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搬运装置、用于其的气囊、采用可移动负载支承平台的车辆和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987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载搬运装置、用于其的气囊、采用可移动负载支承平台的车辆和拖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载搬运(load handling)装置,尤其涉及包括可充气以用于控制负载移动(例如升起)的气囊的这种装置。它还涉及与这种负载搬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囊。而且,它涉及拖车和车辆,尤其涉及设有负载支承平台的拖车和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使用气囊来提升诸如大型车辆或负载支承平台的重负载。充气流体(例如空气)的压力施加的力均匀地分配在气囊表面上。气囊的提升能力与气囊和负载或平台的接触面积成正比。在许多设计中,气囊最初是平面的,其一侧设置于基座上,另一侧设置于负载或负载支承平台之下。给气囊充气增加了气囊的高度,且使得平台移动离开基座从而移动负载。基座和平台可以设置成例如,它们在垂直方向分开,或者可选择地,它们可以枢转地连接从而气囊的充气使得它们之间的倾斜角度增加。在充气过程中,气柱(由气囊表示)和因此的位移距离增加,但是气囊的接触面有膨胀成大体凸出形状的趋势,从而气囊和平台之间的接触减小,所以提升能力减小。
这种气囊是大体柔性的而能抵抗伸展,而且是不渗透的。它们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由机织合成纤维构成的片来制成,诸如芳族聚酰胺或对位-芳族聚酰胺(para-aramid)(例如Kevlar),该机织合成纤维覆盖有或注入诸如氯丁橡胶或聚氨酯之类的橡胶或柔性塑性材料。在单片设计中,将片折叠起来,在其周围的交叠边缘用胶合剂或热(例如射频)焊接来固定。在两片设计中,两个片重叠且周围边缘用类似方式固定。周围接缝以及尤其气囊的角落是薄弱区域,因为它们有在高的气囊压下脱开的趋势。而且,假如使用了胶合剂,则胶合剂可能会随时间退化和失效。通常,通过在薄弱区域添加一层或多层来采取措施加固气囊,但这增加了制造成本。
已知采用几个垂直堆叠的气囊,来增加负载的潜在垂直位移。而且,对于相等的气柱来说,与单个气囊相比,用多个气囊实现较高的压力是大体可能的,而不会增加壁应力。各个气囊可以分开充气,或者可选择地,可以彼此流体连通且从同一个来源充气。气囊设置成堆叠可能会使提升装置不稳定,因为气囊有相对于彼此移动的趋势,堆叠中的一个或多个气囊可能会在负载下滑出。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束缚装置来避免此问题。这再一次增加了制造成本。
英国专利申请第GB2206158号描述了一种用于提升负载支承平台的充气气囊,国际专利第WO01102281号描述了一种用于运作剪式升降机的延伸或坍缩的气囊。
传统的拖车提供可装入货物以便运输的密闭空间。这种拖车通常提供有矩形框架和若干附连至矩形框架的实心面板。这种拖车安装在包括适当行动装置的底盘上,从而允许将拖车连接至牵引单元以用于拖运目的。
为了使已知拖车的运输能力最大化,已知降低拖车的后轴和前挂钩之间的拖车基座从而形成井。这种修改大体允许附加的货物彼此叠置地堆叠在拖车内。
国际专利申请第PCT/GB01/00279号、公开号为第WO01/62542号(InsulatedStructures Ltd等)描述了用于装载拖车的多个机构。然而,在此文件中描述的每个机构仅仅适于用叉式装卸车装载货盘,而不适于支承常用于运输拖车中货物的滚柱罩,也不适于用手动操作的货盘手推车装载货盘。
我们共同待审查的国际专利申请第PCT/GB2004/000602号描述了一种拖车,其具有负载支承井和至少一个将货物装载于其上的可移位平台。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可垂直移位的平台设置于井中,而后部可移位平台设置于拖车的后部。后部可移位平台具有下部和上部,该下部沿垂直方向移动,而该上部沿大体水平方向平移。一旦井平台被装载,则后部平台装载货物,且首先垂直移位然后在井上方水平移位,从而增加拖车的负载能力。所述的用于提升平台的提升机构中的一个是剪式起重器和气囊的组合(参见图31和32)。
在国际专利申请第WO01/02281号(McNiven)中描述了这种机构,该机构包括设置于剪式起重器的倾斜臂之间的楔形多隔间的气囊。气囊可充气从而延伸剪式起重器并提升负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负载搬运装置中的改进气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负载搬运装置的气囊,包括管子,管子的一端结合至管子的另一端从而形成环,该环限定内部容积,气囊包括入口装置,该入口装置设置成允许流体进入内部容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造气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适当的气囊材料片;将气囊材料片折叠成管子,从而该片的一个侧边与该片的相对的侧边相交叠,沿着交叠的侧边结合所述折叠的管子,从而形成细长管,其具有相对的末端和纵向走向的交叠接缝;折叠所述细长管,从而其一端折入另一端内以形成交叠区域,折叠的细长管限定具有内部容积的环;以及形成密封内部区域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于交叠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负载搬运装置,其包括基座、物品可装载于其上的可移动平台、以及至少一个气囊,该气囊限定内部充气腔室且设置于平台和基座之间,从而一旦气囊充气,则平台相对于基座移动,其中,气囊折叠成限定多个叠置的囊部分,从而腔室分成多个互连和堆叠的子腔室。
负载搬运装置提供简单的结构,该结构制造和使用起来比较简单。堆叠的子腔室提供具有改进移动距离的稳定布局,且对于给定负载能使用较低的充气压力。
气囊较佳地是细长的。
在第三方面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气囊构造成充气腔室是环的形式。气囊的横截面是基本管状的,且管子的末端被结合以将腔室形成环。
较佳地,管子的末端交叠,且在交叠处结合。
这种气囊是整体的结构,且没有在压力下易于失效和泄漏的外围接缝。因此,气囊可以充气至高压,极限是气囊材料的抗拉强度而不是接缝的强度。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气囊具有至少一个由接缝形成的密封末端,该接缝通过交叠囊部分而形成,接缝构造成当气囊充气时该部分受到剪切力。气囊是扁平管的形式,其限定相对的主壁,且接缝通过将末端内折而形成,相对的内折部分结合在一起且结合至主壁中一个的内表面。这种布局使得充气时接缝成为囊壁的部分,从而它仅仅受到剪切力。这使得气囊可充气至显著更高的压力而不会泄漏。
叠置的囊部分设置成相连的。
囊部分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和第二子腔室;以及至少一对第三子腔室,插入第一和第二子腔室之间,且设置成并排布局。每个第三子腔室是第一和第二子腔室的基本一半长度,从而它们组合成等于第一长度。
气囊折叠成回旋的构造,该构造限定基本蜿蜒的腔室。
气囊的横截面理想地为管状,且管子的末端结合在一起以将腔室形成所述环。管子的末端可以交叠,且通过固定方法在交叠处结合。
在所述平台和所述基座之间可以有可延伸的联动装置。一个较佳的例子是剪式联动装置。剪式联动装置可包括在枢轴处互连的成对的梁。保持件可连接至该枢轴。保持件可以是条的形式,其平行于枢轴轴线延伸,且与枢轴轴线间隔开。该保持件理想地接纳于气囊的褶皱中,从而可防止气囊在充气过程中展开。
可提供气囊保持件,用来在充气或放气过程中将气囊保持在折叠构造中。气囊折叠成围绕保持件,从而它不能在充气过程中展开。这种气囊保持件可以固定至剪式联动装置的枢轴。可选择地,保持件用来保持气囊的两个折叠的部分彼此邻近,且以其它方式不连接至装置。这种布局使气囊能弯曲,且使其部分气囊通过滚动或滑动而移过彼此,而不会在装置的其它部分上施加不适当的应力。保持件可以是环的形式。
气囊保持件可以是条的形式,其平行于枢轴轴线且与其间隔开而延伸。
较佳地,提供隔开的面板,其设置于平台和基座之间。气囊可设置于所述面板之间。气囊可围绕所述隔开的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而折叠。面板可以连接至联动装置。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它们固定至联动装置的细长件,且彼此倾斜。
面板较佳地设置成平行于平台和基座,且剪式联动装置的细长件通过联接装置连接至面板,该联接装置允许臂和面板之间的相对移动。
气囊的叠置部分理想地彼此结合。
气囊由单个材料片构成,该材料片可被折叠,且在交叠处结合,以形成管状结构。用于结合交叠边的固定方法可以是例如胶合、卷边、热焊接、射频焊接或其组合。
气囊理想地具有用于接纳充气流体的入口端和减压阀。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中间面板和两个气囊,一个气囊设置于平台和中间面板之间,另一气囊设置于中间面板和基座之间。
用于连接至充气流体来源的充气流体导管较佳地提供有限定用于连接至每个气囊的分开出口分支的导管。这使得能够同时对两个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且平衡它们之间的压力。导管较佳地将至少部分设置于中间面板内。
中间面板可枢转地设置于剪式联动装置的枢轴上。这使气囊能相对于平台和基座移动。
气囊的表面用低摩擦轧光整理(finish)处理,从而使叠置的囊部分能彼此滑过。这可通过在气囊表面上施加压花处理来实现。
片较佳地被折叠以形成管状结构,且单个接缝平行于管子的纵向轴线。
