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7177发布日期:2020-10-02 10:3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其尤指一种可穿戴于人体手腕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因应科技的快速发展,目前所有设备、零组件已逐渐朝向轻、薄、小的结构设计迈进。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消费者的意识形态,从消费者的立场而言,能够方便携带、收纳,并且符合人性化操作的商品,方可成为大宗群众接收的主流商品。

以穿戴式商品为例,早期的穿戴式商品如手表,为一穿戴于人体手腕部,以供使用者观看时间的设备。然而,该习知手表仅具有单一功能,即提供用户了解目前时间为何,并未具有其他衍生功能可供用户选择。另外,传统手表的结构设计仅为了穿戴于使用者身上,并未额外设计其他结构与其他商品结合,因此仍然具有结构上未臻理想处。

又,以无线耳机为例,一般于市场上制造、贩卖于消费者时,仅具有一组无线耳机,而依据人体的耳部结构包含一左耳套用的无线耳机,以及一右耳套用的无线耳机。对使用者而言,需要再额外将无线耳机组装设于一具有容置空间的组件中,方可便利携带。换句话说,无线耳机的传统结构,亦未具有可以与其他商品结合,以便利使用者携带、收纳的效用。再者,习知无线耳机在使用时已经穿戴于使用者的耳部,于无线耳机上装设相关操作按钮,为不利于使用者观看按压,因此于使用上具有不便性。

另外,受限于无线耳机为采按压按钮进行操作,一般并不具有由其他商品远程对其操控的功能,故在设计上亦简化设计成仅能接收、传输音源的效能,对于无线耳机本身的其他状态则无法显示于用户知悉,诸如显示无线耳机的供电量,启、闭状态、接收/传输音源的音量大小数据等功能。

故,本发明人鉴于上述所衍生的问题进行改良,兹思及发明改良的意念着手研发解决方案,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发明的穿戴式电子装置产生,以服务社会大众以及促进此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其将一无线耳机组以及一触控面板结合于一基座,俾使本发明兼具操作触控面板、无线耳机组的效用。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其将无线耳机组结合于基座,以便利无线耳机组收纳、携带,更可与触控面板匹配,以供用户操控相关功能。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其触控面板具有习知手表的效能,更包含智能型行动装置或/及计算机的操作功能,而可穿戴于使用者的一手腕部位,以方便携带、操控。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其将无线耳机组以及触控面板与一无线充电器结合,采用接触/非接触方式电性连接,以进行充电的功效。

为了达成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发明揭露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基座,包含一壳体以及一基体,该基体嵌设于该壳体形成一容置槽,该基体包含一凹槽组以及一贯穿孔组,该凹槽组开设于该基体,自基体的一端往另一端延伸设置,并且于该凹槽组的一端设置该贯穿孔组;以及一无线耳机组,包含一听筒组以及一挂件组,该挂件组连接该听筒组,该挂件组设置于该凹槽组,该听筒组设置于该贯穿孔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更包含:一触控面板,设置于该容置槽;以及一挠性带体组,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基体的周缘二侧。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壳体包含一侧壁、一第一抵件以及一第二抵件,该侧壁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抵件,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抵件,使该第一抵件以及该第二抵件相对形成一开口。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基体嵌设于该侧壁的一沟槽,一端抵接该第一抵件,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抵件形成该容置槽,该凹槽组的一端设置于该第一抵件以及该第二抵件,另一端连接该贯穿孔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基体更包含一第一组合件以及一第二组合件,该第一组合件设置于该基体周缘的一侧,该第二组合件设置于该基体周缘的另一侧。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挠性带体组包含一第一挠性带体以及一第二挠性带体,该第一挠性带体包含一第一连结件与该第一组合件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二挠性带体包含一第二连结件与该第二组合件可拆卸地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触控面板包含一机壳以及一触控屏幕,该机壳嵌设于该容置槽,并且包含一第一定位槽、一第二定位槽以及复数个刻度线,该第一定位槽设置于该机壳对应该第一抵件,该第二定位槽设置于该机壳对应该第二抵件,该些刻度线环设于该机壳的周缘,该触控屏幕嵌设于该机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触控面板更包含一控制组件以及一用户识别模块插槽,该控制组件设置于该机壳的一侧与该开口对应,该用户识别模块插槽设置于该机壳的另一侧,该控制组件以及该用户识别模块插槽电性连接该触控屏幕。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挂件组包含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第三面,该第二面的一端连接该第一面,另一端连接该第三面而建构出一容置空间,该第一面的一侧设置一触控区域,另一侧设置一光源显示区域,该第三面设置该听筒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无线耳机组更包含至少一发光单元以及一触控单元,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与该光源显示区域对应,该触控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与该触控区域对应。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挂件组更包含一固定端以及一调节端,该固定端的一端设置于该挂件组的一端,另一端设置于该调节端的一端,该调节端的另一端设置于该挂件组的另一端,该调节端依据一用户的耳部结构相对该固定端枢转。

