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铁受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95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铁受话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受话器振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铁受话器。



背景技术:

动铁受话器主要应用于助听器以及耳机等穿戴设备,振膜是动铁受话器中的核心部件,受话器通过膜片振动压缩空气,从而完成电声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选择一些刚性、恢复能力较好的薄膜作为振膜的原材料,以达到最小的失真和最大的输出。目前动铁受话器的振膜主要以TPU、Mylar作为原材料,而这两种材质的恢复能力有限,导致产品频率响应差,且容易破裂,在某些特殊环境(比如高温、高湿,等)中会产生较大失真,甚至无法使用。其技术方案是:在振膜中间增加振动板,增强刚性,而在一些特殊环境中使用需要将受话器进行特殊保护。但是振动板的弹性恢复能力较差,导致产品良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铁受话器,通过采用了硅胶薄膜,无需振动板而使振膜具有刚性,大大提高了受话器中振膜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铁受话器,包括:外壳,外壳设置有空腔;振膜,振膜包括支架和硅胶薄膜,其中,支架与硅胶薄膜固定,支架固定在外壳的侧壁,以使空腔隔断成上腔和下腔;磁力驱动机构,磁力驱动机构与振膜连接,并设置在空腔的下腔。

其中,支架呈矩形,支架的两相对边框内设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两相对边框设置与第一管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与第二管道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朝向支架的边框内侧。

其中,磁力驱动机构包括传导杆、永磁体、电枢和线圈,其中,传导杆设置在振膜与电枢之间,永磁体和电枢均与外壳固定连接,线圈套设与电枢。

其中,外壳底部的内壁朝向空腔延伸有第一夹具;永磁体呈“U”型,第一夹具夹住永磁体的下端。

其中,外壳侧壁朝向空腔延伸有第二夹具;电枢呈“U”形,其中,电枢的上端设置在振膜和永磁体上端之间,电枢的下端设有螺旋凹槽并设置在永磁体上端和永磁体下端之间,第二夹具夹住电枢。

其中,传导杆的一端与振膜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电枢粘合固定或焊接固定。

其中,线圈缠绕在电枢下端的凹槽内。

其中,外壳顶部内表面与振膜之间的距离为0.2mm-0.3mm。

其中,外壳的材料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动铁受话器,通过将动铁受话器中的振膜结构中的薄膜的材料改变成硅胶,并且去除原本的振动板结构,使动铁受话器的振膜仅有硅胶薄膜和支架构成,硅胶制成的薄膜的刚性以及弹性恢复能力远远好于原来的TPU等材料,并且不再需要振动板而才有刚性性能,节约了资源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铁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制作振膜的模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动铁受话器中振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动铁受话器10包括:外壳101、振膜102和磁力驱动机构103。其中,所述外壳101设置有空腔1011,所述振膜102包括支架1021和硅胶薄膜1022,其中,所述支架1021与所述硅胶薄膜1022固定,所述支架1021固定在所述外壳101的侧壁,以使所述空腔1011隔断成上腔和下腔,磁力驱动机构103,所述磁力驱动机构103与所述振膜102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空腔1011的下腔。所述磁力驱动机构103用来产生磁场,从而带动振膜震动使之发声。

在现有技术中,动铁受话器中的振膜的薄膜主要以TPU、Mylar材料作为原材料,而这两种材料的恢复能力有限,导致产品频率响应差,且容易断裂,在高温、湿度大等特殊环境下会产生较大的失真,甚至无法使用,所以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薄膜和支架中间增加振动板,振动板具有刚性,但是振动板的弹性恢复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样在特殊环境下导致受话器失真。

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一个改进方案,振膜的薄膜不再采用TPU、Mylar等材料,而使用硅胶制成薄膜,硅胶薄膜本身带有弹性,且恢复能力极强,所以不再需要振动板来增强弹性,其实现方式是,采用一种特制的模具,即模具分上模21具和下模22具,在下模22具的中央设有一凹槽,上模21具和下模22具密合时形成密闭腔体,首先将振膜支架放入下模22具当中,然后使用点胶机将液态硅胶挤入下模22具的凹槽内,再将上模21具盖到下模22具上,将模具放入加热平台压合、固化,最后硅胶凝固并与支架粘接在一起形成振膜的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动铁受话器中的振膜结构中的薄膜的材料改变成硅胶,并且去除原本的振动板结构,使动铁受话器的振膜仅有硅胶薄膜和支架构成,硅胶制成的薄膜的刚性以及弹性恢复能力远远好于原来的TPU等材料,并且不再需要振动板而才有刚性性能,节约了资源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具体的,所述支架1021呈矩形,所述支架1021的两相对边框内设第一管道(图未示)和第二管道(图未示),所述两相对边框设置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图未示)和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的第二通孔(图未示),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朝向所述支架1021的边框内侧,从而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外界相通。在振膜成型过程中,先将支架1021放入模具的下模22中,再用点胶机将液态硅胶挤入下模22,盖上上模21,将模具放入加热平台压合、固化,由于工作平台的压合机使上模21下压,当上模21挤压液态硅胶时,液态硅胶会向模具内的腔体的四周铺开,使液态硅胶从支架1021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流入到支架1021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最后液态硅胶凝固后,使硅胶薄膜1022和支架1021紧紧粘接在一起,这样保证了硅胶薄膜1022不易脱离支架1021。