气囊理想地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搬运负载的气囊,该气囊限定内部充气腔室,其中,气囊构造成充气腔室是环的形式,气囊折叠成限定多个叠置的囊部分,从而腔室分成多个互连和堆叠的子腔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搬运负载的气囊,该气囊限定内部充气腔室,气囊具有至少一个由接缝形成的密封末端,该接缝通过交叠囊部分而形成,接缝构造成当气囊充气时该部分受到剪切力,气囊折叠成限定多个叠置的囊部分,从而腔室分成多个互连和堆叠的子腔室。
气囊可以是扁平管的形式,其限定相对的主壁,且接缝通过将末端内折而形成,相对的内折部分结合在一起且结合至主壁中一个的内表面。
气囊材料较佳地柔性地但是基本非弹性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拖车,限定从第一端延伸的底板,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可移动平台,物品可从拖车的第一端装载到第一可移动平台上,平台由提升机构支承在底板上,提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可在坍缩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的剪式联动装置;一对垂直隔开的面板,每个都在底板和平台之间的位置通过联接装置联接至剪式联动装置,在联动装置移动于坍缩和延伸位置之间的过程中,该联接装置允许联动装置和面板之间的相对移动;以及气囊,包括多个彼此流体连通的腔室,气囊设置于面板之间,从而气囊的充气引起面板被迫分开,从而将剪式联动装置移动至延伸位置并提升平台。
应该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拖车”包括一种具有装载货物的密闭空间的车辆。提升机构提供紧凑的布局,而并不降低拖车的装载能力。
剪式联动装置理想地包括在枢轴处互连的第一和第二细长件。剪式联动装置的细长件每个都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面板理想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中间连接至细长件。
联接装置较佳地包括限定于联动装置或面板中的任一个上的凸起,以及限定于联动装置或面板中的另一个上的狭槽,凸起接纳于狭槽中,且可相对于所述狭槽平移和转动。该凸起是销的形式,或者可选择地,可以是延伸穿过面板的条的形式。
狭槽限定于面板上,而凸起限定剪式联动装置的细长件上。
第一细长件的第一端在一固定位置枢转地连接至平台,第一细长件的第二端自由地在底板上方平移。第二细长件的第一端在一固定位置枢转地连接至底板,第二细长件的第二端可自由地在平台下侧平移。
滚子或可选择的滑动件可连接至第一和第二细长件的每个第二端。每个滚子或滑动件可接纳于连接至平台或底板的相应导轨中。
平台由第一和第二剪式联动装置支承,每边上设置一个。第一和第二联动装置较佳地由公共枢轴来连接,该公共枢轴可以是设置于底板和平台之间的轴的形式。
平台的下侧较佳地具有至少一个凹处,从而当处于坍缩位置时容纳气囊和/或剪式联动装置和/或面板的至少部分。
在面板中提供至少一个凹处,从而当处于坍缩位置时容纳气囊和/或剪式联动装置的至少部分。气囊腔室理想地设置成叠置的关系。
气囊较佳地具有入口阀和出口阀。
在所述面板中的上方面板和所述平台中间可提供附加的气囊。
附加的气囊可具有多个彼此流体连通的腔室。
理想地,提供与所述气囊流体连通的来源。拖车可限定井,可移动平台位于所述井中。
拖车可包括限定负载支承前底板的第一段,限定后底板的后段,位于前段和后段之间的井,可移动的平台设置于所述井中。
可选择地,拖车可包括限定负载支承前底板的第一段,限定后底板的后段,位于前段和后段之间的井,其中,可移动的平台可在后底板上方在提升和降低位置之间垂直移动,支承平台支承负载支承平台,当支承平台在提升位置时,负载支承平台可在井上方水平移动,负载支承平台可从支承平台移动到安装在车辆侧壁上的支承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物品可装载于其上的可移动平台,平台由提升机构支承,提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剪式联动装置,其可在坍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成对的垂直隔开的面板,每个都在机构所支承于其上的表面和平台之间的一位置由联接装置联接至剪式联动装置,所述联接装置使在坍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移动过程中联动装置和面板之间能相对移动;以及气囊,其包括多个彼此流体连通的腔室,气囊设置于面板之间,从而气囊的充气引起面板被迫分开,以致于剪式联动装置移动至延伸位置且平台被提升。


现在将参照附图、借助于示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特定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气囊的结构;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负载搬运装置的示意图,且气囊在已放气的状态;图5是图4的负载搬运装置的示意图,但气囊在已充气的状态;图6是本发明的负载搬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且示出气囊在已放气的状态;图7是图6的装置示意图,且示出气囊在已充气的状态;图8是本发明的负载搬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负载搬运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是图8和9的负载搬运装置的部分的立体图,且示出气囊已被移除;图11是本发明的负载搬运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侧视图,且示出为了简化而将一些部分移除;图12是图11的装置的保持件的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侧视图,且示出剪式联动装置和气囊,该气囊在已放气的状态但沿垂直方向延伸;图14是图13的装置的剖面端视图,但示出气囊已充气;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充气气囊的实施例的一端的形成步骤的示意立体图;图16是示出图15的气囊的一端的示意立体图,该气囊已完全形成;图17是图16的气囊的一端的剖面示意侧视图,且示出气囊在已放气的状态;图18示出图17的气囊在已充气的状态;图19是观察拖车后部的端视图,且示出本发明的机构,其用于提升拖车中的负载支承平台,该机构显示成在已提升的位置;图20示出图19的机构在部分坍缩的位置;图21示出图19和20的提升机构的另一实施例;图22示出图19和20的提升机构的又一实施例;图23a-23f是根据本发明的拖车的纵向剖面图,且示出在拖车上装载货物的步骤;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拖车的纵向剖面图;图25是沿线xxx-xxv所取的图24的拖车的端视剖面图;图26是来自图24和25的拖车中的气囊的示意侧视图;图27和28是图24的类似视图,其示出选通部件;图29和30是图27和28的拖车的端视图;图31、36和37是类似于图24的视图,其示出用于上部和上方平台的驱动机构;图32和33是图31的拖车的端视图;图34和35是示出用于支承上部和上方平台的悬挂装置的放大端视图;图38-41是类似于图24的视图,且示出拖车的装载顺序;图42和43是类似于图24的视图,且示出井支撑件;图44是图42和43的拖车的端视图;图45是上部和上方平台的部分的端视图;图46是类似于图24的视图,且示出用于后部平台装置的导向装置;图47是示出后部平台装置在其初始位置的端视图;以及图48-51是示出后部平台装置移动顺序的拖车的局部端视图,且图51显示成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见图1-3,用于本发明的负载搬运装置的示例性气囊由柔性、不渗透材料的单个细长片1来构成,其长侧边2、3向内折叠(沿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片1具有顶面1a和底面1b。使得一个长侧边2与相对的侧边3交叠,从而片在侧边2处的顶面1a覆盖片在侧边3处的底面1b,以形成交叠部分4。然后,侧边2、3沿纵向接缝4a在交叠位置结合在一起,以形成敞开端口的扁平细长管(图2)。然后,绕横向于管子纵向轴线A的褶皱6朝向彼此来向内折叠管子的两端部5,从而它们与管子剩余中间段7基本邻接。两端部5中的一个插入另一个内,从而以交叠端部5而产生的环状形式来形成封闭气囊10。环接缝8形成为围绕管子的交叠端部,从而密封环的内部。因此,气囊的内腔室被有效地分为一对彼此流体连通的垂直堆叠的子腔室。纵向接缝4a和环接缝8可通过例如热焊接、胶合或卷边或其组合来形成。
因为气囊10由单个材料片1构成,所以它制造起来较便宜。而且,没有周围接缝是很有利的,因为这些周围接缝是高压充气过程中的薄弱区域。纵向接缝4a和在端部设置的环接缝8都通过交叠材料片的表面来形成。这意味着,在使用中,气囊的充气使得接缝承受剪切力,而不是像传统气囊设计中通常呈现的周围接缝(称作“脱开焊缝”)的情况一样承受脱开。这种接缝(通常称作“剪切焊缝”)通常是传统脱开焊缝的大约四倍强度。因此,本发明的气囊比目前的气囊设计更能抵抗泄漏,而且因此可用于更高的充气压力下。较佳地,管子折叠成气囊10而使纵向接缝4a处于环形内面上。
应该意识到,接缝的强度取决于材料片的两个部分交叠的宽度以及因此的结合表面面积。
应该意识到,片1和最终的封闭气囊10可以是用于本发明的任何适当形状,但通常细长形式是最实际的。
片1由任何不渗透的适当材料构成从而防止空气泄漏,它是柔性的以允许易于充气和放气,它足够强以致于不会在压力下容易地破裂或漏气,它持久耐用从而可重复使用,而且它是大体不可扩展的。这种材料的一个例子是合成机织结构,诸如芳族聚酰胺或对位-芳族聚酰胺(例如Kevlar),该合成机织结构注入或覆盖有适当的橡胶或类似橡胶的材料(例如氯丁橡胶)或者诸如聚氨酯的塑性材料。
