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9539发布日期:2019-05-28 18:0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电声系统需要不断的提升性能,高品质的扬声器模组便是实现这个高品质音乐功能的必备条件之一。

DBASS高分子纳米扩音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音效逐渐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目前的采用DBASS工艺制备扬声器模组通常是先在壳体上特定区域内灌注DBASS高分子纳米粉,然后设置mesh 将灌注的高分子纳米粉挡住随后安装扬声器单体。但是由于要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导致灌注区域的造型受到限制,高分子纳米粉的充填量无法得到保证。这样就影响了产品的扩音效果。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模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扬声器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分子纳米粉的充填不足,扩音效果不好的问题,具体方案为:

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和收容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壁以及自所述底壁朝所述顶壁延伸的侧壁,所述扬声器模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顶壁和所述顶壁相连接的至少一个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收容扬声器单体的单体收容腔和收容吸声材料的填充腔,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隔离框架、贴附在所述隔离框架上的吸音棉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音棉和所述隔离框架之间的热熔胶层,所述吸音棉延伸超出所述隔离框架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隔离框架为不锈钢支架。

优选的,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隔离组件和第二隔离组件,所述第一隔离组件和所述第二隔离组件与所述壳体围成所述填充腔。

优选的,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向所述顶壁方向凸起的插槽,所述隔离组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插槽内。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电性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相连接的第一导电端、与外界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端和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的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端相连的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延伸的第二连接部和自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折延伸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贴设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三连接部贴设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离组件上设置有避让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避让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框架包括与靠近所述顶壁的第一上边框、靠近所述底壁的第一下边框、连接所述第一上边框和所述第一下边框的第一侧边框和中框。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离组件包括第二上边框、第二下边框和连接所述第二上边框和所述第二下边框的第二侧边框,所述避让部为自所述第二上边框向所述第二下边框方向凹陷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和收容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壁以及自所述底壁朝所述顶壁延伸的侧壁,所述扬声器模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顶壁和所述顶壁相连接的至少一个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收容扬声器单体的单体收容腔和收容吸声材料的填充腔,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隔离框架、贴附在所述隔离框架上的吸音棉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音棉和所述隔离框架之间的热熔胶层,所述吸音棉延伸超出所述隔离框架的边缘。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通过设置隔离组件,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至少两部分,将所述填充腔密封并与所述扬声器单体隔离,从而可以在填充腔内全部填充充填材料,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起到扩音作用,提高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的部分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100,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1和收容在壳体1内的扬声器单体2。

其中壳体1包括具有顶壁101的上壳体11和具有底壁102的下壳体12。上壳体11或下壳体12上至少一个具有弯折延伸的侧壁103。侧壁103与顶壁101和底壁102围成容纳空间。侧壁103可以为相互平行的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结构。

容纳空间包括收容扬声器单体2的单体收容腔10和收容填充材料的填充腔20。填充腔20内的充填材料均为吸声材料。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为采用灌粉技术,即在填充腔20内灌注高分子吸音颗粒。

如图3和图4所示,扬声器模组还设置有将单体收容腔10和填充腔20分隔开的隔离组件。其中,隔离组件包括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隔离组件4和第二隔离组件5。第一隔离组件4、第二隔离组件5 与壳体之间围成填充腔20。

隔离组件包括隔离框架、贴附在所述隔离框架上的吸音棉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音棉和所述隔离框架之间的粘接层。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组件4包括第一隔离框架41、贴附在第一隔离框架41 上的吸音棉42以及设置在第一隔离框架41与吸音棉42之间的热熔胶层43;第二隔离组件5包括第二隔离框架51、贴附在第二隔离框架51上的吸音棉52以及设置在第二隔离框架51与吸音棉52之间的热熔胶层53。其中隔离框架为采用不锈钢结构制成的不锈钢支架。吸音棉的外边缘超过隔离框架的外边缘,由于吸声棉的可压缩特性,可以通过压缩吸声棉来降低漏粉风险,起到缓冲、密封和减震的作用。

第一隔离组件4和第二隔离组件5可以结构相同,也可以结构不同,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框架41包括与靠近顶壁101的第一上边框411、靠近底壁102的第一下边框412、连接第一上边框 411和第一下边框412的第一侧边框413和中框414。

第二隔离组件5的第二隔离框架51包括第二上边框511、第二下边框512和连接第二上边框511和第二下边框512的第二侧边框 513。

扬声器模组还包括用于实现电性连接的柔性电路板6(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柔性电路板6包括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相连接的第一导电端61、与外界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端62和连接第一导电端61和第二导电端62的连接部63。其中连接部63包括与第一导电端6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631,自第一连接部631弯折延伸的第二连接部632和自第二连接部632弯折延伸的第三连接部633。第二连接部632贴设在壳体的侧壁103上,第三连接部633贴设在壳体的底壁102上。第二隔离组件5上设置有避让第一连接部631的避让部 510。具体的,避让部510为自第二上边框511向第二下边框512方向凹陷形成。

进一步的,底壁102上设置有向顶壁101方向凸起的插槽121,第一隔离组件4、第二隔离组件5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插槽内,用于实现隔离组件的定位。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将单体收容腔10与填充腔20隔离开,从而可以在填充腔20内充分灌注DBASS高分子纳米粉,而不会影响扬声器单体的性能,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和收容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壁以及自所述底壁朝所述顶壁延伸的侧壁,所述扬声器模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顶壁和所述顶壁相连接的至少一个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收容扬声器单体的单体收容腔和收容吸声材料的填充腔,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隔离框架、贴附在所述隔离框架上的吸音棉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音棉以及所述隔离框架之间的热熔胶层,所述吸音棉延伸超出所述隔离框架的边缘。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模组通过设置隔离组件,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至少两部分,将所述填充腔密封并与所述扬声器单体隔离,从而可以在填充腔内全部填充充填材料,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起到扩音作用,提高产品性能。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