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9069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mfp(多功能复合一体机(multi-functionalperipheral))等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与其关联的技术。



背景技术:

存在在将mpf的主电源设为接通(on)状态时,用户能够在短时间使用mfp的功能的高速启动技术(也被称为睡眠(hibernation)启动技术等)(参照专利文献1等)。

在该高速启动技术中,不是响应于主电源开关的断开操作而立刻停止电源供应,而是设置在该断开操作后也持续电源供应的期间(供电持续期间),在该期间内进行储存装置状态信息(也被称为退避对象信息)的处理。更详细地说,备于主电源开关下次被设为接通状态时,进行将主电源开关被设为断开(off)状态的时刻的装置状态信息(控制器的ram内的数据、以及各处理部的寄存器内的储存数据等)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部的处理(也被称为快照取得处理)。并且,在主电源开关下次被设为接通状态时,使用通过紧前的该快照取得处理而取得的装置状态信息(快照数据)。由此,mfp能够高速地恢复到启动状态(详细而言,能够执行作业的状态(就绪状态))。

另外,主电源断开操作后的动作例如使用在mfp内部的电容器等中积蓄的电力来进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239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基于功耗降低的要求等,mfp若在启动状态下无操作期间经过一定程度,则转移到对几个处理电路等停止供电的休眠(sleep)状态(省电状态)。

其中,在休眠状态(省电状态)下主电源开关被设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上述的快照处理时,会产生如下的问题。

例如,假设取得包含供电停止中的操作面板的数据的装置状态信息作为快照数据,在下次装置启动后直接展开那样的快照数据,则操作面板复原供电停止中的状态(即不进行任何画面的显示的状态)。

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在休眠状态下断开了主电源开关的情况下,mfp在将操作面板暂时初始化后取得包含该操作面板的装置状态信息的快照数据是一个方案。根据将操作面板暂时初始化,取得表示在操作面板中显示了初始画面的状态的装置状态信息作为快照数据。从而,在下次装置启动后展开该快照数据,从而能够使操作面板显示正规的画面(初始画面)。

像这样,在休眠状态(省电状态)下主电源开关被设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优选mfp在将当前供电停止中的处理电路暂时再初始化后进行快照取得处理。

但是,有时供电停止中的全部处理电路的再初始化需要一定程度时间。特别是,在mfp内部的电容器的容量比较小时,有时没到快照取得处理的完成,基于该电容器的供电期间就结束。

若在快照数据生成的中途基于电容器的供电结束,则生成不完整的快照数据。并且,若在下次启动时使用该不完整的快照数据,则对该下次启动后的mfp的动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在进行来自休眠状态(省电状态)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对下次启动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不良影响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在从电源断开操作时刻至供电切断时刻的供电持续期间,将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以及控制部件,在进行所述电源断开操作后的接着的电源接通操作时,通过利用所述快照数据从而缩短启动时间,高速启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启动状态下进行了所述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将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设备组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所述快照数据而存储至所述存储装置的第一快照取得处理,在由于所述第一设备组之中的两个以上设备的休止而与所述第一启动状态相比降低了功耗的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了所述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在执行了与在所述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止的所述两个以上设备之中的一部分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后,执行将与比所述第一设备组缩减的第二设备组并且是包含所述一部分设备的第二设备组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所述快照数据而存储至所述存储装置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控制部件决定所述第二设备组,以使与所述两个以上设备之中的所述一部分设备的各个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与所述第二设备组的各设备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收敛于所述供电持续期间的期间长以内。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控制部件从与所述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组相关的多个组合,并且是与各组合中包含的对象设备组之中的初始化处理相关的至少一个对象设备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所述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所述对象设备组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分别相对应而规定的多个组合之中,选择所述合计时间收敛于所述供电持续期间的期间长以内的组合,将该选择的组合中包含的设备组决定为所述第二设备组。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或技术方案3的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还具备:蓄电部件,将直至所述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为止积蓄的电力,在所述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以后的所述供电持续期间中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进行供应,所述控制部件对能够进行基于所述蓄电部件的供电的期间即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进行估计,基于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所述期间长而决定所述供电持续期间的所述期间长。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控制部件基于被赋予位次的多级的设备列表并且是随着变为比较低位次而比较少数的设备被规定为对象设备组的多级的设备列表,决定所述第二设备组。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控制部件在判定为与在所述多级的设备列表之中比较高位次的设备列表即高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之中的休止中设备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该对象设备组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相比,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更大,且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和所述合计时间的差比规定程度大的情况下,将在所述高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决定为所述第二设备组,且将在所述高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所述对象设备组之中的所述休止中设备决定为所述一部分设备,在判定为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和所述合计时间的差比规定程度小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多级的设备列表之中与所述高位次设备列表相比低位次的设备列表即低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决定为所述第二设备组,且将在所述低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所述对象设备组之中的所述休止中设备决定为所述一部分设备。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6的任一项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控制部件具有:测定部件,对所述一部分设备的各自的初始化所需的时间即各初始化所需时间进行测定,所述控制部件基于在所述电源断开操作之前进行的其他的电源断开操作在所述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时由所述测定部件测定的所述各初始化所需时间,求得与所述一部分设备的各个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

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6的任一项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控制部件具有:测定部件,对所述第二设备组的各设备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所需的时间即各取得处理所需时间进行测定,所述控制部件基于在所述电源断开操作之前进行的其他的电源断开操作在所述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的情况下由所述测定部件测定的所述各取得处理所需时间,求得与所述第二设备组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

技术方案9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8的任一项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第二设备组是将所述两个以上设备之中所述一部分设备以外的剩余的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组除去的设备组。

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了所述电源断开操作后的所述接着的电源接通操作时,将关于所述第二设备组而通过所述第二快照取得处理取得的所述快照数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展开,且执行与所述剩余的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

技术方案1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还具备:蓄电部件,将直至所述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为止积蓄的电力,在所述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以后的所述供电持续期间中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进行供应,所述控制部件对能够进行基于所述蓄电部件的供电的期间即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进行估计,即使在所述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了所述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也在判定为在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内能够结束与在所述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止的所述两个以上设备的全部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将与所述第一设备组的全部设备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所述快照数据而存储至所述存储装置的第三快照取得处理时,代替与所述一部分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所述第二设备组相关的所述第二快照取得处理,执行与所述两个以上设备相关的所述初始化处理、和与所述第一设备组相关的所述第三快照取得处理。

技术方案12的发明是一种用于使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内置的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a)在从电源断开操作时刻至供电切断时刻的供电持续期间,将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的步骤;以及b)在进行所述电源断开操作后的接着的电源接通操作时,通过利用所述快照数据从而缩短启动时间,高速启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有:a-1)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启动状态下进行了所述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将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设备组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所述快照数据而存储至所述存储装置的第一快照取得处理的步骤;以及a-2)在由于所述第一设备组之中的两个以上设备的休止而与所述第一启动状态相比降低了功耗的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了所述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在执行了与在所述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止的所述两个以上设备之中的一部分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后,执行将与比所述第一设备组缩减的第二设备组并且是包含所述一部分设备的第二设备组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所述快照数据而存储至所述存储装置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步骤。

技术方案1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所述步骤a-2)具有:a-2-1)决定所述第二设备组,以使与所述两个以上设备之中的所述一部分设备的各个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与所述第二设备组的各设备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收敛于所述供电持续期间的期间长以内的步骤。

技术方案1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的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所述步骤a-2-1)具有:从与所述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组相关的多个组合,并且是与各组合中包含的对象设备组之中的初始化处理相关的至少一个对象设备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所述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所述对象设备组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分别相对应而规定的多个组合之中,选择所述合计时间收敛于所述供电持续期间的期间长以内的组合,将该选择的组合中包含的设备组决定为所述第二设备组的步骤。

技术方案1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或技术方案14的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所述步骤a-2)还具有:a-2-2)对能够基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蓄电部件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进行供电的期间即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进行估计,基于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所述期间长来决定所述供电持续期间的所述期间长的步骤。

技术方案1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5的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在所述步骤a-2-2)中,基于被赋予位次的多级的设备列表并且是随着变为比较低位次而比较少数的设备被规定为对象设备组的多级的设备列表,决定所述第二设备组。

技术方案1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6的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在所述步骤a-2-2)中,在判定为与所述多级的设备列表之中比较高位次的设备列表即高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之中的休止中设备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该对象设备组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相比,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更大,且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和所述合计时间的差比规定程度大的情况下,在所述高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被决定为所述第二设备组,且在所述高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所述对象设备组之中的所述休止中设备被决定为所述一部分设备,在判定为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和所述合计时间的差比规定程度小的情况下,在所述多级的设备列表之中与所述高位次设备列表相比低位次的设备列表即低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被决定为所述第二设备组,且在所述低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所述对象设备组之中的所述休止中设备被决定为所述一部分设备。

