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668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压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建筑施工以及一些灾难救援(如车祸、地震、滑坡等)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液压千斤顶,通过它撑起或扩张重物而得到一个作业空间。目前的液压千斤顶基本都是利用液压缸的原理驱动顶杆上升,从而将重物撑起。使用完毕后,通过打开回油阀回油, 使顶杆复位。但是在顶杆向下复位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自身的重力缓慢下降复位,速度很慢;或者需要人为按压顶杆上端助其复位,造成使用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快速复位的液压千斤顶。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缸体和顶杆,所述的缸体上设置有回油阀,所述的缸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的缸体内壁密封配合的活塞,所述的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活塞的上表面上,所述的顶杆的上端密封穿出所述的缸体的顶部,所述的缸体的内顶面与所述的活塞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含有空气的密闭空间。所述的缸体位于所述的密闭空间部分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定位台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缸体的内顶面与活塞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含有空气的密闭空间;当液压千斤顶工作,驱动顶杆上升时,会压缩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使空气的压强增加,当工作结束,打开回油阀回油,作用在活塞下表面上的推力消失后, 被压缩的空气迅速推动活塞下降,从而使顶杆快速复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缸体1和顶杆2,缸体1上设置有回油阀3,缸体1 内设置有与缸体1的内壁密封配合的活塞4,顶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活塞4的上表面上, 顶杆2的上端密封穿出缸体1的顶部,缸体1的内顶面与活塞4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含有空气的密闭空间5,缸体1位于密闭空间5部分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定位台阶 11。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缸体和顶杆,所述的缸体上设置有回油阀,所述的缸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的缸体内壁密封配合的活塞,所述的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活塞的上表面上,所述的顶杆的上端密封穿出所述的缸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的内顶面与所述的活塞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含有空气的密闭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位于所述的密闭空间部分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定位台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千斤顶,包括缸体和顶杆,缸体上设置有回油阀,缸体内设置有与缸体内壁密封配合的活塞,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活塞的上表面上,顶杆的上端密封穿出缸体的顶部,特点是缸体的内顶面与活塞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含有空气的密闭空间;优点是由于缸体的内顶面与活塞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含有空气的密闭空间;当液压千斤顶工作,驱动顶杆上升时,会压缩密闭空间内的空气,使空气的压强增加,当工作结束,打开回油阀回油,作用在活塞下表面上的推力消失后,被压缩的空气迅速推动活塞下降,从而使顶杆快速复位。
文档编号B66F3/24GK201980930SQ20112009864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施彦泮, 李国富, 裘区萍, 郭伟, 马湘博 申请人:宁波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