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613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阶梯状卡合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科技与信息不断地蓬勃发展下,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电子装置便因应而生,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电子字典等。基于不同的设计需求,电子装置的外型亦日趋复杂。每一个电子装置皆是由许多的零组件组装而成。在上述的这些电子装置中,不同的零组件组装常用的方式是以卡勾进行固定。因此,藉由卡勾的设计皆期望提供两个的零组件紧密的结合以及具有良好的间隙,以使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组装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藉由阶梯状卡合结构,而让主机与背盖能更紧密的
彡口口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一背盖与一円锁件。主机具有一开口。背盖适于沿一组装方向组装至主机上,且背盖的一侧边设有一阶梯状卡合结构。闩锁件移动地配置主机内,且阶梯状卡合结构位在闩锁件的移动路径上,并适于与阶梯状卡合结构相卡合,其中闩锁件沿阶梯状卡合结构的卡合面移动,以驱动背盖的侧边逐渐靠近开口的周缘直至封闭开口。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盖包括一盖体与一卡勾,其中侧边位在盖体上。卡勾由侧边朝向闩锁件延伸,且卡勾具有阶梯状卡合结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至少两阶段,且这些阶段相对于侧边的距离随着该闩锁件的移动路径而改变。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勾还具有一导引斜面,连接在任意相邻的两阶段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勾还具有与侧边相接一基部,且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一第一阶段卡合部与一第二阶段卡合部,而第二阶段卡合部位在基部与第一阶段卡合部之间,其中第一阶段卡合部相对于侧边的距离大于第二阶段卡合部相对于侧边的距离。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盖于封闭开口时,闩锁件卡固于第一阶段卡合部与第二阶段卡合部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盖紧配合于开口的周缘。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推钮与一弹性件。推钮配置于主机的表面且与闩锁件相接,而弹性件连接于闩锁件与主机之间,其中当推钮位于一第一位置时,闩锁件卡合于第二阶段卡合部,且当推钮由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二位置时,闩锁件卡合于第一阶段卡合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闩锁件卡合于第一阶段卡合部时,背盖的侧边与开口的周缘存在一间隙,且当闩锁件卡合于第二阶段卡合部时,背盖紧配合于开口的周缘。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闩锁件具有一推移面,且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一导引面。当推钮由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三位置时,阶梯状卡合结构与闩锁件解除卡合关系,且推移面推移导引面,使背盖朝向一拆卸方向移动,其中拆卸方向与组装方向互为相反方向,且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背盖具有一阶梯状的卡合结构,且阶梯状卡合结构位在闩锁件的移动路径上。当闩锁件沿阶梯状卡合结构移动时,以驱动背盖靠近主机的开口直到封闭开口。藉此,可减少两个零件之间的间隙并增加两个零件的紧密度,而提高电子装置的品质。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A至图2C为图I的电子装置的背盖于不同的组装位置的仰视图。图3为图2A至图2C所示的背盖的局部立体图。图4A至图4B为图3的闩锁件位于移动路径P的作动流程图。附图标记100 电子装置110:主机IlOa:开口IlOa-I :周缘IlOb:表面120 :背盖120a: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l :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2 :第二阶段卡合部120b :导引面122 :盖体122a :侧边124 :卡勾124a :基部124b:导引斜面130:闩锁件130a :推移面132 :止挡部140 :推钮150 :弹性件
160 :锁固件Al :组装方向A2:拆卸方向Dl :第一距离D2 :第二距离G:间隙P :移动路径SI :第一^^合面 S2 :第二卡合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A至图2C为图I的电子装置的背盖于不同的组装位置的仰视图。请先考图I、图2A至图2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为一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主机110、一背盖120与一闩锁件130。主机具有一开口 110a。背盖120适于沿一组装方向Al组装至主机110上,且背盖120的一侧边122a设有一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闩锁件130移动地配置在主机110内,且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位在闩锁件130的移动路径P上,而闩锁件130适于与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相卡合。当闩锁件130沿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的第一卡合面SI、第二卡合面S2移动时,以驱动背盖120的侧边122a逐渐靠近开口 IlOa的周缘IIOa-I,直到背盖120封闭开IlOa为止。图3为图2A至2C的背盖的局部立体图。图4A至图4B为图3的闩锁件位于移动路径P的作动流程图。请参考图3与图4A至图4B,详细地说,本实施例的背盖120包括一盖体122与一^^勾124。侧边122a位于盖体122上,且卡勾124由侧边122a朝向闩锁件130延伸。卡勾124具有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藉由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可于移动路径P上滑动并与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相互卡固,而拉动背盖120移动以封闭主机110的开口 110a。进一步地说,当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在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的第一^^合面SI移动,且止挡部132接触到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时,闩锁件130为克服与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的反作用力,止挡部132会移动至第二卡合面S2,而拉动背盖110逐渐靠近开口 IlOa的周缘IlOa-I (如图2A与图4A所示),直到背盖120完全地封闭主机110的开口 IlOa(如图2B与图4B所示)。藉此,可提高主机110与背盖120之间组装的紧密度,以使电子装置100具有良好的组装品质。另外,本实施例的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具有至少两阶段,且这些阶段相对于背盖120的侧边122a的距离随着闩锁件130位于移动路径P而改变。换句话说,卡勾124具有一基部124a,且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具有一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_l与一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且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位在基部124a与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_l之间。当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由第一卡合面SI移动至第二卡合面S2时,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_l相对于背盖120的侧边122a的第一距离Dl大于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_2相对于背盖120的侧边122a的第二距离D2。换言之,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_l与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_2之间具有一段差(st印),且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可藉由此段差而在移动路径P上滑动。此夕卜,卡勾124亦可藉由此段差而增加厚度,以提高卡勾124的结构强度。
