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799839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耳机检测方法适用于具有耳机接孔的电子装置,耳机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耳机接孔是否插入扬声装置的传导插头;当传导插头插入耳机接孔时,对传导插头的麦克风接点进行录音以产生录音结果,并判断录音结果是否包括音源信号;以及当录音结果中包括音源信号时,判定扬声装置具有麦克风功能。
【专利说明】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耳机检测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通过软件检测耳机是否 具有麦克风功能的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消费者在使用电子产品,例如是手持移动装置、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PC)、一体成型个人电脑(All-in-〇ne,ΑΙ0)等,往往都具备有音频播放的功能, 消费者仅需连接扬声装置,例如是耳机(headset)、外接式扩音喇叭等,即可达到收听或播 放音乐的功效。此外,消费者也可将电子产品连接麦克风(microphone,MIC)装置,即可执 行像是录音、通话等的语音输入功能。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的电子产品的体型越做越 小,以致于传统使用各自的插孔的耳机和MIC已逐渐被淘汰,进而发展出结合MIC功能的耳 机(也就是耳机麦克风),同时兼备播放音乐、通话、录音等功能,因而大大增加消费者在使 用上的便利性与多元性。
[0003] 然而,一般市面上的电子产品如果要使用具有MIC功能的耳机时,所述电子产品 内普遍需要具有MIC检测电路,方能通过MIC检测电路判断插进去的耳机是否具有MIC功 能,从而提供对应的功能服务。但要在现今空间有限的电子产品中设置MIC检测电路,普遍 都会占用了不少的使用空间,以致于势必牺牲掉其他的功能电路而造成设计上不便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其可通过软件检测与电子装置连接的 耳机是否具有麦克风功能,而不需要额外连接麦克风检测电路,从而省去麦克风检测电路 所占用电子装置内部的使用空间。
[0005] 本发明提出一种耳机检测方法,适用于具有耳机接孔的电子装置,耳机检测方法 包括:检测耳机接孔是否插入扬声装置的传导插头;当传导插头插入耳机接孔时,对传导 插头的麦克风接点进行录音以产生录音结果,并判断录音结果是否包括音源信号;以及当 录音结果中包括音源信号时,判定扬声装置具有麦克风功能。
[0006]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耳机接孔、插头检测单元以及音频处理器。插头检 测单元耦接至耳机接孔,用以检测电子装置的耳机接孔是否插入扬声装置的传导插头。音 频处理器耦接插头检测单元,当检测到传导插头已插入耳机接孔时,对传导插头的麦克风 接点进行录音以产生录音结果,并判断录音结果是否包括音源信号,其中,当录音结果中包 括音源信号时,判定扬声装置具有麦克风功能。
[0007] 基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可在插入扬声装置的传导插 头后,直接对于传导插头的麦克风接点进行录音以产生录音结果,并判断录音结果中是否 包含音源信号,即可判断插入的扬声装置具有麦克风的功能。也因此,本发明仅需要通过软 件的检测而不需要额外连接麦克风检测电路,从而可省去麦克风检测电路占用电子装置内 部的使用空间,以至于在使用空间的设计上能有更多元的选择。
[0008]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说明电子装置的耳机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10] 图2A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0011] 图2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0012] 图2C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0013] 图2D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0014] 图3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音频处理器的操作示意图;
[0015] 图3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音频处理器的操作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说明:
[0017] MIC:麦克风接点;
[0018] GND:接地接点;
[0019] R:右声道接点;