技术方案18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至技术方案17的任一项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还执行以下步骤:c)在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电源断开操作之前进行的其他的电源断开操作在所述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时,对所述一部分设备的各自的初始化所需的时间即各初始化所需时间进行测定的步骤,所述步骤a-2)具有:a-2-3)基于在所述步骤c)中测定的所述各初始化所需时间,求得与所述一部分设备的各个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步骤。

技术方案19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至技术方案18的任一项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还执行以下步骤:d)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电源断开操作之前进行的其他的电源断开操作在所述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时,对所述第二设备组的各设备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所需的时间即各取得处理所需时间进行测定的步骤,所述步骤a-2)具有:a-2-4)基于在所述步骤d)中测定的所述各取得处理所需时间,求得与所述第二设备组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步骤。

技术方案20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至技术方案19的任一项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所述第二设备组是将所述两个以上设备之中所述一部分设备以外的剩余的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组除去的设备组。

技术方案2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0的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所述步骤b)具有:在所述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了所述电源断开操作后的所述接着的电源接通操作时,将关于所述第二设备组而通过所述第二快照取得处理取得的所述快照数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展开,且执行与所述剩余的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步骤。

技术方案2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所涉及的程序中,在所述步骤a-2)中,对能够基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蓄电部件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进行供电的期间即电源可保持期间的期间长进行估计,且即使在所述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了所述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也在判定为在所述电源可保持期间内能够结束与在所述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止的所述两个以上设备的全部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将与所述第一设备组的全部设备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所述快照数据而存储至所述存储装置的第三快照取得处理时,代替与所述一部分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所述第二设备组相关的所述第二快照取得处理,执行与所述两个以上设备相关的所述初始化处理、和与所述第一设备组相关的所述第三快照取得处理。

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22所述的发明,在第二启动状态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在将在该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止的两个以上设备之中的一部分设备初始化后,执行将与包含该一部分设备且比第一设备组缩减的第二设备组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存储装置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从而,即使在进行来自第二启动状态(省电状态)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比较短时间取得适当的快照数据,因此能够避免对下次启动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mfp(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图2是mfp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伴随程序的执行而实现的各处理部的图。

图4是表示在就绪状态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等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在休眠状态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等的概念图。

图6是表示在休眠状态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的比较例所涉及的动作等的概念图。

图7是表示两种设备列表的图。

图8是表示mfp的ram中的存储器映射(memorymap)的图。

图9是表示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进行了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备列表等的图。

图13是表示由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器实现的各处理部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部分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备列表等的图。

标号说明

10mfp(图像形成装置)

20系统控制器

21hdd

22操作面板部

23图像处理asic

24声音再现处理ic

25认证装置

32ram

33emm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装置结构>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功能块的图。在此,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例示mfp(多功能复合一体机(multi-functionalperipheral))。此外,图2是mfp10的外观图。

mfp10是具备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以及box储存功能等的装置(也被称为复合机)。具体而言,如图1的功能框图所示,mfp10具备图像读取部2、印刷输出部3、通信部4、系统控制器20、hdd(硬盘驱动)21、操作面板部22、图像处理asic23、声音再现处理ic24、认证装置25以及电源部36等,通过使这些各部复合地动作,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图像读取部2是光学地读取(即扫描)在mfp10的规定的位置上载置的原稿,生成该原稿的图像数据(也称为原稿图像或扫描图像)的处理部。该图像读取部2也被称为扫描部。

印刷输出部3是基于与印刷对象相关的数据而在纸等各种介质上印刷输出图像的输出部。

通信部4是能够进行经由公众线路等的传真通信的处理部。进而,通信部4还能够进行基于通信网络的通信(网络通信)。

hdd(硬盘驱动)21是具有比较大的容量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存储部),能够保存图像等大容量数据。

操作面板部22还如图2所示,是在其正面侧具有触摸面板22b的操作部。触摸面板22b由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嵌入各种传感器等而构成,能够显示各种信息且接受来自操作者的各种操作输入。换言之,触摸面板22b是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还是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部。

图像处理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23是图像处理用的集成电路。该图像处理asic23能够执行对于图像数据的各种图像处理(γ调整处理、颜色调整处理、图像压缩处理等)。

声音再现处理ic24是对声音输出进行控制的集成电路。该声音再现处理ic24能够进行面向用户的引导声音的声音输出处理等。

认证装置25是通过usb连接方式等与mfp10的主体连接的认证装置(用户认证装置)。作为认证装置25,能够利用卡认证方式或静脉认证方式等各种用户认证方式的装置。

系统控制器20被内置于mfp10,是对mfp10统一地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系统控制器20构成为具备cpu31以及各种半导体存储器(ram32等易失性存储器、以及emmc(嵌入式多媒体卡(embeddedmultimediacard))33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的计算机系统。系统控制器20通过在cpu31中执行在emmc33内储存的规定的软件程序(以下,也简称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处理部。此外,该程序(详细而言程序模块组)也可以经由通信网络而被安装到mfp10。或该程序也可以被记录至usb存储器等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从该记录介质读出并安装到mfp10。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系统控制器20通过上述的程序的执行,实现包含决定部14、初始化处理控制部15、快照取得部16、展开部17的各种处理部。

决定部14是决定快照取得处理中的对象设备(对象处理部)的处理部。

初始化处理控制部15是执行mfp10的各设备的初始化处理的处理部。初始化处理控制部15如后述那样,例如将快照处理的对象设备之中休止状态(供电被停止或被抑制的状态)的设备初始化。

快照取得部16是取得与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处理部(对象设备)相关的装置利用信息(在装置10(包含其设备)中利用的信息)作为快照数据的处理部。快照取得部16将与mfp10的各部相关的装置利用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emmc33。另外,该装置利用信息是退避处理(后述)的对象信息,因此也被称为退避对象信息。

展开部17在进行了mfp10的电源断开操作后的接着的电源接通操作时,将通过该电源断开操作紧后的快照取得处理而取得的快照数据在该mfp10中展开。

此外,在mfp10中,还设置有主电源开关39。主电源开关39(电源开关)是用于切换mfp10的接通(on)状态和断开(off)状态的开关。主电源开关39例如为了防止误操作等,被设置在被能够开闭的罩构件覆盖的mfp10的主体部(该罩构件的内侧)。

电源部36能够将来自ac电源的电力(详细而言经由ac-dc变换部37的变换处理的电力)供应给mfp10的各部。此外,电源部36还能够将在下述的自供电部38中积蓄的电力供应给mfp10的各部。电源部36能够适当地切换来自ac-dc变换部37的供电和来自自供电部38的供电。例如,电源部36在mfp10的启动状态等下通过ac-dc变换部37进行对于mfp10的供电,在mfp10的主电源开关39的断开操作紧后的供电持续期间p1(后述)中通过自供电部38进行对于mfp10的供电。此外,该电源部36将从ac-dc变换部37或自供电部38对mfp10的系统控制器20等的供电通过断开电磁继电器来切断。

自供电部38是具备比较大容量的电容器等而构成的蓄电池(dc电源)。自供电部38能够将直至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为止积蓄的电力,在该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以后的规定的期间中对mfp10的各部进行供应。

<1-2.动作>

<mfp的状态(就绪状态以及省电状态等)>

mfp10具有至少两个启动状态q1、q2。一个启动状态q1是通常的启动状态,是对各种处理进行待机的状态(待机状态)。该待机状态q1是能够使用mfp10的各功能的状态,换言之,是能够执行作业的状态(作业的执行准备完成的状态),也被表现为就绪(ready)状态。另一个启动状态q2是与待机状态(就绪状态)q1相比降低了其功耗的启动状态,也被表现为省电状态。该省电状态q2也被表现为休眠(sleep)状态。休眠状态q2通过对两个以上设备(处理电路)停止或抑制供电而将该两个以上设备休止等来实现。

例如,如图4以及图5所示,若在电源断开状态q0下主电源开关39被接通(时刻t1),则向mfp10内的各硬件供应电力,mfp10从电源断开状态q0转移到就绪状态q1(时刻t9)。其后,若在就绪状态q1下经过一定程度的无操作期间,则如图5所示,mfp10停止对于两个以上设备(处理电路)(例如,设备21~25)的供电,转移到休眠状态(省电状态)q2。通过向休眠状态q2的转移,能够抑制无用的电力消耗。

<关于电源再接通时的高速启动>

在该mfp10中,采用在进行主电源开关39的接通操作(主电源接通操作或也简称为电源接通操作)时,用户能够在短时间使用mfp的功能的高速启动技术(也被称为睡眠启动技术等)。

在该高速启动技术中,首先,备于主电源开关39下次被设为接通状态时,在进行主电源开关39的断开操作(主电源断开操作或也简称为电源断开操作)时,在该断开操作时刻以后的供电持续期间p1中进行装置利用信息(退避对象信息)的退避处理(储存处理)。具体而言,进行将mfp10的退避对象信息(控制器的ram32内的数据、及各处理部的寄存器(和/或存储器)内的数据等)储存(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部(emmc33)的处理(也称为快照取得处理)。并且,在主电源开关39下次被设为接通状态时,使用通过紧前的该快照取得处理而取得的数据(快照数据),从而mfp10能够高速地恢复到就绪状态q1(高速地启动)。