另外,本发明揭露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基座;一无线耳机组,包含一挂件组、一听筒组以及一充电单元,该挂件组设置于该基座的一侧,并且一侧连接该听筒组,另一侧设置该充电单元,使该充电单元与一触控面板的一充电模块接触而电性连接;以及一无线充电器,接触或非接触方式电性连接该触控面板,而以近场电磁感应对该触控面板或/及该无线耳机组充电。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触控面板,包含一机壳以及该充电模块,该机壳嵌设于该基座,该充电模块设置于该机壳的一侧;以及一挠性带体组,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基座的周缘。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基座包含一壳体以及一基体,该基体嵌设于该壳体形成一容置槽,该基体包含一凹槽组以及一贯穿孔组,该凹槽组开设于该基体,自基体的一端往另一端延伸设置,并且于该凹槽组的一端设置该贯穿孔组,该机壳嵌设于该容置槽,该挂件组设置于该凹槽组,该听筒组设置于该贯穿孔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壳体包含一侧壁、一第一抵件以及一第二抵件,该侧壁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抵件,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抵件,使该第一抵件以及该第二抵件相对形成一开口,该基体嵌设于该侧壁的一沟槽,一端抵接该第一抵件,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抵件形成该容置槽,该凹槽组的一端设置于该第一抵件以及该第二抵件,另一端连接该贯穿孔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机壳包含一第一定位槽以及一第二定位槽,该第一定位槽设置于该机壳对应该第一抵件,该第二定位槽设置于该机壳对应该第二抵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触控面板更包含一触控屏幕、一控制组件以及一用户识别模块插槽,该触控屏幕嵌设于该机壳,并且与该充电模块电性连接,该控制组件设置于该机壳与该开口对应,该用户识别模块插槽设置于该机壳的另一侧,该控制组件以及该用户识别模块插槽电性连接该触控屏幕。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挂件组包含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第三面,该第二面的一端连接该第一面,另一端连接该第三面而建构出一容置空间,该第一面的一侧设置一触控区域,另一侧设置一光源显示区域,该第三面设置该听筒组,该充电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以及该第二面的一侧。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无线耳机组更包含至少一发光单元以及一触控单元,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与该光源显示区域对应,该触控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与该触控区域对应。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挂件组更包含一固定端以及一调节端,该固定端的一端设置于该挂件组的一端,另一端设置于该调节端的一端,该调节端的另一端设置于该挂件组的另一端,该调节端依据一用户的耳部结构相对该固定端枢转。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基体更包含一第一组合件以及一第二组合件,该第一组合件设置于该基体周缘的一侧,该第二组合件设置于该基体周缘的另一侧,该挠性带体组包含一第一挠性带体以及一第二挠性带体,该第一挠性带体包含一第一连结件与该第一组合件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二挠性带体包含一第二连结件与该第二组合件可拆卸地连接。

