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和成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8078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和成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数码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和成像
目.0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手机等的移动终端的相机红外辅助对焦方案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大功率红外测距装置实时进行物距测量,一般测量的物距的有效距离为0.05m-200m。第二种是采用低功率短距离红外测距装置进行物距测量,其能测得的物距的有效距离为10cm-40cm。
[0003]然而,采用大功率红外测距装置进行辅助对焦,对焦速度快且准确率高,但是功耗高,结构体积大,而且有安全规范限制,不适用于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低功率短距离红外测距装置,因为测距范围较小且存在测距死区,无法测量到远焦距或测距死区范围,只能在红外测距装置所能测得的有效测距范围内才能辅助摄像头实现快速准确的对焦,在有效距离外或测距死区内只能切换到反差式对焦,不但对对焦速度没有任何提升效果,反而影响用户拍摄远景时或超近景的拍摄体验。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和成像装置,其能快速实现全景深对焦。
[0005]—种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用于在成像设备中将镜头驱动到对焦位置进行对焦,所述成像设备包括用于获取被拍物体与镜头之间的物距的测距模块以及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镜头驱动所述镜头移动的微马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控制所述测距模块进行测距,以获取物距;
[0007]判断所述物距是否在有效范围内,如果是,则控制所述镜头进行主动式对焦;如果否,则控制所述镜头进行其他焦距对焦。
[000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式对焦包括:
[0009]查找预先存储的物距与镜头移动的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表,获取所述物距对应的镜头移动的距尚值;
[0010]控制所述微马达驱动所述镜头移动到所述距离值对应的位置上,实现对焦。
[0011 ]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镜头进行其他焦距对焦的步骤包括:
[0012]判断所述物距是否为远焦距,如果是,则控制所述微马达驱动所述镜头移动到与预先存储的远焦距合焦点的位置以实现对焦;
[0013]如果否,则控制所述微马达驱动所述镜头移动到与预先存储的近焦距合焦点的位置以实现对焦。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测距模块进行测距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判断所述测距模块的功能状态是否有效,如果所述测距模块功能失效,则控制所述镜头进行被动式对焦。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当对焦完成后,判断对焦区域和/或对焦时间是否超出预定范围,如果否,则继续进行拍摄。
[0018]—种成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9]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对焦的镜头以及驱动所述镜头移动的微马达;
[0020]测距模块,用于测量被拍物体与所述镜头之间的物距;
[0021]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测距模块进行测距,以获取物距;判断所述物距是否在有效范围内,如果是,则控制所述镜头进行主动式对焦;如果否,则控制所述镜头进行其他焦距对焦。
[00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式对焦包括:所述处理模块查找预先存储的所述物距与镜头移动的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表,获取所述物距对应的所述镜头移动的距离值;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微马达驱动所述镜头移动到所述距离值的位置上,实现对焦。
[00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镜头进行其他焦距对焦包括:所述处理模块判断所述物距是否为远焦距,如果是,则控制所述微马达驱动所述镜头移动到与预先存储的远焦距合焦点的位置以实现对焦;如果否,则控制所述微马达驱动所述镜头移动到与预先存储的近焦距合焦点的位置以实现对焦。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物距与镜头移动的距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002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测距模块测距之前,判断所述测距模块的功能状态,如果所述测距模块功能失效,所述处理模块则控制所述镜头进行被动式对焦;或者
[0026]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对焦完成后,判断对焦区域和/或对焦时间是否超出预定范围,如果否,则继续进行拍摄。
[0027]上述的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和成像装置,根据物距值控制摄像头镜头移动到对应的合焦点处并通过快速微调完成对焦可以实现全景深对焦,从而有效提升相机的对焦速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0029]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2]在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移动终端进行拍照时,首先需要进行对焦。对焦是使相机能清晰成像的过程,相机有自动对焦和人工手动对焦之分,自动对焦是相机利用红外、超声波、激光等精确测距后自动移动镜片来实现聚焦。
[0033]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是基于红外、超声波、激光等测距模块实现的。如图1所示的测距模块,当相机启动时,摄像头组件110和测距模块120同时工作。以红外测距为例,测距模块120通过发送模块122发送红外光到被拍物体300,并通过接收模块124接收被拍物体300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从而判定镜头112与被拍物体300之间的距离,即物距。物距又称对焦距离,是摄像头感光元件到对焦点(或焦平面)的距离,所以又可以叫做对焦距离,简单地理解,即是摄像头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处理模块130根据测距模块120获取的数据控制镜头对焦。
[0034]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其中一些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对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202,控制测距模块进行测距,以获取物距。
[0036]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30控制测距模块120启动并开始测量物距。以红外测距为例,发射模块122发射红外激光脉冲信号,接收模块124接收被遮挡反射回来脉冲信号,进行处理计算获取物距后并将物距回传给处理模块130。需要说明的是,在测量物距的过程中,处理模块130同时控制测距模块120和摄像头组件110同时工作,用以保证测距模块测得的物距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0037]步骤204,判断物距是否在有效范围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6控制镜头进行主动式对焦;如果否,则执行步骤208控制镜头进行其他焦距对焦。
[0038]在本实施例中,物距的有效范围是指测量的物距位于测距模块所能测得的有效范围内。即,当测得的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