具体而言,如图4以及图5所示,mfp10在从电源断开操作(电源断操作)时刻(例如,时刻t21)至响应于该电源断开操作的供电切断时刻t28的供电持续期间p1中,将与mfp10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emmc33(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在进行该电源断开操作后的接着的电源接通操作时(时刻t31~),通过利用该快照数据从而缩短启动时间,mfp10高速地启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依据电源断开操作(具体而言,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mfp10的主电源断开操作)以就绪状态q1和休眠状态q2的哪个来进行,执行相互不同的动作。

另外,图4是表示在就绪状态q1下进行了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mfp10的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以及在其后进行了电源接通操作时的动作的图。另一方面,图5是表示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以及在其后进行了电源接通操作时的动作的图。

<来自就绪状态(待机状态)q1的动作>

以下,首先,参照图4,说明在就绪状态q1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以及在其后进行了电源接通操作时的动作。

如图4所示,若在时刻t1进行电源接通操作而进行通常启动处理,则mfp10转移到就绪状态q1(时刻t9等)。

其后,若在该就绪状态q1下接受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电源断开操作(时刻t21),则mfp10执行第一快照取得处理。具体而言,mfp10取得与第一设备组(全部对象设备20~25(参照图8等))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并将该快照数据存储至emmc33(时刻t21~时刻t23)。

更详细地说,如图8所示,在ram32等中储存的数据并且是mfp10的系统控制器20(也称为主体处理部)利用的数据(装置利用信息(退避对象信息))被包含于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数据。例如,表示mfp10的选择结构等的状态变量的值以及反映了该选择结构的图像数据等被包含于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数据。mfp10的系统控制器20内的退避对象信息从ram32等被转发至emmc33并存储。另外,图8是表示与ram32相关的存储器映射的一部分的图。

此外,与其他各硬件处理部(设备21~25等)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装置利用信息(该各硬件处理部利用的数据(状态变量的值等)))也能够被包含于该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数据。与该各硬件处理部(设备21~25等)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各硬件处理部的寄存器(和/或存储器)内的数据等)从该各硬件处理部暂时复制(转发而存储)至ram32,其后,进一步转发而存储至emmc33。

例如,mfp10将在图像处理asic23内的寄存器以及图像处理asic23内的存储器等中储存的信息(图像调整参数(γ值等))暂时在ram32上展开,将在ram32上展开的数据保存至emmc33。声音再现处理ic24内的寄存器的信息以及声音再现处理ic24内的存储器的信息等也同样。进而同样地,mfp10将在操作面板部22内的寄存器以及存储器等中储存的信息(表示显示画面的画面数据、显示画面的画面id以及各种led的点亮状态等的信息)暂时在ram32上展开,并将在ram32上展开的数据保存至emmc33。关于与其他设备相关的数据(退避对象信息)也同样被保存(退避)至emmc33。另外,各设备的退避对象信息例如由表示装置状态的状态变量的值、和/或该主体处理部所利用的各种数据等构成。

像这样,若进行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电源断开操作,则进行将与mfp10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存储(退避)至非易失性存储部(emmc33)的处理(快照取得处理)。

另外,在电源断开操作时刻后,不是立刻切断供电,而是在供电持续期间p1持续供电。具体而言,在电源断开操作时刻(时刻t21)中,从来自ac电源的供电切换为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在时刻t21至时刻t28(下述)的供电持续期间p1中也持续供电。自供电部38将直至电源断开操作时刻t21为止积蓄的电力,在电源断开操作时刻t21以后(至时刻t28)的期间(也称为“供电持续期间”)中对mfp10的各部进行供应。该供电持续期间例如是几秒~几十秒。

并且,在从时刻t21起经过了供电持续期间p1(例如规定期间)后的时刻t28中,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被切断(电压下降)。

其后,在时刻t31中,若进行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再次的电源接通操作(该电源断开操作后的接着的电源接通操作),则mfp10执行将在emmc33中存储的快照数据展开的展开处理。

具体而言,mfp10将事先退避(储存)至emmc33的数据(退避对象信息)暂时返回ram32。此外,与各硬件处理部(设备20、21~25等)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从ram32被返回至各对应硬件(例如,各设备20、21~25内的寄存器以及存储器等)。通过这样的展开处理,mfp10的主体部(设备20)、以及mfp10的其他各设备21~25恢复到电源断开操作时的状态。

根据使用了这样的快照数据的恢复动作,与不利用该快照数据的情况(在电源接通操作后进行通常的初始化处理的情况)相比,mfp10能够高速地启动(从电源断开状态q0转移到就绪状态q1)。

例如,关于图像处理asic23,在初始化处理中,进行基于用户的指定信息,使用系统控制器9来算出表示各种状态的多个变量(参数)的值等的运算处理,其后,进行对各变量分别设定该运算处理的结果所涉及的值等的设定处理。另一方面,在时刻t31~时刻t32的展开处理中,不进行该初始化处理,其结果,也不进行在该初始化处理中包含的运算处理。在时刻t31~时刻t32的展开处理中,通过快照取得处理(时刻t22~时刻t23)而取得的信息(储存(退避)至emmc33的信息)被储存(展开)至ram32以及图像处理asic23内的寄存器以及存储器等。从而,与在时刻t31~时刻t32再次进行包含该运算处理的初始化处理的情况相比,图像处理asic23能够比较高速地转移到可正常利用状态(能够正常地利用的状态)。

另外,关于其他设备21、22、24、25等,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来自休眠状态(省电状态)q2的动作(比较例所涉及的动作)>

接着,说明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mfp10的电源断开操作(主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以及在其后进行了电源接通操作时的动作。

其中,在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5的动作前,说明比较例所涉及的图6的动作。

在图6中,在时刻t1进行电源接通操作,mfp10在时刻t9转移到就绪状态q1后,若无操作期间持续一定程度,则mfp10转移到休眠状态q2。具体而言,从就绪状态q1向休眠状态q2的转移在时刻t11开始,向该休眠状态q2的转移在时刻t12完成。

其后,若在该休眠状态q2下接受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电源断开操作(时刻t21),则将第一设备组之中在休眠状态q2下具有休止状态的全部设备(例如五个设备21~25)初始化(包含再启动)(时刻t21~时刻t26)。若该初始化完成,则开始快照取得处理。具体而言,mfp10将与第一设备组(包含该全部休止设备)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依次存储至emmc33(时刻t26~)。

其中,在从时刻t21起经过了供电持续期间p1后的时刻t28中,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被切断。

其中,直至结束与休眠状态q2下的全部休止设备(例如,设备21~25)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第一设备组(例如,设备20~25)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为止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有时直至时刻t28为止,不能结束与全部休止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以及与第一设备组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即,有时在快照取得处理的中途供电被切断。

其后,与图4同样,若在时刻t31中进行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再次的电源接通操作(该电源断开操作后的接着的电源接通操作),则mfp10执行将在emmc33中存储的快照数据在mfp10中展开的展开处理。

但是,与第一设备组(包含恢复对象的全部休止设备21~25)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没有完成,所以通过该不完整的快照取得处理而取得的该快照数据不是正常的数据。

例如,在与设备21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结束后电源被切断的情况下,与设备22~25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没有正常地被取得。因此,在利用基于该快照取得处理的快照数据的情况下,会产生由该快照数据为非正常引起的不适(例如操作面板部22没有转移到正规的显示状态等)。更具体而言,在关于操作面板部22的状态变量,非正规的值被包含于快照数据时,会产生在操作面板部22中不显示正规的初始画面,而是显示该正规的初始画面以外的画面(或不显示任何画面)的状况等。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mfp10的电源断开操作(主电源断开操作)时,mfp10执行仅对于第二设备组的快照取得处理。在此,第二设备组是将在该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止(没有启动)的两个以上设备之中一部分设备(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以外的剩余的设备从第一设备组除去的设备组。例如,如后述那样,在图7的设备列表l2中,例示三个设备20、23、24作为第二设备组。该三个设备20、23、24是将休止状态的五个设备21~25之中一部分设备(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23、24)以外的剩余的设备21、22、25从第一设备组20~25除去的设备组。

简单地说,mfp10不是将第一设备组(包含休止状态的两个以上设备的全部)的全部设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而是仅将比第一设备组缩减的第二设备组(从第一设备组除去了上述剩余的设备的设备组)设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更具体而言,从两个以上设备之中决定一部分设备,以使与休止状态的该两个以上设备(例如,五个设备21~25)之中的该一部分设备(例如,两个设备23、24)的各个相关的再初始化处理、和与第二设备组(例如,三个设备20、23、24)的各设备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合计时间收敛于供电持续期间p1以内。

<来自休眠状态(省电状态)q2的动作(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

接着,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mfp10的电源断开操作(主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以及在其后进行了电源接通操作时的动作。

