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手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522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震手机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也逐渐在人群中普及起来,手机已经作为现在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通讯工具,手机给人民的生活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帮助人民解决了困扰己久的联络不便的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触摸屏手机使用者越来越多。然而触摸屏手机的携带又给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手机放在口袋里,会由于长期颠簸导致手机的损坏,给人们造成物质损失;手机拿在手上,当人们使用手机时,尤其是边走边使用手机,手机容易从人体手掌上掉下,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损失。即手机不经意摔了几次之后,触摸屏没反应或者显示屏不亮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机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手机壳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机保护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壳一般结构简单,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壳内部,且现在的手机壳防震防摔的功能较差,当手机壳掉下后,容易摔碎里面的手机,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防震手机外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机外壳抗震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震手机外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防震手机外壳,包括外壳以及嵌设在外壳内腔中从上到下依次排布的内壳、减震垫和减震底座,内壳包括呈拱桥弧形结构且反向相切排布的上垫片和下垫片,上垫片和下垫片的两侧夹层内对称嵌设中空球囊,减震垫嵌设在外壳和内壳之间,减震垫设置为半球形垫圈和方形胶垫连接而成的蘑菇型一体式结构,减震底座设置在减震垫和外壳侧壁之间的空腔内,减震底座包括碗状托盘、倒“T”形支柱和弹簧,碗状托盘的底部中心和倒“T”形支柱连接,碗状托盘的侧壁沿纵向对称设置有一对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设置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外壳的侧壁向外凸出设置有门字形边框。门字形边框对称设置在外壳的两侧,起到防护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门字形边框的内部等间距排布设置有U形气垫。U形气垫的填充,使手机外壳轻质化,使门字形边框既具备硬性外壳的防护作用,同时又增加U形气垫的弹性抗震作用,软硬兼具,形成的手机外壳的防护外套,实用性强。

更进一步的,所述门字形边框的外侧壁倾斜45°等间距排布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设置,起到导流的作用,当手机表面洒落液体时,液体自身的流动性,使其沿着手机侧壁的导流槽顺流而下,避免液体在手机表面的长时间停留,起到了快速导流效果,防止液体浸入手机内部,防水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垫的半球形垫圈的曲率半径和下垫片的曲率半径一致。减震垫与下垫片的相容性强,二者相互配合,使内壳和外壳的配合紧密度增强。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垫的方形胶垫内填充有海绵夹层。减震垫的垫圈和胶垫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效果,角垫内的海绵夹层进一步提高了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减震性能优异,胶垫的填充紧密性强,同时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倒“T”形支柱的底部直径小于碗状托盘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内壳空间分割性强,使手机与内壳之间形成一定的散热空间,起到了一定的散热功能,中空球囊起到一定的弹性作用,保持了手机的使用安全性;减震垫和减震底座的协同作用,起到了双重减震功能,减震底座具有支撑性的同时,不影响弹簧的弹力,碗状托盘的支撑性强,弹簧可缓解上下方向的压力,避免其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因受到挤压和/碰撞出现的损坏;门字形边框软硬兼具,形成的手机外壳的防护外套,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门字形边框;2、上垫片;3、中空球囊;4、下垫片;5、弹簧;6、倒“T”形支柱;7、胶垫;8、垫圈;9、碗状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防震手机外壳,包括外壳以及嵌设在外壳内腔中从上到下依次排布的内壳、减震垫和减震底座,内壳包括呈拱桥弧形结构且反向相切排布的上垫片和下垫片,上垫片和下垫片的两侧夹层内对称嵌设中空球囊,减震垫嵌设在外壳和内壳之间,减震垫设置为半球形垫圈和方形胶垫连接而成的蘑菇型一体式结构,减震底座设置在减震垫和外壳侧壁之间的空腔内,减震底座包括碗状托盘、倒“T”形支柱和弹簧,碗状托盘的底部中心和倒“T”形支柱连接,碗状托盘的侧壁沿纵向对称设置有一对弹簧。

减震垫的半球形垫圈的曲率半径和下垫片的曲率半径一致。减震垫与下垫片的相容性强,二者相互配合,使内壳和外壳的配合紧密度增强。

减震垫的方形胶垫内填充有海绵夹层。减震垫的垫圈和胶垫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效果,角垫内的海绵夹层进一步提高了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减震性能优异,胶垫的填充紧密性强,同时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

安装过程为:将减震底座卡合安装在外壳的两侧底壁上,让后将减震垫卡合在减震底座的上方,使减震底座紧密卡合在减震垫的胶垫和外壳的侧壁之间,内壳设置在减震垫的上方,然后将手机放置在内壳和外壳形成的空腔内,内壳的上、下垫片呈反向相切的排布方式,空间分割性强,上垫片的弧形壁面加大了手机与呈弧形排布的上垫片之间的空隙,该空隙使手机与内壳之间形成一定的散热空间,起到了一定的散热功能,中空球囊起到一定的弹性作用,当手机上方受到一定的压力时,手机压缩内壳的上垫片时,上垫片对中空球囊进行弹性压缩,当压力消失时,中空球囊恢复弹性形变,保持了手机的使用安全性。

减震垫和减震底座的协同作用,起到了双重减震功能,减震垫的垫圈呈半球形结构,其与下垫片相切排布,接触面积大,垫圈的球形曲面有利于将上方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散,胶垫具有弹性和支撑性,垫圈和胶垫的协同配合,可以提高手机的抗震性;当手机从高处掉落时,手机和手机壳共同冲击地面,手机通过减震垫压缩减震底座,减震底座的倒“T”形支柱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倒“T”形支柱的底部直径小于碗状托盘的直径,具有支撑性的同时,不影响弹簧的弹力,碗状托盘的支撑性强,弹簧具有一定的压缩性能,缓解了上下方向的压力,同时手机在碗状托盘上的接触面积适当增大,从而使手机的触摸屏和/或显示屏等易损零部件得到充分的保护,避免其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因受到挤压和/碰撞出现的损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外壳设置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外壳的侧壁向外凸出设置有门字形边框。门字形边框对称设置在外壳的两侧,起到防护作用。

门字形边框的内部等间距排布设置有U形气垫。U形气垫的填充,使手机外壳轻质化,使门字形边框既具备硬性外壳的防护作用,同时又增加U形气垫的弹性抗震作用,软硬兼具,形成的手机外壳的防护外套,实用性强。

门字形边框的外侧壁倾斜45°等间距排布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设置,起到导流的作用,当手机表面洒落液体时,液体自身的流动性,使其沿着手机侧壁的导流槽顺流而下,避免液体在手机表面的长时间停留,起到了快速导流效果,防止液体浸入手机内部,防水性强。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