[0020] L :左声道接点;
[0021] S100-S145 :步骤;
[0022] 100 :电子装置;
[0023] 120 :插头检测单元;
[0024] 122、124、126、128 :连接点;
[0025] 130 :耳机接孔;
[0026] 140 :音频处理器;
[0027] 150 :处理单元;
[0028] 210 :传导插头;
[0029] 220 :扬声装置;
[0030] 250 :系统麦克风;
[0031] 310 :录音路径(耳机麦克风);
[0032] 320 :录音路径(系统麦克风);
[0033] 330 :信号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在附图中说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 另外,凡可能之处,在图式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符号代表相同或类似 部分。
[0035]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说明电子装置的耳机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A是依照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A,在步骤S100中, 插头检测单元120检测电子装置100的耳机接孔130是否插入扬声装置220的传导插头 210。当步骤S100为"否"时,则插头检测单元120会回到步骤S100以持续检测。
[0036] 当传导插头210已插入耳机接孔130时(也就是步骤S100为"是"时),则进入步 骤S110,音频处理器140关闭电子装置100中系统麦克风250的录音路径,并启动连接至扬 声装置220的耳机麦克风的录音路径。其次,可选择性执行的步骤为,音频处理器140会提 高电子装置100的信号增益值为最大信号增益值。最后,音频处理器140对传导插头210 的麦克风接点MIC进行录音以产生录音结果(上述步骤S110的操作方式将在图3A-3B进 行详细说明)。而在步骤S110完成之后,则由步骤S110进入步骤S120中。
[0037] 在步骤S120中,音频处理器140会将录音结果传送至处理单元150,以供处理单元 150判断录音结果是否包括音源信号。当处理单元150判断录音结果包括音源信号时,则从 步骤S120进入步骤S130,表示插入的扬声装置220具有麦克风的功能,也即此插入的扬声 装置220为麦克风耳机。而后,由步骤S130进入步骤S135,音频处理器140会将最大信号 增益值恢复为预设信号增益值,并继续使用扬声装置220的耳机麦克风的录音路径(此部 分将在图3A-3B中进行详细说明)。
[0038] 相对地,当处理单元150判断录音结果并未包括音源信号时,则从步骤S120进入 步骤S140,表示插入的扬声装置220不具有麦克风的功能,也即此插入的扬声装置220为一 般的耳机或外接式扩音喇叭等。而后,由步骤S140进入步骤S145,音频处理器140会将最 大信号增益值恢复为预设信号增益值,并关闭连接至扬声装置220的耳机麦克风的录音路 径,以及重新启动电子装置100中系统麦克风250的录音路径(此部分将在图3A-3B中进 行详细说明)。
[0039]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耳机检测方法的步骤需在特定时间间隔中完 成。举例而言,所述特定时间间隔可以是2毫秒(ms)之内,但不以此为限制。
[0040] 请接续参考图2A,电子装置10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MP3播放 器...等。电子装置100包括耳机插孔130、连接至耳机插孔130的插头检测单元120以及 用以处理音频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的音频处理器140。在本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器140可以是 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Audio DSP)、音频编解码器(Coder decoder,Codec)或上述两者的 集合,但不以此为限制。
[0041] 除此之外,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处理单元150,其中处理单元150可以是笔记本电 脑或平板电脑中的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和/或平台信号集线 器,也可以是特别用于控制音频处理器140的嵌入式晶片,但不以此为限制。
[0042] 在图2A中,耳机接孔130由左至右依序具有连接点122、124、126以及128,其中各 连接点可分别对应至传导插头210上的麦克风接点MIC、接地接点GND、右声道接点R以及 左声道接点L,如图2A所示。然而,上述耳机接孔130的各连接点122、124、126以及128与 传导插头210上的麦克风接点MIC、接地接点GND、右声道接点R以及左声道接点L的排列 顺序可视实际设计/应用需求做改动,但并不以此为限制。举例而言,传导插头210上的右 声道接点R以及左声道接点L可以相互置换位置,然而传导插头210上的右声道接点R以 及左声道接点L可以相互置换位置,则耳机接孔130的连接点126以及128也需要对应置 换位置以接收对应的音源信号。