如图5所示,若在时刻t1进行电源接通操作而进行通常启动处理,则mfp10转移到就绪状态q1(时刻t9)。进而,若无操作期间持续一定程度,则mfp10在时刻t11开始从就绪状态q1向休眠状态q2的转移,向休眠状态q2的转移在时刻t12完成。

其后,若在休眠状态q2下接受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电源断开操作(时刻t21),则mfp10执行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等。具体而言,mfp10首先仅将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两个以上设备(例如,五个设备21~25)之中的一部分设备(例如,两个设备23、24)初始化(包含该一部分设备的再启动)(时刻t21~时刻t22)。并且,若该初始化完成,则mfp10将与该一部分设备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emmc33(时刻t22~时刻t24)。

在初始化处理(时刻t21~时刻t22)中,重新开始对于该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的供电而再启动该对象设备,且进行用于使该对象设备转移到可利用的状态的上述的各种运算处理、和将该运算处理的处理结果储存至各设备的寄存器以及存储器等的储存处理。

此外,在其后的快照取得处理中,执行与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相关的快照数据的取得处理。

更详细地说,如图8所示,与mfp10的主体处理部(系统控制器20)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并且是在ram32中存储的退避对象信息被包含于该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数据。与mfp10的主体处理部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表示装置状态的状态变量的值、以及该主体处理部所利用的各种数据等)从ram32被转发并存储至emmc33。

此外,关于在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止的多个硬件处理部(设备21~25等)之中上述的一部分设备(例如,设备23、24),再初始化处理(时刻t21~时刻t22)完成后的退避对象信息(该一部分设备的状态变量的值等)也被包含于该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具体而言,该一部分设备的退避对象信息在该一部分设备的再初始化处理完成后,从该一部分设备被暂时复制(转发并存储)至ram32,其后,进一步被转发并存储至emmc33(时刻t22~时刻t24)。

像这样,若进行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电源断开操作,则进行将与mfp10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部(emmc33)的处理(快照取得处理)。其中,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不是第一设备组的全部,而是被缩减(限制)为由比较少数的设备构成的第二设备组。此外,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被缩减(限制)为在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止的两个以上设备之中仅一部分设备。此外,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还进行与该第二设备组中包含的设备之中休止中的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

并且,在从时刻t21起经过了供电持续期间p1后的时刻t28中,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被切断(电压下降)。另外,如上述那样在时刻t21至时刻t28(下述)的期间中,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被持续。

其后,在时刻t31中,若进行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再次的电源接通操作(该电源断开操作后的接着的电源接通操作),则首先,mfp10执行将在emmc33中存储的快照数据(通过第二快照取得处理而取得的数据)在mfp10中展开的展开处理。

具体而言,mfp10将事先退避(储存)至emmc33的退避对象信息暂时返回ram32。此外,与一部分硬件处理部(设备23、24)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从ram32被返回各对应设备23、24内的寄存器(以及存储器)等。通过这样的展开处理,mfp10的设备20(主体处理部)恢复到电源断开操作时的状态,且mfp10的设备23、24转移到初始状态。

通过时刻t31~时刻t32的展开处理,作为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的一部分设备(例如,两个设备23、24)不是电源断开操作时刻的状态(休眠状态q2),而是恢复到正规的状态(与上次的就绪状态q1后的初始化处理紧后相同的状态)。换言之,mfp10转移到就绪状态q1和休眠状态q2的中间状态q3。即,通过利用快照数据,比较高速地启动到状态q3。

据此,与在电源接通操作后进行与该一部分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高速地启动。

例如,关于图像处理asic23,在时刻t21~时刻t22的初始化处理中,进行基于用户的指定信息,使用系统控制器9来算出表示各种状态的多个变量(参数)的值等的运算处理,且还进行对各变量分别设定该运算处理的结果所涉及的值等的设定处理。另一方面,在时刻t31~时刻t32的展开处理中,不进行该初始化处理,其结果,也不进行在该初始化处理中包含的运算处理。在时刻t31~时刻t32的展开处理中,通过快照取得处理(时刻t22~时刻t24)而取得的信息(储存(退避)至emmc33的信息)被储存(展开)至ram32以及图像处理asic23内的寄存器以及存储器等。从而,与在时刻t31~时刻t32再次进行包含该运算处理的初始化处理的情况相比,图像处理asic23能够比较高速地转移到可正常利用状态(能够正常地利用的状态)。

此外,关于声音再现处理ic24,在时刻t21~时刻t22的初始化处理中,进行基于与再现用的声音数据的音量以及音质等相关的用户的指定信息,使用系统控制器9而生成该声音数据等的运算处理,且还进行将该运算处理的结果所涉及的数据(声音数据)等储存至声音再现处理ic24内的存储器等等的设定处理。另一方面,在时刻t31~时刻t32的展开处理中,不进行该初始化处理,其结果,也不进行在该初始化处理中包含的运算处理。在时刻t31~时刻t32的展开处理中,通过快照取得处理(时刻t22~时刻t24)而取得的信息(储存(退避)至emmc33的信息)被储存(展开)至ram32以及声音再现处理ic24内的寄存器以及存储器等。从而,与在时刻t31~时刻t32再次进行包含该运算处理的初始化处理的情况相比,声音再现处理ic24能够比较高速地转移到可正常利用状态。

另外,在关于其他设备21、22、25等,进行初始化处理(时刻t21~时刻t22)以及快照取得处理(时刻t22~时刻t24)且在其后进行展开处理(时刻t31~时刻t32)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例如,关于操作面板部22,在初始化处理中,进行基于显示用面板的大小(像素数信息)等,使用系统控制器9而生成显示用图像数据等的运算处理,且还进行将该运算处理的结果所涉及的数据等储存至操作面板部22内的存储器等、等的设定处理。

此外,关于认证装置25,在初始化处理中,进行使用系统控制器9而生成与该认证装置的规格相应的构造体数据(与规定了各用户的认证用信息等的用户数据相关的数据结构体的数据)等的运算处理(数据生成所涉及的运算处理),且还进行将该运算处理的结果所涉及的数据等储存至认证装置25内的存储器等、等的设定处理。

此外,关于hdd21,在初始化处理中,进行将各种运算处理和该运算处理的结果所涉及的数据等储存至hdd21内的存储器等、等的设定处理。

关于这些设备21、22、25等,在进行初始化处理以及快照取得处理且在其后进行展开处理的情况下,在快照数据的展开处理(时刻t31~时刻t32)中,不需要进行各运算处理(初始化处理中的上述的各种运算处理)。因此,能够与进行伴随该各运算处理的初始化处理的情况相比,缩短处理时间。此外,能够通过快照数据的展开处理而高速地取得该各运算处理结果所涉及的数据(退避对象信息)。从而,设备21、22、25等也与在时刻t31~时刻t32再次进行包含该运算处理的初始化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比较高速地转移到可正常利用状态。

进而,mfp10执行第一快照取得处理的全部对象设备(20、21~25)之中,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20、23、24)以外的剩余的设备(即,第二快照取得处理中的非对象设备)21、22、25的初始化处理。据此,该剩余的设备(21、22、25)也恢复到正规的状态。

以上那样,根据该实施方式,在mfp10的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刻t21)的情况下,首先,进行将休止状态的两个以上设备21~25之中的一部分设备23、24初始化(包含再启动)(时刻t21~时刻t22)。接着,执行将与包含该一部分设备的第二设备组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emmc33的处理(第二快照取得处理)(时刻t22~时刻t24)。在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根据进行使用了该快照数据的展开处理,能够比较高速地(至少与通常启动相比更高速地)启动。

此外,通过将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缩减(限定)为例如仅休止状态的两个以上设备21~25之中的一部分设备23、24,从而能够缩短初始化处理的时间。此外,通过将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从第一设备组(20、21~25)之中,缩减为第二设备组(20、23、24),从而能够缩短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进而,能够避免在初始化处理的中途或快照取得处理的中途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结束。从而,能够避免在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使用不完整的快照数据引起的不良影响。即,即使在进行来自休眠状态q2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对下次启动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不良影响。

<快照取得处理以及恢复处理的细节>

接着,参照图9~图11等,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mfp10的系统控制器20(详细而言,由系统控制器20执行的程序)的动作。图9以及图10是表示进行了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电源断开操作时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在该电源断开操作之后,进行下次电源接通操作(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电源接通操作)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若进行基于主电源开关39的电源断开操作,则各种作业动作被停止,进行向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的切换。其后,进行用于快照取得处理的准备处理(步骤s11~s13)以及快照取得处理(步骤s14)等。

具体而言,首先,在图9的步骤s11(还参照图10)中,执行初始化对象设备列表的取得处理。

详细而言,在步骤s21(图10)中,判定以就绪状态q1和休眠状态q2的哪个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并且,根据其判定结果,选择在mfp10内预先准备的两种设备列表(数据表)l1、l2之中的一方的设备列表。

