送所接收的该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本基站不再需要预先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即可实现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从而实现了准确的检测交叉子帧干扰,且降低了网络规划及部署的难度。


图I为现有技术中TDD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在TDD系统中发生交叉子帧干扰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4A和图4B为TD-LTE系统中DwPTS的发送时隙的结构示意图;图4C为PRB的结构示意图;图4D为CRS中携带的伪随机序列的相关性不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I中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I中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中基于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进行检测的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I中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中基于I3DSCH承载的CRS进行检测的流程图;图8和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干扰源基站定位的处理流程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给出在本基站无需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实现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的实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及装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步骤S301、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 步骤S302、对获取的数据序列和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步骤S303、当检测结果超过设定门限时,该基站确定自身受到发送所接收的该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采用TDD制式的通信系统中,ー些下行信道所能够承载的数据序列为系统协议所规定的多种可选数据序列之一,且该可选数据序列的自相关性很強,而多种可选数据序列之间的互相关较弱,即可采用本发明提出的上述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进行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下面结合附图,以TD-LTE系统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I :在以TD-LET系统为例描述本发明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之前,为便于方案的理解,现将TD-LTE系统的相关协议进行简要介绍,具体如下首先对TD-LET系统中DwPTS的发送时隙的结构进行介绍,如图4A所示,为DwPTS的发送时隙的ー种典型结构,包括下行控制信道roCCH、主同步信道P-SCH和下行业务共享信道roSCH,如图4B所示,为DwPTS的发送时隙的另ー种典型结构,仅包括HXXH和P-SCH,而不包括roscH。其中,PDCCH包含下行/上行资源调用信息,占据整个频段带宽;而P-SCH仅使用整个频段带宽的中心I. 08MHz的带宽,其承载的主同步信号用于携带主同步序列,可选的主同步序列共计包括3个ZC序列,且ZC序列具有很强的自相关性和接近O的互相关性,通过P-SCH的读取,終端可以获得小区5ms定时信息,由此获得辅同步信道S-SCH的位置信息,并通过S-SCH的读取,可以确定小区物理层标识,S-SCH所承载的辅同步信号所携帯的为自相关强、互相关性弱的m序列;PDSCH信道上承载用户业务信息,当DwPTS占用符号数较少吋,则DwPTS的发送时隙中将不包括roSCH信道。PDSCH信道占用资源的最小单位为物理资源块PRB (physicalresource block),图4C所示为PRB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个基站上两个天线对同一时频资源对应的PRB的结构,各PRB上含有用于信道估计的公共參考信号CRS(common referencesignal),CRS用于携带伪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公式如下rlns (W) = J=(l-2· c(2m)) + j^{\ - 2 · c(2m +1)), m = 0,1,...,2#:’DL -1 ;其中,序列初始值与物理小区ID有关,序列初始值公式如下
cmit = 210-(7-(^+1) + / + 1)-(2-N= + )+2·N= + Ncp ;上述公式中,#ず为物理层小区ID,ns为无线帧的时隙号;基于现有TD-LTE系统协议,其物理小区ID最多504个,当特殊子帧(即子帧I)中DwPTS的发送时隙、GP和UpPTS的发送时隙,三者配置为10 : 2 : 2时,PDSCH有4列CRS (ns分别为2、3 ;1分别是0、4),故序列最多有4乘以504,为2016种。CRS使用截短的GLOD伪随机序列,具有很好的自相关特性和良好的非相关特性,图4D所不为相关性不意图,其中,纵轴为相关性幅度,横轴分别为时间偏移和频率偏移。基于TD-LTE系统协议中DwPTS的上述结构特点,以及DwPTS的发送时隙所包括的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ZC序列)和roSCH承载的CRS中携帯的数据序列(伪随机序列)的自相关性很强,互相关性较弱的特点,提出如下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 法,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S501、基站启动对自身是否受到其它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可以是周期性的启动检测,也可以条件触发启动检测,例如,基于上述如图2所示的交叉子帧干扰示意图可知,上行时隙中UpPTS的发送时隙距离上行时隙最近,所以如果发生交叉子帧干扰,则UpPTS的发送时隙是最先受到干扰的实习,因此,本步骤中,本基站可以在确定其UpPTS的发送时隙上受到干扰后,启动后续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流程,受到的该干扰可能是其它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也可能是小区间同频干扰,对于UpPTS的发送时隙是否受到干扰的确定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方法进行确定,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步骤S502、本基站在受干扰符号上接收信号,并获取接收的该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用于后续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该信号可能是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也可能是其它基站发送的UpPTS在经过一段距离传播后,被本基站所接收。