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555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尤其是一种适应用于湿地和山地等恶劣施工环境中的吊管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成为重点,国内外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正向大口径方向发展,在管道的施工中,长输管线的联合下沟、起重、装卸和短距离搬运, 管线的对接、安装、修复,管线的除锈、涂覆和绝缘等施工都需要吊管机进行完成,因此吊管机是管道施工的关键设备。当前,国内现有的平架型吊管机大部分为推土机底盘改制的专用底盘,后桥驱动轮制动形式为常开式制动,在坡道上施工时很容易造成溜坡事故,虽然厂家也进行过制动方面的研究,但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操作也比较复杂,对操作手的水平要求也比较高。而且随着施工现场环境的日益恶劣,平架型吊管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施工场地的需求。随着安全生产在各个施工单位的推广,施工现场的装备安全性要求也提上日程,特别是大吨位吊管机的坡道安全性能需要大幅度的提高。
三、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 因此提高了吊管机的安全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吊管机本体、在吊管机本体的底盘的驱动轮上设置有常闭式制动器,常闭式制动器设置为与转向离合器联接。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底盘液压系统转向、制动油压作用下,推动离合器压紧盘是转向离合器主动轮毂与从动轮毂结合为一体,同时油压推动制动压紧盘压缩蝶形弹簧,使从动毂与制动器壳体分离;动力经输入轴、主动轮毂、从动毂、输出轴致终传动轴,从而实现整车行驶;当发动机处于熄火状况时,转向与制动离合器油腔内无油压,在蝶形弹簧的作用下,输出轴、从动毂与制动器壳体制动成一体,输出轴与终传动轴用花键连接,这时整机处于制动状态,此时整机不能滚动行驶;由于设计了在吊管机本体1中设置有常闭式制动器, 当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熄火时,常闭式制动器工作,及时制动,防止了吊管机的滚动行驶, 因此提高了吊管机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驱动轮、前引导轮和后引导轮,前引导轮和后引导轮分别设置在吊管机本体的底盘的前后两端并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的底盘转动式联接,驱动轮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的动力源的输出轴联接,驱动轮、前引导轮和后引导轮设置为呈三角形分布,驱动轮与前弓I导轮和后弓I导轮设置为通过履带联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驱动轮的中心与前引导轮的中心连线的长度大于驱动轮的中心与后引导轮的中心连线的长度,前引导轮和后引导轮的中心连线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的底盘的水平线相平行,驱动轮设置在前引导轮的上侧。[000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高位铰点平衡配重装置,在吊管机本体的起吊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高位铰点平衡配重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高位铰点平衡配重装置包含有配重装置、油缸、支撑臂、水平臂、顶架和固定架,在吊管机本体的起吊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水平臂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的底盘水平式固定联接,支撑臂的一端设置为与水平臂固定联接并支撑臂的中心线与水平臂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15°小于80°,固定架设置在水平臂的下侧并设置为与水平臂固定联接,配重装置设置为在支撑臂的顶端与支撑臂铰接式联接,油缸的一端与水平臂铰接式联接并另一端设置为与配重装置铰接式联接,顶架的下端设置为与固定架铰接式联接并顶架的上端与配重装置接触式联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配重装置设置为四连杆平衡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吊管机本体1、驱动轮2、前引导轮3、后引导轮4、配重装置5、油缸6、支撑臂7、水平臂8、顶架9和固定架10,在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的驱动轮上设置有常闭式制动器,常闭式制动器设置为与转向离合器联接,前引导轮3和后引导轮4分别设置在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的前后两端并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转动式联接,前引导轮3和后引导轮4的中心连线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的水平线相平行,驱动轮2设置在前引导轮3的上侧,驱动轮2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1的动力源的输出轴联接,驱动轮2的中心与前引导轮3的中心连线的长度大于驱动轮2的中心与后引导轮4的中心连线的长度,驱动轮2与前引导轮3和后引导轮 4设置为通过履带联接在一起,在吊管机本体1的起吊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5,水平臂8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水平式固定联接,支撑臂7的一端设置为与水平臂8固定联接并支撑臂7的中心线与水平臂8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5°,固定架10设置在水平臂8的下侧并设置为与水平臂8固定联接,配重装置5设置为在支撑臂7的顶端与支撑臂7铰接式联接,油缸6的一端与水平臂8铰接式联接并另一端设置为与配重装置5铰接式联接,顶架9的下端设置为与固定架10铰接式联接并顶架9的上端与配重装置5接触式联接。在本实施例中,常闭式制动器的型号是ET04000。在本实施例中,配重装置5设置为四连杆平衡式。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底盘液压系统转向、制动油压作用下,推动离合器压紧盘是转向离合器主动轮毂与从动轮毂结合为一体,同时油压推动制动压紧盘压缩蝶形弹簧,使从动毂与制动器壳体分离。动力经输入轴、主动轮毂、从动毂、输出轴致终传动轴,从而实现整车行驶。当发动机处于熄火状况时,转向与制动离合器油腔内无油压,在蝶形弹簧的作用下,输出轴、从动毂与制动器壳体制动成一体,输出轴与终传动轴用花键连接,这时整机处于制动状态,此时整机不能滚动行驶。驱动轮2转动,通过履带带动前引导轮3和后引导轮