若判定为在就绪状态q1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则处理前进至步骤s24。在步骤s24中,mfp10取得第一快照取得处理用的设备列表l1(参照图7)。在该设备列表l1中,六个设备20、21~25作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而列出。在设备列表l1中,列出能够成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的全部设备20、21~25,因此该设备列表l1也被称为“全部版的设备列表l1”。另外,其中,五个设备21~25是尽管在就绪状态q1下启动,但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设备。

另一方面,若判定为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则处理前进至步骤s23。在步骤s23中,mfp10取得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用的设备列表l2(参照图7)。在该设备列表l2中,从上述全部设备20、21~25之中缩减后的设备(在此,三个设备20、23、24)作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被列出。另外,在设备列表l2中,仅列出了该六个设备20、21~25之中限定后的设备20、23、24,因此该设备列表l2被称为“限定版的设备列表l2”。

在该设备列表l2中,以满足如下的条件c1的方式规定第二设备组。该条件c1是合计时间z不超过“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的条件。在此,合计时间z是与在休眠状态q2下的休止状态的两个以上设备之中的一部分设备(在图7中,设备23、24)的各个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与属于第二设备组的各设备(在图7中,设备20、23、24)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装置利用信息)的取得处理(也被称为退避处理或储存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此外,设为“电源可保持期间”((来自ac电源的供电断绝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的期间)p2的期间长m基于自供电部38的蓄电能力而预先决定(m=m0(规定值))。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电源可保持期间p2还被利用作供电持续期间p1。

像这样,条件c1是该合计时间z收敛于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供电持续期间p1的期间长)以内的(合计时间z为期间长m以下)的条件。

在接着的步骤s12中,执行基于该设备列表(l1或l2)的初始化处理。

例如,在步骤s11中取得了设备列表l2的情况(mfp10转移到休眠状态q2的情况)下,进行基于该设备列表l2的初始化处理。详细而言,进行将在该时刻具有休止状态的两个以上设备之中在设备列表l2中规定的设备启动而初始化的处理。具体而言,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五个设备21~25之中,仅在设备列表l2中被规定为对象设备的两个设备23、24被启动而初始化(时刻t21~时刻t22(图5))。

或者,在步骤s11中取得了设备列表l1的情况(mfp10转移到就绪状态q1的情况)下,进行基于该设备列表l1的初始化处理。详细而言,进行将在该时刻具有休止状态的设备之中在设备列表l1中规定的设备启动而初始化的处理。其中,在mfp10具有就绪状态q1的情况下,在设备列表l1中规定的五个设备21~25的任一个都具有启动状态,因此不对该五个设备执行初始化处理。

接着,mfp10将在步骤s11中取得的设备列表(l1或l2)保存至emmc33(步骤s13)。

并且,在步骤s14中,mfp10基于所取得的该设备列表(l1或l2)而取得快照数据。

例如,在步骤s11中取得了设备列表l1的情况下,执行与在设备列表l1中记载的六个设备20、21~25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时刻t22~时刻t23(图4))。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取得(选择)了设备列表l2的情况下,执行与在设备列表l2中记载的三个设备20、23、24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时刻t22~时刻t24(图5))。

在接着的步骤s15中,在步骤s14中取得的快照数据被保存至emmc33。

其后,电源部36切断对于mfp10的各部的供电(时刻t28(参照图4以及图5))。

以上那样,进行电源断开操作后的处理(时刻t21~时刻t28)。

接着,在上述的电源断开操作的片刻之后,本次进行电源接通操作(时刻t31)。

图11是表示该电源接通操作紧后的处理(步骤s50)的流程图。

首先,mfp10的系统控制器20(详细而言,由系统控制器20执行的程序)在基于电源部36(详细而言ac-dc变换部37等)的供电开始后,确认快照数据的存在与否(步骤s51)。

在不存在快照数据的情况下,进行通常的启动处理。

另一方面,在存在快照数据的情况下,进行高速启动处理(步骤s52~s54)。

例如,在存在通过第二快照取得处理而取得的数据d2作为快照数据的情况下,首先,执行将该快照数据d2展开的展开处理(步骤s52)。在快照数据d2的展开处理中,与第二快照取得处理中的三个对象设备20、23、24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被展开,因此该三个设备20、23、24良好地恢复到在上次的电源断开操作后且(与设备23、24相关的)再初始化完成后时刻(时刻t22(图5))的状态。

并且,mfp10取得在emmc33中存储的设备列表l2(步骤s53),基于该设备列表l2而确定紧前的快照取得处理的非对象设备,执行对于该非对象设备的初始化处理(步骤s54)。具体而言,mfp10将在设备列表l2中规定为非对象设备的三个设备21、22、25确定为快照取得处理的非对象设备(休止状态的五个设备21~25之中,成为初始化处理的对象的一部分设备23、24以外的剩余的设备)。进而,mfp10关于该剩余的设备(非对象设备)21、22、25,执行初始化处理。换言之,执行第二快照取得处理中的非对象设备的初始化处理。

另一方面,在存在通过第一快照取得处理而取得的数据d1作为快照数据的情况下,首先,执行将该快照数据d1展开的处理(步骤s52)。在快照数据d1的展开处理中,与六个设备20、21~25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被展开(复原),因此该六个设备20、21~25全部良好地恢复到上次的电源断开操作紧前的状态。

并且,mfp10取得在emmc33中存储的设备列表l1(步骤s53),基于该设备列表l1而确定快照取得处理的非对象设备(步骤s54)。其中,在设备列表l1中,规定不存在非对象设备的意旨,所以不执行追加的设备初始化处理。

根据以上那样的动作,在mfp10的就绪状态q1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将与多个设备(全部对象设备)20、21~25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等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emmc33的处理(第一快照数据取得处理)(时刻t21~时刻t23(图4))。据此,在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能够非常高速地启动(时刻t31~时刻t33(图4))。像这样,在就绪状态q1下进行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在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非常高速地启动。

另一方面,在mfp10的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设备列表l2,以满足上述的条件c1的方式决定第二设备组。并且,基于该第二设备组,执行初始化处理以及快照取得处理(时刻t21~时刻t24(图5))。

详细而言,从休止状态的两个以上设备21~25之中,决定“一部分设备”(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进行与该一部分设备23、24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包含再启动)。其后,进而,执行将与包含该一部分设备的第二设备组(设备20、23、24)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emmc33的处理(第二快照取得处理)。据此,在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能够比较高速地(至少与通常启动相比更高速地)启动(时刻t31~时刻t34(图5))。此外,通过将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缩减为仅比第一设备组少的设备数的第二设备组(六个设备20、21~25之中的三个设备20、23、24),能够避免在快照取得处理的完成前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结束。

像这样,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在将在该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止的两个以上设备之中的一部分设备初始化后,执行将与第二设备组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存储装置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该第二设备组是包含该一部分设备且比第一设备组缩减的设备组。从而,在进行来自休眠状态(省电状态)q2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比较短时间取得适当的快照数据,因此能够避免对下次启动后的mfp10的动作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电源断开操作时刻后的供电持续期间p1中,使用自供电部38(蓄电池等)进行供电。据此,避免在供电持续期间p1中持续ac供电的情况下的不适(具体而言,在电源操作断开后用户将ac插头(插入插头)从ac插座(插入口(插头受体))立刻拔出等导致的非意图的电源切断等),能够更可靠地执行快照取得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图4所示那样在就绪状态q1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不进行初始化,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就绪状态q1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刻t21)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其紧后进行一部分初始化处理。例如,也可以进行用于将各种设定内容返回默认设定(启动紧后的本来的初始设定)的初始化处理。更详细地说,也可以进行从操作面板部22的设定画面内的各种设定内容(例如,双面复制设定)返回至基本设定(单面复制设定)的处理等作为初始化处理。并且,在该一部分初始化处理的结束后进行快照取得处理即可。其中,该一部分初始化处理与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进行的初始化处理(图5的时刻t21~时刻t22)相比,在比较短时间内结束,因此影响比较轻微。此外,供电持续期间p1也可以被决定为成为该一部分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和接着其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合计时间以上。

<2.第二实施方式>

<2-1.概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等的对象设备被固定于特定的设备(20、23、24等)(参照图7的设备列表l2),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考虑自供电部38的蓄电能力的经年恶化等,变更(逐渐缩减)该对象设备。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备列表l2(详细而言,三个设备列表l21、l22、l23)的图。mfp10的测定部18(参照图13)基于适当的方法来测量自供电部38的当前的蓄电能力,将该蓄电能力换算为“电源可保持期间”(能够进行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的期间)p2的期间长m。换言之,该测定部18对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进行估计。另外,供电持续期间p1的期间长基于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来决定。例如,供电持续期间p1的期间长被决定为与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相同的值。另外,不限定于此,供电持续期间p1的期间长也可以作为比该期间长m大的值(m+α(余量值))、或小于该期间长m的值(m-α(余量值))等而算出。