考虑到其它基站的DwPTS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后,可能会对本基站的UpPTS的发送时隙上的符号造成干扰,也可能越过UpPTS而对时隙2上的符号造成干扰,所以较佳的,为了实现更准确的检测,本步骤中提出,具体在本基站的UpPTS的发送时隙与时隙2上的受干扰符号上接受信号,并获取接收的该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后续的检测中具体可基于DwPTS中的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进行检测,也可以基于DwPTS中的roSCH承载的CRS进行检测(如果DwPTS的发送信道中未包括I3DSCH则不需要),较佳的,为了实现更全面、更准确的检测,可以给予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和roscH承载的CRS均进行检测,下面即以此为例进行具体描述。步骤S503、首先基于DwPTS中的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进行检测,即对上述步骤S502中从接收的该信号中所获取的数据序列,和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可携带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得到P-SCH检测結果。并基于得到的P-SCH检测结果是否超过设定P-SCH结果门限,确定本基站是否受到发送该信号的其它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如果未超过,表示未受到干扰,进入步骤S504,否则,表示受到干扰,进入步骤S506。(具体检测流程在后续进行详细描述)步骤S504、基于DwPTS中的TOSCH承载的公共參考信号进行检测,即对上述步骤S502中从接收的该信号中所获取的数据序列,和roSCH承载的CRS中可携帯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得到roscH检测結果。
并基于得到的roscH检测结果是否超过设定roscH结果门限,确定本基站是否受到发送该信号的其它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如果未超过,表示未受到干扰,进入步骤S505,否则,表示受到干扰,进入步骤S506。(具体检测流程在后续进行详细描述)步骤S505、确定本次交叉子帧干扰检测的结果为,本基站未受到其它基站的交叉子中贞干扰。步骤S506、确定本次交叉子帧干扰检测的结果为,本基站受到发送该信号的其它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发送该信号的基站即为干扰源基站。具体的,如果是由步骤S503进入本步骤,可确定本基站受到干扰源基站的P-SCH所承载的下行信号的干扰,并且,虽然没有 基于roscH检测,但基于DwPTS的发送时隙的结构可知,PDSCH相比P-SCH更接近UpPTS的发送信号,所以如果已确定受到干扰源基站的P-SCH所承载的下行信号的干扰,则表示也受到了该干扰源基站的roSCH所承载的下行信号的干扰;如果是由步骤S504进入本步骤,可确定本基站仅受到干扰源基站的I3DSCH所承载的下行信号的干扰,而没有受到该干扰源基站的P-SCH所承载的下行信号的干扰。本步骤中,在确定出本基站受到发送该信号的其它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后,即可启动定位干扰源基站的处理流程,并且当确定本基站是受到roscH干扰时,可以从接收的信号(即CRS)中获得干扰源基站的物理小区ID,用于后续定位干扰源基站的需要。(具体定位流程在后续进行详细描述)下面对上述步骤S503中基于DwPTS中的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进行检测的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步骤S601、确定出上述步骤S502中在本基站的各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带的数据序列,并确定出TD-LTE系统协议中所规定的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可携带的ZC序列,基于目前协议,可携帯的ZC序列为3个。步骤S602、获取在ー个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首次执行本步骤时,获取第一个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后续执行本步骤时,获取下ー个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步骤S603、获取主同步信号中可携帯的ー个ZC序列,首次执行本步骤吋,获取第ー个可携帯的ZC序列,后续执行本步骤时,获取下ー个可携帯的ZC序列。步骤S604、对获取的数据序列与获取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得到检测結果。步骤S605、判断得到的检测结果是否超过设定门限,该门限可基于ZC序列的固有特性和实际的检测需要进行设置,由于ZC序列具有很强的自相关性和较弱的互相关性,所以,如果超过,表示本基站在该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为其它基站发送的主同步信号,从而表示受到发送该信号的其它基站的P-SCH所承载的下行信号的干扰,进入上述步骤S506,否则,进入步骤S606。步骤S606、判断是否已对获取的该数据序列与全部3个可携帯的ZC序列之间进行了相关性检测,如果是,进入步骤S607,否则,进入步骤S603。步骤S607、判断是否已对在所有各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进行了相关性检测,如果是,进入上述步骤S504,否则,进入步骤S602。下面对上述步骤S504中基于DwPTS中的TOSCH承载的CRS进行检测的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步骤S701、确定出上述步骤S502中在本基站的各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带的数据序列,并确定出TD-LTE系统协议中所规定的PDSCH承载的CRS中可携帯的伪随机序列,基于目前协议,可携帯的伪随机序列为2016个。步骤S702、获取在ー个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首次执行本步骤时,获取第一个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后续执行本步骤时,获取下ー个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步骤S703、获取CRS中可携帯的一个伪随机序列,首次执行本步骤吋,获取第一个可携帯的伪随机序列,后续执行本步骤时,获取下ー个可携帯的伪随机序列。步骤S704、对获取的数据序列与获取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得到检测结