又,本发明揭露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基座;一无线耳机组,设置于该基座的一侧,并且包含一挂件组、一听筒组以及一通讯单元,该挂件组的一侧连接该听筒组,该挂件组的一容置空间设置该通讯单元;以及一触控面板,包含一通讯模块,电性连接该通讯单元。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更包含:该触控面板,包含一机壳以及一触控屏幕,该机壳嵌设于该基座,该触控屏幕嵌设于该机壳,该触控屏幕包含该通讯模块,而以无线通信方式操控该无线耳机组;以及一挠性带体组,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基座的周缘。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基座包含一壳体以及一基体,该基体嵌设于该壳体形成一容置槽,该基体包含一凹槽组以及一贯穿孔组,该凹槽组开设于该基体,自基体的一端往另一端延伸设置,并且于该凹槽组的一端设置该贯穿孔组,该机壳嵌设于该容置槽,该挂件组设置于该凹槽组,该听筒组设置于该贯穿孔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壳体包含一侧壁、一第一抵件以及一第二抵件,该侧壁的一端连接该第一抵件,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抵件,使该第一抵件以及该第二抵件相对形成一开口,该基体嵌设于该侧壁的一沟槽,一端抵接该第一抵件,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抵件形成该容置槽,该凹槽组的一端设置于该第一抵件以及该第二抵件,另一端连接该贯穿孔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机壳包含一第一定位槽以及一第二定位槽,该第一定位槽设置于该机壳对应该第一抵件,该第二定位槽设置于该机壳对应该第二抵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触控面板更包含一控制组件以及一用户识别模块插槽,该控制组件设置于该机壳与该开口对应,该用户识别模块插槽设置于该机壳的一侧,该控制组件以及该用户识别模块插槽电性连接该触控屏幕。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挂件组包含一第一面、一第二面以及一第三面,该第二面的一端连接该第一面,另一端连接该第三面而建构出该容置空间,该第一面的一侧设置一触控区域,另一侧设置一光源显示区域,该第三面设置该听筒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无线耳机组更包含至少一发光单元以及一触控单元,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与该光源显示区域对应,该触控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与该触控区域对应。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挂件组更包含一固定端以及一调节端,该固定端的一端设置于该挂件组的一端,另一端设置于该调节端的一端,该调节端的另一端设置于该挂件组的另一端,该调节端依据一用户的耳部结构相对该固定端枢转。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亦揭露该基体更包含一第一组合件以及一第二组合件,该第一组合件设置于该基体周缘的一侧,该第二组合件设置于该基体周缘的另一侧,该挠性带体组包含一第一挠性带体以及一第二挠性带体,该第一挠性带体包含一第一连结件与该第一组合件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二挠性带体包含一第二连结件与该第二组合件可拆卸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3: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一;

图5: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二;

图6: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耳机组侧视图;

图7: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挠性带体组示意图;

图8: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示意图;

图9: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示意图;

图11: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2: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耳机组侧视图;

图13: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一;

图14: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二;以及

图15: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三;

【图号对照说明】

1基座

10壳体

100侧壁

1000沟槽

102第一抵件

104第二抵件

106开口

12基体

120凹槽组

122贯穿孔组

124第一组合件

126第二组合件

14容置槽

3触控面板

30机壳

300第一定位槽

302第二定位槽

304刻度线

32触控屏幕

320通讯模块

d1第一区域

d1’第一区域

d2第二区域

d3第三区域

d4第四区域

34控制组件

36用户识别模块插槽

38充电模块

5无线耳机组

50听筒组

52挂件组

520第一面

5200触控区域

5202光源显示区域

522第二面

524第三面

526容置空间

528固定端

529调节端

54发光单元

56触控单元

58充电单元

59通讯单元

7挠性带体组

70第一挠性带体

700第一连结件

702公连结件

704固定环

72第二挠性带体

720第二连结件

722母连结件

9无线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特用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穿戴式电子装置包含:一基座1,包含一壳体10以及一基体12,基体12嵌设于壳体10形成一容置槽14(如图3所示),基体12包含一凹槽组120以及一贯穿孔组122,凹槽组120开设于基体12,自基体12的一端往另一端延伸设置,并且于凹槽组120的一端设置贯穿孔组122;一触控面板3,设置于容置槽14;一无线耳机组5,包含一听筒组50以及一挂件组52,挂件组52连接听筒组50,挂件组52设置于凹槽组120,听筒组50设置于贯穿孔组122;以及一挠性带体组7,可拆卸地设置于基体12的周缘二侧。