并且,图12所示的三个列表l21、l22、l23的任一项根据该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而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各设备列表l21、l22、l23分别被表现为与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组相关的组合。此外,合计时间z2(z21、z22、z23)分别与该各组合(各设备列表l21、l22、l23)相对应而规定。在此,各值z21、z22、z23分别是预先决定的值(固定值)。

在设备列表l21中,列出六个设备20、21~25之中除去了设备21的五个设备20、22~25作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与该五个设备之中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四个设备22~25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与该五个设备20、22~25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z2是值z21。

在设备列表l22中,列出仅六个设备20、21~25之中的四个设备20、22~24作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与该四个设备之中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三个设备22~24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与该四个设备20、22~24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z2是值z22。

在设备列表l23中,列出仅六个设备20、21~25之中的三个设备20、23、24作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与该三个设备之中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两个设备23、24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与该三个设备20、23、24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z2是值z23。

这些三个设备列表l21、l22、l23的各合计时间z21、z22、z23按该顺序逐渐变小。即,在三个值z21、z22、z23之间,存在z21>z22>z23的大小关系(值z21最大,值z23最小)。

像这样,预先制成其所需合计时间z相互不同的三级的设备列表l21、l22、l23,预先储存至emmc33。

此外,这些多级(在此三级)的设备列表l21、l22、l23按该顺序而预先被赋予位次(赋予优先顺序)。具体而言,设备列表l21具有最高的位次,设备列表l22具有接下来的位次,设备列表l23具有最低的位次。此外,在设备列表l21、l22、l23中,随着变为比较低位次(后位次)(随着位次下降)而(缩减后的)比较少数的设备被规定为对象设备组。

并且,从这些三个设备列表l21、l22、l23之中,决定应被采用作为设备列表l2的列表。

最初,基于与设备列表l21(具有最高的优先顺序)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阈值th1的大小关系而判定是否采用设备列表l21作为设备列表l2。其中,与设备列表l21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是能够执行与设备列表l21中包含的多个设备20、22~25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和与该多个设备(其中,除了设备20)相关的初始化处理、且(在来自ac电源的供电断绝的状态下)能够持续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的期间的长度。设为关于其他设备列表l22、l23等,也算出与各设备列表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此外,阈值th1是对值z21加上了规定的余量(余量值)δt的值(在此,th1=z21+δt)。另外,以下,说明z21=18秒,z22=16秒,z23=14秒,δt=1秒的情况。

具体而言,在自供电部38尚未具有充分的蓄电能力,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比阈值th1大时(mfp10的使用初始阶段等),设备列表l21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例如,在判定为与设备列表l21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为25秒(m=25秒)时,该期间长m比阈值th1(19秒)大,所以设备列表l21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并且,执行与所决定的设备列表l21中包含的对象设备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等,进而,在之后的电源接通操作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50的处理。

其后,由于自供电部38的经年恶化而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逐渐降低。并且,在某时刻,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降低到比阈值th1小的值(例如“18.5秒”)。此时,期间长m(18.5秒)和值z21(18秒)的差分(0.5秒)比余量值δt(1秒)小,因此mfp10判断为不优选将设备列表l21原样维持为设备列表l2((若考虑误差等)可能难以执行基于设备列表l21的快照取得处理)。并且,mfp10代替设备列表l21而将下一级的设备列表l22决定为新的设备列表l2。

该下一级的设备列表l22与以前的设备列表l21相比具有比较少数的设备,因此根据设备数的降低而降低其电力消耗量(初始化处理和第二快照取得处理中的电力消耗量)。由此,与设备列表l22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暂时增大。例如,该期间长m增大到例如23秒左右。据此,该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在与值z22(16秒)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差分(余量),因此能够可靠地结束快照取得处理。在此,与设备列表l22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是在执行了与设备列表l22中包含的三个设备22~24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设备列表l22中包含的四个设备20、22~24相关的退避处理的基础上能够持续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的期间。

以后,本次基于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阈值th2的大小关系来判定是否将设备列表l22维持为设备列表l2。另外,阈值th2是对值z22加上了规定的余量(余量值)δt的值(在此,th2=z22+δt=17秒)。

具体而言,在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比阈值th2(17秒)大时,设备列表l22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例如,在期间长m为23秒(或18秒)等时,期间长m比阈值th2(17秒)大,所以设备列表l22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并且,执行与所决定的设备列表l22中包含的对象设备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等,进而,在之后的电源接通操作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50的处理。

其后,由于自供电部38的进一步的经年恶化而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逐渐降低。并且,在某时刻,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降低到比阈值th2(17秒)小的值(例如“16.5秒”)。此时,期间长m(16.5秒)和值z22(16秒)的差分(0.5秒)比余量值δt(1秒)小,因此mfp10判断为不优选将设备列表l22原样维持为设备列表l2。并且,mfp10代替设备列表l22而将下一级的设备列表l23决定为新的设备列表l2。

该下一级的设备列表l23与以前的设备列表l22相比具有比较少数的设备,因此根据设备数的降低而其电力消耗量(初始化处理和第二快照取得处理中的电力消耗量)被降低。由此,与设备列表l23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暂时增大。例如,该期间长m例如增大到21秒左右。据此,电源可保持期间p2(在执行了与设备列表l23中包含的两个设备23、24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设备列表l23中包含的三个设备20、23、24相关的退避处理的基础上能够持续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的期间)的期间长m在与值z23(14秒)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差分(余量),因此能够可靠地结束快照取得处理。

以后,本次是基于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阈值th3的大小关系来判定是否将设备列表l23维持为设备列表l2。另外,阈值th3是对值z23加上了规定的余量(余量值)δt的值(在此,th3=z23+δt=15秒)。

具体而言,在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比阈值th3(15秒)大时,设备列表l23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例如,在期间长m为21秒(或16秒)等时,期间长m比阈值th3(15秒)大,所以设备列表l23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并且,执行与所决定的设备列表l23中包含的对象设备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等,进而,在之后的电源接通操作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50的处理。

其后,由于自供电部38的进一步的经年恶化而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逐渐降低。并且,在某时刻,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降低到比阈值th3小的值(例如“14.5秒”)。此时,期间长m(14.5秒)和值z23(14秒)的差分(0.5秒)比余量值δt(1秒)小,因此mfp10判断为不优选将设备列表l23原样维持为设备列表l2。在该情况下,例外地,mfp10决定不进行第二快照取得处理。另外,不限定于此,mfp10也可以代替设备列表l23,进而将下一级的设备列表l24(未图示)决定为新的设备列表l2。

另外,三个阈值th1、th2、th3具有以下的大小关系、即th1>th2>th3。此外,关于设备列表l21、l22的选择,也可以在m=th1成立时(等号成立的情况),决定设备列表l21、l22的任一个作为设备列表l2。同样,关于设备列表l22、l23的选择,也可以在m=th2成立时,决定设备列表l22、l23的任一个作为设备列表l2。

像这样,从三个设备列表l21、l22、l23之中,选择一个设备列表。具体而言,选择规定了对应的合计时间z(z2)收敛于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以内(合计时间z2为期间长m以下)的设备组(设备的组合)的一个设备列表(且包含比较多数的设备的设备列表)。换言之,从三种组合之中,选择其合计时间z2不超过其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的组合(设备的组合)。

并且,所选择的该设备列表中包含的设备组被决定为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例如在选择了设备列表l22的情况下,该设备列表l22中包含的四个设备20、22、23、24被决定为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第二设备组)。此外,执行与所决定的设备列表l2中包含的对象设备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等,进而,在之后的电源接通操作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50的处理。

换言之,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以满足之后的条件c2的方式,决定初始化处理(再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该条件c2是与初始化处理(再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的各个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与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的各个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z收敛于电源可保持期间p2(进而供电持续期间p1)的期间长m以内的条件。

更详细地说,在多级的设备列表设备列表l21、l22、l23之中比较高位次(先位次)的设备列表即高位次设备列表(例如,l21)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被暂决定为候选设备组。

并且,在判定为与该候选设备组之中的休止中设备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该候选设备组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z相比,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大,且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该合计时间z的差比规定程度(δt)大的情况下,在高位次设备列表(例如,l21)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被决定为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组(第二设备组)。此外,在高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之中的休止中设备被决定为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合计时间z的差比规定程度(δt)小的情况(包含期间长m比合计时间z小的情况)下,在“低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被决定为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组(第二设备组)。此外,在“低位次设备列表”中规定的对象设备组之中的休止中设备被决定为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另外,“低位次设备列表”是多级的设备列表之中与高位次设备列表相比低位次(更详细地说下一位次)的设备列表(例如,l22)。

另外,在多级的设备列表l2(l21、l22、l23)的制成时,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多个设备之中在各设备列表l21、l22、l23中应包含的设备优选基于如下的观点等来决定。换言之,应从该设备列表l2优先地除去的设备优选基于如下的观点等来决定。