[0043] 除此之外,不同厂商对于传导插头210上的麦克风接点MIC、接地接点GND的排列 方式也会稍有不同。以目前广为使用具有麦克风接点MIC的传导插头210上的各接点的排 列方式有两种,一种通常是苹果(Apple)公司主要采用的排列方式,其中传导插头210上的 接地接点GND设置在麦克风接点MIC以及右声道接点R与左声道接点L之间,也就是由左至 右依序为麦克风接点MIC、接地接点GND、右声道接点R以及左声道接点L,故耳机接孔130 的各连接点也由左至右依序对应为连接点122、124、126以及128的排列方式(如图2A所 示)。
[0044] 另外一种则通常是其他公司主要采用的排列方式,其中传导插头210上的麦克风 接点MIC设置在接地接点GND以及右声道接点R与左声道接点L之间,也就是由左至右依 序为接地接点GND、麦克风接点MIC、右声道接点R以及左声道接点L,故耳机接孔130的各 连接点也由左至右依序对应为连接点124、122、126以及128的排列方式。然而,图2A虽仅 示出传导插头210具有麦克风接点MIC,但若扬声装置220并不具有麦克风功能,则传导插 头210上不具有麦克风接点MIC,其位置将以接地接点GND作取代。
[0045]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插头检测单元120的检测接点与耳机接孔130的连 接点128采用的是常态开路(normal open),以至于插头检测单元120能够检测到扬声器 装置220的传导插头210是否导通插头检测单元120的检测接点与耳机接孔130的连接点 128,若是,即表不扬声器装置220的传导插头210已插入耳机接孔130中。
[0046] 图2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插头 检测单元120的检测接点与耳机接孔130的连接点126采用的是常态开路,以至于插头检 测单元120能够检测到扬声器装置220的传导插头210是否导通插头检测单元120的检测 接点与耳机接孔130的连接点126,若是,即表示扬声器装置220的传导插头210已插入耳 机接孔130中。
[0047] 图2C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图2D是依照本发明 的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应注意的是,图2C与图2D的差别在于,在图2C 中,插头检测单元120的检测接点与耳机接孔130的连接点124采用常态开路的方式,而在 图2D中,插头检测单元120的检测接点与耳机接孔130的连接点124采用常态闭路(normal close)的方式,其目的皆是用来判断扬声器装置220的传导插头210是否插入耳机接孔 130中。然而,图2A-2D中的插头检测单元的检测接点与耳机接孔的连接点所采用的常态开 路或常态闭路的连接关系可视实际设计/应用需求做改动,但并不以此为限制。
[0048] 图3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音频处理器的操作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 2A以及图3A,在本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器140包括连接至扬声装置220的耳机麦克风的录 音路径310以及连接电子装置中的系统麦克风250的录音路径320。当插头检测电路120 检测到扬声装置220的传导插头210插入电子装置100的耳机接孔130 (即步骤100)后, 音频处理器140即会关闭该电子装置中系统麦克风250的录音路径320,并启动连接至扬 声装置220的耳机麦克风的录音路径310,如图3A所示,而后,音频处理器140对扬声装置 220的传导插头210的麦克风接点MIC进行录音以产生录音结果并传送至处理单元150 (即 步骤110),以供处理单元150判断录音结果是否包含音源信号(即步骤120)。
[0049] 另一方面,音频处理器140还包括信号放大器330,其中所述信号放大器330具有 信号增益值,用以对于接收到的录音结果进行增益。在本实施例中,音频处理器140利用信 号放大器330对接收到的录音结果进行增益的目的在于,为了让处理单元150更容易判断 接收到的录音结果是否包含音源信号。也就是说,在插头检测电路120检测到扬声装置220 的传导插头210插入电子装置100的耳机接孔130后(即步骤100),音频处理器140提高 其中信号放大器330的信号增益值为最大信号增益值,用以放大录音结果中的音源信号, 甚至于音源信号中些微且不明显的噪声(即步骤110),方能供处理单元150更明确地判断 录音结果是否包含音源信号(即步骤120)。换句话说,处理单元150即可判断插入耳机接 孔130的扬声装置220是否具有麦克风功能。
[0050]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处理单元150可以不需要将信号放大器330的信号增益值 调整到最大信号增益值,便能够从录音结果中判断出环境杂音或相关音频的话,本案实施 例也可以不需要在步骤S110、S135及S145中调整电子装置的信号增益值。