上述的气囊10可以用作负载搬运装置的部分,以通过将其插入固定基座11(可以是底板、地面或平板)和可移动平台12之间来移动负载,负载支持或以其它方式支撑在该可移动平台12上。在图4和5中示意地示出了这种布局。
当气囊10充气时,平台12被推动沿图5中的箭头方向离开基座,从而移动负载。应该理解,可使用装置来沿所示方向垂直提升负载,但是可使用其它构造来沿其它方向移动负载。
在提供相同垂直气柱、接触面积和抗拉强度的情况下,气囊的两个垂直堆叠的子腔室13可通常充气至比单个气囊更高的压力,因为每个气囊都具有比单个气囊更小半径的侧壁。对于薄壁压力容器,壁中的圆周应力正比于壁的半径和容器中的内压力。用多个腔室13来替换单个腔室,多个腔室的每一个的侧壁半径减小,这允许使用更大的压力,而不会增大壁中的圆周应力。通过将气囊设计成没有倾向于脱开和因此泄漏的周围接缝,使得这成为可能。而且,与使用分开堆叠的气囊相比,该布局更稳定。
使用多个堆叠的气囊子腔室意味着,给定的提升高度可以通过给每个腔室充气而达到总高度的一部分来实现。与单个气囊相比这是有利的,因为每个腔室并不充气至一点,在该点处其表面趋向于向外球形膨胀并因此减小邻近腔室之间以及腔室和基座或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其结果,本发明的气囊可以充气至比单个气囊更低的压力以实现任何给定的提升高度。
为了防止气囊10相对于平台12横向移动,气囊可围绕保持件14来设置,该保持件示意地显示在图4和5中。在附图所示的例子中,保持件14是细长条的形式,其通过平台12下方并固定以防止横向移动,但是能够随气囊垂直移动。保持件14容纳于由气囊形成的两个腔室之间的褶皱15中的一个中,从而防止气囊的横向移动。在图6和7所示的替换构造中,图5和6的气囊10一半折叠至其自身上方,从而形成四个叠置部分10a-10d,每个形成子腔室。四个堆叠的子腔室彼此流体连通,从而它们可以充气而移动负载。再次围绕如前所述固定至基座11(或提升装置的其它部分)的保持件14来折叠气囊10。除了防止气囊的横向移动之外,保持件还防止气囊在充气过程中展开或缠绕。气囊的叠置面可以通过胶合、焊接、缝纫或其它方式彼此连接在一起以用于附加的稳定性。
以本发明的提升机构形式存在的示例性负载搬运装置如图8和9所示。这些机构中的每一个都使用两个气囊10,每个气囊处于图6和7所示的折叠构造中,即设置成形成四个叠置的腔室。应该意识到,因为由两个气囊的表面提供的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了装置的提升能力,这意味着可使用较低的气压来给气囊充气。还应该意识到,可在每个机构中使用任何数量(包括一个)的这种气囊,这取决于所需的提升能力。
图8和9的提升机构包括支承在一对剪式联动装置21上的平台20,这对剪式联动装置(一个隐藏在另一个后面)设置成每侧一个,每个都包括第一和第二梁22、23,两个梁枢转地连接其中间端到枢轴24上,该枢轴24是两个联动装置共同的。
在枢轴24的每一边上,相对于其固定了平行的气囊保持条14,该保持条14与枢轴24隔开,从而形成间隙16(见图10),气囊可容纳于该间隙中。
每个联动装置的第一梁22在一端提供有安装在轴26上的滚子25,其设计成支承抵靠平台20的下侧面,或者可选择地,抵靠固定至平台下侧面的支承面(未示出)。在设计的另一种形式中,槽形件可连接至平台的下侧以提供滚子25行进的导向轨道。梁22的另一端在固定位置27枢转地连接至基座11。第二梁23类似但相反地连接,一端28枢转地连接至平台的下侧,而另一端具有滚子29从而允许其在底板11上横移。可再次提供导向轨道。因此,每个联动装置的梁22、23能够在坍缩和延伸位置之间枢转,从而降低或提升平台,这将在下面描述。
在图8的实施例中,剪式联动装置支承垂直隔开的上部和下部面板30、31,两面板设置于基座11和平台20之间,并占据了平行于基座11和平台20的平面。面板面向联动装置的梁22、23的侧边具有纵向狭槽32,用于接纳销33,该销33固定至梁并沿垂直于梁的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每个销33与其固定至的梁22、23一起移动,因此能够在其狭槽32中平移和转动,从而允许联动装置在坍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而同时仍然支承着面板30、31。
提升机构8由两个折叠成图6和7所示构造的气囊40来致动,并插入上部面板30和下部面板31之间而成并排的关系。气囊40每个都围绕各自的保持条14折叠,从而防止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向外横向移动。在提升装置的此特定实施例中,保持条是可选的,因为气囊的垂直长度可能足以限制在基座11和平台20之间的空间内,从而防止气囊横向移动或展开。在图8中,为了简化,面板30、31和气囊40显示成始终是实线的,尽管应该意识到,它们将部分地隐藏在剪式联动装置的梁22、23的后面。
每个气囊40具有入口端41(只在图中的一个气囊上示出),其具有阀以用于连接至压缩空气或其它适当充气流体的来源。各入口端理想地连接至同一个来源,以确保同时充气。例如,来源可连接至总管,该总管供给充气流体至分支导管,每个分支导管连接至各自的入口端41。
还设置了减压阀42以防止过度充气。
在操作中,空气(或其它流体)通过入口端41进入,并用来使气囊40的所有腔室充气。当气囊充气时,它们给面板30、31施加力,从而面板沿垂直方向移动分开。这种移动通过销33转移至剪式联动装置,从而联动装置被迫延伸并因此提升平台20。当联动装置延伸时,梁22、23末端的滚子25、29在平台20和基座11的表面上平移。面板30、31中的狭槽32允许销33相对于梁22、23平移和转动,从而允许面板30、31和联动梁22、23的相对移动。应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狭槽32可以沿着梁22、23和面板30、31上的销33来提供。机构在图2中显示成完全延伸。
为了降低平台20,通过打开出口阀来反向该过程。这允许气囊放气,且剪式联动装置在平台20和由其支承的任何负载的重量之下移动至坍缩位置。
在充气过程中,气囊40的腔室基本同时充气,从而提供稳定和可控的提升移动。气囊40设计成可承受高压。
在图9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用倾斜的面板50-53来替换平行的面板,这些倾斜的面板固定在剪式联动装置的每一侧之间。一共有四个面板,第一面板50固定在每个联动装置的第一梁22的上部之间,第二面板51固定在第二梁23的下部之间,第三面板52固定在第二梁23的上部之间,而第四面板53固定在第一梁22的下部之间。气囊55、56再次围绕保持条14折叠,且插入邻近梁上的邻近面板之间。第一气囊55设置于第一和第二面板50、51之间,而第二气囊56设置于第三和第四面板52、53之间。
气囊55、56的充气使得它们抵靠面板50-53而扩展,并采纳大体楔形。这个动作迫使面板对50和51、52和53移动分开,从而它们(以及因此它们所固定至的梁)之间的角度增大,因此延伸剪式联动装置以提升平台40。
图11的实施例示出类似于上述的负载搬运装置,但具有另一气囊构造。在此图中,为了简化已经移除了剪式联动装置,而气囊显示成高度示意的形式。
装置再包括基座100和平台101,剪式联动装置在基座和平台之间延伸;以及平行的中间面板102、103,剪式联动装置的梁以与图8所述的相同的方式连接至面板102、103。在此实施例中,还有中心板104,其平行于底板100、平台101以及中间面板102、103,板104可枢转地安装在联动装置的中心枢轴105上。这种布局允许使用两个气囊106、107一个在中心板104和平台101之间,另一个在中心板104和底板100之间。在图11中,气囊显示成放气的,但沿垂直方向延伸从而使其折叠的构造较清楚。每个气囊106、107都包括如前所述的环腔室108,但是其围绕中间面板102、103折叠从而腔室108形成为回旋的、近似蜿蜒的构造,如图11所示,从而形成多个叠置的子腔室。气囊的最上和最下的子腔室108a、108b延伸穿过平台和中间板的基本整个长度,而中间子腔室108c-108j每个都延伸穿过长度的仅仅一半。气囊折叠成成对的中间子腔室沿同一个水平面基本并排地设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有四对中间子腔室108c-108j设置于每个气囊106、107的最上和最下的子腔室108a、108b之间;两对在中间面板102、103上方,而两对在中间面板102、103下方。两个保持件包括刚性材料(例如钢)的矩形环109、110,用来将气囊保持成折叠构造一个这样的环109设置于中间面板102上方的两对中间子腔室108c、d、e、f之间,另一个环110设置于中间面板103下方的两对中间子腔室108g、h、i、j之间。
将环形充气腔室108分成多个叠置的子腔室,这些子腔室垂直堆叠且由中心板104和中间面板102、103来支承,这确保了与现有技术的提升装置的多个气囊相比的更高稳定性。如上所述,使用环形腔室提供了更强的气囊而没有脱开焊缝,多个子腔室的布局可导致对于给定提升高度的充气压力的减小。
中心板和中间面板的使用提供了稳定性,气囊可被支承于它们之上和/或围绕它们折叠。这允许采用更多的气囊或将气囊分成更多的子腔室,从而对于给定高度提供更高的提升能力和/或减小的充气压力。在应用试验中,已经证实,本发明的布局能够以7psi提升给定负载通过给定高度,而相比之下使用现有技术的气囊设计则要有30psi的充气压力。
通过使用大半径的气囊,例如50cm,对于正常的负载,需要提升负载的充气压力可以基本减小至3psi以下。
中心板104的枢转安装确保气囊的移动可以调整而不会施加压力至剪式联动装置。
保持环109、110设计成保持气囊成折叠构造,同时允许邻近气囊表面在充气或放气过程中的相对滚动和/或滑动。一个这种环的例子显示于图12中。它包括两个平行的、隔开的、细长的梁115,这两个梁在每一端由垂直的短梁116来互连。
图13和14的实施例示出另一布局,其不包括中间面板。然而,应该意识到,这种构造可采用成存在中间面板。在这个例子中,剪式联动装置200显示于图13中,从而示出其连接至中心板203。平台201和基座202以与图8和9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连接至剪式联动装置200。插入平台和基座之间的中心板203支承在剪式联动装置200的中心枢轴204上。板203具有狭槽206,轴204容纳于该狭槽中从而可在剪式联动装置200的坍缩或延伸过程中调整轴的转动和横向移动。
