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32115阅读:来源:国知局
口 130之间的间距D优选为小于开口 130的尺寸R,但是还可考虑支撑板120的形状来确定开口 130之间的间距D和开口 130的尺寸R。虽然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开口 130具有圆孔形状,但开口 130不限于圆形和/或孔形,它们也可按照椭圆形、矩形、具有两个半圆形端部的略长的形状或任意其它类似和/或合适的形状形成,可多样地改变开口的形状,只要它们能够限制由冲击产生的内部振动传递至显示模块110,更具体地讲,只要它们能够限制对密封构件113的冲击即可。在图7的实施例中,多个开口 130形成在大约5-20mm(更具体地讲,大约1mm)的间隔S中,并具有大约1.5-3.5mm的尺寸R,优选为大约2.5mm。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多个开口 130可具有任意合适的尺寸,尺寸R和间距D的大小也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大小。
[0052]间隔D处在开口 130之间,g卩,间隔D处在其中一个开口 130和与其相邻的开口 130之间,并且间距D小于开口 130的尺寸R,以限制支撑板120的振动传递至显示模块110,从而间距D大约为1.5-3.5_,优选为2.5_。作为示例,这样的结构基于最近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尺寸,因此,最好考虑显示模块110和/或其中设置开口 130的电子装置100的尺寸来形成开口 130。开口 130从支撑板120的外周向内形成为至少两行,以有效限制因外部冲击而在支撑板120中产生的振动。
[0053]图8至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4的支撑板的其它示例的示图。
[0054]参照图8至图11,以下将对开口 130的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图8至图11是示出图4中的支撑板120的不同实施例(更具体地讲,开口 130的不同实施例)的示图。在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详细描述一个实施例的开口 130与另一实施例的不同开口 130的差异。将不重复描述与不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相同的结构或组件,这些描述将参考实施例的上述描述。首先,将优先描述多个实施例之间的相似之处。
[0055]如图8至图11所示,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开口 130a、130b、130c和130d被构造为使得开口 130a、130b、130c和130d分别位于两行中,并具有预定规则。即,开口 130a、130b、130c和130d分别从支撑板120的外周向内形成为至少两行,以有效地限制因施加到电子装置100的外部冲击而在支撑板120中产生的振动,在图8至图11的实施例中,例如,开口130a、130b、130c和130d分别规律地按两行形成。多个开口 130a、130b、130c、130d分别包括第一开口 131a和第二开口 132a、第一开口 131b和第二开口 132b、第一开口 131c和第二开口 132c、第一开口 131d 和第二开口 132d。
[0056]在图8至图11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 131a和第二开口 132a、第一开口 131b和第二开口 132b、第一开口 131c和第二开口 132c、第一开口 131d和第二开口 132d彼此隔开预定间距D而彼此平行的形成,并被设置为沿着支撑板120的外周面对密封构件113。在图8至图11的实施例中,已经在对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开口的描述中详细描述了开口 130a、130b、130c和130d的尺寸R或间距D以及设置在开口 130a、130b、130c和130d中的间隔S,因此此时将对其进行简要描述。
[0057]还是在图8至图11的实施例中,开口 130a、130b、130c和130d的尺寸和/或宽度R大约为1.5至3.5_,并且可以是大约2.5_,开口 130a、130b、130c和130d的间距D等于开口 130a、130b、130c和130d的尺寸R,使得间距D的大小大约为1.5-3.5mm,更具体地讲,大约2.5mm。在沿着支撑板120的外周的预定间隔S中(其中,预定间隔S的尺寸大约为5-25mm,并且可以是大约10mm),第一开口 131a和第二开口 132a、第一开口 131b和第二开口 132b、第一开口 131c和第二开口 132c、第一开口 131d和第二开口 132d彼此平行且相邻地形成。然而,例如,第一开口 131a、131b、131c、131d 和第二开口 132a、132b、132c、132d还可相对于密封构件113向内和/或向外地设置,多个开口 130可随机地分散开,而不是按特定方式分散开,这样,开口 130的位置或形状可多样地改变,只要能够通过支撑板120的开口 130降低电子装置100内部的振动以限制振动传递至密封构件113即可。
[0058]在图8至图11的实施例中,根据图8示出的实施例的开口 130a的特征在于:沿着具有预定间距D的两行形成的第一开口 131a和第二开口 132a为圆孔形状,从而限制在支撑板120中产生的振动传递至显示模块110,进而降低振动。因此,如以下将描述的,当根据图8的实施例的开口 130a设置在支撑板120中时,如果电子装置100被平均跌落8.60次,更具体地讲,如果电子装置100正面跌落,冲击因此而施加到电子装置100,则显示模块110损坏(见图13a)。与图3相比(图3中的电子装置10的显示模块110包括未设置开口 130的支撑板11,在平均跌落5.40次时而损坏),在图8的实施例中,规则地设置了开口130a,因此大幅降低对显示模块110的损坏。
[0059]除了第一开口 131a和第二开口 132b具有不同位置之外,根据图9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开口 130具有与图8的实施例相同的形状和结构。即,与图8的实施例相似,根据图9的实施例的第一开口 131b和第二开口 132b以圆形形状平行地形成,分隔开预定间距D,并且根据图9的实施例的每个第二开口 132b设置在第一开口 131b和其相邻第一开口 131b之间。更具体地讲,第二开口 132b相对于第一开口 131a斜对角设置,从而限制在支撑板120中产生的振动传递至显示模块110。
[0060]根据图10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开口 130c的形状与根据图8的实施例的开口 130a的形状不同。即,根据图7至图9的实施例的开口 130 (130a和130b)被示出为具有圆孔形状,但根据图10的实施例的开口 130c具有两个端部为半圆形和/或椭圆形的长方形形状,因此在支撑板120的外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略长的形状。即,根据图10的实施例的第一开口 131c和第二开口 132c沿着支撑板120的外周平行地形成,分隔开预定间距D,并且第一开口 131c和第二开口 132c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0061]虽然未不出,但形状与图10的实施例的形状相同的第一开口 131c和第二开口132c还可形成为彼此交错。根据图10的实施例,如果在具有其中形成有开口 130c的支撑板120中因在电子装置100的外侧产生的冲击而产生振动,则开口 130c限制振动传递至显示模块110,从而就显示模块110的损坏而言实现高可靠性。
[0062]根据图11示出的实施例的开口 130d与图8至图10的实施例的开口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开口 131d的形状与第二开口 132d的形状不同。g卩,第一开口 131d形成为两个端部为半圆形形状的略长形状,而第二开口 132d形成为圆孔形。相反,虽然未示出,但第一开口 131d可形成为圆孔形状,而第二开口 132d可形成为略长的形状。具有不同形状的第一开口 131d和第二开口 132d彼此平行地形成。第一开口 131d的尺寸R等于第二开口 132d的尺寸R,第一开口 131d之间的间距D、第二开口 132d之间的间距D和第一开口 131d和第二开口 132d之间的间距D小于半圆形形状的直径R。因此,与根据图8至图10的实施例的开口 130a、130b和130c相似,抑制和/或降低了在支撑板120中产生的振动传递至显示模块110,从而防止显示模块110损坏。
[0063]然而,第一开口 131d的尺寸R可与第二开口 132d的尺寸不同,并且第一开口 131d和第二开口 132d之间的间距D可以改变,按照这种方式,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