进一步地,支架1021的边框设置有第一开口(图未示),硅胶薄膜1022固定于支架框上,并且覆盖第一开口。外壳101包括上壳、下壳、第一固定球(图未示)、第一弹性形变件(图未示)、第二固定球(图未示)和第二弹性形变件(图未示),下壳包括底板和自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壁,上壳包括顶板和自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上侧壁。所述下侧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图未示)和第二固定槽图未示),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接槽图未示),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一弹性形变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底部,并且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球固定,当第一弹性形变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第一固定球至少部份凸出于第一卡接槽并且嵌入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接槽图未示),第二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二弹性形变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部,并且另一端与第二固定球固定,当第二弹性形变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第二固定球至少部份凸出于第二卡接槽并且嵌入第二固定槽。

支架1021的边框的外壁朝垂直于支架框的方向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图未示)和第二延伸部图未示),并且第一延伸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凹陷图未示),在第一延伸部收容于第一固定槽时,第一固定球至少部分嵌入第一固定凹陷内,第二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凹陷图未示),在第二延伸部收容于第二固定槽时,第二固定球至少部分嵌入第二固定凹陷内,从而使得使振膜102与下壳相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形变件和第二弹性形变件均为弹簧。利用弹性形变件的可弹性形性能,在第一延伸部插入第一固定槽,第二延伸部插入第二固定槽时,第一延伸部推动第一固定球缩回第一卡接槽内,第二延伸部推动第二固定球缩回第二卡接槽内,直至当第一固定凹陷滑动至与第一固定球相对应的位置,以及第二固定凹陷滑动至与第二固定球相对应的位置时,第一固定球被第一弹性形变件推动至部分嵌入第一固定凹陷内,第二固定球被第二弹性形变件推动至部分嵌入第二固定凹陷内,从而将振膜102与下壳相固定。另外,利用弹性形变件的可弹性形性能,拆卸振膜102和上壳也比较方便。

进一步的,支架1021的边框的外壁还设置第一弹性形变凸台(图未示)和第二弹性形变凸台(图未示),上侧壁还设置有第三固定凹陷(图未示)和第四固定凹陷(图未示),第一弹性形变凸台与第三固定凹陷凹凸配合固定,第二弹性形变凸台与第四固定凹陷凹凸配合固定,使得支架框与上壳固定,从而使得外壳101的上壳、下壳和支架1021的边框三者相固定,并且上壳、下壳和支架框三者之间是可拆卸固定,方便上壳、下壳和支架框之间拆卸和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地固定支架框与下壳,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可相对设置,例如:当下壳为方形,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分别位于两相对的下侧壁的顶部。当然,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也可以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下壳和支架框之间,以及上壳与支架框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避免动铁受话器10在发声时,气流从下壳和支架框之间,和/或上壳与支架框之间的间隙流出,影响受话器的性能。

所述磁力驱动机构103包括传导杆(图未示)、永磁体1031、电枢1032和线圈1033,其中,所述传导杆设置在所述振膜102与所述电枢1032之间,所述永磁体1031和电枢1032均与所述外壳101固定连接,所述线圈1033套设与所述电枢1032。当线圈1033中通入电流时会产生磁场,但由于永磁体1031自身会有磁场,两个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线圈1033受力,从而带动电枢1032,使得电枢1032带动传导杆,传导杆驱动振膜102震动,从而使振膜102发声。

具体的,所述外壳101底部的内壁朝向所述空腔1011延伸有第一夹具(图未示);所述永磁体1031呈“U”型,所述第一夹具夹住所述永磁体1031的下端,当然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永磁体1031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正、负永磁体,利用第一夹具夹住永磁体1031可以使永磁体1031固定的更加牢固,在动铁受话器10移动过程中,不会使永磁体1031脱离原来的位置。

所述外壳101侧壁朝向所述空腔延伸有第二夹具(图未示);所述电枢1032呈“U”形,其中,所述电枢1032的上端设置在所述振膜102和所述永磁体1031上端之间,所述电枢1032的下端设有螺旋凹槽(图未示)并设置在所述永磁体1031上端和所述永磁体1031下端之间,所述第二夹具夹住所述电枢1032。同理,利用第二夹具夹住所述电枢1032,可以使电枢1032固定的更加牢固。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永磁体1031和电枢1032的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利用夹具固定,也可以是利用胶粘固定,具体可以使用导热硅胶来固定,导热硅胶具有高粘结性能和超强的导热效果;或是焊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牢固性也很强。

所述传导杆的一端与所述振膜102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枢1032粘合固定或焊接固定。

所述线圈1033缠绕在所述电枢1032下端的凹槽内。这样设计无需在将线圈1033固定在外壳101上,直接固定在了电枢1032的下端。其他替代实施例中,线圈1033可以直接套设与电枢1032的一端,再将线圈1033固定在外壳101上。

所述外壳101顶部内表面与所述振膜102之间的距离为0.2mm-0.3mm,所述外壳101的材料为塑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动铁受话器中的振膜结构中的薄膜的材料改变成硅胶,并且去除原本的振动板结构,使动铁受话器的振膜仅有硅胶薄膜和支架构成,硅胶制成的薄膜的刚性以及弹性恢复能力远远好于原来的TPU等材料,并且不再需要振动板而才有刚性性能,节约了资源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