上和下气囊207、208分别设置于平台200和中心板203之间以及基座201和中心板203之间。每个气囊再次形成环形式的单个腔室209,并折叠成形成多个垂直叠置的子腔室209a-209h,如同前面所述的实施例中一样。尤其,每个气囊在环的相反位置处向内折叠以形成回旋的腔室。气囊腔室分成基本沿着提升装置的长度延伸的上和下子腔室209a、209f以及两对中间子腔室209b、c和209d、e。每对子腔室209b、c和209d、e中的子腔室延伸通过装置的一半长度,并组合成与上和下子腔室209a、209f基本相连。气囊的折叠构造通过保持环210来支承,该环设置于两对子腔室之间。保持环210的设计与上述图11和12的实施例中的一样。
应该意识到,在另一实施例中(未示出),气囊可围绕围绕中间面板折叠,这些中间面板设置于那些形成最上和最下子腔室209a或209f和邻近的成对中间子腔室的囊部分之间。
充气流体来源的出口连接至总管211,该总管将充气流体引导至一对分支导管212、213,每个导管供给各自气囊的入口。总管部分地位于中心板内,且一个分支向上引导以连接至上气囊的最下子腔室,另一个分支向下引导以连接至下气囊的最上子腔室。这种布局确保气囊同时充气以及气囊压一直相等,从而万一气囊中的一个失效就减小了剪式联动装置上的应力。应该意识到,总管可用于存在多于一个气囊的任何构造中。
在任何所述的实施例中,剪式联动装置可完全免除提供适当的用于平台20、101、200的导向装置,这将在后面描述。
该布局确保与底板和平台接触的气囊表面最大化,从而对于给定的负载和提升高度,可减小气囊压力和因此的拉应力。
气囊表面可压花以允许叠置部分的表面在充气或放气过程中彼此滑过。应该意识到,对于气囊表面,还可施加其它类型的加工处理以实现这个目的。
在图15-18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气囊构造。这种气囊可以用于以上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设计中的任一种,来代替环腔室气囊。另一气囊构造是如前所述以扁平管形式存在的细长的,但是并不形成环腔室。替代地,气囊具有密封的末端,其设计成接缝不是“脱开焊缝”的形式而是剪切焊缝。气囊可以折叠成与上述的环腔室气囊相同的构造,并且区别仅仅在于末端结合在一起。它具有如上所述的环腔室气囊所提供的所有优点。
图15示出另一气囊构造的构成中的第一阶段。如前所述类型的单个材料片300形成为管子,且材料的交叠边301、302在纵向接缝303处固定,该接缝平行于管子的轴线。气囊的末端304(在图仅仅示出一个)每个都向内折叠,以形成如图15所示的内折部分305。然后,将管子压扁成如图16所示以形成相对壁306、307,内折部分305的相对的一半305a、305b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封闭气囊末端304的接缝308。通过将交叠边301、302或内折部分305设置于一对电极(未示出)之间,并通过在电极间施加高频电压持续预定时间使它们经受电介质加热,来实现接缝303、308。合成的高频(例如射频)电场导致气囊中电极之间区域中的聚氨酯(或其它适当热塑性)材料熔化,从而将交叠边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这种电介质加热方法是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且通称为射频焊接。
在本发明中,内折部分305的两个一半部分305a、305b不仅结合在一起,而且结合至扁平气囊的壁306中的仅仅一个的内表面。通过在相应的壁307和内折部分305b之间插入适当材料的薄坯料309,防止材料熔合至另一个壁307。坯料具有不同的介电损耗指数或更高度的热容量,从而它当经受电场时不会熔合至每一侧上的气囊材料。在图17和18中所示的最终接缝构造成,当气囊充气时(见图18)它形成壁306的部分,并仅仅经受剪切负载。因此,更强的气囊可以充气至显著超过现有技术的气囊设计的压力而不会泄漏。应该意识到,接缝的深度越大,则密封性越好。
环10的入口可以与图1所示类似的方式形成。通过选取不渗透气囊材料的小片并将其放置在环上,如图3所示,孔可以穿过片和环10的外壁而形成。然后,片可通过胶合、焊接或铆接固定至环10。然后,将片如图1和2所示折叠和胶合以形成入口管。如图17和18所示,一端可以用密封件来密封。因此,通过吹气进入管子,空气将通过形成于管子和环壁中的孔并进入气囊10。
气囊可包含薄塑料或其它材料的网格,其基本沿着腔室的整个内部长度而延伸。这有助于确保充气流体从入口端沿着气囊的整个长度更有效地分配。网格可以用于上述的环腔室气囊中。任何类型的网状隔膜可用来替代网格。上述类型的负载搬运装置尤其适用于在枢接的拖车或其它车辆中提升或降低货物支承平台。在国际专利申请第PCT/GB01/00279号和第PCT/GB04/000602号中描述了例子。
应该意识到,对于上述设计可作出多种修改而并不脱离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气囊可折叠任何方便的次数以提供多个堆叠的腔室。而且,应该理解,气囊可与任何适当类型的负载搬运装置一起使用。最后,在使用剪式升降装置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对于任何给定的平台可使用任何数量的联动装置。
图23a-23f示出具有三个后轴支承轮410和前挂钩412(其也可称为主销,且通常容纳于牵引单元的第五轮中)的拖车400。可以看到,轮410和前挂钩412之间的拖车底板的的中心部分低于前底板段和后底板段,从而允许附加的货物支承在拖车的下部中,该下部在下文中被称为井414。可以看到,在此例子中,井414提供有可垂直移动的平台416,该平台可通过提升机构418(仅仅在图23a中以示意的形式示出)的动作来被提升和降低。在其它实施例中,井414可提供有不同数量的平台416。在国际专利第WO01162542号和第PCT/GB2004/000602号中描述了本发明涉及的其它拖车实施例的例子。
在图23a所示的实施例中,拖车400的后部提供有双平台结构420,即可垂直移动的平台422和可纵向移动的平台424。在使用中,可垂直移动的平台422由提升机构426(在图23d中示意示出)来提升,从而可纵向移动的平台424可以适当高度在拖车400的每一边上形成的轨道中向前移动。此双平台结构的操作在我们的共同待审查的国际专利申请第PCT/GB2004/000602号中有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详细描述。
参见图23b,可以看到,货盘428已经装入拖车1中。这种装入可以通过使用叉车、滚柱罩或手动操作的货盘手推车来实现。在所有情况下,货物通过后门430进入拖车。要装载的第一货物移动穿过可纵向移动的平台424,该平台424定位成与拖车400的后底板432相平齐。然后,货物移过平台416到达拖车底板的最前部分,该平台416最初与可纵向移动的平台424相平齐。接着,货盘428装载到可垂直移动的平台416上,最后后部双平台结构装满了货盘428。当已经装载了货盘时,可垂直移动的平台416向下移动,从而它定位在拖车的井414的底板上。这种构造显示在图23c中。
参见图23d,可垂直移动的平台422向上移动,从而可纵向移动的平台424与由拖车的侧边提供的轨道垂直对准。在此位置,支承货盘428的可纵向移动的平台424可在轨道中向前移动,从而呈现图23e中所示的位置。最后,平台422降低,又有货盘428在拖车后部装载到平台422上,如图23f所示。
从前面的描述中应该意识到,假定货盘428支承在位于井414中的货盘428上方的平台424之上,则本发明允许拖车400中的空间利用率得到优化。此外,本发明是有利的,因为可使用手动操作的货盘手推车而无需叉车来到达所有的装载位置。然而,应该意识到,假如需要的话,本发明可以使用叉车。附加地,假如需要的话,本发明可以使用滚柱罩从而以此方式运输货物。同样,尽管上部和上方平台装置已经显示在拖车中,但是显然,这种装置还可有利地用于没有可拆开的拖车的货物运输车辆中。
此外,提升和向前延伸的装平台装置可以给不具有井的货物运输车辆和拖车提供优点,尽管当与负载支承井一同使用时该装置是特别有利的。
图19和20示出本发明的提升机构,其可用于提升或降低井平台416或后部平台装置420。
在这些视图中,总的负载支承平台由参考标号20标示,对应于图8中零件的零件带有相同的标号。平台支承在一对设置成每边一个的剪式联动装置21(在图19和20中一个隐藏在另一个后面)上,每个都包括第一和第二梁22、23,第一和第二梁将其中间端枢转地连接在枢轴24上,该枢轴24是两个联动装置共同的。
每个联动装置的第一梁22在一端提供有滚子25,该滚子25安装在轴26上并设计成支承抵靠平台20的下侧面,或者可选择地抵靠固定至平台下侧的支承面。在该设计的另一形式中,槽形件可连接至平台的下侧以提供滚子25行进的导向轨道。梁22的另一端在固定位置27枢转地连接至底板。第二梁23类似地但反向地连接,且一端28枢转地连接至平台的下侧,而另一端具有滚子29从而允许其在底板F上方横移。可再次提供导向轨道。因此,每个联动装置的梁22、23能够在坍缩和延伸位置之间枢转,从而降低或提升平台20,这将在下面描述。
剪式联动装置支承上和下垂直隔开的面板30、31,它们设置于底板F和平台20之间并占据平行于底板和平台的平面。每个面板30、31都包括一对钢或其它适当材料的平板,它们根据需要结合加固腹板。面板面向联动装置的梁22、23的侧边具有纵向狭槽32,用于接纳销33,该销33固定至梁且沿垂直于梁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每个销33与其固定至的梁22、23一起移动,从而能够在其狭槽32中平移和转动,从而允许联动装置在坍缩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同时仍然支承面板30、31。
通过两个气囊40来致动提升机构,这两个气囊以并排的关系插入上面板30和下面板31之间。每个气囊40都包括多个腔室,每个腔室通过单个材料片被折叠、在其周围边缘结合和结合至邻近的气囊腔室来形成。气囊材料由不渗透的柔性材料构成。适当材料的例子是合成机织纤维,诸如Nylon或Kevlar之类的基底纤维,其覆盖有或植入聚氨酯,但是应该意识到也可使用其它材料。邻近气囊的周围边和面向的表面可以通过例如热焊接结合在一起。可选择地,可使用如图1-7中所述的气囊。