44转动,从而驱动吊管机本体1运动。当吊管机工作时,吊管机的起吊架涨合,启动油缸6, 使配重装置5在支撑臂7上转动,再把顶架9支开,使顶架9顶住配重装置5,当吊管机不工作时,启动油缸6,使配重装置5在支撑臂7上转动,再把顶架9放下,使配重装置5向内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支撑臂7的一端设置为与水平臂8固定联接并支撑臂7的中心线与水平臂8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80°。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支撑臂7的一端设置为与水平臂8固定联接并支撑臂7的中心线与水平臂8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50°。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1、由于设计了在吊管机本体1中设置有常闭式制动器,当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 常闭式制动器工作,及时制动,防止了吊管机的滚动行驶,因此提高了吊管机的安全性能。2、由于设计了驱动轮2、前引导轮3和后引导轮4,更好的保护了驱动轮2,保证了驱动轮2的性能,使整车适应范围更广,更加利于湿地和坡度工地上施工。3、由于设计了配重装置5、油缸6、支撑臂7、水平臂8、顶架9和固定架10,油缸6 下铰点位于连接平台结构件上,在转场运输时避免了拆装油缸6,保护了液压系统的清洁; 同时配重外摆幅度、重心高度等都有明显改善,使整车工作更加安全。4、由于设计了吊管机本体1、驱动轮2、前引导轮3、后引导轮4、配重装置5、油缸 6、支撑臂7、水平臂8、顶架9和固定架10,使吊管机的驱动装置和配重装置5变为高位式, 在常闭式制动器的作用下,吊管机的安全性能更高,同时使用范围也更大。在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在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的驱动轮上设置有常闭式制动器,常闭式制动器设置为与转向离合器联接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其特征是包含有吊管机本体(1),在吊管机本体(1) 的底盘的驱动轮上设置有常闭式制动器,常闭式制动器设置为与转向离合器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其特征是还包含有驱动轮(2)、前引导轮⑶和后引导轮G),前引导轮⑶和后引导轮⑷分别设置在吊管机本体⑴的底盘的前后两端并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转动式联接,驱动轮( 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1)的动力源的输出轴联接,驱动轮O)、前引导轮(3)和后引导轮(4)设置为呈三角形分布,驱动轮( 与前引导轮C3)和后引导轮(4)设置为通过履带联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其特征是驱动轮O)的中心与前引导轮(3)的中心连线的长度大于驱动轮O)的中心与后引导轮的中心连线的长度, 前引导轮(3)和后引导轮的中心连线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的水平线相平行,驱动轮( 设置在前引导轮(3)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其特征是还包含有高位铰点平衡配重装置,在吊管机本体(1)的起吊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高位铰点平衡配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其特征是高位铰点平衡配重装置包含有配重装置(5)、油缸(6)、支撑臂(7)、水平臂(8)、顶架(9)和固定架(10),在吊管机本体(1)的起吊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配重装置(5),水平臂(8)设置为与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水平式固定联接,支撑臂(7)的一端设置为与水平臂(8)固定联接并支撑臂(7)的中心线与水平臂(8)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15°小于80°,固定架(10)设置在水平臂(8)的下侧并设置为与水平臂(8)固定联接,配重装置(5)设置为在支撑臂(7)的顶端与支撑臂(7)铰接式联接,油缸(6)的一端与水平臂(8)铰接式联接并另一端设置为与配重装置( 铰接式联接,顶架(9)的下端设置为与固定架(10)铰接式联接并顶架(9)的上端与配重装置( 接触式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其特征是配重装置( 设置为四连杆平衡式。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履带式高驱吊管机,包含有吊管机本体(1),在吊管机本体(1)的底盘的驱动轮上设置有常闭式制动器,常闭式制动器设置为与转向离合器联接,因此提高了吊管机的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66C23/76GK201980886SQ20112006105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姬长志, 宋衍庆, 张岩安, 赵金君, 邰桂军 申请人:泰安泰山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