(1)具有比较大的功耗的设备(hdd等)优先地从设备列表l2被除去。例如,hdd21的功耗比其他设备22~25的功耗大,因此hdd21从设备列表l2优先地被除去。在图12中,hdd21已经从第一阶段的设备列表l21除去,还从第二阶段的设备列表l22以及第三阶段的设备列表l23除去。此外,操作面板部22的功耗比其他设备23~25的功耗大,因此操作面板部22从设备列表l2(以下一位次)优先地被除去。在图12中,操作面板部22从第二阶段以后的设备列表l22、l23被除去。另外,为了抑制功耗的偏差导致的影响,优选以初始化处理以及快照取得处理中的各设备的最大功耗来比较各设备的功耗。

(2)在进行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可能拆卸的设备(例如,usb连接方式的认证装置、usb键盘、usb存储器等)从设备列表l2优先地被除去。在设备列表l2中包含的设备在进行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被拆卸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设备的连接状态的不一致引起的错误,在该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进行不利用快照数据的通常启动,结果启动时间变长。考虑这样的情况,优选不将在进行下次电源接通操作时可能拆卸的设备硬是包含于设备列表l2,宁可从设备列表l2优先地被除去。在图12中,认证装置(usb连接方式)从第二阶段的设备列表l22以及第三阶段的设备列表l23被除去。

<2-2.动作细节>

接着,参照图14详细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步骤s11(也称为s11b)的动作的流程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代替图10而进行图14的动作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b中,如图14所示,若在步骤s21中判定为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则前进至步骤s22。在步骤s22中,取得电源可保持期间p2(详细而言其期间长m)的测定数据(估计值)。另外,作为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测定数据,例如,使用在此次的电源接通期间中基于自供电部38的电压等而估计(测定)的值即可。

并且,在步骤s23中,如上述那样,图12所示的三个列表l21、l22、l23的其中一个根据该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等而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

其后,执行与所决定的该对象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等(步骤s12、s13(参照图9))、以及与该对象设备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等(步骤s14、s15)。

此外,在进行了之后的电源接通操作时,执行如图11所示的动作(步骤s50)。

以上那样,在自供电部38具有充分的蓄电能力的状况(mfp10的使用初始阶段等)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在步骤s23(图14)中,选择三个设备列表l21、l22、l23之中具有最多个对象设备数(在此五个)的设备列表l21。具体而言,判定为与设备列表l21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m21)、和与设备列表l21对应的合计时间z的差分值(m-z)比规定值(δt)大,决定应执行使用了设备列表l21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等(包含初始化处理)的意旨。

其后,若在自供电部38的蓄电能力恶化某程度的状态下进行电源断开操作,则在步骤s23(图14)中,判定为与设备列表l21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与设备列表l21对应的合计时间z的差分值(m-z)比规定值(δt)小。在该情况下,代替设备列表l21而将设备列表l22决定为应采用的设备列表l2。即,使用具有比较少数的对象设备数(在此四个)的设备列表l22来决定应执行初始化处理以及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意旨。简单地说,决定应使用比设备列表l21缩减的设备列表l22的意旨。

进而,其后,在进行了下次以后的电源断开操作时,在步骤s23(图14)中,判定与设备列表l22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与设备列表l22对应的合计时间z的差分值(m-z)是否比规定值(δt)大,执行基于其判定结果的处理。

在判定为该差分值(m-z)比规定值(δt)大的情况下,决定应执行使用了设备列表l22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等的意旨。

另一方面,在自供电部38的蓄电能力进一步恶化某程度的状态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该差分值(m-z)比规定值(δt)小。在该情况下,代替使用了设备列表l22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等,本次决定应执行使用了设备列表l23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等的意旨。即,决定应使用具有比较少数的设备数(在此三个)的设备列表l23来执行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等的意旨。简单地说,决定应使用进一步缩减的设备列表l23的意旨。

根据这样的动作,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进而,在上述动作中,从多个设备列表l2之中,选择与电源可保持期间p2相应的适当的一个设备列表(l21、l22、l23的其中一个),该一个设备列表中包含的设备被决定为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步骤s22、s23)。从而,考虑经年恶化等导致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变动,适当地决定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更详细地说,在自供电部38的蓄电能力仍比较高时,选择将比较多数的设备规定为对象设备的设备列表l21。根据利用与比较多数的设备相关的快照数据,能够比较高速地启动mfp10。另一方面,在自供电部38的蓄电能力恶化时,选择将比较少数的设备规定为对象设备的设备列表l22(或l23)。由此,能够抑制对象设备而可靠地进行快照数据取得。

<3.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预先决定与各设备列表l21、l22、l23对应的各合计时间z,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基于实际的测量值来算出与各设备列表l21、l22、l23对应的各合计时间z2(z21、z22、z23)。

更详细地说,基于与初始化处理的各对象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实际的所需时间(各初始化所需时间)(测量值),算出与该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此外,基于与快照取得处理的各对象设备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实际的所需时间(各取得所需时间)(测量值),算出与该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并且,基于该初始化所需时间的总和和该取得所需时间的总和,算出合计时间z(z2)即可。

例如,基于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中的四个设备22~25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与还加上了非休止状态的设备20的五个设备20、22~25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算出合计时间z21即可。此外,基于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中的三个设备22~24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实际测量值)的总和、和与还加上了非休止状态的设备20的四个设备20、22~24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实际测量值)的总和而算出合计时间z22即可。同样,基于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中的两个设备23、24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实际测量值)的总和、和与还加上了非休止状态的设备20的三个设备20、23、24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实际测量值)的总和而算出合计时间z23即可。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步骤s11的动作的流程图。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代替图9而进行图15的动作,且代替图14而进行图16的动作的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特别是,参照步骤s22、s23、s16)。以下,参照图15以及图16等详细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

在步骤s11(s11c(还参照图15))中,如图16所示,若在步骤s21中判定为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则前进至步骤s22(s22c)。

在步骤s22c中,取得三个测定数据。一个是电源可保持期间p2(详细而言其期间长m)的测定数据。剩下的两个是休止状态的各设备的初始化(包含再启动)所需的时间(初始化所需时间)的测定数据、以及休止状态的各设备的退避对象信息的取得处理所需的时间(取得处理所需时间)的测定数据。这三个测定数据通过测定部18(参照图13)而取得。另外,作为初始化所需时间以及取得处理所需时间的各测定数据,例如,使用在进行了上次电源断开操作(此次的电源断开操作之前进行的其他的电源断开操作)时,接着该上次电源断开操作的供电持续期间p1中,在后述的步骤s16中实际测定的数据即可。该各测定数据在被测定的时刻(上次的电源断开操作紧后的步骤s16)被暂时储存至emmc33,在该步骤s22(此次电源断开操作紧后的步骤s22)中从该emmc33读出而取得。另外,在各测定数据尚未被储存至emmc33时,使用预先设定的值(默认值)即可。

并且,在步骤s23(s23c)中,图12所示的三个列表l21、l22、l23的其中一个根据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而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其中,阈值th1、th2、th3与基于初始化所需时间以及取得处理所需时间的各测定数据的合计时间z的测量值连动而变更。例如,阈值th1被设定为对反映了测定结果的值z21(与其相同的值)加上了规定的余量(余量值)δt的值(th1=z21+δt)即可。其他阈值th2、th3也同样。

其后,再次返回图15,执行步骤s12~步骤s15的动作。进而,在步骤s16中,伴随此次电源断开操作而执行的步骤s12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按每个设备被测定并被储存至emmc33。此外,伴随此次电源断开操作而执行的步骤s14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也按每个设备被测定并被储存至emmc33。该各测量值在下次以后的电源断开操作时的步骤s22中取得并被利用。

进而,在进行了之后的电源接通操作时,执行图11所示的动作(步骤s50)。

根据以上的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阈值th1、th2、th3与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实际测量值连动而决定,因此能够还考虑初始化处理的实际的状况,更适当地决定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进而,阈值th1、th2、th3与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实际测量值连动而决定,因此能够还考虑快照取得处理的实际的状况,更适当地决定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

另外,作为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测定数据,例如,也可以使用在进行了上次的电源断开操作(此次的电源断开操作之前进行的其他的电源断开操作)时,接着该上次的电源断开操作的供电持续期间p1中,在步骤s16(参照图15)中实际测定的数据。具体而言,也可以算出在供电持续期间p1中开始了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的时刻(蓄电池供电开始时刻)、和基于该自供电部38的输出电压成为规定程度以下的时刻(蓄电池供电结束时刻)的差分值(=蓄电池供电结束时刻-蓄电池供电开始时刻)作为电源可保持期间p2。与该电源可保持期间p2相关的测定数据在被测定的时刻(上次的电源断开操作紧后的步骤s16)被暂时储存至emmc33,在其后(此次的电源断开操作紧后的步骤s22)从该emmc33读出而取得即可。在第二实施方式等中也同样。