在所示的例子中,每个气囊40的最下腔室具有入口端41(仅仅示出一个),该入口端具有阀42以用于连接至压缩空气或其它适当充气流体的来源。每个气囊腔室借助于通道43与其它腔室流体连通,该通道43仅仅在图19的左手侧上的气囊中以虚线表示。在操作中,压缩空气(或其它流体)进入通过入口端41,且用来给气囊40的所有腔室充气。当气囊充气时,它们给面板30、31施加力,从而面板沿垂直方向移动分开。这种移动通过销33转移至剪式联动装置,从而联动装置被迫延伸并因此提升平台20。当联动装置延伸时,在梁22、23末端的滚子25、29在平台20和底板F的表面上平移。面板30、31的狭槽32允许销33相对于梁22、23平移和转动,从而允许面板30、31和联动装置梁22、23之间的相对移动。应该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狭槽32可沿着梁22、23和面板30、31上的销33来设置。在图19中,机构显示成完全延伸。
为了降低平台20,通过打开出口阀来反向该过程。这允许气囊放气,且剪式联动装置在平台20和由其支承的任何负载的重量下移动至坍缩位置(见图20)。
在充气过程中,气囊40的各腔室基本同时充气,从而提供稳定和可控的提升移动。气囊40设计成承受高压。将气囊的垂直尺寸限制在面板30、31之间提供了改进的稳定性,因为与在底板和平台之间延伸的气囊相比较,气囊的高度(覆盖面积)减小了。而且,联动装置以及因此的平台可行进通过的垂直距离减小了。
剪式提升装置的优点在于,它可坍缩成非常扁平的构造,从而在拖车/车辆中占据很小的容积。在图20中,机构显示成接近完全坍缩的位置。而且,机构保证平台20以光滑地移动被提升或降低,同时保持其在水平面上。
在图21中示出提升机构的修改形式,其示出平台和面板具有凹处50、51以用于容纳气囊和坍缩的联动装置梁。这允许机构在坍缩构造中占据较小的容积。在图5中示出提升机构的又一修改形式。在此实施例中,设置又一个气囊60,该气囊插入平台20和上面板30之间。这提供了附加的提升能力,而且假如其它气囊中的一个破裂时是尤其有用的。
应该意识到,可作出上述设计的多种修改而不脱离权利要求书限定的发明范围。例如,成对的剪式联动装置可用单个联动装置来替换。而且,在联动装置梁末端的滚子可用任何适当低摩擦材料的滑动器来替换。
图24-51所示的拖车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23所示的拖车,且对应于图23中零件的零件标示比图23中标号的大100的参考标号。
在图24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拖车500的部分。拖车500具有成对的后轴支承轮510。拖车本体在后轴的紧前方形成井514,该井514包括井负载平台516和井平台提升装置518。
在井514后面,拖车具有类似于图23的后部平台装置520。后部平台装置520包括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和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后部平台装置可提升至一高度,从而能使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借助于后部平台提升装置526清除存储在井514中的任何货盘528。
井平台提升装置518和后部平台提升装置526是类似的,且只有后部平台提升装置526的操作将被详细描述。
通过后部平台提升装置526来提升和降低后部平台装置,该后部平台提升装置526包括四个图1-7尤其是图11所述类型的气囊10,气囊设置在矩形后部平台的各自角落的下方。
每个气囊包括通过将平板卷成细长管子然后沿着纵向接缝密封管子来制成的环。然后将管子折叠成环,交叠的末端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围绕环的环半径的密封件。图26示意地示出每个气囊10的构造。每个气囊10折叠成如图11所示的一组手风琴形褶皱,且由钢制成的保持件或带109、110围绕手风琴形褶皱的细窄部分而固定,从而在充气和放气过程中将气囊保持成折叠构造。还可在手风琴形褶皱的宽的中间部分中设置板(未示出),从而有助于保持手风琴形构造。
每个气囊10具有空气入口管(在图24-26中未示出),该管连接至调节阀,该调节阀自动调节进入和出去相应气囊10的压缩空气的输入/输出。诸如车辆驾驶室空气压缩机或独立拖车安装的压缩机将压缩空气供给至调节阀。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提升装置的操作。
在图27中,拖车500显示成其完全装满的状态,尽管为了简化省略了大多数货盘528。拖车500包括前门534和后门536。每个门534、536都以铰接的方式安装至拖车的一个侧壁。前门534就安装在井514的前面。后门536就安装在井514的后面。在完全装满的位置,井平台516完全缩回井514中,并装满货盘528。后部可水平移动的平台524装满了货盘,且位于井514上方,后部可垂直移动的平台522处于其装载位置(见下方)并也完全装满了货盘。
在那种状态下,门534、536闭合,从而它们横向延伸通过拖车,并借助于各自的闩锁538闩锁至拖车的与安装闩锁于其上的侧壁相对的侧壁。门分割开拖车的区域,并防止堆叠在后部可水平移动的平台524和后部可垂直移动的平台522上的货盘向前移动从而在重制动下损坏堆叠在更前面的货盘。图29是拖车的端视图,其示出门534、536处于闭合位置。门还可有助于将转弯时的负荷从拖车的一边转移至另一边。
图28和30示出门534、536处于打开位置。可以从图30中看到,门平放抵靠它们安装至的拖车壁,从而不会干涉拖车的装或卸。固定闩锁540将门534、536保持在其打开位置,从而防止它们在装或卸过程中摆动关闭。
图31-37示出用于后部可水平移动的平台524的驱动机构542。驱动机构包括在拖车的每一侧上的支架544,该支架沿着各自的轨道546行进且借助于缆索和滑轮系统548来被驱动,而该缆索和滑轮系统548由电机550驱动(见图36和37)。
如图31所示,轨道546从后部平台上方延伸至井514的最前部分之上的位置。
在图34和35中详细示出支架544中的一个。所示的支架544包括在其上部的滑槽部分552和在其下部的钩部分554。
滑槽部分552包括滑槽板556,一组滑槽轴558穿过其而设置。滑槽560安装在相应的滑槽轴558上。每个滑槽560都包括环形本体,其具有围绕其外围而形成的圆周凹槽562。凹槽562被定尺寸为围绕轨道546成滑动松动配合。
轨道546包括下轨道部分564和与下轨道部分隔开的上轨道部分566,两者都附连至拖车壁。下轨道部分564包括直立轨道568和托架部分570,该托架部分570用于将直立部分568安装至拖车壁。上轨道部分包括由托架部分574支承的下垂轨道导向件572。直立轨道566与滑槽560成滑动松动配合。下垂的轨道导向件572与滑槽560为松配合,且简单地旨在防止滑槽560由于平台的重量而脱离轨道。
长支架板576从滑槽板556向下延伸,而钩部分554形成于支架板576的下端。钩部分554在支架板576的基部离开拖车壁。钩部分包括在其下端的钩578和在钩下方延伸进入安装至拖车壁的下部滑动轨道582的滑动板580。
图36和37示出缆索和滑轮系统548。缆索和滑轮系统548由电机550驱动,例如位于拖车500的底板下方的在其一边的电机。固定长度的缆索584从电机沿拖车壁向上延伸至固定至拖车壁的下部后滑轮586。缆索584绕下部后滑轮586弯曲,并沿着拖车500向前延伸至前滑轮588,该前滑轮588在轨道546的最前端的前面位置安装至拖车壁。在下部后滑轮和前滑轮之间,缆索584固定至支架544。缆索584绕前滑轮588弯曲,且沿着轨道500向后返回至上部后滑轮590,该上部后滑轮590在与下部后滑轮586隔开的后上方位置安装至拖车壁。然后缆索584向下弯曲至电机550。在相对的壁上提供类似的布局。
电机550沿一个方向驱动缆索584从而支架544沿着轨道546被向前拉动,而沿另一个方向沿着轨道546向后拉动支架。钩部分554的钩578支承后部平台,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图38-41示出用于拖车500的装载过程。也将参照示出某些步骤的细节的其它附图。
当拖车500完全空载时,井负载平台516位于井514的基部,门534、536(见图27-30)设置成打开位置,即如图28和30所示。
当需要装载拖车时,致动井提升装置518从而给支承井负载平台516的气囊10充气。气囊10充气从而井负载平台516的上表面与井前面的拖车底板、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的上表面以及后部底板532相平齐。然后,使用叉车或手动操作的货盘手推车来装载货盘528。可选择地,替代货盘,滚柱罩可被推动越过后部底板532、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井负载平台516到达井514前面的拖车底板上。当那个区域完全装满时,门534移动至关闭位置,如图27和29所示。
然后,货盘528进一步装载在井负载平台516上,直到井负载平台已经完全装满为止。该构造示于图38中。然后,控制井提升装置以将井负载平台516降低进入井514中。附连至每个气囊的调节阀设置成允许空气以可控的方式逸出每个气囊,从而实施该降低。下面将描述用于平台的提升装置的详细操作。
一旦井提升平台516降低至井的底部,则滑轮和缆索系统548运作以沿着轨道546移动,直到它到达最前位置。支架544定尺寸成以及轨道546定位成,支架544的最下部分越过井514中的货盘528的最上部分。支架544还越过后部平台装置520的最前位置。然后,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装满货盘以实现图39所示的构造。
然后,操作后部平台提升装置526而给气囊10充气,如图24所示,从而提升后部平台装置。