壳体10包含一侧壁100、一第一抵件102以及一第二抵件104。侧壁100的一端连接第一抵件102,另一端连接第二抵件104,使第一抵件102以及第二抵件104相对形成一开口106(如图3所示)。

基体12嵌设于侧壁100的一沟槽1000,一端抵接第一抵件102,另一端抵接第二抵件104形成容置槽14。凹槽组12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抵件102以及第二抵件104,另一端连接贯穿孔组122。请一并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一。如图所示,基体12更包含一第一组合件124以及一第二组合件126,第一组合件124设置于基体12周缘的一侧,第二组合件126设置于基体12周缘的另一侧。

触控面板3包含一机壳30以及一触控屏幕32。机壳30嵌设于容置槽14,并且包含一第一定位槽300、一第二定位槽302以及复数刻度线304,第一定位槽300设置于机壳30对应第一抵件102,第二定位槽302设置于机壳30对应第二抵件104,该些刻度线304环设于机壳30的周缘。触控屏幕32嵌设于机壳30。触控面板3更包含一控制组件34以及一用户识别模块插槽36(如图5所示)。控制组件34设置于机壳30与开口106对应,用户识别模块插槽36设置于机壳30的一侧。控制组件34以及用户识别模块插槽36与触控屏幕32电性连接。

挂件组52包含一第一面520、一第二面522以及一第三面524。第二面522的一端连接第一面520,另一端连接第三面524而建构出一容置空间526(如图6所示)。第一面520的一侧设置一触控区域5200,另一侧设置一光源显示区域5202。第三面524设置听筒组50。挂件组52更包含一固定端528以及一调节端529,固定端528的一端设置于挂件组52的一端,另一端设置于调节端529的一端,调节端529的另一端设置于挂件组52的另一端,调节端529依据一用户的耳朵结构(未图示)相对固定端528枢转。

请一并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耳机组侧视图。如图所示,无线耳机组5(truewirelessstereoheadphones)更包含至少一发光单元54以及一触控单元56,发光单元54设置于容置空间526与光源显示区域5202对应,触控单元56设置于容置空间526与触控区域5200对应。另外,无线耳机组5亦内建习知天线(未图示)、麦克风(未图示)等组件于容置空间526,该些组件隶属于习知技艺,遂不再进一步赘述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挠性带体组示意图。如图所示,挠性带体组7包含一第一挠性带体70以及一第二挠性带体72,第一挠性带体70包含一第一连结件700与第一组合件124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挠性带体72包含一第二连结件720与第二组合件126可拆卸地连接。此外,第一挠性带体70更包含至少一公连结件702以及一固定环704,第二挠性带体72更包含复数母连结件722,第一挠性带体70的公连结件702对应第二挠性带体72的该些母连结件722;其中,公连结件702、固定环704以及母连结件722并不以本发明所揭示为限。公连结件702、固定环704亦可设置于第二挠性带体72,而母连结件722设置于第一挠性带体70。公链接件702、母链接件722的结构为对应设置,而完成可组拆式连接关系的结构态样皆可,因此公连结件702、母连结件722可以为滑接、卡接、扣接、磁性连接等方式进行接合,而不限于此。

接续说明本发明穿戴式电子装置的组装方式。首先,壳体10由侧壁100、第一抵件102以及第二抵件104连接构成一近似环状体构造,但是并非完全呈现一中空封闭环状体,而是于第一抵件102以及第二抵件104之间形成开口106。开口106的结构设计为了触控面板3的控制组件34对应设置,使得触控面板3的机壳30设置于容置槽104,触控屏幕32设置于机壳30时,控制组件34得以设置于开口106中;其中,控制组件34的结构态样与习知手表的表冠结构相同或近似,而呈现一可按压、往远离机壳30方向推伸,或者是复归至机壳30的一旋钮或/及按钮。

