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运输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121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升运输绞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矿山提升及运输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提升运 输绞车。
技术背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本申请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受理的专 利号为200710016013. 8号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行星传动机构 组成的提升运输绞车,其方案是采用两个不同速比的行星传动机构,两行星 传动机构的壳体同时驱动滚筒,并利用两个制动器分别控制两行星传动机构 的行星架,来实现滚筒的双速运行,并可方便实施滚筒的软起动。但是,这 一机构必须采用两个速比不同的行星传动机构,在生产时就需要使用两个不 同速比的NGW行星传动箱,增加了标准部件的种类,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麻 烦,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升运 输绞车技术方案,该方案釆用两个相同的NGW行星传动箱和制动器,同轴输 入,两行星传动箱的输出分别驱动两个不同速比的变速箱,两变速箱的输出 共同驱动滚筒转动,采用制动器控制行星传动箱的输出,来实现控制滚筒作 双速转动,并简化了生产部件的种类。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包括有电机和电机驱动的减速箱,
还有减速箱驱动的行星传动箱和制动器,以及滚筒和滚筒上的停车安全制动 器,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出轴一端连接慢速行星传动箱的 输入轴,另一端连接快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入轴,慢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出轴连
接慢速变速箱的慢速变速箱输入轴,快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出轴连接快速变速 箱的快速变速箱输入轴,慢速变速箱的慢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和快速变速箱的 快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同时连接滚筒,滚筒由滚筒支撑轴定位;在所述慢速行 星传动箱上有慢速运行制动器,在所述快速行星传动箱上有快速运行制动器。 本方案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的慢速行星传动箱和快速行星传动箱均是采用 相同的NGW行星传动箱。所述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入轴一端连接电机的出轴, 另一端固定连接减速箱输入伞齿轮,减速箱输入伞齿轮与固定在减速箱输出 轴上的减速箱输出伞齿轮啮合。所述慢速变速箱的慢速变速箱输入轴上固定 有慢速变速箱输入齿轮,慢速变速箱输入齿轮与慢速变速箱过渡齿轮啮合, 慢速变速箱过渡齿轮与固定在慢速变速箱输出轴上的慢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啮 合。所述快速变速箱的快速变速箱输入轴上固定有快速变速箱输入齿轮,快 速变速箱输入齿轮与快速变速箱过渡齿轮啮合,快速变速箱过渡齿轮与固定 在快速变速箱输出轴上的快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啮合。所述慢速变速箱的速比 要大于快速变速箱的速比。所述减速箱输入轴在绞车的中间部位。所述减速 箱输出轴与慢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入、输出轴,快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入、输出 轴,以及慢速变速箱输入轴和快速变速箱输入轴均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减速 箱输出轴与滚筒支撑轴平行。所述的电机是采用鼠笼式电机。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电
机驱动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同轴驱动两个相同的NGW行星传动箱作为快 速行星传动箱和慢速行星传动箱,快、慢速行星传动箱上有快、慢运行制动 器,快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出连接快速变速箱的输入轴,慢速行星传动箱的输 出连接慢速变速箱的输入轴,快、慢速变速箱的输出齿轮同时驱动滚筒,而 滚筒则由滚筒支撑轴定位。这一结构,由于快、慢速行星传动箱采用了相同 的NGW行星传动箱,可使绞车的生产减少部件的种类。而快、慢速运行制动 器则可控制减速箱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快速变速箱或慢速变速箱,实现
滚筒的双速运转,再加可采用防爆的鼠笼电机拖动运行,避开了目前广泛采 用的滑环电机拖动所存在缺陷。满足了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也满足了起动 调速、停车减速、运行调速、防爆设备的配置、功率大型化的要求。由此可 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 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图l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为快速变速箱,2为快速变速箱输出齿轮,3为停车安全制动器,
4为滚筒,5为慢速变速箱,6为快慢速变速箱输出齿轮,7为滚筒支撑轴,8为 慢速变速箱过渡齿轮,9为慢速行星传动箱,IO为减速箱输出伞齿轮,ll为减 速箱输出轴,12为快速行星传动箱,13为快速变速箱过渡齿轮,14为慢速变 速箱输入齿轮,15为慢速变速箱输入轴,16为减速箱输入伞齿轮,17为快速 变速箱输入轴,18为快速变速箱输入齿轮,19为快速运行制动器,20为减速 箱输入轴,21为减速箱,22为慢速运行制动器,23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 其附图
,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提升运输绞车,有鼠笼式电机(23)和电 机(23)驱动的减速箱(21),所述减速箱(21)的减速箱输出轴(11) 一端 连接慢速行星传动箱(9)的输入轴,另一端连接快速行星传动箱(12)的输 入轴,慢速行星传动箱(9)的输出轴连接慢速变速箱(5)的慢速变速箱输 入轴(15),快速行星传动箱(12)的输出轴连接快速变速箱(1)的快速变 速箱输入轴(17),慢速变速箱(5)的慢速变速箱输出齿轮(6)和快速变速 箱(1)的快速变速箱输出齿轮(2)同时连接滚筒(4),滚筒(4)由滚筒支 撑轴(7)定位,在滚筒(4)上有停车安全制动器(3)。在所述慢速行星传