<4.第四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选择限定版的设备列表l2(详细而言,设备列表l21、l22、l23(参照图12)的其中一个)(步骤s22(图14))的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满足下述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选择全部版的设备列表l1。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例示即使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条件成立时,也代替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等,执行利用了设备列表l1的第三快照取得处理等的方式。具体而言,即使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在判定为能够在电源可保持期间p2内结束与全部休止中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第一设备组相关的第三快照取得处理时,也代替与休止中设备之中的一部分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第二设备组相关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执行与全部休止中设备相关的该初始化处理、和与第一设备组相关的第三快照取得处理。在此,与全部休止中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是与在电源断开操作时刻(休眠状态q2)休止的两个以上设备的全部(五个设备21~25)相关的初始化处理。此外,第三快照取得处理是将与第一设备组的全部设备(六个设备20、21~25)相关的退避对象信息作为快照数据而存储至emmc33的处理。

更详细地说,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以满足上述的条件c2的方式,决定初始化处理(再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和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其中,快照取得处理等的对象设备是构成第一设备组的多个设备之中的全部或一部分。

图17是与图12同样的图。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不仅限定版的设备列表l21、l22、l23,全部版的设备列表l1(也记载为l20)也能够被选择作为规定快照取得处理等的对象设备的设备列表(对象设备列表)l。

具体而言,在设备列表l1(l20)中,列出六个设备20、21~25之中的全部作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与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20、21~25之中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五个设备21~25相关的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和与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20、21~25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总和的合计时间z(z1)是值z20。

其中,设为在四个值z20、z21、z22、z23之间,存在z20>z21>z22>z23的大小关系。

像这样,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预先制成其所需合计时间z互不相同的四级设备列表l20(l1)、l21、l22、l23,且预先储存至emmc33。

此外,这些多级(在此4阶段)的设备列表l20、l21、l22、l23按该顺序被预先赋予位次(赋予优先顺序)。具体而言,设备列表l20具有最高的位次,设备列表l21具有接下来的位次,设备列表l22具有再接下来的位次,设备列表l23具有最低的位次。此外,在设备列表l20、l21、l22、l23中,随着变为比较低位次(后位次)(随着位次下降)而(缩减后的)比较少数的设备被规定为对象设备组。

并且,从这些四个设备列表l20(l1),l21、l22、l23之中,决定应被采用作为设备列表l的列表。

最初,基于与设备列表l20(具有最高的优先顺序)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阈值th0的大小关系而判定是否采用设备列表l20作为设备列表l。其中,与设备列表l20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是执行与设备列表l20中包含的五个设备21~25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设备列表l20中包含的六个设备20、21~25相关的退避处理,且(在来自ac电源的供电断绝的状态下)能够持续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的期间。此外,阈值th0是对值z20加上了规定的余量(余量值)δt的值(在此,th0=z20+δt)。另外,以下,说明z20=20秒,z21=18秒,z22=16秒,z23=14秒,δt=1秒的情况。

具体而言,在mfp10的使用初始阶段等中自供电部38尚未恶化,自供电部38具有充分的蓄电能力的情况下,判定为与设备列表l20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比阈值th0大。例如,估计为该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为26秒(m=26秒),判定为该期间长m比阈值th0(21秒)大。在该情况下,设备列表l20(l1)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并且,执行与所决定的设备列表l20中包含的对象设备相关的快照取得处理(即第三快照取得处理)等。更详细地说,与全部休止中设备(五个设备21~25)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第一设备组(详细而言其全部设备(六个设备20、21~25))相关的第三快照取得处理通过mfp10来执行。换言之,即使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mfp10在判定为能够在电源可保持期间p2内结束与全部休止中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第一设备组相关的第三快照取得处理时,代替第二快照取得处理,执行该初始化处理和第三快照取得处理。

另外,进而,在之后的电源接通操作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50的处理。

其后,由于自供电部38的经年恶化而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逐渐降低。并且,在某时刻,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降低到比阈值th0(21秒)小的值(例如“20.5秒”)。此时,期间长m(20.5秒)和值z20(20秒)的差分(0.5秒)比余量值δt(1秒)小,因此mfp10判断为不优选将设备列表l20(l1)原样维持为设备列表l(可能难以执行与休止中的全部设备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第三快照取得处理)。并且,mfp10代替设备列表l20(l1)而将下一级的设备列表l21决定为新的设备列表l。换言之,决定“代替使用设备列表l1的第三快照取得处理等,而应执行使用设备列表l2的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意旨”。像这样,在判定为能够执行第三快照取得处理等时,执行该第三快照取得处理等,另一方面,若判定为可能难以执行第三快照取得处理等,则本次执行第二快照取得处理。

该下一级的设备列表l21与以前的设备列表l20相比具有比较少数的设备,因此根据设备数的降低而其电力消耗量被降低。由此,与设备列表l21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暂时增大。例如,该期间长m增大到例如25秒左右。据此,该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在与值z21(18秒)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差分(余量),因此能够可靠地结束快照取得处理。另外,与设备列表l21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是在执行了与设备列表l21中包含的四个设备22~25相关的初始化处理、和与设备列表l21中包含的五个设备20、22~25相关的退避处理的基础上能够持续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的期间。

以后,在根据自供电部38的经年恶化而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降低的情况下,进行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动作。即,根据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的降低,逐渐采用设备数被降低的设备列表l2(l22、l23等)。

另外,四个阈值th0、th1、th2、th3具有以下的大小关系,即th0>th1>th2>th3。此外,关于设备列表l1、l2的选择,也可以在m=th0成立时(等号成立的情况下),设备列表l1、l2的任一个被决定为设备列表l2。

以上那样,在四个设备列表l1、l21、l22、l23之中,首先,选择具有最多个对象设备数(在此六个)的设备列表l1。并且,在与设备列表l1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与设备列表l1对应的合计时间z的差分值(m-z)比规定值(δt)大时,决定应执行使用了设备列表l1的第三快照取得处理等的意旨。另一方面,在与设备列表l1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和与设备列表l1对应的合计时间z的差分值(m-z)比规定值(δt)小时,决定代替设备列表l1而设备列表l2被决定为应采用的设备列表l。即,决定应(代替第三快照取得处理等,)使用具有比较少数的对象设备数(在此五个)的设备列表l21而执行初始化处理以及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意旨。

其后,根据自供电部38的蓄电能力的恶化而执行与第二实施方式等同样的动作。

像这样,从四个设备列表l1、l21、l22、l23之中,选择一个设备列表。具体而言,选择规定了对应的合计时间z收敛于对应的电源可保持期间p2的期间长m以内(合计时间z为期间长m以下)的设备组(设备的组合)的一个设备列表(且包含比较多数的设备的设备列表)。即,从四种组合之中,选择对应合计时间z不超过对应期间长m的组合(设备的组合)。

并且,所选择的该设备列表中包含的设备组被决定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例如在选择了设备列表l1的情况下,该设备列表l1中包含的全部设备20、21~25被决定为快照取得处理的对象设备。此外,所选择的该设备列表中包含的设备组之中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设备被决定为初始化处理(再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例如,在选择了设备列表l1的情况下,该设备列表l1中包含的全部设备20、21~25之中在休眠状态q2下休止的设备21~25被决定为初始化处理的对象设备。

根据这样的动作,即使在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在判定为能够在电源可保持期间p2内结束第三快照数据取得处理等时,代替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等而执行第三快照取得处理等。从而,能够优先进行基于在第三快照取得处理中取得的数据的比较高速的启动动作(参照图4的时刻t31~时刻t33)(与基于第二快照取得处理的启动动作相比更高速的启动动作)。

此外,从多个组合(多个设备列表l2)之中,选择对应合计时间z不超过对应期间长m的组合(设备的组合),因此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思想不仅能够对第二实施方式应用,还能够对第三实施方式应用。换言之,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阈值th0、th1、th2、th3也可以与初始化处理的所需时间的实际测量值和/或快照取得处理的所需时间的实际测量值连动而决定。

<5.变形例等>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内容。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从电源断开操作时刻(时刻t21)起经过了规定期间的时刻(时刻t28),停止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快照取得处理实际结束的时刻(且步骤s16(参照图15)中的实际测量数据被储存至emmc33的时刻),立刻停止基于自供电部38的供电。像这样,供电持续期间p1的结束时刻(换言之,供电持续期间p1的期间长)也可以根据快照取得处理的进展而变化。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于系统控制器20的供电在休眠状态q2下也持续的方式,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对于系统控制器20内的一部分设备(子设备)的供电在休眠状态q2下停止。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该休眠状态q2下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时,将该系统控制器20内的该一部分设备(供电停止对象的子设备)与上述的设备21~25同样地对待,且将该系统控制器20内的该一部分设备(子设备)以外的设备(不是供电停止对象的剩余的子设备)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设备20同样地对待。

例如,在步骤s12(参照图9等)中,也可以是仅对于该系统控制器20内的多个子设备之中的一部分子设备(供电停止对象的子设备)的初始化处理与有关其他设备(23、24等)的初始化处理一起进行。

此外,在步骤s14(参照图9等)中,也可以是对于系统控制器20内的全部对象子设备(该一部分子设备和剩余的子设备这双方)的快照取得处理与有关其他设备(23、24等)的快照取得处理一起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