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喇叭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782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喇叭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喇叭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终端产品(包括手机、平板,但不仅限于这两类产品),终端产品在市场的日益追求薄而电池容量大需求的趋势下,在这样的设计环境氛围下,在功能性能方面必须有所取舍,目前行业的做法基本上是一再收缩音频方面至关重要的因素——腔体的体积(损失音量的大小及音质)来满足ID的视觉超薄效果,这种设计理论在人工学范畴的确可以让人感觉新颖。

在终端整体方案设计时,ID\MD工程师往往考虑的是ID完美化站在本职的角度去考虑设计,往往采用超极端的设计方式来压缩音频部分的空间,使之最小化来实现ID的需求,而MD工程师在考虑ID的同时还要考虑RF性能再一次的压缩声学部分的空间,但是往往忽略了电声部分的要求,最终方案实现后导致了电声问题的存在,在电声部分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的设计方式是在损失音质和音量的前提下实现的,在终端消费者对电声的需求日益高需求的情况下目前的设计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影响到终端的体验感,而导致终端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的不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喇叭腔装置,包括: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喇叭本体,喇叭本体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喇叭本体安装在上壳体上,喇叭本体的顶部与上壳体之间形成有喇叭前腔,上壳体内自喇叭前腔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向上形成有从小渐渐变大的近似V字型的导音通道。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无限的可能,利用声学传播的原理及方式改变声学传播的途径来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

优选地,喇叭本体上设置有密封泡棉,密封泡棉和喇叭本体以及上壳体之间形成喇叭前腔,喇叭前腔与导音通道相通。

进一步,喇叭型导音通道的长度不大于10mm。

导音通道3的长度设计要求10mm以下,设计越短越好,这样设计的目的减少音量在传播中的损耗呈八字形扩散传输。

优选地,喇叭前腔的高度为0.4~0.9mm。

优选地,喇叭前腔的高度为0.6mm。

优选地,导音通道的V字型的夹角为30度。

进一步,上壳体内从喇叭前腔向上延伸形成有从小渐渐变大的近似V字型的导音通道。

更进一步,上壳体的顶部在导音通道的最大喇叭口处形成为出音部,出音部上设置若干出音通孔。

优选地,导音通道的V字型的夹角为45度。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结构堆叠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声学的空间问题,在设计时预留一定的空间来满足实现电声性能的基本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优势:

1.这样设计方案对于电声效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不损失终端的音频体验情况下,更好的满足ID的需求;

2.本方案的设计采用声学传播方式原理类似于号筒扩声原理,更利于声音的传播,让音质、音量更好的提升。

本方案的设计方式对有限的空间起到无限的利用起到很好的表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手机喇叭腔装置的上下壳体组装后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手机喇叭腔装置的上下壳体组装前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手机喇叭腔装置的下壳体组装前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手机喇叭腔装置的上壳体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喇叭腔装置,包括: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1,以及喇叭本体4,喇叭本体4置于上壳体2和下壳体1之间,喇叭本体4安装在上壳体2上,喇叭本体4的顶部与上壳体2之间形成有喇叭前腔6,上壳体2内自喇叭前腔6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向上形成有从小渐渐变大的近似V字型的导音通道3。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无限的可能,利用声学传播的原理及方式改变声学传播的途径来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喇叭本体上设置有密封泡棉,密封泡棉和喇叭本体以及上壳体之间形成喇叭前腔,喇叭前腔与导音通道相通。

喇叭型导音通道3的长度为9mm。声音沿着9和10的方向传播,所以长度越短越好。

喇叭前腔的高度为0.6mm。

导音通道3的V字型的夹角为30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上壳体2内从喇叭前腔6向上延伸形成有从小渐渐变大的近似V字型的导音通道,由壳体的内侧面7和8组成。上壳体的顶部在导音通道的最大喇叭口处形成为出音部,出音部上设置若干出音通孔。

导音通道的V字型的夹角为45度。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结构堆叠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声学的空间问题,在设计时预留一定的空间来满足实现电声性能的基本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优势:

3.这样设计方案对于电声效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不损失终端的音频体验情况下,更好的满足ID的需求;

4.本方案的设计采用声学传播方式原理类似于号筒扩声原理,更利于声音的传播,让音质、音量更好的提升。

本方案的设计方式对有限的空间起到无限的利用起到很好的表达。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