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470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监视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视机器人,尤其是一种可以远程控制的新型监视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一些特定场所往往都应用机器人代替人完成一些工作。一些现代农业养殖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一些养殖场,夜间往往需要监视动物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大型的养殖场,对监视的要求也更高。管理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也越来越多。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代替人力自动监视的监视机器人,以代替人工作 ,达到更高的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为今后的监视机器人,提供一种特殊的结构和控制方案,以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对自动监视的需求。达到可以根据由人的需要控制的目的。主要用于农业的、工业、等需要自动监视的场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监视机器人,由上位机,数据传输模块,MCU,图像采集模块,小车模块构成,所述的上位机为工控机,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MCU为megal6单片机,所述的图像采集模块为图像传感器模块,所述的小车模块为自动小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机器人,由上位机,数据传输模块,MCU,图像采集模块,小车模块构成,可根据设定完成自动监视、巡视的任务,可以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下通过机器人监视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是发展的趋势。本监视机器人,不仅满足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通过机器人监视的需求,还可以根据需要实时控制,使用简单方便,科学合理。

图I监视机器人整体流程图图2数据传输模块MCU电路图图3串口通信模块电路原理图图4数据传输模块电路图图5图像采集模块电路图图6MCU电路原理图图7小车模块驱动电路原理图其中I :上位机 2 :数据传输模块3 =MCU4:图像采集模块[0019]5 :小车模块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机器人是如何实现的。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机器人,由上位机(I),数据传输模块(2),MCU(3),图像采集模块(4),小车模块(5)构成。上位机⑴通过数据传输模块⑵发送控制信号给MCU (3),MCU (3)根据上位机
(1)的控制信号控制小车模块(5)按指定路径行进。图像采集模块(4)安装在小车模块(5)上,改变小车的行进路线,即可改变图像采集模块(4)的监视区域。图像采集模块(4)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发送至MCU (3),MCU (3)将图像采集模块(4)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 (2)发送给上位机。这样就完成了环境信息的监测。如图2所示,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MCU(Ul)由megal6构成,完成与上位机的通信、数据的处理、并发送指令控制MCU(U2)完成预定任务。如图3所示,所述的串口通信模块由MAX232组成,要完成主机与MCU(Ul)的通信数据转换。如图4示,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由无线通信模块组成,主要完成MCU(I)与MCU(2)的无线数据通信。如图5示,所述的图像采集模块主要完成图像数据的采集。如图6示,所述的MCU(U2)由megal6构成,完成与MCU(Ul)的通信,执行MCU(Ul)发送的指令,控制小车及图像采集模块工作。如图7所示,所述的小车模块(5)为自动小车,图像采集模块(4)安装在小车模块
(5),改变小车的行进路线即可改变图像采集模块(4)采集图像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机器人。可用于农业、工业等的需要自动监视的场所,具有结构简单,科学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监视机器人,其特征是该监视机器人由上位机(I),数据传输模块(2),MCU (3),图像采集模块(4),小车模块(5)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监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采集模块(4)安装在小车模块(5)上,改变小车的行进路线,即可改变图像采集模块(4)的监视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机器人,由上位机(1),数据传输模块(2),MCU(3),图像采集模块(4),小车模块(5)构成。上位机(1)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发送控制信号给MCU(3),MCU(3)根据上位机(1)的控制信号控制小车模块(5)按指定路径行进。图像采集模块(4)安装在小车模块(5)上,改变小车的行进路线,即可改变图像采集模块(4)的监视区域。图像采集模块(4)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发送至MCU(3),MCU(3)将图像采集模块(4)的图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发送给上位机。这样就完成了环境信息的监测。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机器人。可用于农业、工业等的需要自动监视的场所,具有结构简单,科学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H04N7/18GK202587216SQ20112050138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吴兴利, 田立国, 陈志琦 申请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