气囊10提升后部平台装置520至垂直位置,从而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的下侧具有在支架544的钩部分554上方的垂直间隙。然后,缆索和滑轮系统548被电机550驱动,从而沿着轨道546向后移动拖车500的支架544,以致于支架到达轨道546的最后部分。在该位置,支架544的钩部分554的钩578设置成在钩接纳凸缘600的正下方,该钩接纳凸缘600在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的边上(见图45)。应该从图45中注意到,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比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明显要宽。这确保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可越过支架544的钩部分554。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的下侧具有一对导向指状件601,这对导向指状件隔开比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的宽度稍宽的距离,从而当平台再次一起转弯时引导平台。
一旦支架544设置在最后位置,操作后部平台提升装置而允许气囊充气,从而引起降低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这降低了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直到钩接纳凸缘600被支架544的钩部分554的钩578支承为止。该构造示于图40中。通过允许空气逸出气囊10使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继续降低,直到它移动越过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的下侧。然后,运作缆索和滑轮系统548的电机550以驱动支架544,该支架544现在在拖车500中向前运输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通过气囊10的放气继续降低,直到它处于与后部底板532平齐。然后,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借助于下面描述的机构锁定于那个位置。支架544继续向前移动,直到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完全覆盖井514且不从其中突出。然后,后门536从图28和30所示的打开位置移动至图27和29所示的关闭位置。然后用货盘装载拖车500的其余部分(未示出)。
当以传统方式使用拖车500时,井负载平台516可提升至与拖车的底板相平齐,且可锁定于该位置,如图42所示。在那些情况下,必须确保由转弯引起的井负载装置516上的侧向力转移至拖车结构。为了实现其,提供负载转移翼600,其从前部和后部底盘结构延伸且接触井负载平台的角落,从而将侧向力转移至底盘。提供类似的翼装置604从而将后部平台装置520的侧向力转移至底盘(见图43)。
当平台524完全装满货盘528时,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和在拖车的相对两边上的支架装置544可以在拖车壁上提供显著的附加负载。为了缓和附加的重量以及当车辆转弯时其产生的附加力,一组横拉条连接于拖车500的侧壁和拖车500的底盘608之间。
现在将详细描述后部平台装置520的提升。下面描述的平台装置和自动校平装置也可同样地应用于井提升装置和平台518、516。
首先,垂直导轨610附连至邻近后部平台装置520的角落处的拖车壁。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的每个角落都连接至位置传感器,例如测量线性位置的电位计。已知类型的电位计例如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Chatsworth市的CelescoTransducer Products Inc.出售的Compact String Pot SP1(商标),它可用于确定高达1200mm(近似)距离的线性位置。通过相对于例如拖车底板的固定基点来确定平台的每个角落的线性位移,用于气囊的调节阀可以被适当控制从而确保平台装置520的水平提升或降低。假如因为一些原因,平台的一个角落比其它角落上升得更慢,则位置传感器将确定那个角落是否落在后面,且控制调节阀的控制单元将指示角落下方的气囊的调节阀以允许更多的空气进入那个气囊,从而矫正平衡。图47示出在后部平台提升装置526中的气囊10充气之前的拖车500的后视图。如上所述,可以看到,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524要比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更宽。这使得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能够被支架544的钩所捕获,且允许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下降越过那些钩。
图48示出用于后部平台装置520的支承装置612。支承装置612包括支承板614,钩接纳凸缘600搁置在该支承板614上。板614自身支承在设置于圆筒618中的弹簧加载件616上,该圆筒618具有形成在其面向后部平台装置520的表面中的孔620。
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包括气动操作的插销622,其在图48中的位置显示成完全缩回。
如图49所示,随着气囊10充气且后部平台装置520被提升,装置移动离开支承板614。致动气动操作的插销622脱离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插销622的末端延伸进入垂直导向件610中以实施对于平台装置520的垂直导向。应该意识到,图48和49中所示的装置在平台装置520的其它三个角落处被复制。尽管非常不可能,但是万一所有四个气囊10不幸地失效,假如平台装置520撞击支承面614,圆筒618中的弹簧加载件616将提供一定程度的减震。图50和51示出在可水平移动的后部平台已经被支架544抓取之后、当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下降时的支承装置612。一旦下降,控制插销622的气动系统就致动插销622完全缩回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中。最后,当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下降到与后部底板532平齐的装载位置时,致动插销622从而它穿过进入圆筒618中的孔620,从而给平台522提供机械支承。支承平台614和件616设置成,当弹簧加载完全卸去时,支承件614的上表面处于与可垂直移动的后部平台522的上表面平齐,这防止了否则会沿着后部平台520的旁边产生的冲沟。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负载搬运装置的气囊,包括管子,所述管子的一端结合至所述管子的另一端从而形成环,所述环限定内部容积,所述气囊包括入口装置,该入口装置设置成允许流体进入所述内部容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由折叠成管子的单个材料片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形成管子的所述材料片的侧边折叠成相交叠,通过将在交叠区域的那些侧边结合在一起来形成密封。
4.如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的末端交叠,且在交叠处结合在一起。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通过热焊接、射频焊接或胶合来实施。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设置成允许流体进入所述内部容积的所述入口装置包括所述管子的部分。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子中容纳网状材料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材料容纳于所述入口装置中。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材料的表面用低摩擦轧光整理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表面被压花。
11.一种用于搬运负载的气囊,所述气囊限定内部充气腔室,其中,所述气囊构造成所述充气腔室是环的形式,所述气囊折叠成限定多个叠置的囊部分,从而所述腔室分成多个互连和堆叠的子腔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搬运负载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置的囊部分设置成是相连的。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囊部分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和第二子腔室;以及至少一对第三子腔室,该至少一对第三子腔室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子腔室之间,且设置成并排布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子腔室是所述第一和第二子腔室的基本一半的长度,从而它们组合成等于所述第一长度。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折叠成回旋的构造。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折叠成限定基本蜿蜒的腔室。
