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47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金属机的追求越来越高,其主要表现在对轻薄化金属机的追求上。目前市场上传统的金属机接地的方式比较复杂,占用的整机空间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使得金属机的接地更加简单,降低整机的占用空间,从而实现整机的轻薄化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喇叭支架、弹片以及导电件;其中,于喇叭支架上镭射形成导电图案,导电图案形成于喇叭支架靠近第一壳体的一面;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导电图案、第一壳体的金属部分抵触;导电件将导电图案、第二壳体的金属部分导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喇叭支架上镭射形成用于接地的导电图案,这样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金属部分能够通过导电图案实现接地,使得金属机的接地更加简单,降低整机的占用空间,从而实现整机的轻薄化设计。

另外,第二壳体的金属部分设置固定部,导电件穿过导电图案,且导电件的端部固定固定部内。

另外,固定部为固定孔、固定槽以及金属螺丝柱中的一种。

另外,导电件为弹片,且导电件的两端分别与导电图案、第二壳体的金属部分抵触,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另外,喇叭支架上开设定位孔,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定位孔位置对应的定位柱。

另外,定位孔均匀的开设于喇叭支架上,增强喇叭支架与第二壳体的固定强度。

另外,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通过螺丝锁紧,方便拆卸,易于后续维修。

另外,第一壳体为后壳,第二壳体为前壳。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喇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如图1~3所示,该移动终端包含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喇叭支架3、弹片4以及导电件5;其中,于喇叭支架3上镭射形成导电图案6,导电图案6形成于喇叭支架3靠近第一壳体1的一面;弹片4的两端分别与导电图案6、第一壳体1的金属部分抵触;导电件5将导电图案6、第二壳体2的金属部分导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2的金属部分设置固定部2-1,导电件5穿过导电图案6,且导电件5的端部固定固定部2-1内。具体地,导电件5可以为金属螺丝,相应地,固定部2-1为金属螺丝柱。不难看出,导电图案6上开设螺丝孔,导电件5穿过导电图案6上的螺丝孔并固定于固定部2-1中。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固定部2-1也可以是固定孔、固定槽。本实施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喇叭支架3上开设定位孔3-1,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与定位孔3-1位置对应的定位柱2-2。具体地,本实施方式通过定位柱2-2与定位孔3-1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喇叭支架3与第二壳体2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孔3-1可以均匀的开设于喇叭支架3上。相应地,定位柱2-2在第二壳体2上的位置也是应该是均匀分布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均匀分布方式可以增强喇叭支架3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固定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说,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是通过螺丝锁紧。这样方便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组装以及后续对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拆卸维修。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可以是后壳,第二壳体2可以是前壳。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壳体1也可以是前壳,第二壳体2也可以是后壳。

更加具体地来说,实际组装本实施方式中终端的步骤包括:如图4所示,首先将喇叭支架固定在第二壳体上,即完成了导电图案与第二壳体金属部分的导通;然后将第一壳体固定在第二壳体上,即完成了导电图案与第一壳体金属部分的导通。最后完成第一壳体金属部分、第二壳体金属部分的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喇叭支架上镭射形成用于接地的导电图案,这样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金属部分能够通过导电图案实现接地,使得金属机的接地更加简单,降低整机的占用空间,从而实现整机的轻薄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导电件可以为金属螺丝。而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导电件可以为弹片,且导电件的两端分别与导电图案、第二壳体的金属部分抵触。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导电件的弹片设置于喇叭支架与第二壳体的金属部分之间,并与喇叭支架和第二壳体的金属分别抵触导通。使得整机的接地方式更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施方式所说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但不以此为限,只要使用到这种带有导电图案的喇叭支架,使得整机的接地更加的简单,降低整机的占用空间,实现了整机的轻薄化设计的目的,这一类移动终端均可。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