[0051] 图3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音频处理器的操作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 2A以及图3B,在本实施例中,当处理单元150判断插入耳机接孔130的扬声装置220不具有 麦克风功能(即步骤140)后,则音频处理器140会关闭连接至扬声装置的耳机麦克风的录 音路径310,并启动电子装置中系统麦克风250的录音路径320 (即步骤145)。换句话说, 由于插入耳机接孔130的扬声装置220不具有麦克风功能,故采用电子装置100中的系统 麦克风250以供使用者执行语音输入功能。
[0052]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插入耳机接孔130的扬声装置220是否具有麦克风 功能,在处理单元150判断扬声装置220是否具有该麦克风功能之后(即图1所示的步骤 S130、S140之后),则音频处理器140会将信号放大器330的信号增益值由最大信号增益值 恢复为预设信号增益值,以避免电子装置1〇〇接收到过多增益后的音源信号中的噪声,进 而影响电子装置原有的收音品质。
[0053]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电子装置及耳机检测方法可在插入扬声装置的传导插 头后,直接对于传导插头的麦克风接点进行录音以产生录音结果,并判断录音结果中是否 包含音源信号,即可判断插入的扬声装置具有麦克风的功能。也因此,本发明仅需要通过软 件的检测而不需要额外连接麦克风检测电路,从而可省去麦克风检测电路占用电子装置内 部的使用空间,以至于在使用空间的设计上能有更多元的选择。
[005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 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 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具有耳机接孔的电子装置,该耳机检测方法 包括: 检测该耳机接孔是否插入扬声装置的传导插头; 当该传导插头插入该耳机接孔时,对该传导插头的麦克风接点进行录音以产生录音结 果,并判断该录音结果是否包括音源信号;以及 当该录音结果中包括该音源信号时,判定该扬声装置具有麦克风功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该传导插头插入该耳机接孔时,该电子装置关闭该电子装置中系统麦克风的录音路 径,并启动连接至该扬声装置的耳机麦克风的录音路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该录音结果中不包括该音源信号时,关闭连接至该扬声装置的该耳机麦克风的录音 路径,并启动该电子装置中该系统麦克风的录音路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该传导插头插入该耳机接孔时,提高该电子装置的信号增益值为最大信号增益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定该扬声装置是否具有该麦克风功能后,将该最大信号增益值恢复为预设信号增益 值。
6. -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接孔; 插头检测单元,耦接至该耳机接孔,用以检测该电子装置的该耳机接孔是否插入扬声 装置的传导插头;以及 音频处理器,耦接该插头检测单元,当检测到该传导插头已插入该耳机接孔时,对该传 导插头的麦克风接点进行录音以产生录音结果,并判断该录音结果是否包括音源信号, 其中,当该录音结果中包括该音源信号时,判定该扬声装置具有麦克风功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关闭该电子装置中系统 麦克风的录音路径,并启动连接至该扬声装置的耳机麦克风的录音路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若该录音结果中不包括该音源信号 时,则该电子装置关闭连接至该扬声装置的该耳机麦克风的录音路径,并启动该电子装置 中该系统麦克风的录首路径。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音频处理器检测到该传导插头已 插入该耳机接孔时,则会提高该电子装置的信号增益值为最大信号增益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若该音频处理器判定该扬声装置是 否具有该麦克风功能后,则该最大信号增益值恢复为预设信号增益值。
【文档编号】H04R29/00GK104113816SQ20131013310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杜博仁, 张嘉仁, 游明春, 戴魁廷, 曾凯盟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