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筒胶套以及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47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话筒胶套以及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话筒胶套以及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移动通信终端的成本越来越高,为了降低成本,需要对手机零部件如喇叭、话筒的结构进行改进。

一般的手机系统没有将话筒与内部免提喇叭隔离开来,传出的声音可能会有回声,因此需要对手机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话筒胶套与内部腔体之间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话筒胶套以及移动通信终端,使得话筒胶套能跟移动通信终端前壳组装在一起,从而既能减少填充在前壳和后壳间的压缩泡棉,又能提升壳体的密封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话筒胶套,包括:本体和连接件,本体上设置一容纳腔,用于容纳话筒,连接件可弯折,且位于容纳腔开口的一侧,本体内还包括一通道,连接件上设置有一第一通孔,在连接件弯折至本体的一端时,第一通孔与通道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前壳、主板、后壳以及如前述的话筒胶套,主板上设置有一话筒,话筒套装在话筒胶套中,话筒胶套组装在前壳上,前壳的一边位于话筒胶套的本体与弯折的连接件之间,连接件位于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话筒胶套包括:本体和连接件,本体上设置一容纳腔,用于容纳话筒,连接件可弯折,且位于容纳腔开口的一侧,本体内还包括一通道,连接件上设置有一第一通孔,在连接件弯折至本体的一端时,第一通孔与通道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话筒胶套进行改进,使其能跟移动通信终端前壳组装在一起,从而既能减少填充在前壳和后壳间的压缩泡棉,又能提升壳体的密封性能。

另外,话筒胶套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设置在连接件上,用于固定话筒胶套。

另外,话筒胶套还包括两个第一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

另外,话筒胶套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挂台,用于固定话筒胶套。

另外,前壳的一边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对应设置,可以使话筒胶套很好的固定在移动终端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话筒胶套生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话筒胶套生产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话筒胶套组装时的正面视图;

图4是图3中的话筒胶套组装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话筒胶套组装前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话筒胶套组装时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话筒胶套组装后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话筒胶套,如图1-4所示,包括:本体1和连接件2,本体1上设置一容纳腔3,用于容纳话筒,连接件2可弯折,且位于容纳腔3开口的一侧,本体1内还包括一通道4。连接件2上设置有一第一通孔5,在连接件2弯折至本体1的一端时,第一通孔5与通道4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话筒胶套进行改进,使其能跟移动通信终端前壳组装在一起,从而既能减少填充在前壳和后壳间的压缩泡棉,又能提升壳体的密封性能,能很好的通过密封性能测试。

本实施方式中,话筒胶套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孔6,第一定位孔6设置在连接件2上,用于固定话筒胶套。也可以设置两个第一定位孔6分别位于第一通孔5的两侧,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孔6的形状为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第一定位孔6的形状为椭圆形或者多边形,具体的根据需要而定。

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连接件2为薄片结构,且连接件2的长度略小于话筒胶套的厚度,使其组装到移动通信终端时能很好的与前壳配合。

本实施方式中,话筒胶套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挂台7,用于固定话筒胶套,挂台7为薄片结构,话筒胶套组装到移动终端时,挂台7与移动终端上的空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如图5-7所示,包括:前壳21、主板22、后壳23以及前述的话筒胶套24,主板上设置有一话筒25,话筒25套装在话筒胶套24中,话筒胶套24组装在前壳21上,前壳21上设置一突起20,突起20位于话筒胶套24的本体26与弯折的连接件27之间,连接件27位于突起20与后壳23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话筒25套装在话筒胶套的容纳腔28中,容纳腔28与外界相通,话筒25发声时声音可以从容纳腔28传出。连接件27的厚度为突起20与后壳23之间的间隙大小,能很好的配合突起20与后壳22之间的间隙进行组装。

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参见图8-10,突起2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9,第二定位孔29与第一定位孔30对应设置,可以使话筒胶套24很好的固定在移动终端上。突起20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31,话筒胶套组装在前壳21上时,第二通孔31与位于话筒胶套内的通道32以及连接件27上的第一通孔33连通,以便于声音从通道32依次经第二通孔31和第一通孔33传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上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的实际结构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了保护,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所有对实用新型的结构上的各种细节上的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