再者,当背盖120封闭开口 IlOa时,闩锁件130卡固于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_l与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亦即,当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沿第一卡合面SI或第二卡合面S2移动时,背盖120的侧边122a紧配合于开口 IlOa的周缘IIOa-I。本实施例的卡勾124还具有一导引斜面124b,连接在任意相邻的两阶段(例如为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l与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之间。当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在移动路径P上滑动时,藉由导引斜面124b的导引,可使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4在接触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后更容易克服反作用力。据此,以增加闩锁件130移动的顺畅度。请参考图2A至图2C,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推钮140与一弹性件150。推钮140配置在主机110的表面IlOb且与闩锁件130相接。弹性件150例如为一弹簧,其连接于闩锁件130与主机110之间,且弹性件150的弹力可驱动推钮140于不同位置移动。当使用者欲将背盖120沿着组装方向Al组装至主机110时,藉由推动推推钮140推向一第一位置(如图2B所示),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卡合于第二阶段卡合部120a-2 (示于图4B),背盖120紧配合于开口 IlOa的周缘I IOa-I。当推钮140由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二 位置时(如图2A所示),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卡合于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l (示于图4A),背盖120的侧边122a与开口 IlOa的周缘IlOa-I存在一间隙G。此外,当推钮140位于第二位置时,闩锁件130的止挡部132仍与第一阶段卡合部120a-l卡合。藉此,可作为定位的用途,以方便使用者将露出的锁固件160进行装卸。承上述,本实施例的闩锁件130具有一推移面130a (示于图3),且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具有一导引面120b。当推钮140由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三位置(如图2C所示),阶梯状卡合结构120a与闩锁件130解除卡合关系,且推移面130a推移导引面120b,使背盖120朝向一拆卸方向A2移动,其中拆卸方向A2与组装方向Al互为相反方向,且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据此,使用者可藉由推动推钮140于不同的位置,以使闩锁件130与阶梯状卡合部120a完成卡合或解除卡合,而让背盖120组装至主机110或由主机110拆卸,相当的方便。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背盖具有一阶梯状的卡合结构,且阶梯状卡合结构位在闩锁件的移动路径上。因此,当闩锁件沿阶梯状卡合结构的卡合面移动时,而带动背盖逐渐地移动,直到封闭开口为止。据此,以减少主机与背盖之间的间隙,并提高两者之间组装的紧密度。因此,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组装品质。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主机,具有一开口 ; 一背盖,适于沿一组装方向组装至该主机,该背盖的一侧边设有一阶梯状卡合结构;以及 一闩锁件,移动地配置在该主机内,且该阶梯状卡合结构位在该闩锁件的移动路径上,并适于与该阶梯状卡合结构相卡合,其中该闩锁件系沿该阶梯状卡合结构的卡合面移动,以驱动该背盖的该侧边逐渐靠近该开口的周缘,直至封闭该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背盖包括 一盖体,该侧边位于该盖体上;以及 一^^勾,由该侧边朝向该闩锁件延伸,且该卡勾具有该阶梯状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至少两阶段,且该些阶段相对于该侧边的距离随着该闩锁件的移动路径而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卡勾还具有一导引斜面,连接在任意相邻的两阶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卡勾还具有与该侧边相接的一基部,且该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一第一阶段卡合部与一第二阶段卡合部,且该第二阶段卡合部位在该基部与该第一阶段卡合部之间,而该第一阶段卡合部相对于该侧边的距离大于该第二阶段卡合部相对于该侧边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背盖封闭该开口时,该闩锁件卡固于该第一阶段卡合部与该第二阶段卡合部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背盖紧配合于该开口的周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推钮以及一弹性件,该推钮配置于该主机的表面且与该闩锁件相接,该弹性件连接于该闩锁件与该主机之间,其中当该推钮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R锁件卡合于该第二阶段卡合部,当该推钮由该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二位置时,该闩锁件卡合于该第一阶段卡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闩锁件卡合于该第一阶段卡合部时,该背盖的该侧边与该开口的周缘之间存在一间隙,当该闩锁件卡合于该第二阶段卡合部时,该背盖紧配合于该开口的周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闩锁件具有一推移面,该阶梯状卡合结构具有一导引面,当该推钮由该第一位置被驱动至一第三位置时,该阶梯状卡合结构与该闩锁件解除卡合关系,且该推移面推移该导引面,使该背盖朝向一拆卸方向移动,该拆卸方向与该组装方向互为相反方向,且该第一位置位于该第二位置与该第三位置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一背盖与一闩锁件。主机具有一开口。背盖适于沿一组装方向组装至主机,且背盖的侧边设有一阶梯状卡合结构。闩锁件移动地配置主机内,且阶梯状卡合结构位在闩锁件的移动路径上,并适于与阶梯状卡合结构相卡合,其中闩锁件沿阶梯状卡合结构的卡合面移动,以驱动背盖的侧边逐渐靠近开口的周缘直至封闭开口。藉此,可减少两个零件之间的间隙并增加两个零件的紧密度,而提高电子装置的品质。
文档编号H05K5/03GK102781183SQ2011101180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何佳儒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