果O步骤S705、判断得到的检测结果是否超过设定门限,该门限可基于伪随机序列的固有特性和实际的检测需要进行设置,由于伪随机序列具有很强的自相关性和较弱的互相关性,所以,如果超过,表示本基站在该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为其它基站发送的CRS,从而表示受到发送该信号的其它基站的roscH所承载的下行信号的干扰,进入上述步骤S506,否则,进入步骤S706。步骤S706、判断是否已对获取的该数据序列与全部3个可携帯的ZC序列之间进行了相关性检测,如果是,进入步骤S707,否则,进入步骤S703。步骤S707、判断是否已对在所有各受干扰符号上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进行了相关性检测,如果是,进入上述步骤S504,否则,进入步骤S702。上述图6和图7所示的检测流程中,可以是在一次确定受到交叉子帧干扰后,即进入上述步骤S506,也可以是在一段时间内,多次确定受到交叉子帧干扰后,才进入上述步骤S506。通过本实施例I中提供的上述图5-图7所示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基于TD-LTE系统协议所规定的UpPTS中P-SCH所承载的主同步信号可携带的ZC序列和TOSCH所承载的CRS可携帯的伪随机序列的特性,通过相关性检测,本基站不再需要预先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即可实现了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并且,对于现有技术中针对TD-SCDMA系统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案,由于TD-LTE系统采用与TD-SCDMA系统不同的OFDM技术,故以上技术不适用于TD-LTE系统,本申请方案能够实现对TD-LTE系统中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并且,当先基于P-SCH进行检测,在未检测出交叉子帧干扰后再基于I3DSCH进行检测时,由于P-SCH仅占据全部带宽中心的I. 08MHz,且发送功率较高,所以,其所承载的主同步信号造成的干扰特点更明显,更容易被准确的检测到,且主同步信号中可携帯的ZC序列为3个,相比CRS中可携帯的伪随机数的数量要小,因此,优先给予P-SCH进行检测时,检测效率也更高。实施例2 在通过实施例I中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检测出本基站受到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后,还可以启动定位干扰源基站的处理流程,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步骤S801、本基站与干扰源基站进行同歩。
步骤S802、接收干扰源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步骤S803、从接收的广播消息中获得干扰源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CGI。上述干扰源基站定位方案的具体处理流程,如图9所示,包括步骤S901、本基站在确定受到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后,启动对干扰源基站定位的处理流程。步骤S902、确定所受到的干扰是来自干扰源基站的P-SCH承载的下行信号的干扰,还是来自干扰源基站的roscH承载的下行信号的干扰,如果是P-SCH干扰,进入步骤S903,否则,进入步骤S904。步骤S903、本基站在下ー个5ms周期停止辅同步信道S-SCH所在的子帧O的下行数据发送,并将自身的子帧O配置为接收状态,监听、检测并确定干扰源基站的S-SCH承载的辅同步信号,从中获取干扰源基站的物理小区ID。 步骤S904、本基站基于获取的物理小区ID (在上述步骤S903中获取,或是在上述步骤S506中获取)后,在下ー个IOms周期内停止主信息块MIB所在的子帧O的下行数据发送,同时将自身的子帧O配置为接收状态,监听、检测并确定干扰源基站的MIB承载的信
O如果监听到干扰源基站的MIB承载的信息,则进入下ー处理步骤,若此次读取MIB失败,则在下ー个IOms周期继续读取,直至去读成功,或者超过读取失败次数的设定门限值为止。步骤S905、本基站完成干扰源基站的MIB承载的信息的读取后,基于MIB所承载的信息,在下ー个20ms内停止SIBl所在的子帧5的下行数据发送,同时将自身的子帧5配置为接收状态,监听、检测并确定干扰源基站的SIBl承载的信息。如果监听到干扰源基站的SIBl承载的信息,则进入下ー处理步骤,若此次读取SIBl失败,则在下ー个20ms周期继续读取,直至去读成功,或者超过读取失败次数的设定门限值为止。步骤S906、本基站完成干扰源基站的SIBl承载的信息后,从SIBl中获取所携带的干扰源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CGI,完成对干扰源基站的定位。本步骤中还可以在获取到干扰源基站的CGI后,将获取的CGI上报给操作维护系统,以便基于所定位的该干扰源基站,进行网络规划,以避免本基站受到该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实施例3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和干扰源基站定位方法,相应地,本发明另ー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具体包括获取单元1001,用于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检测单元1002,用于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第一确定单元1003,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本基站受到交叉子帧干扰。较佳的,检测单元1002,具体用于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主同步信道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或者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下行业务共享信道roscH承载的公共參考信号CR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或者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得到P-SCH检测結果,并当基于所述P-SCH检测结果未确定出所述基站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I3DSCH承载的CR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较佳的,获取单元1001,具体用于获取在上行前导信号UpPTS的发送时隙与该发 送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的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较佳的,上述基站,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1004,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带的数据序列之前,确定本基站在上行前导信号UpPTS的发送时隙上受到干扰。