动箱(9)上有慢速运行制动器(22),在所述快速行星传动箱(12)上有快 速运行制动器(19)。所述的慢速行星传动箱(9)和快速行星传动箱(12) 均是采用相同的NGW行星传动箱。所述减速箱(21)的减速箱输入轴(20) 一端连接电机(23)的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减速箱输入伞齿轮(16),减速 箱输入伞齿轮(16)与固定在减速箱输出轴(11)上的减速箱输出伞齿轮(10) 啮合。所述慢速变速箱(5)的慢速变速箱输入轴(15)上固定有慢速变速箱 输入齿轮(14),慢速变速箱输入齿轮(14)与慢速变速箱过渡齿轮(8)啮 合,慢速变速箱过渡齿轮(8)与固定在慢速变速箱(5)输出轴上的慢速变 速箱输出齿轮(6)啮合。所述快速变速箱(1)的快速变速箱输入轴(17) 上固定有快速变速箱输入齿轮(18),快速变速箱输入齿轮(18)与快速变速 箱过渡齿轮(13)啮合,快速变速箱过渡齿轮(13)与固定在快速变速箱(1) 输出轴上的快速变速箱输出齿轮(2)啮合。所述慢速变速箱(5)的速比要 大于快速变速箱(1)的速比。所述减速箱输入轴(20)在绞车的中间部位。 所述减速箱输出轴(11)与慢速行星传动箱(9)的输入、输出轴,快速行星 传动箱(12)的输入、输出轴,以及慢速变速箱输入轴(15)和快速变速箱 输入轴(17)均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减速箱输出轴(11)与滚筒支撑轴(7) 平行。
权利要求1.一种提升运输绞车,包括有电机和电机驱动的减速箱,还有减速箱驱动的行星传动箱和制动器,以及滚筒和滚筒上的停车安全制动器,其特征是所述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出轴一端连接慢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入轴,另一端连接快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入轴,慢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出轴连接慢速变速箱的慢速变速箱输入轴,快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出轴连接快速变速箱的快速变速箱输入轴,慢速变速箱的慢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和快速变速箱的快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同时连接滚筒,滚筒由滚筒支撑轴定位;在所述慢速行星传动箱上有慢速运行制动器,在所述快速行星传动箱上有快速运行制动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升运输绞车,其特征是所述的慢速行星传动箱和快速行星传动箱均是采用相同的NGW行星传动箱。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升运输绞车,其特征是所述减速箱的减速箱 输入轴一端连接电机的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减速箱输入伞齿轮,减速箱输 入伞齿轮与固定在减速箱输出轴上的减速箱输出伞齿轮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升运输绞车,其特征是所述慢速变速箱的慢速变速箱输入轴上固定有慢速变速箱输入齿轮,慢速变速箱输入齿轮与慢速 变速箱过渡齿轮啮合,慢速变速箱过渡齿轮与固定在慢速变速箱输出轴上的 慢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啮合。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升运输绞车,其特征是所述快速变速箱的快 速变速箱输入轴上固定有快速变速箱输入齿轮,快速变速箱输入齿轮与快速 变速箱过渡齿轮啮合,快速变速箱过渡齿轮与固定在快速变速箱输出轴上的 快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啮合。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提升运输绞车,其特征是所述慢速变速箱的速比要大于快速变速箱的速比。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升运输绞车,其特征是所述减速箱输入轴在绞车的中间部位。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升运输绞车,其特征是所述减速箱输出轴与 慢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入、输出轴,快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入、输出轴,以及慢 速变速箱输入轴和快速变速箱输入轴均在同 一轴线上。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升运输绞车,其特征是所述减速箱输出轴与 滚筒支撑轴平行。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提升运输绞车,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是采用 鼠笼式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矿山提升及运输机械设备中的一种提升运输绞车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电机和电机驱动的减速箱,还有减速箱驱动的行星传动箱和制动器,以及滚筒和滚筒上的停车安全制动器,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减速箱的减速箱输出轴一端连接慢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入轴,另一端连接快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入轴,慢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出轴连接慢速变速箱的慢速变速箱输入轴,快速行星传动箱的输出轴连接快速变速箱的快速变速箱输入轴,慢速变速箱的慢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和快速变速箱的快速变速箱输出齿轮同时连接滚筒,滚筒由滚筒支撑轴定位;在所述慢速行星传动箱上有慢速运行制动器,在所述快速行星传动箱上有快速运行制动器。
文档编号B66D1/00GK201065312SQ200720024588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日
发明者唐志明, 朱路群 申请人:唐志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