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958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的通话麦克风设在手机底面,在用户单手打电话时麦克风拾音孔有很大的几率被手指遮挡,而且不同的用户手持移动终端的方式不同,拾音孔被遮挡的程度也不同,当拾音孔被严重遮挡时,直接影响移动终端的送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具有良好的送话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设有装配件,所述装配件与所述装配孔之间的间隙、和/或所述装配件自身设有的通孔被构造为与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麦克风连通的第一拾音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将装配件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和/或装配件自身设有的通孔构造为与位于外壳内的麦克风连通的第一拾音孔,当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时,不会碰到第一拾音孔,从而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的送话效果,避免相关技术中因麦克风孔被遮挡导致的送话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优化移动终端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配件为卡托,所述卡托上的插针孔被构造成所述第一拾音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配件包括指纹识别模组和装饰圈,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在所述装配孔内,所述装饰圈外套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所述装饰圈和所述装配孔之间的间隙被构造成所述第一拾音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配件为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装配孔之间的间隙被构造成所述第一拾音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拾音孔内设有防水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麦克风连通的第二拾音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拾音孔为多个且间隔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设有耳机接口,所述耳机接口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麦克风连通的第三拾音孔。

可选地,所述第三拾音孔为多个且间隔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移动终端100;

外壳1;卡托2;插针孔21;指纹识别模组3;装饰圈4;USB接口5;耳机接口6;按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可以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外壳1,外壳1的表面上设有装配孔(图未示出),装配孔内设有装配件,装配件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和/或装配件自身设有的通孔被构造为与位于外壳1内的麦克风连通的第一拾音孔。也就是说,装配件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可以被构造成为与麦克风连通的第一拾音孔,或者装配件上的通孔也可以被构造成为与外壳1内的麦克风连通的第一拾音孔,或者装配件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以及装配件上的通孔同时被构造成与麦克风连通的第一拾音孔。由此,第一拾音孔拾音后,声音可传递至麦克风,从而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避免相关技术中因麦克风孔被遮挡或用户手持电话时手势变化导致的送话效果不佳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通过将装配件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和/或装配件自身设有的通孔构造为与位于外壳1内的麦克风连通的第一拾音孔,当用户手持移动终端100时,不会碰到第一拾音孔,从而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避免相关技术中因麦克风孔被遮挡导致的送话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优化移动终端100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的外壳1上还设有麦克风孔,麦克风孔与外壳1内的麦克风连通,从而在移动终端100具有上述第一拾音孔的基础上,麦克风孔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装配件为卡托2,卡托2上的插针孔21被构造成第一拾音孔,由此,在实现卡托2自身功能的同时,卡托2还具有拾音的作用,这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增加了卡托2的功能,同时用户在手持移动终端100时,不会接触到卡托2,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托2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被构造成为第一拾音孔,或者卡托2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以及卡托2上的插针孔21同时被构造成第一拾音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装配件包括指纹识别模组3和装饰圈4,指纹识别模组3设在装配孔内,装饰圈4外套在指纹识别模组3上,装饰圈4和装配孔之间的间隙被构造成第一拾音孔。由此,不但结构简单,可靠,而且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特别地,当移动终端100为手机且用户手持手机打电话时,通过将装饰圈4和装配孔之间的间隙构造成第一拾音孔,可便于用户口部发出的声音直接被第一拾音孔拾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拾音孔的拾音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件为按键7。例如,按键7为电源键或音量键等,当然,按键7还可以为其它可以控制移动终端100的键例如静音键。按键7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被构造成第一拾音孔。由此,不但优化了移动终端100的结构,而且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件为闪光灯装饰圈,闪光灯装饰圈与装配孔之间的间隙被构造成第一拾音孔,由此,不但结构简单、可靠,而且有利于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可选地,第一拾音孔内设置有防水件,从而可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水汽等进入到第一拾音孔内,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一拾音孔的拾音效果,继而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设有USB接口5,USB接口5的内周壁上设有与麦克风连通的第二拾音孔。由此,USB接口5不但可实现移动终端100的充电和数据传输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拾音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优选地,第二拾音孔为多个且间隔分布。也就是说,第二拾音孔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拾音孔间隔分布在USB接口5的内周壁上。例如,在USB接口5的周向方向上,多个第二拾音孔间隔分布。或者,在USB接口5的轴向方向上,多个第二拾音孔间隔分布。从而有利于提高USB接口5的拾音效果,进而更好地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可选地,多个第二拾音孔的形状相同,由此,结构简单,而且便于设置。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二拾音孔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通过使得至少两个第二拾音孔的形状不同,有利于充分利用USB接口5内周壁的空间以尽可能多地在USB接口5的内周壁上设置第二拾音孔,从而有利于提高USB接口5的拾音效果,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设有耳机接口6,耳机接口6的内周壁上设有与麦克风连通的第三拾音孔。由此,耳机接口6不但可实现移动终端100的耳机功能,而且还具有拾音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优选地,第三拾音孔为多个且间隔分布。也就是说,第三拾音孔为多个,且多个第三拾音孔间隔分布在耳机接口6的内周壁上。例如,在耳机接口6的周向方向上,多个第三拾音孔间隔分布。或者,在耳机接口6的轴向方向上,多个第三拾音孔间隔分布。从而有利于提高耳机接口6的拾音效果,进而更好地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可选地,多个第三拾音孔的形状相同,由此,结构简单,而且便于设置。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三拾音孔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通过使得至少两个第三拾音孔的形状不同,有利于充分利用耳机接口6内周壁的空间以尽可能多地在耳机接口6的内周壁上设置第三拾音孔,从而有利于提高耳机接口6的拾音效果,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可选地,当移动终端100上同时设有上述第二拾音孔和第三拾音孔时,USB接口5上的第二拾音孔的开孔面积和耳机接口6上的第三拾音孔的开孔面积相同,由此,可使得USB接口5和耳机接口6具有相同的拾音效果,从而有利于优化移动终端100的送话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