较佳的,上述基站,还包括定位単元1005,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基站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之后,与所述干扰源基站进行同歩,并接收所述干扰源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以及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得所述干扰源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CGI。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包括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带的数据序列;并对获取的数据序列和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及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交叉子帧干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本基站在无需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及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交叉子帧干扰。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具体包括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主同步信道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或者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下行业务共享信道H)SCH承载的公共參考信号CR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或者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帯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得到P-SCH检测结果,并当基于所述P-SCH检测结果未确定出所述基站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I3DSCH承载的CR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干扰符号为上行前导信号UpPTS的发送时隙与该发送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的受干扰符号。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自身在上行前导信号UpPTS的发送时隙上受到干扰。
5.ー种造成交叉子帧干扰的干扰源基站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以及 所述基站与所述干扰源基站进行同步; 接收所述干扰源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得所述干扰源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CGI。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 检测单元,用于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本基站受到交叉子帧干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単元,具体用于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主同步信道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或者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下行业务共享信道H)SCH承载的公共參考信号CR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或者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帯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得到P-SCH检测結果,并当基于所述P-SCH检测结果未确定出所述基站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I3DSCH承载的CR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干,所述获取単元,具体用于获取在上行前导信号UpPTS的发送时隙与该发送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的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之前,确定本基站在上行前导信号UpPTS的发送时隙上受到干扰。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単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基站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之后,与所述干扰源基站进行同歩,并接收所述干扰源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以及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得所述干扰源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CGI。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及基站,包括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带的数据序列;并对获取的数据序列和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及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交叉子帧干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本基站在无需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
文档编号H04W24/04GK102695193SQ20111007440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杨光, 邓伟 申请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