另外,侧壁100的沟槽1000为对应基体12的结构设置,将基体12嵌设于沟槽1000中固定,经由壳体10、基体12的凹槽组120、贯穿孔组122等结构组合界定出容置槽14。凹槽组120开设于基体12上方,目的为让无线耳机组5的挂件组52可以置放,凹槽组120的一端接续连接贯穿孔组122,以将无线耳机组5的听筒组50安置。换句话说,基体12的凹槽组120、贯穿孔组122的结构态样,为因应无线耳机组5的挂件组52、听筒组50所设计的空间,而得以将无线耳机组5组装、收纳于本发明的穿戴式电子装置。

又,容置槽14与触控面板3对应设置,使得触控面板3的机壳30可以容置于容置槽14,辅以机壳30的第一定位槽300与壳体10的第一抵件102抵接固定,第二定位槽302与壳体10的第二抵件104抵接固定,而完成触控面板3嵌设于容置槽14的作业。

再者,第一挠性带体70的第一连结件700与基体12的第一组合件124对应设置,第二挠性带体72的第二连结件720与基体12的第二组合件126对应设置,则第一挠性带体70、第二挠性带体72可拆卸地设置于基体12。藉此依据使用者的需求,适时更换挠性带体组7的款式、颜色等效用。

接续说明本发明穿戴式电子装置的作动方式。首先以本发明的触控面板3为关闭状态,而用户辨识模块插槽36已插设至少一用户辨识模块卡(subscriberidentitymodule,简称sim卡,未图示)进行说明。一用户(未图示)透过挠性带体组7将本发明穿戴于一手腕部,其利用第一挠性带体70的公连结件702,结合第二挠性带体72其中的一母连结件722,使挠性带体组7固定于手腕部完成长度调整,再将其余的第一挠性带体70穿过固定环704固定第一挠性带体70,藉此完成穿戴本发明的动作。

另外,长按控制组件34启动触控屏幕32,依据触控面板3的出厂默认值而定,开机默认约略为长按几秒钟(例如2秒)。此时触控屏幕32默认为显示时间接口(如图8d4所示),例如具有时针、分针、秒针、日期等图形样式,而搭配机壳30的周缘所环设的该些刻度线304让用户了解现时时间信息。又,时间接口更结合天气信息,而于背景/桌面显示天气状况,亦即根据今日天气状态而相对应显示阴、晴、多云、雨等图形或文字讯息;其中,触控屏幕32更包含一操作接口(如图8d3所示),该操作接口即为一般智能型行动装置、计算机所具有的控制选单,而可供使用者选择、操作相关需求。

再者,触控屏幕32显示方式可以各自区分为复数显示区块,以提供用户更多样的信息。请一并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示意图。如图所示,触控屏幕32可以规划包含一第一区域d1、一第二区域d2、一第三区域d3以及一第四区域d4。第一区域d1用以显示触控屏幕32的残余电量,第二区域d2用以显示触控屏幕32的无线传输讯号,第三区域d3用以显示触控屏幕32的选单操作,并且将相关选项进一步显示于第四区域d4,第四区域d4用以显示触控屏幕32的所有信息,如包含上述的时间接口,或者是包含第三区域d3的操作接口。

本发明的无线耳机组5预设为容置于基体12,此时无线耳机组5处于待机/关机状态,而未于光源显示区域5202显现相关光信息。当使用者欲操作无线耳机组5,可将其自基体12取出,即完成启动无线耳机组5作业,此时,光源显示区域5202显示一可见光(例如蓝光)即表示无线耳机组5启动正常。当无线耳机组5使用完毕,而重新置放于基体12,即关闭无线耳机组5,此时,光源显示区域5202未显现相关光信息。将无线耳机组5的挂件组52挂持于使用者外耳,而听筒组50设置于耳道。由于每一位使用者的人体外耳构造不一,因此藉由枢转调节端529挂持于使用者的外耳部位,可便利贴附于使用者的耳部固定。

请参阅图9,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触控屏幕32包含一通讯模块320,无线耳机组5更包含一通讯单元59,设置于容置空间526,通讯模块320电性连接通讯单元59,由触控屏幕32以无线通信方式操控无线耳机组5。用户可以操作触控屏幕32的选单,完成与无线耳机组5之间的联机关系进行无线讯号传输,如wi-fi无线区域网络讯号、蓝牙讯号、无线射频辨识讯号(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近距离无线通信讯号(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等。

