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66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数据链路层实现,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步骤 S106):
[0029]步骤S102,确定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
[0030]在该步骤中,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自行设置,也可以设置为通讯协议中规定的值,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设置数据链路层配置开关;在数据链路层配置开关打开时,设置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在数据链路层配置开关关闭时,将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的值,确定为通讯协议中规定的值。
[0031]一般情况下,将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的数值设置为高于通讯协议中规定的值。这样重发帧机会增多,收到响应帧或者序列号正确帧的机会同步增多,从而使得业务中断的概率降低,系统掉话率降低。
[0032]步骤S104,在每个帧的发送过程中,记录该帧的重发次数和序号错误次数。
[0033]步骤S106,基于重发次数和帧最大重发次数的比较结果,或者序号错误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的比较结果,确定重发该帧或者中断业务。
[0034]在该步骤中,在帧发送不顺利时,基于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数值比较,具体地:
[0035]在每个帧的发送过程中,如果未收到确认帧,则比较重发次数和帧最大重发次数,如果重发次数 <帧最大重发次数,则重发该帧,否则中断业务;在中断业务时,可以上报原因值为定时器超时的错误报告。
[0036]在每个帧的发送过程中,如果序列号错误,则比较序号错误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如果序号错误次数 < 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则重发该帧,否则中断业务;在中断业务时,可以上报原因值为序列号错误的错误报告。
[0037]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应用范围可以为站点级别、小区级别、或者载频级别。
[0038]通过本实施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机制的性能较差的问题,降低了系统掉话率,提高了 MS切换成功率,提升了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性能,增强了系统的容错能力,提升了用户使用感受良好度。
[003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保证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无差错的基础上降低系统掉话率,提升网络性能,增加用户感受良好度,其具体步骤如下:
[0040]第一步:通过后台设置数据链路层配置开关,以及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
[0041]第二步:如果数据链路层配置开关打开,则将配置下发的帧最大重发次数缓存,记为N,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缓存,记为M。如果后台设置数据链路层配置开关关闭,N和Μ为相关通讯协议规定的值。
[0042]第三步:业务发起时,每帧发送的同时设置定时器,确定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收到相应的确认帧,并判断确认帧序号正确,否则重发该帧,并且记录该帧的重发次数RC和序号错误次数EC。
[0043]第四步:如果是因为没有收到确认帧,满足RC〈N即可重发该帧,否则上报原因值为定时器超时的错误报告,从而中断业务。如果是序列号错误,满足EC〈M即可重发该帧,否则上报原因值为序列号错误的错误报告,从而中断业务。
[0044]在该方法中,数据链路层配置开关以及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的应用,不限于是站点级别的,可以是小区或者载频级别的。
[0045]进一步的,该方法不仅对BTS试用,同样对MS试用。
[0046]进一步的,后台配置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也适应于GPRS (General Packet Rad1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等其他通讯系统。
[0047]在通常情况下,后台采用配置的数据链路层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比协议中定义的值大,依据第四步可知,这样重发帧机会增多,收到响应帧或者序列号正确帧的机会同步增多,业务中断的概率降低了,即系统掉话率降低。
[0048]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0049]本实施例以GSM通讯系统的BTS为例,对数据链路层的性能提升方法进行介绍。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首先在后台将数据链路层配置开关打开,并设置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下发配置到BTS,分别将帧最大重发次数和帧序号错误容错次数保存至N和Μ中。GSM相关协议(3GPP TS44.006)规定Ν为Ν200 (不同信道类型Ν200值不同,例如对于SACCH信道Ν200为5,SDCCH信道Ν200为23等),Μ为0。本实施例中,将Ν和Μ配置为Ν200+3和3。业务发起后,BTS和MS的数据链路层有大量的多帧操作传输数据,BTS的数据链路层统计每帧重发次数RC和帧序号错误次数EC,对于多个业务建立多个实例的,每个实例有自己的RC和EC统计,如图3所示的RC和EC统计示意图,以电话业务为例,在只有一个电话业务时,针对该电话业务记录RC[0]和EC [0],在有多个电话业务时,依次可记录RC[1]和EC[1]、RC[2]和EC [2]……RC[n]和EC [η]。
[0050]一次业务通过SAMB帧的发送和UA的响应确认数据链路层建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链路层的业务处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类标改变、加密模式、加密完成等信息在数据链路层通过I帧传送至对端。以加密为例,加密模式发送前其RC和EC均为0,参数N(S) =0和N(R) = 1为该帧携带的序列号,即校验码。加密模式发送后V(S)=1,V(R) = 1,V(A) = 0用于校验下个接收到的I巾贞或者RR巾贞序列号是否正确,具体为满足(N(R)-V(A))mod 8〈= (V(S)-V(A))mod 8表示帧序号正确,信息传输正确。图4中加密完成即是信息帧也是对加密模式的确认帧,加密完成携带序列号N(S) = 1和N(R) = 1,满足(N (R) -V (A) )mod 8< = (V (S) -V (A) )mod 8,具体如下:
[0051](N (R) -V (A) )mod 8< = (V (S) -V (A) )mod 8
[0052](1-0) mod 8< = (1-0) mod 8
[0053]1< = 1
[0054]1< = 1成立,即帧号序列号正确,RC和EC保持为0。
[0055]继续下发下一帧内容,即TMSI再分配。
[0056]同样的,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链路层的业务处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如果加密模式发送后,收到一个错误帧,参数为N(S) = 0和N(R) = 3,不满足(N (R) -V (A) )mod 8< = (V (S) -V (A) )mod 8,具体如下:
[0057](N (R) -V (A)) mod 8< = (V (S) -V (A)) mod 8
[0058](3-0) mod 8< = (1-0) mod 8
[0059]3〈 = 1
[0060]3〈 = 1不成立,即帧号不正确。首先判断EC〈M是否成立,即0〈3成立,满足帧重发条件,重新发送加密模式巾贞,参数N(S) = 0, N(R) = 1,V(S) = 1,V(R) = 1,V(A) = 0保持不变,本实施例EC增加1。
[0061]MS给BTS发送加密完成I帧捎带确认,携带的序列号为N(S) = 1和N(R) = 1,校验序列号,即:
[0062](N (R) -V (A)) mod 8< =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