17.如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横截面是基本管状的,且所述管子的末端相结合以将所述腔室形成为所述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的末端交叠,且在所述交叠处通过固定方式结合。
19.如权利要求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叠置部分彼此结合。
20.如权利要求12-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由单个材料片构成。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片被折叠且在交叠边处结合,以形成管状结构。
22.如权利要求12-2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有用于接纳充气流体的入口端。
23.如权利要求12-22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有减压阀。
24.如权利要求12-2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材料的表面用低摩擦轧光整理处理,从而允许所述叠置的囊部分彼此滑过。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表面被压花。
26.一种用于搬运负载的气囊,所述气囊限定内部充气腔室,所述气囊具有至少一个由接缝形成的密封末端,该接缝通过交叠囊部分而形成,所述接缝构造成当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囊部分受到剪切力,所述气囊折叠成限定多个叠置的囊部分,从而所述腔室分成多个互连且堆叠的子腔室。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是扁平管的形式,其限定相对的主壁,且所述接缝通过将所述末端内折而形成,相对的内折部分结合在一起且结合至所述主壁中一个的内表面。
28.负载搬运装置,包括基座、物品可装载于其上的可移动平台、以及至少一个气囊,该气囊限定内部充气腔室且设置于所述平台和所述基座之间,从而一旦所述气囊充气,则所述平台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其中,所述气囊折叠成限定多个叠置的囊部分,从而所述腔室分成多个互连且堆叠的子腔室。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是细长的。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构造成所述充气腔室是环的形式。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横截面是基本管状的,且所述管子的末端被结合以将所述腔室形成为所述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的末端交叠,且在所述交叠处结合。
33.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有至少一个由接缝形成的密封末端,该接缝通过交叠囊部分而形成,所述接缝构造成当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囊部分受到剪切力。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是扁平管的形式,其限定相对的主壁,且所述接缝通过将所述末端内折而形成,相对的内折部分结合在一起且结合至所述主壁中一个的内表面。
35.如权利要求28-3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置的囊部分设置成相连的。
36.如权利要求28-35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部分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和第二子腔室;以及至少一对第三子腔室,该至少一对第三子腔室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子腔室之间,且设置成并排布局。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子腔室是所述第一和第二子腔室的基本一半的长度,从而它们组合成等于所述第一长度。
38.如权利要求28-3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折叠成回旋的构造。
39.如权利要求28-38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折叠成限定基本蜿蜒的腔室。
40.如权利要求28-39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平台和所述基座之间的可延伸的联动装置。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是剪式联动装置。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式联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细长件,所述第一和第二细长件将它们端部的中间枢转地互连在枢轴上。
43.如权利要求28-42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保持件,用于在充气或放气过程中将所述气囊保持在所述折叠构造。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围绕所述保持件而折叠。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用来保持所述气囊的两个折叠部分彼此邻近。
46.如权利要求43、44或45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是环的形式。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保持件,用于将所述气囊保持成折叠构造,所述保持件是平行于所述枢轴的轴线且与其隔开而延伸的条的形式。
48.如权利要求28-4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开的面板,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平台和所述基座之间。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面板之间。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围绕所述隔开的面板中的至少一个而折叠。
51.如权利要求48、49或50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属于权利要求40时,所述面板连接至所述联动装置。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属于权利要求42时,所述面板固定至所述联动装置的所述细长件,且彼此倾斜。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属于权利要求42时,所述面板设置成平行于所述平台和基座,所述剪式联动装置的所述细长件通过联接装置至所述面板,该联接装置允许所述臂和所述面板之间的相对移动。
54.如权利要求28-5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叠置部分彼此结合。
55.如权利要求28-53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由单个材料片构成。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片被折叠且在交叠边处结合,以形成管状结构。
57.如权利要求28-56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有用于接纳充气流体的入口端。
58.如权利要求28-5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有减压阀。
59.如权利要求28-58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中间面板和两个气囊,一个气囊设置于所述平台和所述中间面板之间,另一个气囊设置于所述中间面板和所述基座之间。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充气流体导管,用于连接至充气流体源,所述导管限定用于连接至每个囊的分开的出口分支。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中间面板内。
62.如权利要求60或61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属于权利要求40时,所述中间面板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剪式联动装置的所述枢轴上。
63.如权利要求28-62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材料的表面用低摩擦轧光整理处理,从而允许叠置的囊部分彼此滑过。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负载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表面被压花。
65.一种气囊,基本如前参照附图中的图1-7;图8和10;图9和10;图11和12;图13、14和15;或图15-18所述。
66.负载搬运装置,基本如前参照附图中的图1-7;图8和10;图9和10;图11和12;图13、14和15;图15-18;图19-21;或图22所述。