请一并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示意图。如图所示,触控屏幕32的第一区域d1除了显示触控屏幕32的残余电量外,亦可经由无线通信方式取得无线耳机组5的残余电量,而如第一区域d1’所示。无线耳机组5启动、关闭方式可以包含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亦可为无论无线耳机组5自基体12取出,或者是重新置放于基体12,启动、关闭无线耳机组5方式,皆由触控屏幕32的第三区域d3的相关选单进行操控。无线耳机组5挂持于使用者的耳部具有若干功能,例如可以操作触控屏幕32的选单选取音乐于听筒组50聆听,或者是操控触控屏幕32拨打电话与其他用户进行通话;其中,拨打电话方式可以为操作触控屏幕32的选单取得用户电话名单,或者是用户直接于本发明口述用户名称执行拨打动作。而无线耳机组5在操作上,使用者可以经由触控挂件组52的触控区域5200,以结束通话、暂停/结束音乐,或者是其他相关功能。触控次数当可依据默认值决定,而供用户知悉触控次数所代表的相关选项;其中,挂件组52的触控区域5200为了解决传统按钮结构的设计方式,不利使用者挂持无线耳机组5时寻找按钮,而以触控区域5200结构设计方便用户操作。当然,触控屏幕32亦包含触控区域5200所具有的相关控制功能,而让用户可直接以触控屏幕32方式操控无线耳机组5。

请参阅图11、图12,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无线耳机组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触控面板3包含一充电模块38,其设置于机壳30的一侧与贯穿孔组122相对。无线耳机组5包含一充电单元58,挂件组52设置于基座1以及机壳30的另一侧,并且一侧连接听筒组50,另一侧设置充电单元58,使充电单元58设置于容置空间526以及第二面522的一侧,并且与充电模块38接触而电性连接。一无线充电器9,电性连接触控面板3以及无线耳机组5,以近场电磁感应方式对触控面板3或/及无线耳机组5充电。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5,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一至三。如图13所示,触控面板3的触控屏幕32欲充电时,可以将无线充电器9设置于本发明的底部接触,而开始利用无线充电器9充电触控屏幕32的作业。如图11、图14所示,当无线耳机组5置放于基体12,听筒组50置入贯穿孔组122中,位于第二面522的充电单元58刚好与触控面板3的充电模块38接触,而完成无线耳机组5与触控面板3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因此,当无线充电器9设置于本发明的底部接触,而开始利用无线充电器9充电触控屏幕32时,亦可一并对无线耳机组5进行充电。如图15所示,触控屏幕32或/及无线耳机组5与无线充电器9的充电方式,更可以为毋须与无线充电器9接触,而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充电,亦即只要将无线充电器9置放于本发明邻近处,即可开始充电作业。

其中,充电状态以触控屏幕32而言,可以直接显示于触控屏幕32的第一区域d1,以供使用者了解目前尚处于充电中、充电完成、错误(error)等状态。而无线耳机组5可以依据光源显示区域5202的光信息表达相关充电讯息,例如光源显示区域5202显示闪烁光表示低电量,显示可见光(红光)表示充电中,显示可见光(绿光)表示充电完成,未显示任何光信息表示错误(error)。再者,无线耳机组5的相关充电信息亦可于同触控屏幕32,而将相关讯息显示于触控屏幕32。

又,当触控屏幕32的电量充足时,亦可将无线耳机组5置放于基体12,听筒组50置入贯穿孔组122中,位于第二面522的充电单元58刚好与触控面板3的充电模块38接触,而完成无线耳机组5与触控面板3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由触控屏幕32直接针对无线耳机组5进行充电。故,无线耳机组5不一定需要由无线充电器9提供电力方可进行充电作业。此外,本案的触控面板3以及无线耳机组5的充电方式,亦可为于触控面板3增设一usb插埠,透过一传输线(如通用串行总线讯号线,universalserialbus,缩写:usb)与一充电器连接,该充电器再与市电电性连接,于此进行触控面板3以及无线耳机组5的充电。换句话说,本案触控面板3以及无线耳机组5兼具配合无线充电器9或者是有线充电器进行充电的态样。

上文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