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391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电子元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中通常包括许多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CPU)、集成电路芯片(IC)等。
这些电子元件在装配至电子产品之前,通常需要进行检测或者其它加工工序,如丝印、喷漆 等。在进行这些工序时, 一般需对电子元件进行固定,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较为常见电子元件的固定方式是制作具有收容槽的固定装置,以限制电子元件在收容槽 内。然而,为了方便放置或者取出电子元件,通常收容槽的尺寸要比电子元件的稍大些。故 ,操作过程中易于使电子元件发生位移,而影响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电子元件的固定装置。
一种固定装置,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收容电子元件的收容区,所述固定装 置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固定部、以及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缘倾斜 向上延伸而成的抵制部。所述抵制部向收容区的投影部分位于所述收容区中,且所述抵制部 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而使抵制部向收容区的投影位于收容区之外,并在外力消失时能 够回复原状以抵制于所述电子元件的一侧。
上述固定装置设置有收容区和夹持件,电子元件可容置于所述收容区内,此时,夹持件 可抵制于电子元件的一侧,从而电子元件可固定于所述收容区内。


图l为一较佳实施方式固定装置与电子元件之组合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之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固定装置的夹持件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夹持件的另一视觉立体图。
图5为图1沿V-V方向之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看图l,固定装置10用于固定电子元件20。其中,电子元件20可为中央处理器( CPU)、集成电路芯片(IC)等。电子元件20可为任意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以电子元件20为正方体进行举例说明。
请同时参看图2,固定装置10包括底座30、以及相对设置于底座30上的夹持件40和止挡 件50。
底座30的中部自其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收容区60。收容区60与电子元件20的形状相适配 ,用于收容电子元件20。底座30上还对称开设有与收容区60连通的两个开口70,以使操作者 的手指从开口70伸入,便于将电子元件20置入收容区60中或者从收容区60中取出电子元件 20。
底座30相对两侧还分别设有贯穿于底座30的开槽90。每一开槽90分别与收容区60连通, 且开槽90分别与两个开口70位于收容区60不同的侧面。
请同时参看图3至图5,夹持件40和止挡件50分别固定于底座10设有开槽90的两侧,以从 电子元件20相对的两侧将电子元件20固定于收容区60中。
夹持件4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且在外力释放时能够回复原状。夹持件40其包括 固定部42、与固定部42相对的操作部44、连接于固定部42及操作部44之间的抵制部46、以及 形成于固定部42及卡持部46之间的加强件48。其中,固定部42固定于底座10上且背离底座 10设有收容区60的一侧,而操作部44和抵制部46从相应的开槽90中伸出底座10之外。
固定部42呈平板状,位于收容区60—侧的中部。固定部4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椭圆形的通 孔420,以供螺钉80穿过并螺合于底座30上。固定部42可通过调节螺钉80与通孔420的相对位 置,来调整螺钉80固定在固定部42上的位置,亦即调整夹持件40与收容区60的相对位置,从 而避免公差使得夹持件40未能作用于收容区60内的电子元件20 。
抵制部46呈平板状,其自固定部42的靠近收容区60的端缘倾斜向上延伸而成,并使抵制 部46与固定部42呈钝角设置,且抵制部46向收容区60投影时,投影位于收容区60中。
操作部44自抵制部46远离固定部42的一端延伸而出,且与固定部42相对设置。操作部 44中部向固定部42折弯,形成大致V字形设置的前臂440和后臂442,以便于使用者施加一远 离收容区的拉力于其上,以使抵制部46向收容区60投影时,部分投影位于收容区60之外。其 中,后臂442连接抵制部46与前臂440之间。前臂440的末端呈自由状态,且前臂440的末端设 置为翻边,使其厚度增加,以利于供拉力施加于其上。
加强件48呈三棱柱状,加强件48的一侧棱位于固定部42与抵制部46相连的端缘上,且以 该侧棱为公共边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固定部42和抵制部46连接,以支撑固定部42和抵制部46, 从而增大夹持件40的强度,使夹持件40能够在拉力作用消失时回复原状。优选地,加强件 48是沿着垂直于固定部42与抵制部46相连的端缘的方向,并自靠近收容区60—侧内冲压,使固定部42和抵制部46向内凹陷而成的中空的三棱柱体冲压件,可以达到体积较小之效果。
止挡件50呈平板状,其一端通过螺钉80固定于底座30设有收容区60的一侧,其另一端覆 盖于收容区60之上,以将收容区60中的电子元件20压抵于其下。
固定电子元件20时,首先一手抓取电子元件20,另一手施加远离收容区60的方向的拉力 于操作部44的前臂440上,使抵制部46发生弹性形变而位于收容区60之外;然后,将电子元 件20置于收容区60内,并使电子元件20—侧位于止挡件50之下;最后,释放拉力,抵制部 46回复原状而伸入收容区60内并抵制于电子元件20远离抵制部46的一侧上,此时,夹持件40 和止挡件50分别将电子元件20的相对两侧定位,使电子元件20固定于收容区60内。欲从固定 装置10上取出电子元件20,仅需施加一拉力,使抵制部46发生弹性形变而位于收容区60之外 ,即可将电子元件20从收容区60中取出。
上述固定装置10具有相对设置的夹持件40和止挡件50,可以将电子元件20的相对两侧进 行定位而将电子元件20固定于其上。
另外,固定部42可通过通孔420以调整夹持件40与收容区60的相对位置,确保夹持件40 与止挡件50固定电子元件20时,能够使抵制部46抵制住电子元件20。
此外,底座10上设有开口70及开槽90,便于使用者放置或者取出电子元件20,还可以减 少电子元件20与底座10接触面积,以使底座10布有灰尘时减少电子元件20接触灰尘的机会, 利于保持电子元件20的清洁。
权利要求
1.一种固定装置,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收容电子元件的收容区,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固定部、以及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缘倾斜向上延伸而成的抵制部,所述抵制部向收容区方向的投影部分位于所述收容区中,且所述抵制部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而使抵制部向收容区方向的投影位于收容区之外,并在外力消失时能够回复原状以抵制于所述电子元件的一侧。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 抵制部呈平板状,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制部呈钝角设置。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 括螺钉,所述固定部上间隔设有通孔,所述螺钉可穿过所述通孔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夹 持件相应的位置上设有开槽,固定部固定于背离所述底座设有收容区的一侧,且所述抵制部 从所述开槽伸出所述底座外。
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 括自所述抵制部远离固定部一端的操作部,且所述操作部与固定部相对设置,以供外力施加 于其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V字 形设置的前臂和后臂。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 抵制部之间设置有加强件,用于支撑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制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是中空 的三菱柱体。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是冲压件。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夹持件相对的一侧,且所述止挡部部分覆盖所 述收容区,以将所述电子元件压抵于其下。
11.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对称 设置有两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收容区连通且与所述夹持件位于所述收容区不同的一侧。
全文摘要
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收容电子元件的收容区,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固定部、以及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缘倾斜向上延伸而成的抵制部。所述抵制部向收容区的投影部分位于所述收容区中,且所述抵制部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而使抵制部向收容区的投影位于收容区之外,并在外力消失时能够回复原状以抵制于所述电子元件的一侧。
文档编号H05K13/00GK101677500SQ20081030454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8日
发明者刘育荣, 吴宏斌, 李建华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