67.一种拖车,限定从第一端延伸的底板,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可移动平台,物品可从所述拖车的第一端装载到所述第一可移动平台上,所述平台由提升机构支承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可在坍缩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的剪式联动装置;一对垂直隔开的面板,每个都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平台之间的位置通过联接装置联接至所述剪式联动装置,在所述联动装置移动于所述坍缩和延伸位置之间的过程中,该联接装置允许所述联动装置和所述面板之间的相对移动;以及气囊,包括多个彼此流体连通的腔室,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面板之间,从而所述气囊的充气引起所述面板被迫分开,从而将所述剪式联动装置移动至所述延伸位置并提升所述平台。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式联动装置包括互连于枢轴处的第一和第二细长件。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式联动装置的所述细长件各具有第一和第二端,所述面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中间联接至所述细长件。
70.如权利要求67-69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装置包括限定于所述联动装置或所述面板中的任一个上的凸起,以及限定于所述联动装置或所述面板中的另一个上的狭槽,所述凸起接纳于所述狭槽中,且可相对于所述狭槽平移和转动。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是销的形式。
72.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是延伸穿过所述面板的条的形式。
73.如权利要求70、71或72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限定于所述面板上,而所述凸起限定于所述剪式联动装置的细长件上。
74.如权利要求68-73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长件的第一端在一固定位置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平台,所述第一细长件的第二端自由地在所述底板上平移,而且,所述第二细长件的第一端在一固定位置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底板,所述第二细长件的第二端自由地在所述平台的下侧上平移。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滚子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细长件的每个所述第二端。
76.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滑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细长件的每个所述第二端。
77.如权利要求75或76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滚子或滑动件接纳于连接至所述平台或所述底板的相应导轨中。
78.如权利要求67-77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由第一和第二剪式联动装置支承,每侧上设置一个。
79.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联动装置由公共枢轴来连接。
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枢轴是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平台之间的轴的形式。
81.如权利要求67-80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的下侧具有至少一个凹处,从而当处于所述坍缩位置时容纳所述剪式联动装置和/或所述面板的至少一部分。
82.如权利要求67-81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中提供至少一个凹处,从而当处于所述坍缩位置时容纳所述气囊和/或所述剪式联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
83.如权利要求67-82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腔室设置成叠置的关系。
84.如权利要求67-83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有入口阀。
85.如权利要求67-84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有出口阀。
86.如权利要求67-85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中的上面一个和所述平台中间提供附加的气囊。
87.如权利要求86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提供彼此流体连通的腔室。
88.如权利要求67-87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提供与所述气囊连通的流体源。
89.如权利要求67-88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限定井,所述可移动的平台位于所述井中。
90.如权利要求67-89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定负载支承前底板的第一段、限定后底板的后段、位于所述前段和后段之间的井,所述可移动的平台设置于所述井中。
91.如权利要求67-88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定负载支承前底板的第一段、限定后底板的后段、位于所述前段和后段之间的井,其中,所述可移动的平台能在所述后底板上方在提升和降低位置之间垂直移动,所述支承平台支承所述负载支承平台,当所述支承平台在提升位置时,所述负载支承平台可在所述井上方水平移动,所述负载支承平台可从所述支承平台移动到安装在所述车辆侧壁上的支承件上。
92.一种物品可装载于其上的可移动平台,所述平台由提升机构支承,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剪式联动装置,其可在坍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成对的垂直隔开的面板,每个都在所述机构所支承于其上的表面和所述平台之间的一位置由联接装置联接至剪式联动装置,所述联接装置使在坍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移动过程中所述联动装置和所述面板之间能相对移动;以及气囊,其包括多个彼此流体连通的腔室,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面板之间,从而所述气囊的充气引起所述面板被迫分开,以致于所述剪式联动装置移动至所述延伸位置且所述平台被提升。
93.一种拖车,基本如前参照附图中的图19-21;图22;图23a-f所述。
94.一种可移动平台,基本如前参照附图中的图4和5;图6和7;图8;图9;图11;图13;图14;图19-21;图22所述。
95.一种制造气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适当的囊材料片;将所述囊材料片折叠成管子,以使所述片的一个侧边与所述材料片的相对的侧边相交叠;沿着交叠的侧边结合所述折叠的管子,从而形成细长管,其具有相对的末端和纵向走向的交叠接缝;折叠所述细长管,从而其一端塞入另一端内以形成交叠区域,所述折叠的细长管限定具有内部容积的环;以及形成密封内部区域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于所述交叠区域中。
全文摘要
诸如提升装置的负载搬运装置具有物品可装载于其上的可移动的平台,该平台可通过至少一个气囊相对于基座移动。该气囊限定内部充气腔室,且设置于平台和基座之间,从而一旦气囊充气,平台就相对于基座被提升。气囊构造成充气腔室是环形式,或者可选择地具有带有接缝的末端,该接缝构造成当气囊充气时承受剪切力。气囊折叠成限定多个叠置的囊部分,从而腔室分成多个互连和堆叠的子腔室。装置简单、紧凑且稳定。气囊具有改进的提升能力,且不易于泄漏。拖车或车辆具有支承在提升机构上的至少一个负载支承平台,该提升机构包括可在坍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剪式联动装置。成对的垂直隔开的面板每个都在机构所支承于其上的表面和平台之间的一位置由联接装置联接至剪式联动装置,该联接装置使在坍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移动过程中联动装置和面板之间能相对移动。气囊包括多个彼此流体连通的腔室,气囊设置于面板之间,从而气囊的充气引起面板被迫分开,以致于剪式联动装置移动至延伸位置且平台被提升。
文档编号B66F7/08GK101090858SQ200580036267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4日
发明者T·P·迪伯丁 申请人:中门行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